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鐵鎖寒江
第437章 平遼之期

當然,這隻是暫時的,今後會慢慢淘汰,最終騎兵還是以漢人為主,隨著漢民大量遷往河套、河西,今後將不用擔心缺少騎兵兵源了。
「遼國國土面積雖然寬廣,但其重心都集中在東南兩面,這就註定了他必須在此與我大宋死戰,還有一點,遼國國內各民族組成複雜,而契丹人對這些部族一向打壓極嚴,一但遼國初戰不利,同時我大宋加一些利誘,這些部族就很容易倒向我大宋,讓遼國形成四處起火的形勢,所以,對我大宋來說,只要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遼國也就沒什麼可怕的了。」
許清是平夏主帥,這個問題真算起來,整個朝庭沒有人比他更有發言權了,趙禎私下先問他這不足為怪。
而且趙老二在能力、心智等方面都差趙老大太多,從常理從判斷,憑他想謀算趙老大更是難上加難。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說不定遼國在第一階段失敗后,亂成一團,若是我軍乘勝追擊就能將之一舉滅掉,然而前方將領戰前卻得了陛下的旨令,只准打到什麼地方為止,那就錯失了千載難逢的良機,等將領把這些情況上報到東京,朝廷再行作出調整,恐怕遼國已經重新整好亂局,有了回身再戰的能力。
「陛下,仗還沒打,咱們不能先給自己套個枷鎖,戰前咱們的目標只有一個,滅遼咱們也要作好這樣的準備,至於仗打到什麼程度,那得打過之後,再根據戰場形勢以及自身能力極限來決定,絕對和*圖*書不能在還沒進軍之前就給自己劃定界限,這是兵家大忌;
許清不想打擊他的熱情,但也不能讓他盲目樂觀,於是說道:「陛下,遼國漢民雖然衣食住行各方面都還保留著中原百姓的生活習性,若我大宋能取勝,這些漢人百姓自然是最快認同我大宋,最好治理的;
「陛下,不是臣不說,是臣沒什麼好說的,現在朝中一切平順,機構合併了,冗員釐清了,西北新開之土也穩定下來了,只要按著這個方向走下去便是,臣可不象有些人,有事沒事非要跳出來嚷幾聲,彷彿不這樣別人就不知道他存在一樣。」
大宋皇室相對歷代王朝而言,可以說是最平民化的一個皇室,從日常的衣著、用度、言談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他們皇室親屬之間無論是稱呼、語氣都是極其接近平民家庭的,並不存在什麼『父皇』、『母后』之類的稱呼,一樣是叫爹娘,顯得非常親切,另外大宋皇室也是父子反目、兄弟相殘最少的一個皇室。
「哈哈哈子澄啊,大不了這一局若是你輸了朕不要你的資財就是。」
許清聽了很高興,只要趙禎沒有因為平夏后便沾沾自喜,心滿意足就好,於是介面道:「陛下多慮了,國土面積寬廣固然增加了戰略縱深,但打仗其實不是看你佔領了別人多少國土,而是看你控制了多少戰略據點,控制住一個戰略據點,那麼四周的大片土地就自然而然的在你控和圖書制之下。
「但他們畢竟淪陷異族太久了,一代代下來,他們在意識上基本已經認同了遼國的統治,而且自遼太后蕭燕執掌遼國以來,對這些漢人百姓很不錯,所以,咱們想讓這些遼國漢民主動來投,對大宋王師夾道歡迎是不現實的,我漢人千百年來早已形成一個特質,只要他認同了你,那他就是最忠誠的,不把他們逼得活不下去,他們就不會反叛你的統治。
「所以,陛下一定要有這樣的決心,這場仗不打則已,一打咱們的目標就只有一個,滅遼!」
「但是時間久了就很難說了,遼國去年大敗一場,元氣損傷,而我大宋新勝,士氣未泄,加上國庫豐盈,軍械齊備,陛下,臣還是那個意思,打鐵趁熱,一鼓作氣才行啊!」
為了快速成軍,兵源的選擇上放鬆了一定限制,原來的青唐吐蕃、河套漢人、回鶻人、羌人都被招入軍中進行洗腦,到明年,大宋組成十五萬善戰的騎兵當不在話下。
「呵呵,陛下恕罪,那咱們就談點大的走向吧,由於西夏被滅,遼國對我大宋戒備之心越來越重,從諜報人員傳回的消息分析,耶律宗真以及遼國一些有識之士,也有整頓遼國軍政之意,然遼國的問題比我大宋還要複雜,耶律宗真才略差陛下又太遠,我大宋還是靠大勝之威這才比較順利完成了初步改革,遼國想迅速轉變是不可能的。
御花園的亭子里,趙禎不知道許清看到他一身常服https://m•hetubook•com.com,心思竟然轉到了他爺爺輩的是是非非上去,尤自舉棋不定,等他終於選定了落子之處,這才滿意地笑道:「子澄這陣子在朝會上很少發言了,這是為何啊?」
許清的聲音突然提高,被他打斷的趙禎怔了一下,這雖然不禮貌,但這是大宋朝,皇帝是趙禎,這樣的事對趙禎來是就象家常便飯,那些言官幾乎人人都敢往他臉上噴口水,所以他倒也沒有多在意,只是怔怔地看著許清,等他說下去。
「所以,臣方才沒有提到這部分遼國漢人,反而提遼國其它少數部族,就是因為這些少數部族對誰都不會十分忠誠,他們看重的只是自己部族的利益,只要投靠我大宋對他們有利,他們就會毫不猶豫的投過來,這樣的部族只要我大宋取得第一階段的勝利,利誘他們投過來絕對不難。」
趙光義上演的斧聲燭影算一個吧,不過這個也沒有得到確證,只能算是疑案。沒有證據那隻能從常理上作一個猜測,對此許清個人認為,趙老大是個馬上皇帝,而且是從基層做起,在殘酷的權力鬥爭中一步步走過來的,用雄才大略來稱之絕對不為過,而且他之所以登上帝位,也是經過政變而來的,別人再想在他身上玩政變,一個字,難!
大宋國庫因此純盈利接近一億貫!
「子澄所說的第一階段勝利是指?」
趙禎聽得頻頻頷首道:「子澄似乎還忽略了一點,遼國有半數百姓是我中原漢人,若我大宋https://m•hetubook.com•com王師到達,這些百姓想來是樂意歸附的。」
「你說的陛也明白,燕雲之地是祖宗念念不忘要收回的,到了朕這裏,既然有望收回而不去做,今後朕還有何面目去見太祖太宗,但遼國畢竟與西夏不同,西夏地窄民少,能迴旋的空間小,對付起來容易些,遼國則不然,國土比我大宋還大得多,人口也眾多,這仗一但打起來,怕是累年累月,需慎之又慎才行啊!」
「燕雲十六州!」
許清的口氣十分堅定,一副不容置疑的樣子,讓直趙禎彷彿又看到了那個指揮著三軍,奮擊千里的伐夏主帥,心裏大感欣慰,這段時間,許清在朝堂上老是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與他之前的表現差得太遠,趙禎一直擔心他是不是拋不開心裏的陰影,從此沉淪下去!
大宋伐夏前原有五萬多騎兵,伐夏之後得到大量戰馬,立即決定將騎兵建制增加到二十萬,戰馬是現成的,錢糧更不是問題,大宋這回對所有的党項貴戚富戶實行的都是抄家式的掠奪,他們的所有都被劃歸朝廷,而他們則全部被充作戰俘遷往荊湖南路,就是能留在河套的党項人,大部分才產也都剝奪,只能成為佃農、或幫遷去的大宋百姓放牧為生。
「少說廢話這些還用你來說嗎?」
當然,事有萬一,也不否定趙老大一時大意,著了家賊的道,呵呵,許清只是根據個人的理解作此猜測而已。
「越快越好,首先平夏大勝的餘威尤在,軍中士氣可用,再則朝中改制初hetubook.com.com定,內部反對的聲音也是最少的時候,再個遼國已對我大宋起了戒備之心,不能給遼國更多的準備時間;
「等等,與遼國一場大仗肯定是要打了,但這仗打到什麼程度卻是值得斟酌的,遼國畢竟太大了,想象西夏一樣,一次滅掉,朕認為不太現實……」
「如陛下所說,遼國國土遼闊,而且適合騎兵作戰,所以伐遼當以騎兵為主,明年,我大宋當有不少於十五萬騎兵,足矣騎兵成軍之日,臣認為就是伐遼最好的時機。」
這回輪到許清望著棋盤蹙眉思索起來,趙禎問話,他又不能不答,於是有些不忿地說道:「陛下,人道觀棋不語真君子,這下棋也是一樣的。」
「陛下!」
「許子澄,你這話怎麼說的?難不成個個象你一言不發,朝堂上暮氣沉沉才好嗎?」
「好吧,那臣就說說,對朝廷而言,吏治當然是最重要的,現在冗員裁撤下來的,但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必須嚴格執行考功制度,這才可能把員官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能者上,庸者下,對那些政績斐然的可越級提拔,對那些三次考功皆是下等的,就要作降職、革職處理。」
不知不覺間,慶曆四年冬的第一場雪飄下來了,洋洒洒洋,旋轉飛舞,御花園裡儘是銀妝素裹,初雪下來時,讓人並不感覺太冷,趙禎今天穿著一件圓領常服,除了綉有五爪金龍外,那樣式幾乎跟官員平時穿的常服一模一樣。
「子澄言之有理,是朕疏忽了,子澄認為何時發動對遼作戰最為合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