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朕不怕惡名

前幾日朝議定下的針對魏商之策確實嚴苛。
眾人點頭,在這方面沒的說,誰也挑不出毛病。
他為什麼要發行寶鈔,還不是為了促進錢物流通,為了商貿發展?
米糧值錢就不發米,而發絹,反正就是撿不值錢的給你。
官員們不願意了,不止一次的諫言過,還隱晦的跟他提過,寶鈔自然是不如銀元實在,尤其是能吹響的銀元。
「內閣已經下發了關於對魏商的處置之策,大寧官報有刊登,黃榜也有張貼,但立即引起魏商的反對。」
可他們卻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背後。
「寶鈔是大寧官方貨幣,難道是花不出去嗎?」
關寧開口道:「前朝發俸有現在及時嗎?有現在豐厚嗎?」
關寧冷聲道:「如楊敬這般貴族都想著順應朝廷為朕分憂,而這些吃著皇糧的官員們,卻整天要挖朕的牆角!」
好像陛下也要限制本國商人。
而大寧寶鈔可是實實在在的錢!
朝廷發的俸祿越來越少,貪https://www•hetubook•com.com污的越來越多。
談及到此。
朝廷是徵收了商稅,並成立了商務署,制定了多項監管之策,看起來較之前更為嚴苛。
「魏商多活躍于江淮一帶,而今都到上京,到達北方區域,甚是反常。」
這些傢伙一日不敲打,就出幺蛾子。
因之前徵收商稅等政令,使得商人對陛下頗為不滿,怨氣極大。
「他們還要求大寧不應增加關稅,應如魏國那般減免,更不能限制通商……」
關寧維護的是多數人的利益,而不是少數人。
發俸祿時都是實打實的錢,還設立了養老金,官員們在辭仕告老后依舊有生活保障。
關寧冷聲道:「限商令就限商令,隨便稱什麼都行,朕不怕惡名!」
老實講,火耗一成確實有些太低了,以銀元的工藝品質,就算是七成銀也能被完全接受,同樣能當一兩用。
這樣就有了三成火耗,就能鑄更多銀元。
以前官https://m.hetubook.com.com員們貪污的是理直氣壯。
本來想著不發火的,關寧覺得自己脾氣已經比新朝初建那時要好了許多,可還是沒忍住。
「是!」
關寧直接否了。
「領聖意。」
「不行,再不能打折扣!」
前朝官員俸祿很薄,且也存在折物的問題。
韓文圭開口道:「臣以前都不知道竟然有這麼多,而且聽聞了朝廷對魏商之策后,眾多魏商都要來上京抗議,說此舉是斷絕兩國邦交,影響兩國商貿,毀壞兩國關係之舉。」
寶鈔發行以來,受眾並不算廣泛,這一點關寧自有準備,為了推行,他把給官員們的俸祿換成了寶鈔。
認為陛下不給商人活路,不給飯碗,現在引動,使得矛盾更是加大,這對陛下聲名極其不利。
薛慶也只是提議,陛下不同意就算了。
「在京就有洪昌商會的分號,管事的是副會長,名為陶力夫!」
「聽聞魏商還組建了洪昌商會?」
給寶鈔不行,還要和*圖*書銀元!
再有這種情況,就不要怪我抄家滅族,剝皮揎草了。
「錢是最佳利器!」
有這火耗幹什麼不行?
可長久下來,經商環境有所改善,一家獨大,專營壟斷的局面被改善,市場環境更加良好完善公平,給了更多小商販機會,形成遍地開花的局面。
薛慶是戶部尚書自然希望大寧的錢越來多,這也是固有思維。
這種情況也不能都怪官員,官員也是人,也有一家老小需要養活,自然是需要錢的。
韓文圭下了番功夫,了解到不少情況。
「哪裡不接受寶鈔過來找朕!」
連朝廷官員都不支持朝政,不支持寶鈔,那些商賈們怎麼敢用?
韓安圭又接著道:「魏商來大寧攜帶了大量錢財,也帶來大批商貨需求,我朝商人追捧也實屬正常,外界把針對魏商之策稱之為限商令!」
原本只是針對魏商,可稱之為限商令這範圍就廣了。
「領聖意!」
「把朕這番話放出去,誰花不出去寶鈔來找朕,誰想兌換m.hetubook.com.com銀元也來找朕!」
他提的還是銀元的問題。
那麼現在你還有什麼理由貪污?
韓安圭開口道:「洪昌商會是魏國商人在大寧組建而成,還吸納了一些本地商人,只是這個商會的會長一直沒有露過面,只是聽說好像姓滕,被人稱之為滕掌柜。」
眾人沉默,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薛慶轉向了韓安圭問道:「這種情況是否屬實?」
薛慶又開口道:「銀元銀幣大受歡迎,已超額使用,有人都當成二兩銀子用,其實九成銀已經很高了,再減一成也沒什麼。」
眾人神色都變得凝重了些。
這般想著。
趙南星等人齊聲而應。
商務署署長韓文圭開口道:「今早,有不少魏國商人都去圍了商務署,還有不少本地商人參與。」
「慣的毛病!」
這幾日就開始發酵。
關寧面色慍怒,他其實早就想敲打敲打。
起初眾多讀書人抵制新政罷考拒考,可一直都沒有堅持下去,就是因為這待遇讓人無法拒絕。
元武七年了。和_圖_書
官員待遇是提高了,貪腐情況也減少了,但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多!」
這並沒有什麼問題。
這番情況看來,魏國商人並非單純的行商,很可能是另有目的。
可這是他們考慮的事情嗎?
掙不來錢就只能貪了。
他這大寧寶鈔可不是大明寶鈔,後者不值錢,完全是廢紙一張。
公良禹吐出了四字。
長久下來,就形成了暗規。
關寧早就知道這個問題,在吏治改革時提高了官員薪俸待遇。
「其心可誅!」
因為在以前就沒有過這麼低火耗的銀子。
他能有機會列席廷議,就是要稟報此事。
懶政不作為,混日子的人也有了,慢慢開始不知足,想要尋求更好的。
朝廷也有理由這麼做,在收稅時的火耗不是被你們貪了嗎?
「魏商來大寧的很多嗎?」
「繼續下一項吧。」
「大寧錢要足量足色,這才是維持其價值的最大保證,朕知道因為卡的細緻,鑄幣進度也慢,慢就慢慢來,我們自己制定的貨幣政策,不能自己毀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