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碼頭拉過來的都是進口貨物,從貨倉拉到碼頭的都是出口貨物。
車隊駕駛員聽著刺耳的哨聲,看著緩緩吊上車的集裝箱,下意識舉起對講機:「王主任王主任,我楊三啊,你們有沒有裝錯?」
「往幾號碼頭運?」
楊三越想越奇怪,急切地說:「我半個月前剛把它從碼頭把拉過來的,現在又要把它拉走,你說奇不奇怪?」
港口調度這個崗位很重要,直接關係到安全生產。
鹹魚現在是水上緝私科長,主要負責在水上緝私,來貨場檢查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去貨輪上檢查就不一樣,那在他的職權範圍之內。
沈市長中午就來了,召集開發區管委會和港口負責人開了一下午會,試運營涉及到了方方面面,事無巨細一項一項研究。
楊三的大名叫楊三喜,兄弟兩個,並非排行老三,但港務局職工習慣叫他楊三。
「讓張阿生再想想辦法,如果實在招聘不到合適的調度,我先請海事局安排兩個交管人員來幫幫忙,同時親自去一趟港務局,看能不能從港務局引進兩個人才。」
唐文濤頓了頓,接著道:「他能量大,背景深,發現香港旅遊航線不行,就想辦法把油輪開回上海,開通了上海去普陀山的旅遊航線。這是一條黃金航線,照理說能賺錢。
韓渝不禁笑道:「楊師傅火眼金睛啊,王主任,如果真查實有問題,我……我讓海關查驗科請你們吃飯!」
「謝hetubook•com.com謝王主任。」
再想到領導交代過要幫鹹魚留意走私線索,他立即翻出電話本,找到鹹魚的手機號撥打過去。
「文濤,許總的電話有沒有打通?」
錢總一臉尷尬地說:「怪只能怪我們運氣不好,從上海港聘請的調度說生病就生病,而且病情比較嚴重,要做手術。」
「從我們這邊的記錄上看跟這次一樣,進出關的貨物都一樣!」
直接到五分鐘前,才散會吃工作餐。
許總是啟東的「財神爺」,是啟東港的大股東。
「舉手之勞,有什麼好謝的。」王主任笑了笑,補充道:「差點忘了,是我們車隊的楊三第一個發現這個貨櫃可疑的。」
「往我車上弔的貨櫃我見過!」
至於貨輪被剛成立的走私犯罪偵查支局截下來檢查耽誤了行程,那是航運企業的事。
韓渝飛快的記錄下來,追問道:「王主任,你剛才說這個貨櫃使用頻繁,前幾次裝的是什麼貨物?」
韓渝反應過來,連忙道:「王主任,謝謝你,我這就聯繫海關去查驗。」
沈市長大吃一驚,追問道:「怎麼回事,他怎麼不順?」
想到這些,王主任一口答應道:「沒問題,我幫你跟老陳打招呼。」
「這麼說是來料加工?」
王主任打開窗口,俯瞰著貨場問:「拉過它有什麼好奇怪的?」
吊車司機在調度的指揮下,把一個個集裝箱往大平板車和*圖*書上弔裝,以便運到六號碼頭裝船。
「老陳值班。」
至於開港儀式肯定是舉行的,並且要隆重。問題是要邀請哪些大領導,人家會不會來,就算人家答應來,具體時間現在也無法確定。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此刻體現的淋漓盡致。要不是有唐文濤,真會一團糟。
「打通了。」唐文濤連忙放下筷子,彙報道:「許總說試運營儀式參加不了,要等開港首航時才能來。」
沈市長一邊吃著從「老兵快餐」訂的盒飯,一邊又說起工作:「現在就缺個經驗豐富的港調,如果鹹魚沒調走就好了,實在找不到合適的人,可以讓鹹魚幫著頂幾天。」
「有可能,不然不可能這麼巧。」
「六號碼頭,貨輪再過幾個小時就出港。」
王主任看著電腦,說道:「這次裏面裝的是三台印刷電路板測量檢測儀,上次入關時裝的是一台進口的自動光學檢測儀。」
熟州港當年的開港首航儀式,給啟東上上下下留下的印象太深刻,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要跟熟州港當年一樣,在舉行開港首航儀式時舉行第一次大規模的經貿洽談會。
唐文濤猶豫了一下,苦笑道:「我開始不知道,後來問張阿生才知道,許總這兩年不是很順,日子不是很好過。」
顧不上逗女兒,趕緊用家裡的電話回撥。
「估計上千萬。」唐文濤輕嘆口氣,補充道:「在南海投資的房地產項目虧的更多,據說他和*圖*書投資開發的樓盤都爛尾了。」
大股東的資金緊張,這是一個大問題。
「我也是今天剛知道的。」
「六號碼頭今晚誰值班?」
韓渝這幾天都加班,這會兒剛到家。
「我只聽說過服裝來料加工,電子儀器設備怎麼來料加工?而且就算是來料加工,也不可能每次進出關的件數、毛重和凈重都一樣。」
「他的攤子鋪太大,對旅遊行業並不熟悉,就在人家的忽悠下投資旅游業。買下了海運局的一條客輪,改裝成豪華游輪。開始很看好香港旅遊航線,結果坐游輪去香港旅遊的遊客很少,維持一艘油輪的各項費用又很高,跑了一年就跑不下去了。」
沈市長真不知道這些,驚問道:「因為這條游輪,前前後後虧了多少錢?」
夜幕降臨,啟東港股份有限公司辦公樓仍燈火通明。
啟東港一期工程即將竣工,投資那麼大,竣工之後就要試運營。
但發展啟東港不是摸著石頭過河,而是抄對岸熟州港的作業。
「出口單位是江蘇省蘇順集團有限公司,進口單位是南京領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照理說從我們南通入關之後要轉運去南京。可南京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就算柜子里的不是同樣的貨物,柜子的使用率也不太可能這麼高。」
「是。」
「鹹魚,我這裏發現一個要裝船的貨櫃很可疑。」
不查詢不知道,登陸港務局剛使用不久的計算機系統查詢了下,發現這和圖書個集裝箱果然有問題。
韓向檸早見怪不怪,摟著小菡菡嘀咕道:「打擊走私是公家的事,又不是三兒自己的事。人家幫公家的忙,當然要讓公家請客。」
「這麼大的項目,時間又這麼倉促,難免顧此失彼,以後多注意。」
「虧大了!」
「你們先吃,我出去打電話向錢書記彙報。」
「虧了?」
「貨物的件數、毛重、凈重完全相同,這麼說它可能沒開箱?」
六號貨場是海關監管的貨場。
如果集裝箱里裝的是同樣的貨物,那麼這種情況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集裝箱里裝的貨物是「道具」,是進出口企業用來騙取退稅的「道具」!
……
韓工聽得清清楚楚,忍不住笑了。
「從我們的記錄上看,這個貨櫃使用頻繁,從我們南通入關之後不到四天就又出關了,並且承載的進口與出口貨物的件數、毛重、凈重完全相同!」
二期工程的資金能不能到位暫且放一邊,如果大股東官司纏身,在啟東港的股權被法院凍結,或者轉讓給債主,會直接影響到啟東港乃至啟東經濟的發展!
沈市長低聲問:「他這麼忙?」
可游輪是用一條老舊客輪改裝的,總是出故障,甚至出了一次交通事故,修修補補不但要花錢,也影響一周一趟的航行。由於拖欠船長船員工資,前段時間船長船員等旅客上船之後還鬧過罷工。」
「怎麼可疑?」
「王主任,麻煩你幫我跟陳主任說一聲,能和*圖*書不能先裝別的貨櫃,把這個可疑貨櫃裝在最上面,到時候我們就可以登船查驗。」
集裝箱的使用率高是好事,王主任不覺得奇怪,但為確保不會裝錯船,還是打開電腦,一邊用對講機問集裝箱編號,一邊查詢這個集裝箱的情況。
沒想到時隔大半年,人家又幫了大忙。
「開箱查驗估計來不及,按生產計劃這個貨櫃要裝船,我們已經把它吊上車了,正準備往碼頭運!」
「這個貨櫃是我們南通生產的,編號跟我老婆身份證后四位正好一樣。我記得很清楚,半個月前我拉過它。」
不過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讓投資巨大的港口先運轉起來!
「有道理,貨主是哪個單位?」
與此同時,南通港六號貨場也是燈火通明。
「你見過?」
沈市長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顧不上再吃飯了,立馬站起身:「這麼重要的情況,你怎麼不早彙報?」
韓渝對楊三並不陌生,去年去湖北抗洪搶險,楊三開大平板車幫著轉運過施工設備,也算參加過抗洪,雖然沒立三等功,但被市裡評為抗洪先進個人。
「沈市長,對不起,我們的工作沒做好。」
向帆見女婿如此摳門,無奈地搖搖頭。
都說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
「我說是誰呢,原來是王主任,王主任,什麼事?」
「什麼有沒有裝錯?」
韓渝急忙打開公文包,取出紙筆問:「柜子里裝的什麼貨物?」
更重要的是,這麼安排不影響港口的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