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皓明走了,林一亮坐在那兒,心想:這個陸皓明性子怎麼這樣急?他心生一計,先徵求常委們的意見。
修高架橋沒問題,拆巷子一定會出問題,到時要是引發群體性事件就麻煩了。所以,他喝了一口茶,說道:
陸皓明跟他握了個手。
平時,他可以滔滔不絕講上一個小時。今天心裏有事,只談了二十分鐘。最後說:
他的意思是,這兩個人知道自己干不久了,他們順水推舟,想把責任推到自己和陸皓明身上。
陸皓明堅定地搖了搖頭:
外商有句口頭禪——十有九堵莫性急,想要快,就只能買架直升機。」
陸皓明就往東頭走,忽見一個人向他走來,連忙上前說道:「陸市長好,我是南黎鎮的書記余海英。」
於是,陸皓明把自己的設想談了一遍。
林一亮說:「你最好現在過來,十點鐘,我還要參加老乾會議。」
上了車子,林一亮打了一個電話給陸皓明。
也確實如此,這些老幹部坐主席台坐了一輩子,也講了一輩子,誰願意聽別人長篇大論?所以一散會,好幾個人都往主席台跑,與林一亮握手。稱讚他講得又短又好。
到了老乾局,大家都和圖書已經到了,組織部長主持會議,老乾局局長作工作報告。這種會,林一亮不知參加過多少回。
「好的,我準時到。」
總之,順利接班是第一要務。
肖秘書進來提醒道:
林書記也同意陸皓明說的這種情況,點了點頭,說道:「是不是一步步來?」
等高副市長走了,他站起來喟然長嘆:「勢啊,勢。」
高超平的想法也一樣,當書記肯定不可能,只有出了事,自己才有希望。上副書記和市長都有可能,如果不在本市提拔,升一級到外地去當主官,這是必然的。
至於責任,上有書記市長承擔,下有分管城建的李加謨當替罪羊。自己進退自如。
「七點半吧。」
陸皓明點點頭,往前走。
林一亮苦笑一下,說:「行吧。」
陸皓明走了進去,兩人打過招呼,坐下。肖秘書端茶進來,退去,關門。
陸皓明咬緊不放鬆,說:「能不能這個星期開常委會,下周,也就是九月底開幹部大會?」
林一亮聽完,皺起了眉頭。修兩條東西方向的立交橋,他倒是同意。就是打通南北五條巷子,以前也有這個的想法,但因為難度太大而放棄和圖書。
所以,在林一亮找他談話時,高超平說:
既希望我出事,也希望陸皓明出事。
林書記點點頭。
次日,陸皓明與林書記約了一下,說上午十點過去彙報工作。
林一亮點點頭。
林一亮想,一定要阻止,陸皓明也許又會到省里去反映情況,便說:「那就先徵求民意,造造聲勢再說吧。」
解鈴還得系鈴人,只有說服陸皓明先修東西方高架橋才行。
林一亮在腦海中想著如何與陸皓明談話的節奏,內容。不知什麼時候,組織部李部長說:「下面,請市委林書記作指示,大家歡迎。」
魯欣的想法,出了事情,林一亮就會調離上州,早一點去人大政協,同樣,陸皓明小則調離,大則受處分。
要把他們遷出去,往哪裡遷,能不能保證不發生衝突,這些因素都要好好考慮。不能蠻幹啊。」
陸皓明說:「向書記彙報一件工作。我經過前期調查,關於上州的城市建設要向你彙報半小時。」
余海英點頭不迭,說道:「任總相當不錯,我們一定要大力支持他。」
林一亮一時也沒找到阻止的辦法,勉強點了點頭。
你悠著點來,兩年之後,等接了班,www.hetubook.com.com再決定修不修。
「皓明同志,先修高架橋,打通東西,我支持。至於打通南北向的通道,困難啊。老百姓世世代代就生活在小巷內。
林一亮一邊與大家寒暄,一邊往外走。此處不可久留,這些老幹部能和你扯上很久,因為他們都很閑。
我們可以先造輿論,讓五條巷子的老百姓知道,那幾條巷子一定要拆。造個大半年輿論,讓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事情就變得容易一些。」
那邊傳來一聲:「幾點?」
自己上一次沒有升職,所以,他也平和了,最大的心愿就是不出事。
他談了陸皓明的想法,又給他們兩人作了自己不想修的暗示。
出乎意料,魯欣,高超平兩人都贊成陸皓明的意見。
「要就不搞,要就同時搞,熄了火,再重新引爐子就困難了。
如果是自己剛上任,正處在勢頭上,這兩人敢不聽我的話?因正為我要走了,他們是一箭雙鵰啊。
如果大多數人反對,那麼在常委會上,五條巷子的改造這個方案就得不到通過。
「皓明市長,你提的那個建議,晚上到我辦公室,再好好聊聊。」
一定要把魯欣,高超平的真實意圖透給陸皓和圖書明,也就是說透一件事——如果出事,第一個脫不了責任的是你陸皓明,第二個才是我林一亮。
他才上任時,有這麼一個想法,一直實現不了,現在只有兩年,就要離任了,實在不想做這麼一件事情了。
到了林書記辦公室外間,肖秘書說:「陸市長好,書記在裏面等您。」
陸皓明說:「那我提請最近開次常委會,再開一次處級以上幹部會,讓媒體先把聲音傳出去。」
「下面坐的都是老幹部,都是作了一輩子報告的,隨便上來一個都比我講得好。所以,我就短短地講這麼幾句,講得不對的請大家批評指正。」
陸皓明才笑道:「哦,一是要大力支持;二是要依法依規啊。」
林一亮站起來,肖秘書幫他提上公文包。
陸皓明說:「我也考慮到了這些因素,要規劃和住建部門迅速拿出方案。但是,南北方向的路不打通,上州就是腸梗阻,城裡根本走不通。
他們私下的心思,也基本上差不多。
「書記,去老乾局開會,可以走了。」
余海英說:「任志遠任總的學校就在我們鎮內。」
多年的老書記了,他不必看稿子,開口就說。
那麼就騰出一至兩個位置來,自己hetubook.com.com直接當書記可能困難。但可以當市長啊。再不然,就可能到其他市州去當書記啊。
一邊走,一邊想,任志遠的智商真高,他不到市政府找自己,但總是有意無意散布些輿論,他與陸皓明關係比較好。讓鎮上的書記都對任志遠高看幾分。
「這個事一定要搞,市政府這邊抽調加謨同志專門抓,專人專職把這件事抓起來,抓出成績。」
無非是最後講話時,要講如何重視老乾工作,講個一二三點就行。再表態給他們在經費上予以支持,保證掌聲四起,十分熱烈。
所以,林一亮根本沒聽,心裏在盤算。
市委副書記和常務副市長是兩個關鍵人物。既然他們都支持,其他常委就不必找了。找了也沒用。
魯欣與高超平贊成的原因,擺到檯面上是一樣的——上州這個城市只能升級改造了。再不改,對不起上州人民,每年的交通事故率在全國排在前幾名。
台下掌聲很熱烈。
因為十點要去參加一個會議。林一亮就先找市委副書記魯欣,常務副市長高超平兩個人來談。
陸皓明放下電話,心想:林書記還要聊什麼呢?
在一陣熱烈的掌聲之後,林一亮喝了一口茶,清了清嗓子,開始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