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微臣聽陛下所說的分區分層,其本意乃是要禦敵于外,即在局勢最不穩定的邊關之地部署最精銳的部隊,這自然是最好的,但卻不是最合適的。」
朱厚照解釋道:「這個文官在品級上並不高於帶兵的武將,訓練、打仗這等事務還是歸將軍管。但在政治方面,則要歸文官管,職級無高下,但分工有不同。你也可以理解為……監軍,只是不能監戰,只能監訓。」
語氣之中不乏心疼之意。
「你只管講了就是。」
軍戶取消應該歸屬於軍隊的『精神文明』建設。
朱厚照沉吟,「如此說來,這分區分層之下,究竟在哪裡放置什麼樣的部隊,還是個很有學問的事,需得細細琢磨,審慎而定。」
他這一路也是風塵僕僕,而且七月間正是北方最為炎熱的季節,剛一見面,朱厚照便是脫口而出的一句話,「黑了呀。」
簡單的說,就是捏住地方的弱點。
周尚文心裏通透起來,「陛下睿識英斷,臣正是這個意思。」
換句話說,天子會直接從軍機處發號施令,要求各地如何改良。
「越國公,你這個提醒,確實是謀國之言。」
他沒有在這裏引入後世軍區的概和圖書念,那會兒一個軍區的防禦面積往往是幾個省。
「越國公。」
就是就和設置省份的邊界一樣。
「朕做事,從來都是伴隨著非議的,那又怎樣?」
沒有絕對的多與少,恰好好處才重要。
「越國公,朕還想在各軍營之中再設立一個文官。」
只不過這些兵馬以往歸屬地方文官管轄,現在則是層層聽命于朝廷中樞。
中原地區各省邊界是上千年這樣形成的,不像後世非洲以及美國的州界,一條直線拉下來,拉到哪裡算哪裡。
「是。微臣領命,但不知陛下要在北直隸設立多少人馬?」
關中和河東地區不能連成一片,就是因為這都是大山間的小平原,他們要是成為一個整體,那外面的人想把手插|進去可就太難了。
再比如先前的三邊總督,它的誕生背景就是榆林、甘肅、寧夏,三地之間的兵馬調動不能夠協同。
現如今的朝堂上誰也擋不了他。
朱厚照虛心受教,「照你這樣說,不僅沒有失去分層分區的精髓,而且也做了防備,極好,極好。對了,朕剛剛是說了分層,還未說分區。朕的意思,軍政分離之後,地方各省便不能插手軍務,和_圖_書而軍隊在各省設置都督府。都督府都督直接聽命于軍機處。兵部,不能夠插手。」
到了下午的時候,尤址來稟報,載壦回來了。
「不錯,大明軍隊的設置,其首要在於拱衛京師,邊疆若是遇警,則烽火傳遞,到時陛下下旨出征即可,萬萬不能在地方設有規模巨大、戰力極強的虎狼之師。除此之外,各個方向通往京師的隘口都該是精銳之師,只在數量多少上有區別,而且不必一個隘口都是最精銳的,分層之下,不同等級的部隊本身也應該允許融合。」
那他媽哪叫西北都督啊,那不西北王嗎?
說實話這些上直親衛和三大營本身就有些混亂,要是真的打仗,互相之間都分不清楚。
首先是京營整編,北直隸單獨成為一個軍區。之後分別對各地邊軍進行整編。在整編的過程中,軍機處的效能其實也就發揮出來了。」
總之,在忠心和對中央的威脅方面,文官確實比武官讓人放心的多。
在他準備要告退的時候,朱厚照忽然又叫出他,「等等。」
周尚文心中大概有數,總而言之就是先從京營開始。
「朕覺得是不是這樣,咱們還是先將衛所和-圖-書
的人數規模確定下來,五千六百人想來是不合適了。確立下來以後,那便分步驟進行。
而且他想過,就把每年科舉的新人派過去,那不是一幫人排隊等著授官呢嘛。
軍事也是政治。
但多一些官員,每個人手中的權力也就小了啊。
至於說官員設置太多,這事要分兩面來說,少一些官員,的確可以精簡一些。
「強其軀體,則要弱其枝幹。陛下應當也知道,關中與河東從來不可握於一將之手。」
實際上就是皇帝一人說了算。
載壦也是多日不見皇帝,跪下之後高聲道:「兒臣參見父皇!」
這句話真是真理,不考慮政治的軍事安排,最後都會釀成災難。
接下來則要逐步做起。
這番話說出來,朱厚照都覺得心中一緊。
朱厚照蹙著眉,「你說得明白點兒。」
比如總督,明末的時候都有五省總督,為啥?因為亂,得有個人統管全局。
「恩,你先去吧。過兩日,再遞條子進來,這件事還需要醞釀醞釀,不是一蹴而就的。」
「微臣在。」
望著周尚文離開的背影,
恩,這個代價不大。
在咱們這兒,背後都有軍事因素的考量。
這在古代並不適用。
「https://www•hetubook•com•com文官?」老將軍雖然表面沒有表露什麼,但心裏已經往下沉了。
打仗的人表達能力不強,不過他這個比喻朱厚照是聽明白了。
朱厚照忽然覺得任重道遠,不過有個目標總歸是好事。
這是命令層級的變革,而與軍戶取消無關。
大部分時候,只有到了王朝末年,才會越來越多的出現一個機構管著幾省軍務的現象。
不過軍事體制改革太過重要,不是朱厚照今天和周尚文在這裏隨便說上幾句就能夠定了的。
「正該如此,且,微臣覺得不必最好的軍隊要放在邊疆,陛下的本意是要開疆拓土,但戰事不是常年進行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到需要的時候即便從京師出發,耽擱的也不過就是時間。」
「陛下過譽,微臣豈敢居功?」
所以還是一省歸一省的最好。
這些人還沒有官場經驗,剛當官膽子又小,而且剛中進士,大好前途在那邊兒等著,不太會冒險。
周尚文則問:「不知陛下要如何設置軍機處的人員?」
在這個上面,周尚文沒有立場表達反對,只是應和,「一切但憑陛下吩咐。」
「所以,你的意思是,分層分區應當結合軍事因素,以便相互牽制,不使和_圖_書任何一方做大。」
「微臣只怕,會有非議。」
如果出了什麼事情,那個代價才大。
「二十萬有些多了,十二萬到十五萬吧。」他不說個定數,現在講定數就是拍腦袋決策,所以說個範圍,看最後操作的結果如何。
為什麼唐朝的時候把宰相一個人的活兒分給三個人?按道理來講,這是最明顯的冗官。
今天能定的就是個方向。
周尚文只得轉身。
看到皇帝陷入了某種猶豫之中,周尚文接著說:「陛下,微臣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京師永遠是最重要的。」朱厚照不假思索的說。
如果簡單粗暴的設置個西北軍區,西北軍區的大都督管著甘肅、新疆、陝西幾個省的兵馬,
周尚文不愧是幾十年行伍的名將,他所考慮的這些確實非常有道理。
給你一塊防守區域,同時把你最最難受的那個地方交到別的人手中,以此進行牽制。
「如此說來,最強的部隊並不能都放在離中原很遠的邊疆區域,距離遙遠不便控制,不僅如此,內地各個防守區域內,兵力又不強大。直白的講,若是有人想興風作亂,極容易長驅直入。」
朱厚照也不掩飾,「軍機處中的人員自是按需設置,並無定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