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晚上,姨媽打來電話,說「勤工儉學」活動很好,免得他無所事事閑逛,打遊戲,薛琪說明天還要去,他們是支持的。
「你覺得我不應該這樣?」楊舒力笑著說道。
「不,不,你說的這些消息,對我來說是很大的收穫了。」楊舒力也笑著說道。
不過,對這樣的稿子,他沒什麼興趣了,搞宣傳的人多得很,不缺他一個。
見到王同學,他剛好開吃,點完餐在他旁邊坐下,王同學笑著說道:「舒力,你行事有點高調哦。」
星期五上午,第二節課課間操后,兩人到教學樓後面的小樹林,張有路把發票和剩餘的錢交給楊舒力,楊舒力則給他兩百元。
這樣做是防止薛琪圖新鮮,只做一次就溜了。
另外,葉老師父親所在理工大學,聯繫重慶市教委,要給葉老師所在的學校捐贈一批教學物資,葉老師的學校剛剛合併,可謂及時雨。
每天上午9點到達工作崗位,干到下午1點左右,算4個小時,每小和*圖*書時10元計,每天可以得到40元。
楊舒力這才想起,張有路好像上午只上了三節課,從第四節課就不見蹤影,下午好像也沒見到他。
聽了楊舒力的介紹,張有路表示,這事他一定盯著,一有消息就通知楊舒力。
告別塗藝,楊舒力仍然去吃牛肉蓋飯,路上心裏特別踏實,特別愉快。
至於報酬,這事用不著,對他來說是順便的事,就算幫朋友了。
周末一連兩天,薛琪都在元酥肉「勤工儉學」。
吃了一會,楊舒力說,還有一件事想拜託張有路,當然不是白幫忙,但是報酬方面,要看事情的結果而定。
王同學一門心思在學習上,他的成績是班上前五名,也是男生中的唯一。
但這錢不是做完立即給,楊舒力給薛琪說的是必須做滿5次,湊夠200元再給,薛琪答應了。
「也不是,你如果跟其他女生這樣,就沒什麼,但她們兩個關注度太高了。」王同學說道。
總之,楊www.hetubook.com.com升元和向叔叔都覺得薛琪幹得不錯,幫他們減輕了工作量,不像上周雙休日那樣忙了。
「辛苦了,中午請你吃飯,還有件事要給你說一下。」楊舒力拍拍張有路的肩膀說道。
「我媽說現在記者消息挺靈通,不知道怎麼就發現了葉老師這個題材。」塗藝笑著說道。
「你看,葉老師收穫挺大,你呢,好像……」塗藝笑著說道。
「話不能這樣說,兄嘚,事成之後,必有重謝。」楊舒力拍拍張有路肩膀說道。
姨父姨媽不指望薛琪將來考大學,從小學高年級開始,他倆就不再看薛琪的成績單,因為慘不忍睹。
這樣也減輕了老向的工作量,因為以前老向也要幫著稱重,基本沒有時間休息。
星期一在學校,張有路說從3月1日下調初裝費以來,重慶市的裝機申請大幅增加,商家和個人都非常多,所以得等,但他會每天到電信部門去問一下。
星期四晚上,楊升元回家后對和_圖_書楊舒力說,店裡的座機已經安裝好了,是下午來裝的。
好的,明天和他結賬。
「謝謝楊總。」張有路接過錢時笑著說了句,如果說以前喊「楊總」是開玩笑,這次應該是真的?
張有路說時機不湊巧,裝機量太大了,如果不是天天去催,不知拖到什麼時候。
第四節課下課後,兩人從正校門出去,找了一家餐館,點了幾個菜。
再問楊升元,說薛琪表現很好,先是幫著收錢,動作很快,減輕了楊升元的工作量,讓楊升元騰出時間去稱重。
楊舒力知道什麼意思,他行事是比較低調的,唯一顯得高調的就是和兩個女生的交往,自從黃敬蜀到教學樓外和他聊了幾次,粘在他身上的目光就不一樣了。
楊舒力立即舉起食指搖晃:「你千萬別說漏嘴了。」
中午1點,楊升元讓薛琪到外面餐館點了幾個菜送過來,三人美美地吃了一頓。
至於初中剩下的這些時間,事越少越好,現在薛琪搞起「勤工儉學」,兩人當然是贊成https://m.hetubook.com.com的。
她認為薛琪有兒童多動症,需要吃藥!
這篇稿子刊出后,擔心對葉老師造成不利影響,現在看來不用擔心了。
塗藝低頭笑起來,知道這是楊舒力的一種調侃,抬頭又說道:「教委的那些人都不知道稿子是二中的學生寫的,要是知道的話……」
本來和王同學約好去吃牛肉蓋飯,只好讓他先走了,楊舒力走過去,兩人站到一邊,塗藝講了下葉老師那篇稿子的後續。
我又不指望通過考大學改命,為什麼要像他們那樣呢?楊舒力覺得自己行事沒有問題。
「容易遭人恨。」王同學低頭刨了一口飯,目光從眼鏡片上方穿過來。
既然賺錢,還是走老路好,寫那些婚戀家庭題材,讀者愛看,還能一稿多投,賺的錢不比辛苦採訪來的稿子少。
這份報酬當然算是高薪了,楊舒力不敢給低了,姨媽那裡不好交代:你們家開店,把我寶貝兒子弄去當童工,給幾個子兒就打發了……現在這價格,那是沒啥說的了。
「我又沒hetubook.com.com……」楊舒力兩手一攤,本來想表達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友誼,但又想到說這些有什麼用,張有路就表達過態度,「鬼才信」。
塗藝說她才不敢說漏嘴,不然她媽發現家中有間諜,就不會把那些文件資料啥的家裡亂放了。
星期三中午,楊舒力和王同學一起到后校門吃飯,出校門后看見塗藝和其他幾個同學在一起,塗藝朝他招手。
稿子刊出后,反響很大,葉老師在偏僻山村教出那麼多學生,肯定有自己的一套東西,教委決定派人去進行課堂觀摩,向她取經。
楊舒力心想:無所謂,管他們怎麼看,我自己高興就行了。
而且,從得到信息,到決定採訪,到採訪過程和寫稿,整個過程也有意思,讓人體驗到很多東西,感覺收穫很大。
尤其讓姨媽窩火的是,小學語文老師是個女的,幾次找到她,建議她把薛琪送到醫院看一下。
進入初中,姨父姨媽統一認識,認為薛琪用不著讀高中了,純屬浪費時間,去讀個職校,讓薛遠江把他弄進電力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