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璁說:「若要穩重,則越國公最好。」
至於新的人選,朱厚照選擇遼東總兵韓十二郎。
「臣附議。」王廷相和顧人儀也表態。
而楊一清是當初首輔出事,被『貶』過去的,現在再讓他回京擔任朝務也不合適,就算合適他這個年紀能幹啥。
不過,打仗不能驕傲,穩妥些當然更好。
再有新軍區的整訓還是老一套人,怕是沒有新鮮血液,還是要有新人去破而後立。
這些年來王憲也歷任陝西、保定、河南巡撫,官聲極好。
乾清宮。
更重要是馬勝這個人夠狠,只要力量足夠,橫推過去,他最合適。如果真是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兩軍擺陣對壘,互相對弈,見招拆招,那這傢伙是不合適的。
監軍的存在會讓地方軍事長官焦頭爛額,但如果他行事肆意、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就該輪到京師焦頭爛額了。
眾人皆驚奇于皇帝的選人。
此外,隨著軍政分離,在設置軍區的區域,民政事務要從『總督』這個職務里分出來了。實際上也可以理解為總督從此分為軍區總兵和地方巡撫兩個職務。
朱厚照是走到半路被『追回』了。
緣由乃為新疆總督楊一清上稟,哈薩克汗國塔赫爾汗先率兵攻打塔什幹部落被擊敗,而後又在西部被諾蓋爾人擊敗,欽察草原已混亂不堪,各部落相互攻伐,紛爭不斷。臣已暗中聯絡塔什幹部落首領克烈,隨時可入草原,以起定鼎之效。
只能說命不好。
現如今大明各處都已經比較平穩hetubook.com.com了,不太會發生什麼緊急的情況。但有一個地方例外。
「既如此,那就這樣定了。朕快忘了,楊應寧已年過七十了。若不是這新年之期,還會想不起來呢。」
朱厚照從頭到尾看了一遍,他思忖著,楊一清已經七十二歲了……
皇帝一人治國固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當這個人又比較勤奮時,國家機器會最終完成很多事情。肯定是比光吵架、不幹活的情況要好。
「對面的人齊么?」
大約半個時辰后,朱厚照處理完這裏的事宜,便又和張璁、顧人儀、王廷相論及諸多人事。
大部分的常規事務,他保持『知道、了解』的情況就可以了。
「宣內閣三位閣老。」
這種人本來可以到京師再任高官,哪怕一部尚書也不成問題,不過皇帝一直重視地方大員,所以像王憲這樣的有一批人,都讓他放在地方。
軍機處與內閣相距很近,朱厚照只要過去就行。不過有的時候這些人會不在,畢竟也很忙碌。
這日,
皇帝則批示:哈薩克汗國之亂無平息之象,此時宜儘快完成新疆軍區兩軍六衛,六萬人馬整訓事宜,不得拖延。然,若情勢有急變,而依附於大明之部落有傾覆之危,則應斷然處之,不可墮我國威。
大明現在的國庫收入,其中有三四成是從銀山裡挖來的。
「臣在。」
主要是能否打勝仗,關於這一點,朱厚照對他有信心。
回到京里總歸是沒有希望了,這些年來從和_圖_書內閣被貶出去的,沒有一個還能回來。
最後,他國公的身份能稍微壓制一下馬勝那個暴脾氣……打仗還是要靠腦子,光靠一人之勇可不行。
「這樣吧。」他忽然想到了,「他現在是正二品,給他兵部尚書銜,品秩不變,讓他到陸軍學院擔任西域方向的軍事地理教育。他畢竟在新疆這麼多年,對於緊鄰新疆的諸多汗國,沒有人比他更為了解。」
顧人儀和王廷相也都挑不出毛病。
為了盡量做好對軍區總兵的牽制,他的糧草、餉銀、武器、戰馬都是通過民政系統進行運輸。
最多再有一兩年,一旦領兵出征,說不準都要把他這把老骨頭撂在那地方。
總之,他也是動了要換掉楊一清的念頭。
「陛下英明,臣以為如此安頓可算恰當。就算……就算楊公堅持致仕,但天下也都可見陛下是仁至義盡。」
眼下正是在和各國商議共同貿易協定,這個節骨眼肯定是雷霆出擊,也怪日本人挑了個不好的時候,可他們也不知道大明正在做這件事。
朱厚照對王憲的印象也不錯,他是文人出身,但做事幹練,頗有能力,實際上已經把他當做能安一方的那種重要大臣。
朱厚照不願意,已經走的人,又回來,會讓朝堂平衡的格局被打破。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他一時不知如何安排,「你們以為呢?」
隨即聽到皇帝提筆。
其實朱厚照還是講究軟硬結合的,不會壓迫太狠。但他人又在日本,大明官民去了那個地方https://m•hetubook•com.com
肯定高人一等,私下裡到底有沒有把日本人不當人對待……他也搞不清楚。
他是想要讓河南巡撫王憲去新疆。
皇帝揉了一下太陽穴,說道:「日本總督陳朝瑞來奏,今年正月初一,日本本州新川氏聯合幾個大族趁著新年之機糾結六千人馬突襲我大明,妄圖奪回銀山的控制權,雖然這路敵軍被打退,但我軍也死傷900餘人,而且一人舉義,不免諸多響應。
王廷相則言,王憲有定邊安疆之能。
「你回頭和兵部打個招呼,從目前的周遭情勢來看,新疆發生戰事的可能性最高,所以戰馬、武器先滿足新疆軍區的供應為要。對了,讓王憲赴任前到京師一趟,朕要面諭囑咐,不要忘了。」
但出了這個事情的話,估計還是有的。
朱厚照解釋說:「馬勝雖然粗糙了些,但明軍不論是武器還是士兵都遠遠強過日本人,這是一次泰山壓頂的攻勢,正該用其勇。」
顧人儀則說:「陛下,微臣以為還是派英國公張樹為帥,馬勝任副帥可也。」
「這麼多年未在當地用兵,他們是忘記什麼了。」朱厚照發了暗暗的狠勁,「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你們以為派誰合適?」
當然,軍中文官、太監也都會到位。
朱厚照擺擺手,「這一仗要打得蕩氣迴腸些。」
「准奏。對了,讓朝鮮李氏渡海出兵協助,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脫!」
英國公張樹在軍學院受過訓練,不說才能直追其祖,但是打這種實力差距懸殊的戰役還是可以和*圖*書的,而且他有進取之心,所以應該給他機會,用他的進取之心。
張璁鬆了一口氣。
王憲在此次賑災過程中頭腦清醒、行事穩重,有封疆大吏之能,即便新疆更亂,朱厚照也認為此人有守住大局的本事。
皇帝駕臨軍機處,人坐于主位,並與諸郎中訓示邊情。
張璁直接問:「王憲巡撫新疆以後,楊公,皇上欲如何處置?」
「子衡(王廷相字)。」
朱厚照沉吟一下,隨後點點頭,他明白顧人儀的意思,馬勝實在太莽了。
所以這裏絕對不容有失。
顧人儀對於王憲也比較認可,說:「王維綱天性孝友,敦尚節儉,歷官三十余載,不激不抗,有古大臣風。」
「是。」
地方巡撫雖然也有一定的節制軍隊的權力,但主要是節制當地大大小小用於簡單守衛的衛所,也可以理解為巡撫兵丁。
馬勝其實就是馬榮的大哥,但他這個大哥才能不如二弟,馬榮是有勇有謀,用兵如狐。馬勝則像個莽夫,勇猛那是無敵,但指揮差點兒,不過這些年的鍛煉,基本的軍事指揮素養是具備的。
「尤址。」
「朕以為應遣虎賁衛指揮使馬勝,你們以為如何?」
沒別的,銀山亂了,那接下來的麻煩實在太多了。
「不,七十多的老人,朕不會薄待於他的。而且新疆遠離中原,這些年來就算沒功勞,也有苦勞。朝廷要給他一個去處。不然的話,他就是不想致仕,也要被逼致仕了。」
而且屬國攻擊大明,這還得了?
老太監側身,「奴婢在。」
「皇上和_圖_書聖旨一道,想必楊閣老會有回鄉頤養天年之心,或許也不必……」
這樣更加穩妥些。其實朱厚照是想說,你們低估了大明現在的火器和騎兵了,哪怕是橫衝直撞,他相信日本人也受不了。
不過新疆位在邊疆,而且即將面臨戰事,必得一個有能力的大將。
夏言看皇帝頓住,還以為自己出了什麼問題,心中正忐忑的。
雖說有個兵部尚書銜,但教書育人,說到底只是個虛職,只要不回到朝堂上那就沒問題了。
他雖然是個比較強勢的皇帝,但是尋常事務還是會聽從大臣的意見,常規事務都要他這個皇帝非常細緻的去關心,那人會受不了。
至於事情么,
對於今天來說,朱厚照的上午就過去了。
他是要寫幾句溫言撫慰的話,然後婉轉的告訴楊一清,你要離開了。
依朕來看,此事若是不妥善處置,日本危矣,日本一亂,則銀山有失,這個損失眼下的大明可承受不了。」
「奴婢這就去看看。」
屋子裡只有沙沙的寫字聲音,皇帝話音落下后,再過數息,夏言的詔旨也擬好了。
這是檯面上的話,實際上就是要下手重些的。
他起身雙手奉上,「請皇上閱覽。」
年輕而更有衝勁的大將去那邊應當更好些。
中午時他有簡單的小憩一會兒,起身後又批閱一個小時的奏疏,及至傍晚剛想到後宮歇會兒,結果忽然有內侍呈遞緊急軍情。
「那要麼是其他省份的缺?」
張璁放下奏疏,「陛下,微臣以為應當增派援兵。正如陛下所說,日本,不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