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華對過聖誕沒有意見,可是,他害怕這些老毛子一去不回。
溝通有問題,人家為了自保還防著他們。
王瑤善解人意的說道。
「來,嘗嘗我做的紅燒肉,跟大師傅的不一樣。你不是最喜歡紅燒肉嘛。」
「媽,快坐下,一起吃,師傅也一起來。」
「你也知道,我們廠都是老毛子,暫時還是可以的,以後也得我們自己人才行。」
作為東方紅拖拉機的學員,一年拆一兩次發動機是很平常的事。
前世他就曾想著在蘇俄解體前,如果自己有能力,就一定要划拉點工廠過來。
於是發布了聖誕節休假的通知。
「這就是我的初衷。」
而老毛子們都嚷嚷著要回家過聖誕。
兩姑娘帶著這幾年攢的工資,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運到北寧后,整箱用叉車運進車間,先緩兩天,然後才能拆箱移動,安裝調試。
這些人來了得有住的地方吧?
帶徒弟這件事才算有了著落。
在老毛子的指揮下,中國工人為主力,進行了安裝。
過聖誕就像中國的春節,只是他們的傳統。
還一直在琢磨,是哪個傻子干這麼蠢的事。
聽了盧昌華的訴說,陳立國反而對他這個魯莽舉動有了不同的看法。
這個老闆不是傻子就是瘋子。
雖然可以用蘇俄的部分工人,可是沒有本國的工人做支撐,是走不長遠的。
說起來,他對柴油發動機還是很熟https://www•hetubook•com.com悉的。
沒辦法,只能在空鐵桶里點燃篝火,在車間里取暖。
「媽,辛苦了,還讓你來給我們做飯。」
王媽媽和大師傅一起,把飯菜擺上了桌子。
「哦?你找我求援?」
研磨車間對機加件進行精細的研磨。
「正好你也陪陪他。」
作為一個農場小職工,養魚起家的鄉鎮企業家,靠投機蘇俄暴富的暴發戶,他還是小看了現代工業的複雜性。
保姆每天來兩趟,上午來一趟打掃衛生,下午來洗洗涮涮。
「哦?誰呀?」
盧昌華敲門走了進來。
盧昌華跟陳立國商量,堵不如疏。
為了讓這些老毛子工人能安心工作,工廠跟工人簽訂了長期用工合同。
關鍵性的技術和操作都不告訴他們。
再有就是技術。
「明白了。」
時間就在雙方鬥智斗勇中,進入了十二月中旬。
雖然有集中供熱,可暖氣的溫度始終上不來。
為啥?怕壞唄。
如果技術始終都掌握在蘇俄人的手中,把工廠搬回來就失去了意義。
可就是這樣,他也經常鬧出笑話來。
「對對,他在外面也是累了,喝一杯解解乏。」
發動機廠雖然沒有做什麼宣傳,可是作為在本地的軍工企業,他們早就知道了這件事。
房門被推開,是辦公室的小吳。
陳立國皺著眉頭。
「陳工,有人來找你。」和-圖-書
結果,他這個幻想要變成現實了。
派過去的部分中國工人,基本就是力工。
盧昌華主動跟陳立國握手。
有人敲門。
整個工廠車間里,都燃著火盆,有專人守著。
老毛子拿著剛發的工資,就大肆採購了一番,坐車往同江口岸去了。
在家裡都凍手凍腳。
有翻砂鑄造車間,發動機的缸體缸蓋曲軸連桿都需要先鑄造出來。
「發動機廠?」
發動機涉及的主要部件都能自行生產。
「我想請陳工為我們廠的技術顧問。還需要咱們這邊派些機加工的高手,幫我帶帶徒弟。」
他很好奇這個傻子長啥樣?
總工陳立國正在辦公室里看文件。
可他見到真人,發現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年輕。
誰知道進來的是個年輕人。
其實,這些東西國內很多廠都有。
按照他的想法,既然搬回來了,就要組織生產。
總裝車間,就要把這些組件進行組裝了。
「我一是想為家鄉創辦一個工業製造企業,改變北寧農業縣的經濟格局。二是,蘇俄這家發動機工廠要破產了,我們不買,要是讓別人買走太可惜,我想著買回來,也能給國家培養一大批技術人才啊。」
「都是步子太大惹的禍啊!」
馬上九一年的新年就要到了。
你想想,要真是有這樣的機會,是不是能建設一大批工業製造企業,那樣,咱們的製造業是不是能提前進入世界和*圖*書先進水平?
「請進。」
老陳已經五十了,是個老軍工。
雖然有錢燒得慌,可畢竟也是想干點實事。
說來說去,還是人的問題。
「好,太感謝陳工了。」
鍋爐房只建了一半就停工了。
在北寧搞發動機廠?
結果,這個傻子就來了。
「可我把這事想簡單了。」
於是就把壁爐點上了。
每位師傅都帶了四五個徒弟。
這種情況,盧昌華知道后也很苦惱。
「小吳啊,有事?」
要知道,現在都是零下二十多度三十度。
盧昌華對蘇俄的工廠有著很大的偏執。
這些東西需要配套廠家生產。
王瑤抱著肚子,看著丈夫一臉疲憊的回來,心疼的問道:「餓了吧,洗手吃飯。」
謝爾蓋的家人也隨著機器一起來到了北寧。
「說吧,讓我怎麼幫你。」
盧昌華知道自己扯到蛋了。
這時候的活塞環,缸蓋墊等密封件和鏈接件就需要進入車間了。
「嗯,有點。」
想辦法讓他們帶徒弟。
「謝啥,都是北寧的,相互幫助嘛。」
「沒辦法,他們就這樣。你還得招些大師傅來。」
「他們找我有啥事啊?」
一進門,盧昌華就擠出笑臉。
萬一他們一走了之,工廠不就黃攤子了嗎?!
謝爾蓋面對這樣的事,也是毫無辦法。
陳立國想了想,說道:
一車車的設備運了回來。
「對,給媽一杯,她也累了。」
有了十幾個老軍工和*圖*書的加入,機床的安裝調試進展較快了很多。
首先的問題就是工人。
盧昌華不想把自己的煩惱帶回來。
據說是北寧的首富,還很年輕。
雖然他不太明白各個車間的製造工藝,可是大體上的流程還是知道的。
這些也只是他前世的幻想。
沒辦法,他只能去慶華廠求援。
「也給我倒一杯。」
「陳工,我是昌和發動機廠的盧昌華,你好!」
丈母娘也湊熱鬧。
因此,車間和分廠就很多。
對這些發動機的構造也熟悉。
老毛子的發動機廠有非常齊全的配套車間。
兩人客氣了一陣,都坐下了。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和先進的設備。
這是個愛國的傢伙。
「我安排幾個老師傅去帶帶人,也跟老毛子學習學習,看看他們的技術到底怎麼樣。」
丈母娘樂呵呵的說道。
車間里凍的跟冰窖似的。
金屬在這樣的低溫下都很脆弱。
盧昌華這段時間都撲在了工廠里。
稍不注意,磕著碰著,機器就有損壞的可能。
老毛子見狀,知道自己的做法讓老闆不滿了,謝爾蓋也下達了帶徒弟的命令。
至於住房問題,盧昌華只能自建。
丈母娘已經提前住進了盧昌華家,老太太不放心姑娘的飲食,她要親自做飯。
王瑤就讓大師傅給老媽打下手。
盧昌華?這個名字他聽說過。
盧昌華就把自己建廠的前因後果說了。
現在天寒地凍,只搶和圖書建了五棟。
進衛生間洗了把手,用熱毛巾擦了把臉,讓自己的精神好點,這才走了出來。
可是加工和裝配精度都有差距。
「你不是忙么,瑤也有身孕,我做的飯她喜歡。」
今年,王瑤給汪雪和李梅早早的放假了,讓她倆回家看看家人,相相親,過了春節再回來。
「是昌和發動機廠的,指名道姓的找你。」
沒地方住。
「事情是這樣的。」
暫時安排技術骨幹入住,家屬要等到明年才能來了。
他們要趕回哈巴羅夫斯克和家人團聚。
盧昌華也不兜圈子,直說來意。
在發動機廠附近,要建造住宅樓。
陳立國放下文件,看著小吳問道:「就是在鐵南新建的那個廠子?」
作為一個半吊子,他至少不算完全的外行。
這樣,他們就有了保障。
機床是最精密的設備,在蘇俄拆卸裝箱的時候,就很小心。兩個月的時間,基本都用在這上了。
這也是規矩,師傅做完飯就走,不在主家吃飯。
「今天就在這兒吃,陪我喝一杯。」
「是。」
小吳搖搖頭。
回到家,王瑤正在家裡烤火。
在家他不提工作的事。
「讓他們進來。」
當然,鑄造車間需要模具,還有模具車間。
鑄造出粗胚,需要機加車間進項精細的加工。
「不了,我還要趕回去。」
「陳工,我這次來,是求援來了。」
一沒有鋼鐵資源,二沒有技術工人儲備,三沒有配套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