第三卷 諸侯逐鹿篇
第九十八章 大決戰(四)

梅牛犢陷入苦戰。
「蒙將軍,你速領本部騎兵去增援蘇角將軍,衝垮當面的山越人,這裏接戰劉邦、靳歙的任務就不用管了。」李原下令道。
「末將遵令。」聽到梅涓的這一命令,三名被打發過來的漢軍將校神情苦楚,被劉邦發配到了梅涓這裏,這還是要怪他們後台不硬、本領不高,現在梅涓的意思,明顯是要讓他們做炮灰,不惜代價吸引秦騎的注意力。
馬這種動物他們倒不是沒見過,嶺南馬一般只作為運輸貨物的工具,象河套馬這樣足足比嶺南矮腳馬高過一頭的,山越人卻是第一次見到。同時,秦軍重騎將馬匹集中起來,在平原地帶發起集團衝鋒的戰法,也讓山越人感到新奇不可思議。
居中指揮的李原放下心來,韓信已經漸漸有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之時名將的風采,他需要的是鍛煉和提升的機會,李原希望在一次次的戰事中,韓信能夠進一步的提高自己,在未來與匈奴人的決戰中,韓信將會是秦軍最可信任的統帥。
「進攻!」甘勇大聲喝令。
巴人,這是馮宣的部隊。
漢軍的左翼主將靳歙行動很是小心,他的左翼幾乎和劉邦的中軍保持在一條平行線上,這讓希望在結合部打開缺口的蒙虎不得不放緩了突擊的速度,二千騎兵一旦陷入到漢軍的重圍之中,就算有速度上的優勢,結果也是很危險的。
他只知道,腳步需要快,再快一點,一定要搶在李原的前面列和-圖-書陣,漢軍要想突擊中軍,就先得問問他同不同意。
「我們被包圍了,快跑呀!」
騎兵的優勢在於突擊,既然劉邦已經有了防範,李原就決定將計就計,把蒙虎邊騎調到最能發揮作用的一邊,山越人對騎兵這種陌生的兵種很有畏懼,這是秦軍在右翼戰場上最大的制勝武器。
李原的目的,當然不會只限於中原內戰,他的長遠打算,就是要操練起一支能夠和匈奴人正面作戰的秦軍重騎,以此來打擊冒頓的信心。
「武侯,武侯,無敵!無敵!」看到秦軍「李」字的大纛在向前移動,熱血上涌的秦軍將卒一個個振臂高呼。
被秦騎撕開口子之後。山越人的陣形一下被衝散,梅涓的本部人馬還在後面,而梅牛犢的二千多先鋒戰卒卻陷入到了秦軍步騎的重重包圍之中。
「命令章平、馮宣、曹信,各領本部人馬,隨本侯出戰迎敵!」李原大喝一聲,催動胯|下的火紅的汗血馬向前疾行。
蘇角一馬當先,直接撞翻了幾名呆愣愣的山越士兵。就象一把匕首一樣,鋒利無比的直刺山越軍的腹部。
勇者為勝,自從穿越以來,李原就始終衝殺在前,以自己的戰場表現來激勵麾下的將士勇往直前,奮勇殺敵,在成為神武侯之後,一般性的小陣仗基本用不著他再在戰場上搏殺,韓信、王尚等將領就能直接趟平了對手,這一次與漢軍的大決戰,劉邦是要拚命了,李原決定親自和_圖_書出戰,鼓舞將士鬥志。
秦軍重騎如同一股黑色的洪流,勢不可擋。
「等等,屠殺的對象。」梅涓想到這裏,眸子里忽然閃亮了一下。
與其他的邊騎不同,蘇角麾下的這一支二千人的騎兵部隊,是一支重騎兵,也就是說,這是一支全身貫甲,以長戟作為武器的突擊部隊。
洪流如潮。
山越人驚懼大叫。
梅牛犢陷入到了絕望之中。
手裡的籌碼。除了山越本部還有四千人外,就只有劉邦調過來臨時歸屬他指揮的漢軍一部萬餘人,這支漢軍的戰鬥力如何,梅涓只粗粗一看,就不再抱什麼希望了,一群持著木棒和鋤頭,只會躲在一邊瑟瑟發抖的農夫,就算驅趕上了戰場,也只會作為被屠殺的對象,而完全起不到禦敵的作用。
蘇角意氣風發,被李原任命為重騎的主將,讓他從心底里感到了爽快,這種感覺在蒙恬被殺之後,已經很多年沒有過了。
兩軍對壘。
這一種恨,隨著屢戰屢敗的壓抑,隨著樊噲、曹參等一個個漢軍將校的戰死,而越發的濃烈,這也讓劉邦變得象一個竭斯底里的病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阿嬰,靳歙那裡沒有什麼變化吧?」劉邦問道。
劉邦點了點頭,吩咐道:「阿嬰,等一會汝領一軍衝上去,務必找到秦軍的大纛,我這裏不用擔心。」
山越勇士們無助的叫喊聲讓梅牛犢異常煩躁,本想著要拿下首功,在漢王劉邦面前炫耀一番。和*圖*書現在,卻倏的成了笑柄,這落差實在太大。
「阿季,你多加小心,漢軍大纛會隨我移動,到時,你要是見不到了,就撤吧!」夏侯嬰神情複雜,壓低聲音喚了聲劉邦的小名。
劉邦眉頭緊鎖。
「武侯,右翼來報,漢軍的左翼與中軍結合部銜接的很緊密,我們一時找不到突入點,現在漢軍中軍加上左翼部隊一共七萬人正在向我軍正面壓迫過來。」快馬飛奔,秦將蒙虎從馬上一躍而下,大聲回報。
「令,漢軍出擊,截殺敵之騎兵,沒有我的命令,不許後退一步,違令者斬!」梅涓厲聲大喝。
如何對付這支突然出現的秦騎,這讓梅涓傷透了腦筋。
也只有李原才有這樣的魄力裝備重裝騎兵,就算是始皇帝當初的蒙恬邊騎,也是輕裝弩騎兵為主。
「你我兄弟,今日一戰,當同生共死,何言撤退!」
漢軍中軍五萬人。
章平熱血沸騰,胸口就象有一個大鼓在敲打一樣,他張大了嘴巴,急喘著粗氣,卻一個字也喊不出來。
在蘇角截斷山越軍的不久,梅涓也得到了前軍的報告,與無知的梅牛犢不同。梅涓對於秦國的騎兵有所耳聞。
劉邦搖了搖頭,正容又道:「阿嬰,李賊用兵,一貫以奇取勝,這一仗估計他又會故伎重施,我們吃過幾次虧,這回不能再吃了。汝等會出擊,不要管我,只管盯緊了李賊,這一仗,李賊要是不以身犯險,那是他運氣,要是他敢冒進出戰,就是和-圖-書拼光了血本,換他一個也一樣值得。」
「大王,靳將軍與我中軍相距不遠,方才末將已經差了軍士前去,不會讓秦狗鑽了空子,這一回,就算是用人填,也要讓秦狗付出代價。」夏侯嬰瞪著布滿了血絲的牛眼,嘶啞著嗓子回報道。
高頭健馬。
對於李原,劉邦心中有著滔天的恨意。
在卧龍崗大勝之後,章平因為戰功得到火線提拔,身為偏將軍的他現在手裡的步卒恢復到了兩部校尉,共一萬餘人,在步軍將領之中僅列王尚、蔣渝之下,而這一次,王、蔣兩人都沒有隨軍出征,章平獨領重任,再次擔負起了正面禦敵的重任。
「老章,你跑得太慢了,這頭功我巴人當仁不讓。」一個年輕充滿了活力的聲音在章平耳邊響起。
「快,快退回去。」
章平惡狠狠的回瞪了一眼跑到自己前面的馮宣,終於大叫出聲:「馮小子,你神氣什麼,你們巴人跑得再快,也只能在邊上零打碎敲,在正面擋住敵人的,還是我步卒。」
梅涓部接戰不利的消息讓他感到了不安,這種不安是多次戰事之後的一種直覺,就連劉邦自己也說不清楚是為什麼。
章平得到提拔,比他立下更大功勞的馮宣也是一樣,這位秦國大將軍馮去疾的兒子,現在已經完完全全走出了父親、叔父被殺的陰影,在巴郡的經歷讓他從一名關中的勛貴子弟成長為了巴人信任的統領,在不久之前,巴人七姓之中的羅氏已經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馮和圖書宣,這種聯姻無疑會更加的增加馮宣在巴人中的威信。
他沒有料到,剛剛還是一片大好的形勢,在轉瞬之間就逆轉了。後路出現的那支秦軍騎兵就象一道閃電,將山越人引以為豪的攻擊攔腰斬斷。
「赳赳老秦,復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戰!」在進攻的號角下,秦軍的戰歌此起彼伏,關中男兒整齊劃一的蒼涼歌聲壓過了山越人凌亂的驚叫,壓過了比自己人數要多得多的漢軍叫喊聲。
遮護得嚴實的騎卒。
右翼的戰況,正在向著秦軍有利的方面傾轉。
這一刻,在秦軍將士的眼中,李原,不是什麼高高在上的神武侯,而是那一個在白馬帶著一隊將卒衝殺于敵陣之中的少年,是在滎陽城頭與士兵背靠背戰鬥的年輕都尉,是僅帶著幾千人馬就敢殺向咸陽的血性男兒。
在他們的進攻方向上,是穩住後退腳步的甘勇一部,在前面一直蓄力不發的甘勇在見到蘇角騎兵截斷了山越人的後路后,立時從防禦轉為反攻,被壓迫了許久的秦軍步卒在這一刻迸發出了最大的潛能。
還有比青銅劍等要長了一倍的長戟,這樣的裝備價值昂貴,一套戰具的費用支出,相當於五十個步卒的花費,這還是以秦軍步卒為標準,要是以漢卒為標準的話,一個騎兵要等同於七十到八十個步兵的花費。
被夏侯嬰分為了十部,每一部由一名校尉負責指揮作戰,除了留守一部護衛劉邦安全外,其餘九部都被夏侯嬰編入到進攻隊列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