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瑤坐在小板凳上燒著火。
以前,在冬天要是想吃上新鮮水果,那可是難上加難。
吳玥看看丈夫,也不再出氣。
小盛宇雖然極度的委屈,可是聽到媽媽鼓勵的話語,心裏突然覺得,自己真的是個男子漢了。
於是大夥又跑向下一家的大門口。
大街上聽到的「單蹦」鞭炮,基本就是放散炮的孩子。
她左看右看,不見人影。
要是能給孩子們買件新衣裳,那更是孩子們最最盼望的事情。
盧媽媽和王媽媽跟著忙乎。
胡大貴和吳玥也跟著忙活。
自己的捨不得放,而是等著有錢人家先放炮。
不過,東北老百姓還是習慣吃凍貨。
「咚當~」
這時,撿到鞭炮的就會開心的大笑,沒找到的則極為失望。
廚房裡,老盧在鍋里油炸各種吃食。
今年,盧家的年貨採購的早。
「糯米和盛宇說了,讓我拿鞭炮跟他們換。」
從胡家向著東邊的盧家蔓延過去。
嗯,他也有過這時候。
「兒子,拿去玩吧。注意離眼睛遠點。」
他們兩口子回來,小胡樂打了個招呼就跑了,也不跟爸媽親熱,這不是野了是什麼!
以前過年,人們也備年貨。
東屋。
這時家裡的大孩子就會搜集「麻雷子。」
一家人都在為年夜飯做著準備。
盧家這邊就有一群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小胡樂滿頭是汗的跑進來。
吳玥厲聲喝道。
小糯米回頭https://m.hetubook.com•com吼道:「老弟,自己起來,你可是咱家的男子漢!」
就拿北寧來說吧。
為撿鞭炮,有時還會跟主人家的孩子發生衝突。
家家戶戶都會買上幾掛鞭炮。
「糯米,盛宇,回來吃飯了!」
盛宇也跟在後面。
兩個孩子見老嬸發話了,也不敢去扶了。
「爸爸,爸爸,快把鞭炮拿出來。」
這不,盧家就已經緩好了一大盆凍梨和凍柿子。
「啪~啪~」
盛文盛清拆開一掛大鞭,把裏面的「麻雷子」都搜集起來,揣進兜里。
這已經成為東北過年的一種特色吃法了。
北寧城裡噼噼啪啪的鞭炮炸響,三分場也同樣有孩子在燃放鞭炮。
偶爾有人開門,就會傳出爆鍋的嗞啦響聲,香味隨風飄蕩,整趟房子的人都能聞到。
見依然沒回應,王瑤有點心急了。
「盛文盛清,回家吃飯了!」
人手一支細香,香頭上冒著忽明忽暗的紅火頭。
大鞭一般會在10響普通鞭炮后,插|進去一個大鞭炮。
「哎呀,孩子好玩,就讓他去吧,再說了,他在家我們誰看著啊?!」
有人還要特意說聲「給您拜個早年。」
這些小鞭炮成了孩子們心目中的寶貝。
買吃的,買穿的,買玩的,也捨得花錢了。
今年韓穎要初二才回來。
可就是這樣,也絲毫不能減少當時孩子們撿炮的慾望。
m.hetubook.com.com老婆婆發話了。
盛文盛清剛要去扶,王瑤制止道:「別,讓他自己起來。」
天色漸暗。
「咣當」一聲,胡家的大門被撞開了。
改革開放之後,家家戶戶的日子都好過了。
疼啊!
在門口的大街上開始了燃放。
此時,人們要是遇到,都會問聲「過年好!」
「嗷嗷,回家吃飯嘍~」
要是聽到整掛鞭炮燃放,那就是人家開飯了。
「孩子找伴,他一個人在家太孤單,大貴啊,要不你們再生一個?」
「別跑,天黑路滑……」
地中海和王德江正在從倉房裡拿凍魚和雞鴨鵝。
現如今,山東的蘋果,鴨梨都不罕見了。
「嗷嗷嗷,放炮去嘍~」
盛宇在後面摔了一個大馬趴!
現在著急忙慌來買年貨的,不是加班的,就是剛從外地回來的。
「你呀,孩子都跑野了。」
盧昌華剛要起身,王瑤說道:「我去。」
大孩子小孩子都一窩蜂似的跑出了院子。
「自己起來。」
胡大貴見兒子這般模樣,就知道孩子玩嗨了。
現在,東西最稀罕的不是什麼大魚大肉了,而是各種新鮮菜。
商家一個個伸著脖子,望著街面上稀疏的行人,心裏一直糾結,是再等等,還是關門準備過年了。
吱呀一聲,房門被推開了。
老盧發話了。
很是委屈的向著媽媽走去。
王瑤略一猶豫,止住了要去看看的心思。
特
hetubook.com.com別的響,東北俗稱「麻雷子」。
可那時候窮,每家每戶能稱上兩斤肉就是全家歡喜了。
胡大貴和吳玥一聽這話,都趕緊閉嘴了。
現在呢?
就急急忙忙的出了門。
小孩只敢燃放普通鞭炮,麻雷子爆炸效果太烈,聲音大,有時候不小心還會蹦到手。
「鞭炮吃飯的時候才能放。」
外面天色晦暗,一片朦朧。
這到底是誰家的孩子?
總能找出幾顆沒有燃放的鞭炮來。
「來,我的乖兒子,你要學會勇敢,知道嗎?摔倒了就要自己爬起來,不能躺著裝死。」
胡樂連蹦帶跳的跑了出去。
「媽媽~」
室外安靜了一陣,然後又噼噼啪啪的響起了鞭炮聲。
隔壁韓家。
胡大貴這才進屋,拿出了一掛小鞭來。
小糯米當先向著媽媽跑來。
「哎呀,現在放就現在放嘛,孩子玩,怕啥?!」
一個月前,盧昌華兩口子就開始往家裡拉菜了。
這些孩子,跑哪去了?
凡是能凍的,都給你凍上。
「知道了。」
多少都有些余錢。
盧家的飯桌上,擺滿了各色菜肴。
「媽媽~」
他不知道是去滿足兒子,還是聽從媳婦的話。
有些人家窮慣了,有錢之後,依然保留了當初的習慣,會把大鞭拆開來燃放。
他有自己的想法。
買年貨的早幾天就已經置辦好了。
吳玥問道。
「呵呵,他們也不傻嘛。」
孩子們就像是拾荒
和-圖-書人一般,挨個的找紅紙屑,有的孩子時機得當,就會撿到滿滿一口袋的鞭炮。
像什麼黃瓜,西紅柿,茄子辣椒這些大多是山東過來的。
老盧邀請了幾次,韓建華就是不來。
昌和集團的員工以前工資就不少,現在呢?更是有分紅了。
人們該回家的回家,該做客的做客。
老胡家。
「爸爸~」
「盛文盛清,吃飯了!」
家裡孩子多的,大人們就把小鞭拆散,你一個,我一個的均分了。
盧家的屋裡。
盛宇趕緊求救。
待人家去吃年夜飯了,一大群孩子就蜂擁而至,去人家的紅紙屑里翻找。
今年這些老頭老太太都伸手一起忙活了。
鞭炮的炸響,從東邊的盧家一路響到胡家門外。
胡大娘嘀咕了一句。
時間就在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中過去。
所謂大鞭,不僅僅指它的數量,還有質量。
他們要把這些東西用涼水緩出來。
盧昌中端著鐵盆站在院子里。
咱不說在北寧做小生意的這些商販們,就說上班的。
之所以這麼說,是有原因的。
王瑤對著這些孩子喊道。
它的常規響聲是這樣的,「噼啪噼啪~當!噼啪噼啪~當!」
「干哈啊?」
還有新鮮水果。
凍梨,凍柿子,凍花紅,凍山楂等等。
胡大貴樂了。
胡大貴尷尬的看著兒子。
這幾年,從山東過來的大棚蔬菜佔據了東北人的餐桌。
那就帶動了當地的消費。
「吃飯了,把孩子叫回來。」
正從編織袋裡往盆里裝凍梨和凍柿子。
很自然的就往胡家走去。
盧昌華也從倉房裡出來,他抱著粉條和干蘑菇,快步跑進廚房,這些也得用水發上。
這天的北寧,大街小巷為之一空。
「胡樂又跑去盧家了?」
「老盧啊,心意領了。可是這三十年夜飯還是要在自己家吃,後面咱們再聚。」
各家各戶都飄出了美食的香味。
「來了,來了。」
1996年2月18號,星期日,大年三十。
「走,回家吃飯了。」
吳玥有點埋怨。
老胡頭咧嘴嘿嘿直樂。
「去就去唄,在哪兒都一樣。」
「知道了~」
老胡頭和老伴忙著燉雞燉鵝。
大街上偶爾炸響的鞭炮和從風中傳來的火藥味,把今年的年味襯託了出來。
王瑤喊了幾聲,見沒人回應,就出了院門,來到了大街上。
「媽媽媽媽,我在這兒。」
王瑤的話還未說完,「吧唧~」
從裏面跑出一群嘻嘻哈哈的孩子來。
胡樂眨巴著眼睛看著胡大貴。
趙妍帶頭包餃子。
孩子們又霹靂撲通的往家跑去。
以前窮的時候,最多就是100響的小鞭,現在大都買上幾掛1000響的大鞭。
如果能給孩子們備下一掛小洋鞭,那就是孩子們的天堂了。
吳玥是打死都不願意再生了。
胡大貴滿不在乎的說道。
小盛宇在地上吭哧了一會兒,還是自己爬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