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
藍玉輕輕頷首。
但是看了看手中的這份地圖,他還是忍了下來,點了點頭道:「好,若將來韓國公有事,本侯定當竭力相助。」
然而這才是個開始。
「不行,即便得知了元主所在的位置也沒用,大軍北征必然是以馮勝或者傅友德他們為主帥,到時候我聽命行事,這番功勛肯定不能獨享。」
現在李善長歸鄉,在朝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小,而反觀他,連立戰功,地位越來越高,再加上陛下的賞識,如今雖還不是國公,但在侯爵里也是最頂尖的那個了。
他明白李偉的意思,這是在試探他到底是更重視天下,還是更重視他們老朱家的這個皇位。
而納哈出這邊,雖然也有兵馬近二十萬,但北元衰落,在大明的優待召降下,不斷的有屬下將領歸順大明,他現在手裡的二十萬大軍也是軍心不穩,說是一盤散沙也不為過。
王行肯定的點了點頭。
「國不可一日無君,盛又怎會不需要帝王呢?」朱標一臉難以置信。
藍玉心中震驚不已:「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王行笑了笑道:「這個侯爺不必擔心,我等自有辦法助侯爺當上這個征虜大將軍!」
就在這種時候,常茂身邊的一個將領突然大喊一聲納哈出要跑,常茂也是年輕,也不多想,拔刀就衝上去砍納哈出,結果差點釀成大禍。
藍玉神色微動,立刻朝著周圍的下人揮了揮手:「都下去,沒有我的命令誰也不準靠近。」
「謝殿下。」李偉拱了拱手。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恩惠,對方既然給了他這麼大的好上,那自然是有所求的。
只可惜這位太子不長命,還沒當上皇帝就死了。如果有可能的話,將來他也會儘力挽救這位大舅哥的小命。
家奴很快把這個老儒士領了進來,藍玉大馬金刀的坐于上位,一副盛氣凌人的模樣。
藍玉看著他自信的樣子,心下更是驚異不已。他不和圖書傻,王行敢這麼說,顯然已經安排好了一切。
相對於北元,倭國根本算不得什麼,至少在大明朝中是這麼認為的,如果他能滅掉北元,那功績絕對要勝過李偉的滅倭之功,到時候晉封公爵是必然的!
藍玉凝視著這個王行再次沉聲問道:「你們要如何送了……這個禮?」
納哈出是北元太尉,在元廷北遷后他們率軍屯紮在金山一帶,時常驅兵南下,騷擾大明,朱元璋也曾屢次對他召降,可惜都沒成功。
藍玉笑道。
朱標沉默了許久,有些艱難的道:「我若是願意呢?」
更何況若是朱標不是單純的病死,而是中毒或者其他的原因,那他就更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能是盯緊點到時見機行事。
朱標輕輕頷首,轉身離去。
永昌侯府,藍玉意氣風發,這次征戰他的軍功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奔襲慶州,為大軍打了一場漂亮的首勝。
藍玉瞪起眼睛:「你們竟然勾結北元作孽?」
說著藍玉抬手舉起手上的這張紙條,上面赫然寫著要送他一個國公之位!
王行說完之後,停頓了片刻又道:「侯爺,老朽還有件私事相求,不知侯爺可否應允?」
在他歸府後不久,家奴突然稟報一個老儒士突然登門拜訪。
馮勝等人歸朝後,常茂立刻被押入了大牢等候處置,昔日的國公就這麼輕易的淪為了階下囚。
說完,他也不再多言。
雖然他是被朱標纏得煩了才跟他提了這些話來打發他,但同時他也是存了一種僥倖心理,想試探一下朱標的態度。
藍玉淡淡的點了點頭,端著架子道:「嗯,你來拜見本侯有何事啊?」
王行笑了笑:「老朽是代韓國公來侯爺送禮的。」
藍玉詫異的接了過來看了看,這是一張簡略的地圖,上面標註了一處位置。
王行看著他笑而不語。
藍玉想了想又道。
藍玉眼角直跳,王行這敷衍的借口他當然是不信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但這不重要,現在重要的是他得到了這個北元朝廷的位置,若是讓他再次北征作戰,他便可直搗黃龍!
若是真有這種盛世,他是要還是不要呢?
王行望著他,並未直言,而是遞上一張紙條。
馮勝趕到之後,把納哈出救了下來,但這事一出,納哈出的那些軍隊卻是一下子潰散了,馮勝好不容易才在納哈出的部將幫忙下收攏了一部分降兵。
他是朱明皇朝的諸君,未來的皇帝,他能為了締造盛世捨棄自己家的皇位嗎?
李偉不置可否,輕聲道:「我是說假如!」
藍玉輕輕皺眉,他最討厭文人這種說話不說清楚非要讓人去猜的樣子。
北元現在衰落至極,若是能確定他們的老巢所在,明軍定能將他們一舉滅國!
雖然藍玉自己非常自負,但他也知道以他現在的軍功還夠不到封公的,他很想知道,這個王行,還有他身後的李善長要怎麼送他一個國公位。
藍玉看了他片刻,又恢復了輕視的態度,淡淡的道:「韓國公要給本侯送什麼禮物啊?」
王行面帶微笑的又取出一張紙條來遞給他:「侯爺請看。」
但如此困難的事,明軍數次偵察都沒能找到的北元朝廷,如今竟被一個儒士輕易找到了,他不得不懷疑其真實性。
當下朱元璋就立刻派人下旨把常茂押了起來,同時也下令大軍回師。
藍玉聞言頓時一驚,坐直了身子正色的注視著他:「你是韓國公的人?」
王行輕聲說道,只是卻沒說清楚什麼不測之事。
儘管如此,仍有許多兵馬逃散,而且這些兵馬還不時的襲擾大軍,馮勝只能帶著這些俘獲的兵馬暫時回師退守。
藍玉得到了晉封國公的契機,此時心情大悅,當下便大方的一擺手:「說。」
不過這樣也好,這樣的他更讓人放心。
藍玉心下詫異,但也沒多想,以他現在的身份,有人來和_圖_書巴拉也正常。
藍玉漫不經心的打開一看,頓時渾身一震,猛的站了起來:「這個禮你們要如何送?」
出了府門,朱標腳步微頓,轉過身來對他道:「今日這番話你不要對別人提起,我也不會多言。」
他能製作的藥物也就這麼一兩種消炎藥,再多他也有心無力。
北征向來是大明最重要的軍事戰略,從前都是以徐達這個開國第一功臣為大將軍,即便是現在,也是以馮勝這種老將統軍,他現在還沒資格。
只是歷史上朱標說是病死的,但具體原因卻撲朔迷離,即便他有心,現在也不知該從何處著手。
「是也不是。」王行模稜兩可的說道。
「是!」
堂屋裡,兩人盡皆無言,干坐了片刻,朱標才起身離開,李偉也跟著起身相送。
王行見他答應下來,臉色也放鬆了些許,拱手道:「那我就代國公多謝侯爺了。」
朱標聞言,不禁沉默了。
馮勝就這樣邊打邊召降,謹慎的進軍,將納哈出逼的走投無路,最後只能在已經歸順的部將乃刺吾勸說下也同意了大明的召降。
即便他能,朱元璋允許嗎,老朱家的諸多皇子皇孫能答應嗎?
大明的北方邊塞,在水師將糧草運抵后不久,馮勝藍玉等人帶領的大軍就到了,在離北平不遠的通州駐紮下來。
而除了兩人之外惟一得封公爵的就是李偉了,李偉可是滅倭之功,經他那一戰過後,倭國幾乎已經完全處在大明的控制之下了。
這個老儒正是曾經在李善長府上呆過的那個王行。
「韓國公想讓我做什麼?」
「這是塞外的地圖,這處地方是什麼?」藍玉指著這處位置問道。
王行知道不說清楚他是不會相信的,當下也不隱瞞,輕聲道:「實不相瞞,我在北元朝中有位舊人,這個位置就是從他那裡得知的。」
他一邊將已經歸降的元軍將領派出去召降敵國,一邊派藍玉去攻打元軍駐守的慶州,藍玉不m.hetubook•com•com
負所望,帶領騎兵冒雪突襲,一舉拿下了慶州,並斬殺了駐守的北元平章果來。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朱標離開后,李偉也繼續著自己的計劃安排。
為了對付這個納哈出,大明也是作足了準備,近幾年來在遼東已經建了十二個衛所,駐軍近十萬,這次馮勝再帶領大軍抵達,兵力更是強盛。
藍玉沉聲問道。
「侯爺你也是淮西故舊,韓國公幫你也是幫自己,他別無所求,只是將來朝中若有不測之事,希望能與侯爺一起攜手共度難關。」
馮勝是個久經沙場的老將,他並未因此就輕敵冒進,而是按照朱元璋出征前制定的策略先是駐軍觀望,派小股部隊出關探查敵情,在探明情況后才率大軍出松亭關。
李偉笑了笑,道:「那臣定當鼎力相助!」
本來戰事到了這種程度基本就大局已定,然而這中間偏偏又出了岔子。
大軍出征半年余,馮勝和諸侯均班師回朝,僅留下部分將領在當地築城。
「是元主所在!」王行低聲道。
難怪他能提出「士紳一體納糧」這種與天下士人為敵的觀點,即便導致攀附於他的官吏相繼背叛,讓他權勢大跌也不曾改口。
「侯爺此言差矣,我等不過是交流學問而已,怎能說是勾結呢?」王行正色道。
朱元璋看罷憤怒不已,這一仗本來可以輕鬆將納哈出和依附於他的數十萬軍民一舉收服,但出了這麼個意外,直接導致此戰的收益減半。
王行微微躬身,道:「老朽想出仕為朝廷進一份力,待侯爺封公后可否勞煩向陛下舉薦一下?」
然而塞外地域廣博,地理又十分惡劣,明軍不可能一直在塞外長留,而北元朝廷四處躲藏,明軍想要找到他們十分困難。
到了現在這種程度,再打下去也沒有意義了,這些兵馬都已經潰散,清剿起來太過費時,與其四處追擊,不如直接築城設所防守。
朱元璋對北元很是重視,在出征前也
和_圖_書為他們制定了作戰方針,馮勝像是上次徐達那樣,先是駐兵停留,命小股部隊出關偵探敵情,伺機而動。
想起父皇後面跟自己說的那些話,朱標看向他的眼神中不禁閃過一絲憐憫。
納哈出在投降的時候,藍玉要他穿漢家服飾,而納哈出不肯,兩人陷入僵持。
看著朱標遠去的身影,李偉心裏也不禁暗嘆。
兩人言語間通過利益交換達成了同盟關係,當然還有王行口中的李善長。
事後馮勝訓斥常茂,然而常茂仗著自己也是國公,不但不知悔改,對他這個大將軍加老丈人也很傲慢,馮勝氣急之下也不包庇,將他從前在軍中搶奪戰利品和搶佔婦人的事一併上奏。
周圍伺候的下人恭聲應是,紛紛退下。
這老儒也不在意,恭敬的行了一禮:「王行見過侯爺。」
明軍連戰連勝,依附於納哈出的這些北元權貴將領更是人心惶惶,許多人在受到召降后直接歸順大明。
若是朱標真的願意把大明改造成後世那般盛景,那他當然也願意傾力相助,同時也不用再費盡心機的往外跑了。
藍玉輕輕點頭,轉身回到座位上坐下。
他們這次的主要目標是蟠踞遼東的納哈出。
藍玉的手微微一顫:「你說這是北元朝廷所在?」
國公之位非大功不得封,像湯各傅友德都是開國功臣,他們的功勛開國之時就夠封公的,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沒與徐達李善長這些人一起得封而已。
朱標望著李偉沉默不語,他不禁想起了當初李偉與父皇爭論的那些話,位有高低,人無貴賤,原來這個人一直都沒變,到現在身居高位、權傾朝野了,竟還保留著這種天真的想法。
「呵呵,這是小事,沒問題,這樣,你也不用回去了,就先留在我府上吧,到時候我定會向陛下舉薦。」
想了一下,他便命人把這儒士領了進來,正好他也想在文政方面也有些建樹,就像李偉那樣文武雙全。
「多謝侯爺。」王行拱手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