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穿過廣場,來到了6號庫房門口。
現場很熱鬧。
「你們來了?!」
「媽,別擔心,我心裡有數。」
老潘帶著胡大貴他們一起圍障子。
「後來,大哥說他用不著,有了摩托總有人來借,他不想要。」
她才不相信兒子的鬼話呢!
老爸親自操刀,白菜去葉留梆,拍上一刀,用片刀把白菜梆片成薄片,裝盤備用。
老盧家啥時候這麼牛了?
給多了,自己沒有那麼多。
司機爬上了車頂,把他們的幾件行李遞了下來。
盧媽媽要走,做飯的事就落在了兩個小媳婦身上。
又給老爸留下了幾千塊的周轉資金。
這個飯店連租帶改造就一萬五了。
盧昌華拉著老媽的手下了車。
老盧不敢相信,韓主任用黨性做保證,他說的是真的。
「你們爺倆在騙我吧?這些都是咱家的?我咋那麼不信呢?這得多少錢啊?!」
兩人隨身還帶了行李,換洗的衣物,妥妥的幾大包。
現在老盧兩口子膽氣也壯了很多。
熱油下肉片爆炒,下蔥花,炒香之後,出鍋。
老媽看著車窗里閃現的樓房和行人,很是稀奇。
今年做了一個魚食台。
至於婚宴的事,讓大哥與老爸商量,這年頭一般都是收的禮金付婚宴的費用,如果不夠再說。
給多少合適就是一個大問題。
這盤土豆絲串葷就炒得了。
「昌華,改造已經開始了,送你媽來吧。」
盧媽媽一邊看一邊嘀咕。
大家在場部碰頭。
老媽站在小兒子這邊。
盧昌華就讓他們在水庫的東邊也建和-圖-書了一個棧道,向水中延伸進去三十多米,把魚食台建在這裏。
「東西太多,拿不動了嘛。」
胡大貴和大洪二洪也到水庫上班了。
「咋才來啊?」
幾十個工人都在施工。
大洪二洪哥倆都把丈母娘找來看孩子了,兩媳婦可以正式的來上班了。
在六道街口,司機踩了剎車。
老爸樂呵呵的說道。
老盧又炒了一個醋溜白菜。
是盧昌華接的。
為了培養魚兒的習慣,每次餵魚前都要敲打一下食台,發出砰砰的聲響。
安排好了水庫的工作,盧家現在已經空了。
他其實也知道給一筆錢最省心。
至此他才徹底弄清楚,原來親家是農場的一把手。
「我想,既然他不要摩託了,那乾脆給他錢算了,他想買啥就自己買吧,省得不稱心。」
其實就是一個圓形細篩子,固定在棧道的盡頭水中,入水三十多公分。
幾人有來到了買菜的地方。
盧媽媽一臉的愁容。
原先盧昌華想著讓胡大娘來操持的,可現在不是有倆小媳婦么,就讓她們捎帶手的幹了。
「兩千多吧。」
可是盧媽媽依然捨不得吃。
都想著借錢買個一頭兩頭的,就可以坐等收錢了。
「嗯,嗯。」
「剛才咋不買呢?」
盧家的玉米處理完了。
庫房打開了一扇庫門,另一扇關閉著。
兩人都很高興,喝的盡興。
現場混凝土攪拌機轟隆隆的轉動著。
她一直在琢磨,哪來的這麼多人呢?都來這兒干哈啊?!
這件事讓老盧迷糊了好幾天。hetubook•com•com
在三月底的時候,百貨商店就把庫房全部交到了老盧的手裡。
司機見是盧昌華,很客氣。
老爸老媽在前面商量著買,盧昌華跟在後面提著東西。
裏面露出一堵紅色磚牆。
大洪二洪哥倆找了幾個人,都不願意來。
兩千多,在他們看來就是個大數字。
正忙活著,老爸走了過來。
讓他從心裏覺得大兒子離自己越來越遠了,這兒子算是白養了。
三人圍坐桌前,二菜一湯,滿屋飄香。
這在老媽看來,已經算奢侈了。
見這個方法奏效了。
「我覺得昌華說的對,給錢省事啊,省得跟著他們跑。」
其實誰來干這活都不能白乾,還是讓她倆干合適。
韓主任這才委婉提起,老盧的親家,也就是大兒子的老丈人。
那裡有個菜市場。
「沒事,我能行。」
老爸眉毛皺了起來。
買來了糧油,就在值班室做了。
然後再把魚食投放在魚食台上。
老陸走了之後,娘倆就在路口等著。
能運到水庫的,基本都運去了。
粉碎機也搬去了水庫。
暖菜現在價格已經降低了很多。
一說起孩子結婚,買結婚用品,這可是一大筆費用。
一箇舊木門掛著鎖頭。
裏面的格局很簡單,一道矮牆隔開了火炕和灶台。
水庫招工的事,早就在分場傳遍了。
車子愰了一個多小時,終於進城了。
「今天四月六號了,大哥五一結婚,他們要來買東西了。我留點錢下來,他們來的時候,你們有時間就陪著,沒時間就給錢吧。和*圖*書」
現在只有三個壯勞力,兩個老娘們,可這不能耽誤幹活啊。
一時間,老爸老媽都是一陣沉默。
「啊,爸。」
老媽埋怨道。
盧昌華卻說道:「媽,看看這四周,這些,這些,還有這些,包括這地面都是咱家的了!」
今天老爸老媽高興,還喝了一杯。
「爸媽,我也跟你們去。」
飯後,一家三口在大院里散步,老盧把這裏的布局一一跟盧媽媽說了。
回來把菜板和菜刀都洗乾淨。
炕上鋪著被褥。
好在這有個大廣場,否則還真轉不開身。
他訂的辣椒還要一千多呢。
老盧來電話了。
就等著過段時間南庫放魚過來了。
現在也不能說是天文數字了。
比如去年的草籽,也都運走了。
今天去北寧的人不多。
盧昌華把這個話茬提了起來。
這主要是農場養奶牛政策的結果。
「這要給三千,彩禮還要兩千,這就是五千了。咱家的負擔太重了吧?咱們還要開飯店,你還要養魚,能轉的過來嗎?!」
到了餵魚的時間,兩邊同時敲打發出聲音,吸引更多的魚來吃食。
「爸媽,以後魚庄的事就麻煩你們了,我主要的精力只能顧水庫了。」
土豆切絲。
水庫的水面化開了,就得餵魚食。
「爸媽,當初我跟大哥說過,他結婚的時候,送一台摩托給他。」
盧昌華安慰道:「媽,別緊張,跟在家裡一樣,再說了,有我爸在呢。」
鋼筋水泥沙子紅磚,一車一車的運進了貨場。
盧媽媽是很少出門的人,一路上有點緊張。
熱油爆和圖書炒土豆絲,五分熟后,把炒好的肉片下鍋,一起爆炒兩分鐘,出鍋。
磚牆上還有一扇近兩米的玻璃窗子。
回到家,老爸說道:「你在家洗菜吧,我和昌華去買菜刀和菜板。」
「啊?!你胡說吧!」盧媽媽哪裡肯信。
老盧這才知道,韓主任是送姑娘上火車的。
五花肉用開水焯五分鐘,切片備用。
豬肉買了點五花。
車上人人都有座位。
挖坑埋鐵柱子,釘板子,勒橫擔,所有這些活,都是他們在餵魚之後,跟著乾的。
結果就是水庫招工沒人來。
盧昌華走的時候,不僅留下了給大哥的三千塊,還把裝修款留下了。
可是省心了,就得費錢。
老爸推開了房門。
餓了一冬天的魚,急需補充能量。
趁著北庫的水位還不高,也在東西兩側各建了三條棧道,共建了六個魚食台。
剩下的白菜葉自然做成了湯。
老爸帶著盧昌華又去了一趟。
剛過了清明節,老陸一大早就送盧昌華和盧媽媽去路口。
天剛蒙蒙亮,他們就到了路口。
「我還以為有一會兒呢,去吃了個早點。」
這是北寧第一百貨的邊上啊,好幾千平方的大院子,房子都二十幾間!你說這些都是咱家的?騙鬼呢!
「剛弄好,還有點潮。」
可盧媽媽哪裡知道這些,她腦子裡根本就沒有概念,變成了雞同鴨講。
去年盧昌華在水裡建了一條三十多米的簡易棧道。
幫著把行李都放到車頂上,用網兜固定好。
他們約定,五一大哥的婚禮,盧昌華直接從三分場過去,老爸老媽從https://m.hetubook•com•com北寧過去。
「最好直接給他們錢,他們想買啥就買啥,省得以後落埋怨。」
在盧昌華的堅持下,買了些土豆和大白菜。
老爸放下行李,掏出鑰匙打開了鎖頭。
「我覺得給三千吧,這是大哥一輩子的大事,咱別讓人挑出理來。」
三人出門就往紅旗旅社的背後插。
一股熱浪鋪面而來。
老兩口就商量著置辦些碗筷和瓢盆。
「啊?那是多少錢啊?」
「走吧,這些菜市場都有。」
兩人在市場挑了好一會兒,老盧才挑了把合心意的菜刀。
房間很大。
這個炒法不正宗,只是盧家自己的炒法,不過,貴在味道還不錯。
老盧在北寧守著邢文斌把庫房改造成了宿舍。
老盧難得見到老領導,就請韓主任下了館子。
爺倆扛著行李,老媽跟在後面,三人過了街,穿過第一百貨,走進了貨場大門。
頭兩天只有少數魚來食用,幾天之後,來吃食的魚越來越多。
老媽嘴裏答應著,可抓著前座椅背的蒼白手指,暴露出她依然緊張。
「那給多少合適啊?」
娘倆坐在了後面。
給少了,讓兒媳婦一家人笑話,到時候大兒子日子就難過了。
老媽上了炕,把行李打開,重新鋪了被褥。
這次帶的東西多,所以他們就走的更早。
人都有從眾心理,見大夥都張羅著買牛,他們也慌了,也跟著張羅。
前段時間,老盧在北寧遇到了分場的韓主任,兩人聊了好一陣。
三人把行李搬了進來。
這兩天,邢文斌已經材料進場了。
除了倉房裡還有些豬肉外,也沒什麼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