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好手段

除此之外,這次調拔的兵馬也非常特別,王弼、曹興等人都是跟隨藍玉起來的年輕勛貴,但朱元璋給他們調拔的卻是陸仲享、費聚那些老一輩武將負責操練的兵馬。
李偉笑了笑,簡單跟他解釋了一遍高利貸的原理,這玩意一但借了,大多數都是傾家蕩產也還不清。
趙順想了想,覺得也沒什麼不能說的,便將自己早年的經歷緩緩講了出來:「有一年家裡遭災,收成自己吃都不夠,便向鄉里的劉員外借了些糧交賦……」
聽完李善長的話,封績還是皺著眉,正要再說些什麼,這時卻有家僕匆匆而來。
李善長瞥了他一眼,臉上笑容不變,淡淡的道:「如果陛下用得著老夫,老夫自然鞠躬盡瘁,若用不上老夫,老夫自然也安於清閑。」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些思想是具有魔力的,只要有一個人知道了,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知道,這是擋不住的。
趙順又帶了兩名手下,走進屋裡就對李壯二人道:「這裏不用你們了,你們回去吧!」
李偉見到他的反應,不禁有些詫異,受了這般欺凌,這趙順卻並沒有表現出對那劉員外恨之入骨的樣子,僅僅是有些惱怒被人愚弄而已。
二人聞言暗中對視了一眼,其中一人試著問道:「駙馬爺,你剛說的那些是真的嗎?」
現在的文臣,以詹事府出身的太子黨權勢為最,武將則以藍玉為首。
在這個時代根本沒有高利貸的概念,反正你情我願,官府敢不會幹涉。
李偉搖了搖動,提醒道:「那你想沒想過,或許你家根本不用交那麼多稅賦呢?」
李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這不是命,這是封建的剝削與壓迫!」
「哎,這也沒辦法,只怪咱們命苦。」另一個出聲嘆道。
張超微微一愣:「封建?」
李偉暗道果然,身份變了,想法自然也就變了。
現在種子已經種下了,就等著它慢慢生根發芽吧……
「每逢災年,朝廷往往都和_圖_書會減免賦稅,另外,其實普通民戶的賦稅也並沒有這麼高……」
李偉頓了頓才跟他解釋道:「其實這些事是不是真的,不用我多說,你們自己都應該有親身經歷吧?家裡辛辛苦苦的種地,卻要把收穫的糧食全都交給別人,種地的餓著肚子,不種地的反而從缺糧,軍中不也一樣,衝鋒陷陣的士兵死了頂多給點撫恤,打贏了也是人家帶兵的將軍領賞。」
「我叫張超。」
「是!」兩個手下拱手稱是,然後便繼續看守著李偉。
李偉正要開口,卻見趙順去而復返,當下便收起笑容不再言語。
不過太子黨與李黨有著本質的區別,朱元璋自然不會像對付李偉那樣對付朱標,反而會極力支持。
張超和李壯也聽到了動靜,不得不按下心裏的困惑,擺成身形。
不過李偉這話說完,還是讓他放鬆了不少。
說白了就是借了高利貸還不上,最後只能替人出丁從軍抵債。
趙順眼睛一睜,急忙問道:「怎麼說?」
「老爺,京中來信了。」
徐達病故,李偉被幽禁,李黨主要成員或被斬首,或被發配,就連韓宜可也被貶為了巡察御史。
老者眼神微眯,有些不悅的道:「您貴為國公,當然安於清閑,只是我卻不想賴在您國公大人的府上了此殘生啊。」
只是李偉這麼一問,旁邊的兩個手下都悄悄將目光落在了他身上,他們都是受過類似的苦的,自然希望自己這個長官能有點良心,不要像貪官劣紳那樣欺壓他們。
李偉跟他普及了一下大明現在的賦稅制度,這些大頭兵,大多連字都識不全,更別提理解朝廷制度了,即便他身為郭英的親信,也是只知道打仗要賞,至於官紳玩的這些彎彎繞,卻是並不清楚。
旁邊的兩個手下聽到他這些遭遇也不禁露出感同身受的表情,他們這些當兵的大多都是窮苦人家出身,有錢的富紳都是培養子女讀書當官,沒有願意當和*圖*書兵的。
「呃呵呵。」李壯憨厚的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
濠州定遠縣,李善長的老家。
李偉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你叫什麼啊?」
軍戶制度嚴格,若是這些民戶不情願,被查出來肯定是會嚴懲的,然而只要你情我願,再加上低層官員隱瞞,這事便能行得通。
「不錯!」李偉深吸了口氣,解釋道:「所謂封建,就是上層掌握著絕對權力的人,只會封賞身邊親近的人,從而形成利益集團,然後上層剝削下層,下層剝削底層,層層剝削,層層壓迫……」
家僕送完信便轉身告退。
列爵曰封,分土曰建,所謂封建,其實就是最高統治者通過向身邊親近的人分享權力來獲得他們的支持,從而形成利益集團再去統治更多的人,擴大權力,形成一層層的金字塔結構。
李善長呵呵一笑道:「老夫一把年紀,不賦閑在家還能幹什麼?」
李善長先是向封績頷首,讓他稍等,然後便伸手接過家僕的信件,拆來看了起來。
家僕走上前來,取出一封信交給李善長。
二人現在還沒膽子抗命不遵,只能拱手應是,退了出去。
李偉心中一動,當下就問道:「那你不會學那劉員外放高利貸逼別人替兒女充丁吧?」
趙順感受到了他們的目光,趕忙答道:「我當然不會像那些王八蛋一樣了!」
屋裡安靜下來,李偉繼續自斟自飲,趙順和他的手下還是默默的站著,只是現在他的這兩個手下卻總不時的偷看他一眼,看得他渾身不自在。
李偉也察覺到了他們的變化,不過他也沒急,又過了片刻才放下筷子和善的開口道:「有話就說,不用拘謹。」
趙順走後,他的兩個手下又頻頻的看向李偉,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藍玉是朱標求情才得封的國公,與朱標也非常親近,如此算下來,朝廷基本上就是太子黨的天下了。
再厲害的帝王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hetubook.com•com統治成千上萬的民眾,就像朱元璋,他起義之初靠的是同鄉親信,登基后又大力封藩,以更加可信賴的血緣至親來取代這些起義之初的淮西老鄉,本質上這些都是他任用親信組成的利益集團。
本來他並不想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畢竟他也不知道這些東西適不適合現在這個時代,只是到了現在這個境地,不管這些東西帶來的是洪水滔天,還是繁榮盛世,他都要拿出來試一試!
李偉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的關節,當下輕笑道:「你深得武定侯信重,現在家裡應該過得不錯了吧?」
「原來如此。」李偉輕笑,「其實你是被人坑了!」
「那當然,這些年我追隨侯爺東征西討得的賞錢都寄回了家裡,現在我家光是良田就有上百畝!」
「我叫李壯。」這人回道。
二人滿臉希冀的看著李偉問道。
相比起來,旁邊的兩個手下都比他這個當事人更加忿怒。
在一處水塘邊的涼亭中,李善長正與一個年紀相仿的老者對弈,老者落下一子,抽空開口說道:「善長兄,你就打算一直這麼在家賦閑了嗎?」
「呵呵,上次能滅北元還多虧了封兄的幫襯,老夫自然不會忘,封兄且稍安勿躁,坐待時機便可。」李善長笑道。
老者看著他,壓低聲音道:「我聽說京中出了大事,那以邗國公為首的李黨被陛下雷霆手段剷除殆盡,如今朝中正值用人之際,善長兄難道沒有東山再起的想法?」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可不是說著玩的,也就開國之初武將的地位比較高,一但天下大定,還是讀書當官的地位更高。
朱元璋這番操作,其實是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目的!
趙順蹙眉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即便他要的利息高了,咱也不能賴賬。」
在將藍玉調走後,緊接著又下旨,命傅友德為大將軍,王弼、曹興和孫恪等人為副將及參將,領兵再次北征。
二人看了看他,心裏很不hetubook.com•com情願。
「哦,那就好。」李偉意味深長的笑道,隨即便不再言語。
李善長看完了信,臉色頓時凝重了起來:「陛下不愧是千古人傑,真是好手段!」
趙順一開口,李偉就大概猜到了後面的事。
「我……我去方便一下,你們在這守著。」
雖然衛所制有兵不知將的說法,武將時常調動,但是這些勛貴自己操練的兵馬終歸是跟自己更親近些的,就像李偉的水師之中就安插了許多他自己的親信,別人自然也一樣。
不過這次北征卻與之前有一些不同,除了傅友德等武將之外,數位藩王也隨軍出征。
趙順聞言頓時一愣,說實話他還真想過托關係讓家裡的親戚逃避兵役,畢竟有錢了誰還願意提著腦袋上戰場啊。
趙順就是如此。
但是徵兵是有數的,少一個官員也無法向朝廷交待,於是有的民戶便遭了殃,富戶便會用盡辦法逼他們主動替自己冒充,放高利貸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
誰也不想一直受這種剝削與壓迫,如果有可能,他們當然也很想擺脫這種「苦命」。
「是!」
除了這些,還有官僚士紳,這些人的共同特點就是支持君臣父子這套禮制,這是維護他們和皇帝共同利益的制度基礎。
李偉看了他一眼,問道:「你叫什麼?」
有李壯開口在前,他也不拘束了。
李偉輕笑道:「那咱們還是本家呢,我也姓李。」
在朝局穩定之後,朱元璋又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計劃,下旨命藍玉帶兵去施南、忠建二宣撫司平叛。
李偉將這些簡單的說了一遍,張超和李壯二人聽得一臉震撼,雖然沒能完全聽明白,但卻隱約找到了自己命苦的原因所在。
即便沒有貪腐,這些剝削壓迫也會存在,只是輕重程度不同而已。
明朝是有軍戶制度,依律徵兵只會從軍戶里抽丁。
然而律法是死的,人是活的,有的富戶家裡有錢,不想上戰爭跟人拚命,便會賄賂負責徵兵的低層官員,躲避兵役。
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過趙順是發家致富了,他旁邊的手下可沒有這麼好的待遇,聽到他的話有些沮喪的低下了頭。
隨後趙順便帶著兩個新的手下,擺出一副生人勿近的樣子,繼續看守著李偉。
趙順找了個借口,向手下吩咐一聲,便轉身離去。
北元氣數已盡,他當然不會傻到跟北元一起一條道走到黑,重回中原,再入新朝為官才是明智之舉。
此次雖然以傅友德為大將軍,但是最高指揮權卻是在藩王手裡,大軍兵分兩路,西路聽由晉王朱棡節制,東路由朱棣節制,除他們兩個年長的藩王外,楚王朱楨、齊王朱榑等也都跟隨在後。
李偉見此也不在意,繼續吃喝。
不過作為自己人,藍玉自然不會把他交給朝廷,而是暗中送到了李善長這裏。
作為當朝國公,他的府邸經過這些年的一再擴建,佔地足有百余畝,府中亭台樓閣應有盡有。
趙順立刻一皺眉,冷聲道:「沒聽到我的話嗎?還不退下!」
然而旁邊的兩位手下聽到趙順這話,目光中卻是充滿狐疑。
李偉現在雖然虎落平陽,但他一個大頭兵跟人家還是有著雲泥之別的。
這個老者就是給他通風報信的北元舊臣封績,藍玉滅了北元朝廷后,將那些文武權貴都抓了起來,其中也有這個封績。
趙順有些得意的道。
聽完李偉的話,趙順有些惱怒道:「原來如此,這些幫王八蛋,竟敢這麼坑我,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他們!」
趙順臉色一變,不解道:「駙馬爺此話何意?」
他賣了北元朝廷回到大明,可不是為了碌碌無為的在李善長府上混吃混喝的,而是期望能借他的權勢,在新朝中謀個官職。
經過朱元璋一連串的動作,李黨迅速灰飛煙滅,成了過往雲煙,朝堂上再也沒有李偉的聲音。
「那我們該怎麼辦?」
其實趙順在被郭英看重成了他的親信后,地位今非昔比,不得得賞更多,而且家鄉的那些富紳也紛紛巴結,過去欠的那點糧食對他已經不算什麼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