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
「你們抓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對太子爺肆無忌憚的抨擊,卻對他的不世之功,視而不見,你們是何居心!!!」
能入張郡公法眼,說明太子爺這次做的,真的值得稱讚。
仗著資格老,站隊准,也沒人願意觸他的霉頭頭。
今日,他率先站出來為葉洵說話,令眾人十分驚嘆。
張弘謹是老牌中立,三朝元老,若是看得過眼的皇子,他一定幫幫場子,若是看不過眼,他張嘴就懟,愛誰誰!
那些佇立在朝堂中的官吏,臉都綠了,人沒彈劾,光在這挨罵了。
「現如今,太子爺在山東百姓心目中就是救苦救難的菩薩,甚至在家中供奉太子爺!各村鎮百姓更是自發組織向西北方三跪九叩,感謝陛下的聖明仁義!」
那些不明真相的官吏們,皆是露出了敬佩與驚嘆的目光。
永安郡公張弘謹站了出來,揖禮道。
「論人是非可以,你首先要承認人家的功績,不然就是扯淡!」
張弘謹冷和-圖-書
嘲熱諷著,引得哄堂大笑。
一般于朝堂中,誰若是說趙王的不是,他張嘴就罵,而且趙王是真的值得尊敬的皇子。
緊接著。
太極殿。
魏無忌面向文武百官,緩緩開口道。
葉瀾天站起身來,緩緩道:「罷了,罷了,洵兒身為太子,這些都應該是他做的。既然如此,功過相抵,不予懲戒,不予表彰。」
以魏無忌為首的關西太子府一派。
關鍵是好大兒也爭氣,這些功勞確實沒有任何虛的,樁樁件件都是實打實,禁得起推敲的。
「前腳剛捐完糧,太子爺便於山東城外的地頭與山東百姓論農,更是研製出了農耕神器,僅僅只需一頭耕牛便可完成耕犁一事的曲轅犁,其翻耕效率是長直犁的一倍,某想問問這件事怎麼見諸位說上一嘴?」
中立派則是行事不拘一格,對事不對人。
「陛下,老臣以為萬萬不可,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太子爺年輕氣盛犯這點錯https://m.hetubook•com•com誤于這些豐功偉績面前,連個屁都算不上!」
劉景臣亦是言辭犀利,作為老牌開國功勛,並且不願站隊的老臣,他們一般說起話皆是肆無忌憚,不看人,只看理。
以五望為首的世家聯合派。
所有與之對視的官吏,皆是不自覺的低下了頭,羞愧難當。
念及此。
以世家聯合派人數最多。
緊接著。
尤其是《青苗法》,《攤丁入畝法》和曲轅犁這三樣,皆是流芳千古,名垂青史的不世之功。
以張弘謹,劉景臣一眾老臣為首的中立保皇派。
「但微臣想要問一問,太子爺立下的諸多不世之功應當如何賞賜?」
「卑職看了太子爺獨自編撰《青苗法》和《攤丁入畝法》,這功勞說是滔天,微臣都感覺小了。」
「太子爺于山東煙城推行的土地改革,取得了空前絕後的成功,目前正在整個山東推行,山東數萬萬百姓對朝廷,對陛下感恩戴德,你們怎麼不說!?和圖書
」
「如此之多的功勞,集中在一起,並集中在一人身上,已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歷朝歷代都未有這般人。」
這些話若是從關西派官吏口中說話來,可能不令人信服。
葉瀾天緩緩道:「那諸位愛卿以為,如何封賞?」
不過往日里,除了趙王葉戰,他從來沒有為其他皇子說過話。
以南宮夜為首的江南四皇子一派。
「當然,若是腦袋裡裹屎的官吏,另當別論 。」
葉瀾天聽著魏無忌的一番言辭,眼眸泛出亮光,到底是能言善辯的大舅哥,真是給力,懟的一眾官吏啞口無言。
連天下百姓都稱讚不絕的太子爺,又給朝廷積攢如此名聲,卻被朝廷中的言官抨擊,這是什麼世道!?
所有人的目光,全都落到了鎮國公魏無忌身上。
葉瀾天對於葉洵納妾的不滿突然沒了,而且他感覺這是一件好事,這事過後,再沒有人能說太子爺此行的不是。
魏無忌吐沫橫飛,言之鑿鑿,擲地有聲,十分激動。
https://www.hetubook.com.com其中以太子府和四皇子兩派權勢最大。
葉瀾天佇立於御台之上,看看清清楚楚。
「陛下,微臣以為張郡公說的在理,若是想懲戒太子爺微臣同意。」
渝國公劉景臣站了出來,附和道。
至於剩下的幾位皇子,死死的,退出的退出,只求平平安安,不被殃及。
他們沒有想到,太子爺在山東,竟然干出了如此驚天動地,為國為民的大好事。
魏無忌言辭激動,幾乎是吼了出來。
所以張弘謹並不是老頑固,倒也不是不討喜的性格,就是洒脫慣了。
太子爺納個妾在這些功勞面前,算什麼?
至於寒門官吏,皆已站隊各方,並不足以自成派系。
肖承福和李自立這些人,對於太子爺的豐功偉績隻字不提,卻獨獨抓住太子爺在煙城納了個妾的事不放,這不是刻意打壓太子爺嗎?
但這些中立老臣皆是稱讚太子爺,那些搞事情的派系,便皆是閉上了嘴。
「這一樁樁,一件件,為國為民,大仁大義,以天下萬民和-圖-書為己任!以江山社稷為己任!受萬民敬仰的大好事!怎麼不見你們說!!!」
「太子爺親自編撰了《青苗法》與《攤丁入畝法》,未雨綢繆,開歷史之先河,為應對我大夏十年後人口|暴增帶來的均田制崩潰與各階層矛盾進一步激化,你們怎麼不說!?」
而且現如今朝廷中的派系已經漸漸明朗。
「若是不賞,別說腦袋正常的官吏看不過去,都無法向天下百姓交代!」
「今歲過年之後,太子爺奉旨宣慰山東,剛一到山東城,太子爺便傾盡秦王府府庫,捐百十萬石糧食,以供山東貧苦百姓于青黃不接時食用,這種大仁大義,以天下萬民為己任的事,某怎麼不見諸位提上一句?」
原因無他,功勞實在太大,瑕不掩瑜,任何抨擊都將是惡意打壓。
又有幾位耿直的官吏站出來力挺太子爺。
「白鹿書院李然,趙孟通,賀東三位大儒聽聞太子爺仁義,邀太子爺親臨白鹿書院並修書給書院桃李,幫助太子爺推行土地改革,你們怎麼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