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凌點點頭,「夫君放心,交給我便是,你一定要小心。」
若不是看在左奇四品將軍的面子上。
但沒辦法,晉皇不敢得罪陳雨瀟。
御乘風一邊撐著竹筏,一邊低聲聊著。
葉洵已經可以清晰的看到不遠處,有一燃著火把的艨艟,正向他們這裏駛來。
他可以真真正正的為百姓做主。
陳雨瀟仗著自己康寧帝國陳王府四公子的身份,原本就在帝都橫行無忌,他本身也是好色之人。
「此事不必再議,你去準備吧,本宮帶樂清和御乘風兩人前去,最好明晚就行動,還有這件事先不要透露出去,不然他們又來勸,耽誤本宮時間。」
左奇得知此事,怒髮衝冠,暴跳如雷。
葉洵看向蘇瑾,問道:「消息準確嗎?」
左露露天生麗質,膚白貌美,上個月在帝都逛街時,正巧被陳雨瀟給撞見了。
他們走的是一處河岸非常高的水路。
葉洵淡然一笑,「放心吧,這件事我有把握。」
「但這幾hetubook.com.com日羽化塵已親自下令,軍中任何人不得討論此事,否則軍法從事,他還親自去找了左奇談了。」
若是向前再用竹筏,有被發現的危險。
他可以不用看任何人的臉色,不用被迫包庇任何人。
這一幕,不僅僅只發生在左露露身上。
這還是因為左奇的名號,官府沒為難左露露,勸解了她一番,讓她回家忘掉此事,不要再來惹麻煩。
她報了官,也提了左奇的名號。
但他亦是沒有辦法,且不說找陳雨瀟報仇不現實,就是他現在回去照看妹妹都不可能。
俗話說的好,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葉洵點點頭,「事不宜遲,你去安排一下,本宮要親自去對岸一趟,與左奇面談此事。」
左露露日子過的好,左奇也就踏實了,在軍軍本本分分,兢兢業業。
同樣對左露露的遭遇感到同情。
羽化塵還是留了一些小艨艟在江中巡遊的。
「所以,本宮必須親和_圖_書自前去,才有足夠的把握勸說他,這件事正在發酵期,本宮必須抓住,這關乎到我大夏聯軍數萬萬將士的命。」
但沒用,畢竟那人可是康寧帝國四公子陳雨瀟,就連晉皇都不敢得罪。
左奇寒門出身,跟妹妹左露露相依為命。
穆凌霜急忙出言勸說。
頓了頓。
葉洵幾人水性很好,即便江流湍急,亦是如魚得水。
聽著蘇瑾的話。
葉洵轉頭看向穆凌霜,「娘子,我前去對岸后,這裏的大局就交給你主持了,千萬別出了亂子。」
左露露傷心欲絕,但是為了孩子,還是強撐著回到了左奇家中。
晉國本來就是上升期,世家門閥很多,加之左奇又沒有攀高枝,娶個世家姑娘什麼的,他嘴也笨,不會溜須拍馬,也不會送禮,所以到這個位置基本就到頭了。
後來左奇入伍從軍,屢立戰功,便一路升到四品明威將軍。
這就是這個時代,無權無勢的悲哀。
葉洵對整件事情的來龍去m.hetubook•com•com脈,有了大致了解。
不過,左奇也不是一個野心勃勃之輩,他也沒打算再升遷。
翌日。
左露露自幼跟他過慣了苦日子,他這輩子沒有別的想法,只是想讓妹妹過上好日子,嫁個好人家。
竹筏劃到中游。
晉皇都不敢得罪,還有何人敢管?
見葉洵堅持。
這就是國力的彰顯,弱國無外交。
別說陳雨瀟,就是康寧帝王敢幹這種事,葉洵都要砍了他的腦袋,這就是底氣。
左露露直接就得被下大獄。
「姐夫,你的膽量真是越來越大了,這種時候你還敢往對面躥?」
葉洵三人不得不棄了竹筏,潛入湍急的江流之中。
葉洵和穆凌霜兩人聽后。
現如今,大夏聯軍就在八裡外的潼江對面,羽化塵肯定不會讓他走,他若是走那就是逃兵,別說仇報不了,還得連累妹妹和外甥。
後來,左露露日子過的確實也不錯,嫁了一戶人家,雖然不是名門,但也是書香門第,還生了個大胖小https://www.hetubook.com.com子。
因為這個世界上,能為他報仇的人,只有葉洵,絕沒有第二個人。
整個晉國都不敢得罪陳雨瀟。
葉洵躺在竹筏上,聞著江水的味道,享受著小雨的洗禮,「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別說是這麼個地方,今後康寧帝國和西曼帝國咱們也敢闖一闖。」
人命如草芥。
雖然葉洵不願。
蘇瑾和穆凌霜兩人,便也都不再勸。
所以這幾日,左奇飽受著精神折磨。
「好,卑職這就去準備。」蘇瑾揖禮,隨後向帳外而去。
夜,陰雲密布,小雨淅淅。
其實這件事非常狗血。
「夫君,你要親自前去?太過危險了,還是妾身去吧,我太子妃的身份,足夠重了。」
「但效果不佳,畢竟羽化塵除了說給補償外,也沒有任何辦法,他總歸不能因為左露露的事,將陳雨瀟給抓起來。」
葉洵眉頭稍稍舒展,解釋道:「左奇此人不一般,他確實想要報仇,但在叛國和報仇之間,他肯定會猶豫。」
自從他升到四和圖書品將軍后,就將左露露接到了晉國帝都,給她買了宅子,軍餉也都給了她。
緊接著。
此事傳出去后,她丈夫非但沒想著報仇,反而厭惡起左露露,將她給趕出了家門,就連孩子也不讓她見,還要她去死。
蘇瑾附和道:「是啊殿下,只要我們提的條件足夠多,這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您為何非要以身犯險?」
自從屢次在葉洵手中受挫后,他也愈發暴虐。
……
不過,事與願違。
陳雨瀟見左露露長得俊俏,他便心生歹意,設計強|暴了左露露。
蘇瑾點點頭,「多方打探的消息,絕對可靠,而且這事在軍中已不是秘密,左奇人品不錯,在軍中口碑頗好,很多將士都為他打抱不平。」
這就是葉洵不斷奮鬥的原因。
這若是在大夏。
即便他的戰功和能力,早已超過現在官階。
葉洵,樂清和御乘風三人,乘坐竹筏,趁著月色向河對岸劃去。
聽聞此話,蘇瑾和穆凌霜兩人皆是一驚。
但他必須要揭開左奇的傷口,勸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