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楊舒力接到薛琪電話,薛琪壓低聲音說了幾個字:「哥,你來嘛。」
兩間店鋪,三種產品,六七個人,便於管理,小日子過得勻凈。
「現在外面賣的那些滷菜,好多是加了香精的,我不是不買,有時來不及做菜也買點,但是買得少。」向叔叔說道。
向叔叔因為自身條件,家裡幾口人都靠他養活,做事情很用心,肯鑽研,酥肉的研製,鮮肉餅的研製,都是他進行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向叔叔,那你覺得我們做那種不用添加劑的滷菜,行不行?」楊舒力問道。
當年向叔叔從廠里出來,決定進入餐飲行業,經人介紹到成都一家餐館打工,兩年內輾轉了多家餐館,不僅在店內學習,其他店有火爆產品,他也去取經。
從這件事後,很多事情都想通了,那些賣滷菜的,據說很香的,好多人來買的,他知道怎麼回事。
理論可以進行改造,比如兩人是同事,或者是朋友,這種關係要求拿到對方的單人照,是可以的吧。當然這種說法很牽強,但無傷大體,不會給向文婭帶來不良和*圖*書
後果。
最重要的,絕不使用添加劑,把滷肉生意長期做下去。
兩人在電話中敘舊,他又提到吃辣子魚的事,說到現在還是想不明白,同行說嗨,這事不要在意,真相簡單得很……
薛琪建議向文婭和她爸合個影,向文婭同意了,於是薛琪留在前台接待顧客,向文婭來到操作間,靠近向叔叔。
不過,楊舒力對這些採取了更現實更寬容的看法,對人的個性不能強求,楊升元天生就不是自己闖一番事業的人,能遇到向叔叔,跟著走,也是一種幸運。
「舒力,我告訴你一個小竅門,凡是那種在門外都聞著很香的館子,都是用了添加劑的。」向叔叔說道。
相比之下,楊升元就缺乏這種拚命精神,或許可以這樣說,遇到向叔叔,既是不幸,也是幸運。
「這些年江湖菜很火,是不是?因為它簡單,大麻大辣,加點香精,香味就出來了,食材也是最便宜的,都被味道蓋住了,顧客還說好吃。但是也有問題,江湖菜開幾年就倒閉了,說明他這個香味吃多了敗胃口。」向叔叔說道。
https://m•hetubook•com•com
一個中年男人對楊舒力的相機很感興趣,楊舒力見他買了兩袋酥肉,就以店主對待顧客的態度,詳細回答他一些問題,還給他看了回放,這人是個懂行的,淡淡地說道:「很方便。」
楊舒力帶著相機趕到百宏路,先在店門前從正面拍了幾張照片,薛琪和向文婭都入了鏡,薛琪對著鏡頭打了V字。
那個跟他一起去吃魚的同事到了沿海一個省會,在一家大型酒樓當主廚,混得還可以,就跟他取得聯繫,討教些經驗。
先拍了一張,光線有點暗,又拍了一張閃光,畫面清晰了。
這件事他一直想不通,後來回到重慶市,和楊升元開起餐館,有時還是想著這件事,覺得餐飲行業的水太深了。
「哦。」楊舒力又認真聽起來。
的確非常香,從端上桌,到第一口,都很香,吃完后回味,仍然香。
楊舒力作為倡導者,先發言。
「閱江閣門口聞不到香味,因為它是做傳統菜,按老方法做,味道的類型很多,但是傳統菜講究食材,做起來也講究,價格高了沒人來和_圖_書吃,價格低了賺不到錢,所以這種傳統菜館沒幾家了。」
下午三點,元酥肉關門,今天生意和天氣一樣,落入低潮,只賣了兩百多袋。
給薛琪和向文婭拍了合影,單人照,給向文婭看了回放,誇了幾句,她也顯得很高興。
回來后兩人開始研究,估摸著那家店用的調料和烹飪方法,自己買魚來做,但始終沒有那種香味。
「可以。舒力你提出做滷菜,我一聽就曉得你是做過研究的。」向叔叔說道。
他描繪出一個場景,百福廣場挨著的兩間店鋪,一個賣酥肉和鮮肉餅,一個賣滷肉。
11月22日,星期一,一直下著小雨,天氣陰濕。
一席話說完,房間里一片沉默。
說幸運,當然是向叔叔領著他,一路走到現在,少了許多艱辛和迷茫;說不幸,就是有人領著,多數時候處於舒適圈,不能在環境逼迫下爆發出自己的能力。
現在他相信,向叔叔的回答具有一錘定音的效果。
楊舒力頻頻點頭,認為向叔叔說得在理。
理論上這是不行的,需要得到向文婭同意,楊舒力想了想,還是決定滿足薛琪和_圖_書
的要求。
這種添加劑可以在批發市場上買到,裝在小塑料袋裡的白色粉末,外觀看上去像味精。
楊舒力回家也比平時早,三人討論起滷肉生意的問題。
聽完這個故事,楊舒力不禁感慨:厲害。
又從後面繞過去,進到店裡,那時可能楊升元還沒有把滷肉的事給向叔叔講,所以只是寒暄了幾句,沒有聊這事。
向叔叔伸出右手,指著楊舒力鼻子說道:「舒力,最後一個添加劑,我覺得說到點子上了。」
學了兩年,向叔叔覺得差不多了,重慶市還有老婆孩子,不能老在外面飄著,準備回家另起爐灶,就在那個時候,又聽說一家餐館有火爆產品。
向叔叔跟著楊升元來到家裡,討論楊舒力提出的滷肉生意。
最後一點,是楊舒力的殺手鐧,他說,他們賣的滷肉要保證質量,走高價路線,滷肉的做法是傳統的,不偷工減料。
晚上薛琪打來電話,希望不僅拿到和向文婭的合照,還想要她的單人照。
重慶市賣滷肉的很多,說明市場大,多一家沒問題,不像元酥肉,多一家就多一份競爭壓力。百福廣場沒有滷肉https://www.hetubook•com.com店,是因為老闆們覺得租金太貴不划算,現在自己的門面免費,做滷肉就有優勢了。
然後是在百福廣場賣滷肉的理由,滷肉因其特性,保鮮問題比較好辦,也不存在堂食的問題,對賣家來說是優點。
它還有個化學名稱,向叔叔只記得第一個字是「乙」,甲乙丙丁的「乙」,後面幾個字記不得了。
他得保證事情的成功,家裡人才有活路。
隨後,向叔叔講了一個以前在成都一家餐館做事時的故事。
加了滷菜香精。
原來,那種非常香的味道,就是使用了一種添加劑。
這當然是他學習的對象,於是和店裡一位同樣從小地方來成都學藝的同事去吃辣子魚。
是不是某種香料的成分加重一點?或者辣椒品種換成辣味少的、香味重的?他們調整不同香料的比例,進行多次嘗試,始終做不出來。
至於百宏路的酥肉店,他沒有提,去留由楊升元和向叔叔決定。
廚師把菜做好后,從兜里掏出小塑料袋,倒一點進去,攪拌攪拌,就有了那種香味。
這家開業不久的餐館有一道辣子魚,味道非常香,來這家店的客人幾乎每桌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