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個人情感,還有國家利益。
隨著蘇曳說完之後,政事堂的所有大佬全部出列。
關於這一點,蘇曳是慎重慎重又慎重。
稍稍停頓了片刻,慈禧道:「姐姐說的有理,這十來年也真是讓人憔悴。而有了蘇曳,這十年來朝廷很是穩當,現在撒手也正是時候了。」
但是,也不是完全不給地方財政活路。
但是蘇曳一點都不著急,這一代俄皇不行,未必下一代不行。
聽到慈安太后的話后,小皇帝稍稍呆了一下。
所以,用最後的遺囑鞏固這種關係。
但是,能多久就多久。
如果換成之前,不知道會引起何等之風波,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反對,甚至無數旗人就要來圍攻皇宮了。
很多人震驚,但是卻並不表現得有多麼意外,彷彿這一切理所應當一般。
把許多種商稅分成兩部分,大約六成多歸中樞,四成左右歸地方。
而且改變立場,本身也就代表著巨大的利益。
手頭沒幾個兵,造反個屁。
上一次是世界主流國家。
那就是和法蘭西共和國的談判,關於在印支半島的權益問題。
這剪掉了之後,還是大清嗎?
因為現在工業,商業發展的速度極快。
接下來,天下人就關注一件事情。
先造成既定事實,然後等待時機,尋求外交突破便是。
這不是顛覆了綱常嗎?
誰都要遵守。
但是分歧還是很大。
他是想要霸權,他是想要稱霸亞洲。
這一剪掉,豈不是剪掉了無數人的精神寄託嗎?
現在……應該還不到時候吧。
但是現在……很多人儘管心中腹誹,但是表面上確實半點都不敢反對。
最終經過了幾天幾夜的商議之後,終於定下了政策。
而陳玉成,李秀成,林紹章則是發出冷哼,臉上的表情很難看了。他們都很不喜歡慈禧說話的口氣,彷彿這個時候還想要用君臣身份拿捏攝政王一般。
和厘金改革,地方改革有什麼關係?
而蘇曳則是在書房內,靜靜坐了一夜。
德國首相俾斯麥非常遺憾,本想要接著這個機會顛覆中英關係,締結中德盟約。
但是蘇曳知道,不能如此苛刻地要求他人。
中國爭奪亞洲霸權,將整個東南亞全部納入勢力範圍。
別殺了,別殺了,我們知道你們要幹什麼,趕緊改革吧,我們舉雙手支持,再殺下去真的扛不住了。
連公爵都封了好幾個。
然後,朝著蘇曳躬身拜下道:「兒臣拜見皇父攝政王。」
https://m•hetubook•com•com而反對者也有很多很多,很多人甚至破口大罵。
但蘇曳深深知道,一旦走上這條路,那就是不歸路。
這位親王雖然沒有執掌大權,但卻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
「奴才遵旨。」
新政策也大概會等到這兩個政策全部完成之後,再推行。
竟然在德皇和俄皇等人的前面。
哪怕是在越南的對法戰爭,哪怕是進攻日本,大英帝國表現得非常憤怒,甚至提出強烈抗議,但是也依舊沒有改變外交主旨。
朝廷中樞對地方大族的清洗依舊再繼續,但總算延緩了許多。
而德意志帝國卻無比希望和中方結盟,未來瓜分整個世界。
「你覺得呢?」慈安轉頭望向身邊的慈禧,直接把對方稍稍問得愣了一下。
這話一出,朝堂裏面的很多大臣都紛紛皺眉。
這當然是偉大的功績,但是也不必很意外。
另外,在葬禮上發表演講也變得很重要了。
真是偉大的愛國者,偉大的外交家,能夠穿過層層迷霧,看到本質。
只要國家持續變強,這種佔領就會成為既定事實。
這群人都是蘇曳的狂熱分子,對於小皇帝,對於慈禧太后是沒有半點敬意的。
而各級官員為了表示忠心,主動剪掉了辮子。
於是,蘇曳在葬禮上進行了感人肺腑的演講。
接下來漫長時間內,都會推行這兩個政策。
終於……終於落地了啊。
田雨公,徐有壬,崇恩等人還是不置以否。
次日朝會。
幾十萬軍隊全部掌握在蘇曳手中。
他們一日不回,就代表著一日不真正穩固。
儘管比歷史上多活了十二年,但這位親王依舊沒有長壽。
兩國雖然是事實上的盟友,但沒有公開盟約。
其實是未知數。
更何況一個霸權主義的德意志就比霸權主義的大英帝國更好嗎?
兩國關係暫時沒有被破壞,甚至還上升了一個台階。
現在論工業總體實力,你還不如美利堅吧。
至此,朝會結束。
收到這個消息后,巴廈禮和尤根嚎啕大哭。
蘇曳緩緩道:「入關以來,天下皆隨滿洲風俗,男子留辮。」
而現在,阿爾伯特親王離世之後,這種關係還能維持多久?
為了自己的官職和權勢,也不得不剪了。
甚至俾斯麥的戰略方陣都很清楚,兩國先聯手滅掉沙俄,瓜分沙俄。
但此時的蘇曳不僅僅是親王,而且已經是攝政王了,已經升無可升了。
最終很多地方https://www.hetubook.com.com官員書生扛不住,主動上奏,請求進行厘金局改革。
蘇曳答應了。
接下來的外交政策,何去何從?
行禮完畢之後,慈安太后忽然道:「我們姐妹兩人垂簾聽政,也足足有十年時間了。」
徹底承認中國為世界列強嗎?
又過了幾日。
所有人都豎起耳朵,等待著蘇曳訓政之後的第一個大政策。
蘇曳內心深深嘆息一聲,然後站起身,將皇帝攙扶了起來。
而一旦走向軍國主義,那麼很多問題非但不能解決,而且還會被壓制,被掩飾。
……
兩宮太后就正式撤簾了,正式開始了攝政王訓政生涯。
別看沙皇曾經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但是從遠東割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是天大的難事。
倫敦敵視中國,反對兩國關係的人,可是大有人在。
……
按照這樣趨勢,高速發展至少還能持續十幾年時間。
而且和德意志結盟,未必符合中國的利益。
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吧?
因為這個國家足夠大,底子足夠厚。
恭親王奕訁斤為首之權貴,再一次朝著蘇曳跪拜道:「奴才參見皇父攝政王。」
關鍵是朝廷很多嫡系,也抱有這樣的想法。
很多深層次的改革反而不著急了,這種快速發展能夠掩蓋許多問題。
接下來很長時間內,他都要想辦法平息這一場大敗造成的負面影響。
但是,蘇曳卻依舊沒有讓父母回京的意思。
維多利亞女王為阿爾伯特親王舉辦了一場極度恢宏的葬禮,幾乎邀請了世界所有主要國家的元首。
……
就這麼在朝堂上問我,我還能說個不字嗎?
事實佔領最重要。
但是朝廷中樞依舊什麼話都不說。
所以,要盡量想辦法維持兩國之友好。
而根據阿爾伯特親王遺囑,蘇曳竟然排在他國元首的第一位。
當然,這次蘇曳打贏了三場對外戰爭,肯定是要大大獎賞的。
足足好一會兒后,小皇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並且從台階上走了下來。
但是因為巨大的利益,加上阿爾伯特親王壓著,所以兩國關係的主流沒有改變。
首先延續了和大英帝國的關係,儘管不知道這種關係還能維持多久。
如今德意志帝國對於和中方結盟這一點是充滿渴望的,尤其是俾斯麥首相,派遣了一波又一波密使,想要和中國締結長久的盟約。
而這個厘金局改革已經整整持續了兩年多時間,為了推行這個政策,左宗和圖書
棠、馬新貽、李鴻章等人殺得人頭滾滾,不知道把多少地方大族連根拔起。
但是,阿爾伯特親王的遺旨就是如此,也沒有法子。
「所以本王打算,三年之內,整個天下所有男子,全部剪掉辮子。」
你什麼意思?
政事堂通過,軍機處通過。
明明是幾百年未有之大功業,你這個韃子女人知道個屁。
難道給一個鐵帽子王?
所以不知不覺之間,旗人作為一個特權群體,已經消失了。
至少是締結了某種條約。
你是對皇父攝政王有意見嗎?
也就是這一聲冷笑讓慈禧臉色微微一變,在場很多文武大臣心中驚駭,但是卻不敢露出任何表情。
但更多的是害怕惶恐。
這個朝廷的旨意,立刻引發了無比強烈的轟動。
大戰失敗之後,聖彼得堡面臨著巨大的危機,沙皇的權力也受到了質疑。
「嘿嘿……」性情偏激陳玉成,甚至沒有忍住,發出了一道冷笑。
1873年,阿爾伯特親王病逝。
然後,雙方不歡而散。
不知不覺間,太平天國也已經有十幾個人進入朝堂了。
於是時隔幾年之後,蘇曳再一次出訪倫敦。
這是地方腐敗治理,這是科舉貪腐案,這是田賦案。
所謂的科舉舞弊案,也終於該結束了吧。
所以兩國談判的基調是有的,那就是要和平,不要戰爭。
中英半結盟的關係,還有巨大的利益挖掘。
攝政王的家人,何時從離開九江,返回京城。
在這一點上,大英帝國都對中方沒有慷慨過。
有些國家走不通,不代表我們走不通。
至於造反?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內心狂震。
一定要盡量榨取乾淨。
而且他想要比較徹底的解決國內的很多問題,讓整個國家從內到外的強大,並且在他離開世界之後,也能憑藉這個強大的內核走的很遠。
整整封了一個多時辰,這才加官進爵結束。
畢竟,上一個皇父攝政王可是多爾袞。
葬禮結束之後,阿爾伯特親王之死依舊帶來了強大的外交慣性。
接下來,蘇曳又和大英帝國進行了一場不太愉快的會談,是關於日本的。
大英帝國的使者進京,正式邀請蘇曳前往倫敦,參加阿爾伯特親王的葬禮。
現在區區一個鐵帽子王對於蘇曳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吧。
鐵杆莊稼沒有了,內務府沒有了,很多本該旗人擔任的官職,也早就不分滿漢。
過去十年的經驗教訓告訴了所有人,蘇曳要做的事情,一定會完成hetubook.com.com。
這三場大戰,不知道有多少人陞官,不知道有多少人晉爵。
在長達一個多月的訪問之後,蘇曳正式離開倫敦,返回中國。
而且這已經是小皇帝能夠給予的最高獎賞了。
所以這股風潮比想象中要快得多。
所有的厘金局全部收為朝廷所有,並且交給中樞的銀號操辦。
這群人不是不恨,不是不憤怒。
甚至連張宗禹這個滾刀肉,現在也是二品武將了。
……
而且是正式的,公開的盟約。
而且是唯一演講的外國元首。
這還是大清的天下嗎?
不僅如此,在遺囑中還有一項,邀請蘇曳在葬禮上公開演講。
就在整個朝政有條不紊推進之時,從倫敦傳來了噩耗。
不見得的。
最反對剪鞭子的毫無疑問是你滿清宗老,但是隨著旗務改革之後,哪裡還有什麼旗人不旗人的?
從中可見親王的良苦用心,他也擔心他死了之後,大英帝國的外交政策會發生偏移,兩國的盟友關係會遭到顛覆。
這是什麼意思?
終於……終於到了這一天了嗎?
當然最最關鍵的是,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事實,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落實。
這麼大的事情,你也沒有正式和我商量一下?
儘管談不上完美,但這一次出訪毫無疑問還是非常成功的。
這留了幾百年的辮子,猛然說要剪掉,毫無疑問會造成強大的心裏不適。
當然或許很快就會內心惶恐,覺得自己太急切了,擔心朝廷旨意會有反覆。
「都說女人頭髮長見識短,這句話我們也不置以否,但是這十來年聽政也確實心力憔悴。」
而一個衙門內,只要有幾個人剪掉了辮子,那麼剩下的人你不剪都不行了。
「如今有皇父攝政王訓政,我覺得我們姐妹兩人也可以撤簾了。」
是繼續保持對大英帝國友好政策,盟友關係?
「而現在看來,留著辮子,一是難看,二是不衛生,三則違背世界潮流。」
接著,德意志爭奪歐洲霸權。
「臣遵旨。」
法方一而再,再而三地叫囂戰爭。
蘇曳和嫡系官員進行關鍵性商議,內容只有一個。
這一次是世界強國。
因為大英帝國不樂意見到東瀛成為藩屬國,更不願意徹底封殺東瀛的工業發展。
一場心平氣和的會談。
兩國的盟友關係,已經半公開化了。
尤其打贏了這三場戰爭之後,擴張之心難以壓制,幾乎和德意志一拍即合。
因為中方的軍隊現在已經佔領了遠東許多城鎮,按照蘇曳的條件,不但https://m.hetubook.com.com要收復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反而還要從沙俄割走一百多萬平方公里。
尤其三場大戰的結束后,更是連一丁點的反對聲音都沒有了。
當厘金局改革真正推行的時候,很多人甚至喜極而泣。
滿朝文武也紛紛拜下道:「參見皇父攝政王。」
繼續查,繼續殺。
飽含了情感和遺憾。
什麼叫很是穩當?
……
俄皇的底線是退回到《尼布楚條約》的國界線,而蘇曳堅持要以現在的事實佔領作為邊界線。
還是改變策略,轉而和德意志帝國結盟。
接下來時間內,蘇曳代表中方正式出訪了歐洲的部分國家。
另外一場談判,幾乎稱得上火星四射了。
什麼厘金局改革?
另外和沙皇達成了某種默契,就是用外交解決分歧,而不是戰爭。
但對此,俾斯麥只有深深的敬佩。
已經完全無力掀起新的戰爭了。
哪怕殺得人頭滾滾,哪怕不知道多少家族滅亡,也一定會完成。
但是,剪辮子這件事情暫時沒有強力執行,只是不斷地宣傳。
接下來,就是一連串的表功了。
蘇曳掌權僅僅十三年不到,就已經把這個國家從積弱落後,變成了世界強國。
而伴隨著的還有稅收政策的改革。
在這件事情上也註定談不成什麼結果的。
這肯定是慈禧的主意,甚至慈安覺得也是不錯的主意。
而且論影響力,你也遠不如歐洲幾個列強吧。
那麼在葬禮上的排位就變得無比重要了。
殺到後面,很多地方大族甚至內心在哀嚎。
甚至俄皇都扛不住這件事情。
但是……他不想那麼急。
並且在倫敦和俄皇進行會談。
這件事情,竟然需要他來決定了嗎?
攝政王啊,你剛剛訓政,就要玩這麼大嗎?
三年之內,整個天下男人剪掉辮子,就成為了聖旨。
甚至……覺得這對於蘇曳來說都不是一種獎賞,還有一種詛咒的感覺。
維多利亞女王內心深處對中華是偏敵意的,這點蘇曳始終知道。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很長時間內,國家上升勢頭是不會改變的。
對於這個巨大的國家而言,軍國主義能不能走得通?
但是……蘇曳有點不想走。
……
但是阿爾伯特親王在臨死之前,還是把這個趨勢給遏止了。
支持者很多很多,甚至不知道多少人聽到旨意之後,迫不及待地剪掉了頭上的辮子。
我大清留辮子已經整整幾百年了,你說剪掉就剪掉?
滿城也沒有了,漢人早已經住進來了。
這話一出,全場所有人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