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點看宣傳部整理的《我為之縣發展獻計策》彙報材料。
陸皓明說:「他投不投資是一回事,不投資我們也要干,但是,一可以藉助他譚氏後人這塊金字招牌;二是藉助他在東南亞一帶推廣。反正這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具體事情,你們兩個去商量。」
一會兒,還是那個戴眼鏡的幹部走了進來,彙報道:「書記,這個人是一個民間寫寫畫畫的,是銀溝鎮推薦來參加座談會的。」
一個電話打給肖秋良,叫他馬上趕過來。
據我後來了解,譚鼎銘先生還是一名巨富,在緬甸、泰國都有玉石廠。」
「哦,沒別的事,就問一問。」
掛了這個電話,他開始批閱文件、報告,這些沒什麼看頭,都是例行公務。
肖秋良不知陸皓明為什麼要打聽魏秀峰,他生怕陸皓明不熟情況去找魏秀峰,那會碰一鼻子灰,站起來說:「書記,那是個狂徒啊。」
「好啊,也看看你的產業。」
洪亮有些緊張,陪著笑臉道:「我們是對各種建議,加以整理。」
不去找事做,天下無事。一去https://m•hetubook•com.com找事做,各種消息,各種資源都來了。
「小何,進來。」
他之所以爽快地答應了蘭燕姿喝茶的邀請,是引進鞋廠還得靠她費心。
他打了一個電話,段豐就過來了,小何泡茶。
次日上午,蘭燕姿與丁文章聯繫上了,定於9月20日去東莞考察。
陸皓明提起電話給銀溝鎮現任書記曹子貴打了一個電話:「我明天到你那兒走一走。」
陸皓明想了想,說道:「工作人員不要去多了,招商局去一名,這邊小何跟著我就行了。另外,電視台去一名記者,簽約成功了再播放,沒成功就留點資料。」
「好。」
「書記,晚上我邀陳縣長和您一起到我那個陋室喝杯茶,好嗎?」
「他呀,書記,我不怕你批評我修養不好,我用兩個字形容他——狂徒。看不起任何人,喜歡提意見,以前我在鎮上,三天兩天跑到我那兒,說要開發高嶺山。還作了首什麼詩,每次來要讀給我聽,聽得我耳朵都起繭了。」
「那太好了,我虛位以待。https://m•hetubook.com•com」
然後對蘇奕說:「你與譚鼎銘先生聯繫,11月中旬再回來,那時,讓他看到漫山遍野都在種茶樹,附近幾個鄉鎮都在一起行動。他才會感覺到我們是真發展產業。」
段豐說:「書記就是有思路。」
陸皓明說:「在。你過來吧。」
洪亮這個人,完全是應付工作,沒提煉和總結出一條有亮點的建議。
掛完電話,蘇奕已站在門口。
我當即托他聯繫。回去后,譚書記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與譚如松的後人譚鼎銘聯繫上了。我後來也與譚鼎銘先生通了電話,介紹了縣裡要大力發展茶業。他非常激動,說願意回來看看。
等來人走後,他仔細看起原始記錄來,不看則已,一看,發現有一個人的發言根本沒歸納到材料中去。
「好,我馬上派人送過來。」
「魏秀峰是個什麼人?」
肖秋良笑笑:「一座很高的山,過去是之縣到漢縣的必經之道,有一條石板路,人們先從山腳步行到山頂,山頂上建有客棧,還有一座觀音廟。老百姓俗稱送子娘m.hetubook•com.com娘廟,然後從山頂再步行到山腳,就到了漢縣。
「聯繫一下宣傳部,查一下這個叫『魏秀峰』的人到底是個什麼人。」
陳惠玲想了想,說道:「請書記帶隊,我一個、招商局張局長、蘭燕姿、加幾名工作人員。」
「哦。」陸皓明揮揮手,對於隔得幾級的一般幹部,他不會批評。
三人坐下。陸皓明要蘇奕再向段豐介紹了一下情況。介紹完畢后,他才安排工作:
十分鐘后,肖秋良進來了,笑道:「書記好。」
「午水之南,屬於銀溝鎮境內,山特別高,它與漢縣相鄰,站在峰頂,可以看到漢縣縣城。清朝時,山頂有一個廟,叫觀音廟,香火很旺。我也沒有去過。」
「為了落實書記的指示,回去就召開了村以上幹部大會,號召種茶。
「高嶺山是個什麼地方?」
陸皓明一個電話就把洪亮叫過來,把材料往他面前一丟:「轟轟烈烈搞了兩個月,召開各種座談會,就搞了些這樣的老生常談?你們是下筆千言,心中實無一策。」
他基本是坐。辦公是坐,開會是坐,下鄉https://www.hetubook.com.com
坐車,也是坐。晚上還要去喝茶,還要坐。
小何進來泡茶,退去。陸皓明手往下按了按,說:「坐嘛,你在銀溝鎮當過書記,高嶺山是個什麼情況?」
一會兒,一個戴著眼鏡的幹部走了進來,說:「陸書記,這是洪部長叫我送過來的。」
這個叫「魏秀峰」的發言,被工作人員過濾了。
把這件事辦了,陸皓明滿心高興。
這時,手機又響了,傳來一個嬌滴滴的聲音:
何明歌坐到了陸皓明的對面。
陸皓明問:「你覺得哪些人去為妥呢?」
「每年的11月到次年2月,是種茶樹的好季節。段縣長你牽頭,組織頂上、銅溝、金溝、銀溝等四個鄉鎮書記開一次會,催促開荒,平整山坡,11月份大種茶樹。」
這個人的原話是:「發展旅遊不能圍繞著水做文章,而要圍繞著山做文章,午水河做不起大旅遊的。我老家的高嶺山可以開發。」
茶樹一般是雨季來臨之前種植,等等,我叫段縣長來一下。」
陸皓明一下就明白了,寫材料的人為什麼沒把這條歸納進去——因為午水河上的小滸村和_圖_書旅遊是他陸皓明提倡發展起來的。
陸皓明抬頭看了來人一眼,示意他放下。
陳惠玲聽完指示,就著手去落實。
「陸書記,陳縣長向您報告了吧?」
散會後,譚家村的譚書記找到我,說譚如松還有後代在新加坡,五年前還回來掃過墓。
解放后,兩縣之間通了公路,那條古驛道就完全荒廢了,原來在山腰還有幾個村民小組,也紛紛遷到山腳,那條道路,現在還可以走到山腰。山腰以上荊棘遍布,走不通了。」
「謝謝你行動迅速啊。」
陸皓明揮揮手:「你去忙吧。」
陸皓明把手往下按,示意他坐,小何泡茶,端到蘇奕面前,退去。
陸皓明給蘇奕一支煙,說道:「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要儘快做好準備。
這時,頂上鄉書記蘇奕打來電話,問陸皓明在不在家。他有好消息報告。
陸皓明站起來,扭了扭腰身。想起讀大學時,校長說過的話,現在深有體會:
「把原始記錄找來給我看看。」
全是些套話,套話。他把材料丟到一邊,有些生氣。
陳惠玲走進陸書記辦公室,向他彙報了蘭燕姿與對方銜接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