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現在我想做個好人

馬秀英讓人把常遇春按住,親自幫常遇春換繃帶。
其實常遇春沒說過這句話,但是陳標為他編了一句經典台詞:「常將軍說,以前沒得選,現在我想當一個好人,你們呢?」
常遇春笑道:「那讓他們來。比起打架,我可不會輸給誰。」
我家標兒簡直太厲害了!戲里那些演出來的撫民政策,完全可以直接操作!這哪是戲,這是直接一本《如何安撫並改造戰俘指南書》啊!
朱元璋綳不住嚴肅的表情,笑道:「你也不怕馬跑溝里去。」
朱元璋翻開那個小冊子:「你什麼時候學的字?字還不錯,比我差點。」
我以前是個打家劫舍的土匪,現在是衢州人的「青天常老爺」,是「懲惡揚善常元帥」,已經被衢州人繪製成門神貼到了門上保平安。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智商沒多少區別。現代社會的小學生們就能每天看新聞,和同學們討論國家大事討論得頭頭是道,為何應天小學的小學生們不可以?
如果這是這兩點,那和揚州差不多。但常遇春又做了一件事,他走訪戰俘中,詢問這些戰俘是否被將領虐待過。如果將領犯過事,就把降將也提到台上宣判。
後來軍中多了一些將士們的女眷同行,馬秀英才稍稍輕鬆一些。
陳標又放了一張圖片上去。
朱元璋先令常遇春輔佐徐達,重兵鎮守池州。徐達令常遇春設伏六泉口,自己打開城門出城迎敵,大敗陳友諒軍;后常遇春在應天龍灣之戰中,與馮國勝同率三萬精兵鏖戰,為龍灣之戰首功之一。
事實上常遇春做的這些事,如果一一說出來,也算是有趣的故事了。
朱元璋一邊看常遇春雖然毫無美感,但還算工整,不影響閱讀的字,一邊道:「你常年在外征戰,有空讀書?」
原本歷史的池州之戰中,常遇春殺俘殺了一半,徐達把常遇春按住了,朱元璋把常遇春罵了一頓。常遇春之後才有所收斂殺性,很少再在這件事上與朱元璋起衝突。
常遇春看著比他大不了幾歲的馬秀英和朱元璋,總覺得心裏堵得慌,不過心裏的尷尬倒是不見了。
誰都知道,現代人和古代人最大的差別,在於信息量的攝入。
這次徐達已經卯足了勁準備按住常遇春,常遇春居然拿出了自己的衢州的經驗,居然沒有怎麼濫殺。
常遇春在衢州初步實踐了自己的預想后,在池州進行了進一步擴充。
朱元璋語重心長道:「伯仁啊,咱們現在最緊要的是,就是把打下的地盤怎麼真正變成咱們自己的地盤。現在咱們剛佔領的各個城池裡的老百姓,都請命要讓常將軍來幫他們,這是民意,你不得不去啊。」
以前朱元璋手下沒什麼人。元帥是他,大將是他,小兵也是他。他的那些兄弟們受傷了沒人照顧,全是馬秀英一個人撐起所有。
不僅元末,在生產力匱乏的封建時代,打仗總會殺俘。
「常將軍先瓦解降將在兵卒那裡的威嚴,然後給兵卒樹立起他們和圖書在朱家軍這裏地位都一樣,都是俘虜,誰表現好就能先出人頭地的印象。那麼對於普通兵卒而言,降將甚至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朱元璋神秘地笑道:「你跟我來看一場戲,跟著戲里學。戲里怎麼做,你就怎麼做。」
陳標認為,這群人聽得懂。
元末亂世連年天災,即使是朱元璋領地也沒有多少餘糧。
「陳家……標兒……」常遇春呆傻重複。
遇到罪大惡極的降將,常遇春會在公布其罪行后,將其斬首示眾;遇到沒有多少罪責的降將,常遇春會讓他們和普通戰俘一起勞動改造,並不給予對方特別待遇。
所以朱元璋那些兄弟基本都被馬秀英罵過,一個個都挺慫馬秀英。
軍中女眷若是孩子小,馬秀英不會讓她們隨行。就算她們自己申請,馬秀英也不會同意。但馬秀英自己卻拋下剛出生的孩子,隨朱元璋出征。
早就猜測陳友諒會攻打應天,這次朱元璋比原本歷史中做了更加充足的準備,有條不紊地推進戰線。
等他認完錯后,突然想起,他好像聽說馬秀英也剛生完孩子。
宋濂等人紛紛拍案叫絕,根據戲曲中演出來的政策,一條一條歸納總結,正在寫新的撫民律令,很快就會完成。
為何既要讀萬卷書也要行萬里路?這也是為了擴充信息量。
小學生們:「嗚嗚嗚!常將軍!常茂,你爹真好!」
大部分人的智商可能都在同一個區間。信息量的攝入,就決定了一個人所謂的聰明才智。
其實常遇春所寫的與其說是獻策,不如說是在衢州和池州的心得總結。
陳標有時候十分驚訝,他明明沒做什麼,但這個世界總會發生他意想不到的改變。
朱元璋笑道:「該罵,讓秀英多罵罵你。」
他所做的這一項舉措,瓦解了將領對士兵的威嚴,將降將的地位降低到和普通士兵同樣的待遇。
反正肯定和他沒關係。
陳家文藝團居然都跑前線來了。
聽到一直很不滿他的徐達為他說好話,常遇春眼眸閃了閃,恭順道:「我只是從揚州學到了些經驗,把戰俘勞動改造營和井田制結合起來。」
陳標上課,用的教材是色彩艷麗的連環畫,說的話是不識字的人也能聽懂的大白話,小學生們瞪大眼睛看著連環畫,一個個聚精會神,彷彿陳標不是上課,而是在給他們講好聽的故事。
普通的小學生只是被常將軍沒說過的那一句「以前沒得選,現在我想當一個好人」感動到了,不普通的小學生已經開始研究常將軍這些政策所能達成的效果,和可以借鑒的意義。
常遇春見朱元璋認真起來,立刻將自己的獻策雙手奉上。
陳標讓人換了一張彩色圖片。
他可不想讓藍氏隨行!那多苦啊!
有的兵卒在指導別人種田;有的兵卒在幫人打造農具;有的兵卒換上了文人的長衫,手捧書本,下方坐著一群抓耳撓腮的學生;還有的兵卒換上了紅色的戰袍,滿臉笑容和圖書地跑向朱家軍。
在戲曲中,陳友諒自己睡的是黃金床,兵卒們卻連吃飽肚子都難,處處體現陳友諒的殘暴不仁。
陳標這一堂課非常有用。
之後,朱元璋乾脆解除了常遇春的軍職,給常遇春一個「屯田官」的文官職位,讓常遇春別打仗了,好好搞屯田和戰俘勞動改造營。
馬秀英罵道:「你不知道痛嗎?!傷口全裂開了,你還和沒事人一樣到處走來走去??現在你不注意,將來小心暴斃!!」
這都是後年才會發生的事。何況就算遇到了多次背叛,朱元璋還是咬緊牙關維持了不亂殺俘虜的命令。
看完《常將軍屯田記》后,常遇春在周圍同僚忍著笑的恭維下滿臉菜色:「大帥……這齣戲誰拍的?」
元帥不當了,將軍不當了,我給你當先鋒行不行?怎麼我就從前線被調到後方了?!
總不能他的出生,本身就掀起了鋼鐵巨翅,讓這一段歷史悄悄改變吧?
常遇春臉色立刻煞白,忙點頭哈腰認錯。
常遇春道:「大帥號召咱們讀書的時候,我就請了先生。」
常遇春到朱元璋大帳的時候,朱元璋正在換繃帶。
待馬秀英離開后,朱元璋大大咧咧跨坐在椅子上,道:「天德說你在處州幹得特別好,把俘虜收拾得服服帖帖,讓我要重視你的獻策。說吧,你要獻什麼策。」
別說小學生們被「現在想要當一個好人」的常將軍感動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圍觀旁聽,想看看陳小先生是不是真能教懂這群小孩子國策的教職員工們也一個個抹眼淚。
聽了徐達的話,朱元璋立刻好奇了,立刻召見常遇春。
馬秀英幫常遇春重新上藥,在盆子里洗乾淨手,塗上陳標給她特製的護手霜,才道:「看你這樣子,我真是不放心其他人。重八,我去檢查一下傷兵營。」
常遇春頭都大了:「大帥!我是什麼人,你還不清楚嗎!我脾氣那麼暴躁,怎麼能當得好安撫戰俘和百姓的人!」
馬秀英看了一眼常遇春,驚訝道:「你繃帶上的血都沁出來了,怎麼不換?」
常遇春被馬秀英吼得脖子一縮。
為何陳小先生居然給小學生們講解田賦國策,小學生們聽得懂嗎?
常遇春心裏不知道是什麼滋味,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
常遇春表示拒絕:「不不不,大帥,我還是給你當先鋒吧。」
所以在池州之戰的時候,朱元璋特意叮囑徐達盯緊常遇春。
「普通兵卒幾乎沒有能力做太多惡,所以其實贖身所需要工分很少。所以對他們而言,最差也就是干一兩年活,就分得田地,獲得戶籍,從此可以安安穩穩的種地生活。」
常遇春此次獻策,對常遇春在池州的收斂感動萬分的徐達也立刻敲邊鼓,讓朱元璋一定要重視常遇春的獻策。
朱元璋當時幾乎是這個亂世唯一不亂殺俘的人。這導致後來戰俘們多次反覆無常,胡大海父子、葉琛、耿再成等心腹下屬接連被背叛的降將所害。
徐達私下對和_圖_書朱元璋道:「老大,你難道不想知道常遇春找到了什麼好辦法控制住他的殺性嗎!」
應天小學的其他輔助陳標的教書先生們都很驚訝。這群小學生正在啟蒙,難道不是熟讀熟背《三字經》《千字文》等啟蒙教材,爭取多認幾個字,好過渡到四書五經嗎?
當常將軍的事例從應天小學流傳到整個應天府後,花雲也拉著勉強能走路的花文遜一起來聽課,抓耳撓腮研究常遇春教育戰俘的事。
「常將軍這一舉措,就將普通俘虜和降將的利益關係斬斷。降將從此之後只能代表他自己,不能代表他手下的兵卒。」
嘖,輸在起跑線上,這個描述真是讓陳標差點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現在有得選,你們不想當個被人誇讚的好人嗎?
朱元璋道:「識字卡片是個好主意,可以推廣,正好堵住那些偷懶找借口不肯讀書的兄弟們的嘴。我要說這是你的主意,他們會不會來揍你?」
朱元璋不再抖腿,臉上的笑容褪去,表情變得十分嚴肅:「詳說。」
朱元璋罵道:「我都不介意,你介意什麼?長嫂如母,你把秀英當你娘就好了。你還在你娘面前害羞?」
整理了一番情報,又找了從衢州、池州回來的知情人詳細打探之後,陳標讓人編寫了新的課程,給這群小學生講解常遇春在衢州、池州執行的政策,讓他們寫心得體會。
陳標在黑板上掛著陳家花匠精心繪製地充滿童趣的彩色大圖片,向小學生們講解。
不過在這個亂世,從現實利益出發,常遇春更正確。
常遇春在衢州打土豪,分田地,讓百姓們都有田種。
陳標道:「對於普通兵卒而言,他們無所謂投靠誰。誰能讓他們吃飽肚子,他們就跟著誰,想要背叛的都是降將。而普通兵卒只是習慣性地跟著自己的將領走。因為他們知道,如果將領背叛了,他們留下來也可能被殺。」
他又模仿揚州建立戰俘勞動改造營,戰俘如果改造成功,也有田分,能轉兵為民。
常遇春投靠得晚,朱元璋軍中已經較為富裕,不需要馬秀英再勞累,所以他還是第一次被馬秀英罵。
如果不是情況不允許,朱元璋真想沖回應天,抱著自家兒子狠狠親幾口。
跟著這樣的主公,你們有什麼未來可言?
馬秀英點頭,背起陳標給她做的簡易醫療箱,戴上口罩和手套,才離開。
「常將軍還給他們設置了許多考試。種田種得好、會打造和修補工具、能讀書識字……這些人得到足夠工分后,還會得到更多的獎勵,讓他們的生活更好。如果他們有意參軍,也能在用工分贖身後,以普通百姓的身份加入朱家軍。」
陳標講得口乾舌燥,心裏煩了。
「咱們朱家軍的基本盤是什麼?是井田制,是老百姓。那麼要怎麼把老百姓轉化成我們的硬實力,常將軍的做法很有啟發。」
你們好歹還只是給陳友諒當兵,不像我當了土匪,起點比我高。
他只能想,這大概只和*圖*書是一個平行世界。平行世界發生的事和他從書本上看到的歷史不同,或許理所當然?
常遇春:「???」
朱元璋對待戰俘的態度,和徐達一致。所以他後期派遣常遇春參加比較重大的戰役,都會讓常遇春給徐達當副手。
朱元璋摸著臉上的胡茬,得意洋洋道:「陳家標兒。厲害吧?哈哈哈哈!這一齣戲,勝過千軍萬馬!我已經讓陳家趕緊教戲,讓各地戲班子都來應天免費學戲。咱們要把這齣戲傳到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讓元韃子也學你當個好人!」
若是之前,以常遇春性格,肯定已經殺俘。
常遇春面紅耳赤,連忙推脫。
我們朱家軍的人走到路上一報名號,就有老百姓哭著喊著簞食壺漿迎王師。
他的仁慈成為當時的一個笑話。
陳友諒會分給你們田地嗎?陳友諒會下令將領們不準侮辱你們的家眷嗎?陳友諒的夫人會像咱們的秀英夫人一樣關心你們,親自帶著女眷們為你們縫製戰袍嗎?
常遇春現在做的事,他自己能想到更好的。但陳標是運用歷史中已經有的實例,常遇春卻是自己想出來的。
他們明白陳小先生的用意了。
陳標把這些腦子活泛的小學生們的名字記下來,給他們特別補課。
那位五歲……不,已經六歲的陳家標兒?!陳小先生,我和你什麼仇什麼怨啊!
他也沒打算讓這群人聽了這些事情就變得多厲害,他只是要拓寬這些人的視野。
不到半月,「常將軍」相關文藝作品和演出就風靡應天。
這些人未來都是將相之才啊!
朱元璋雖然欣賞常遇春的勇猛,但知道常遇春有勇無謀,特別是在民生上,幾乎沒有腦子。他現在非常忙碌,本準備先擱置一會兒。
我爹真好!太給你兒子賺面子了!
才五歲的常茂傻乎乎歪頭。雖然不太懂,但是他們都在誇我爹呢!
常遇春:「……」
常遇春也憨厚笑道:「我的馬認路,我閉著眼睛它都能自己找路,不怕。」
你們呢?走到哪都是人人喊打吧?
沒這麼邪門的事。
以前咱們沒得選,沒吃沒穿快要餓死凍死,只能給人賣命。
幾萬戰俘若直接編入軍隊,有反叛的可能;若不編入軍隊,朱元璋沒有那麼多糧食養這些人。
常遇春一頭霧水地被朱元璋拉去看戲曲。
當朱元璋接受常遇春的獻策,在陳友諒麾下徐壽輝的舊將獻城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推行井田制,搞勞動改造營,並讓陳家文藝團來演「常將軍」。
馬秀英解開常遇春的盔甲。常遇春的血已經浸透了繃帶,打濕了里衫,把盔甲都染紅了。
若以為小孩子不懂,就不教導他們,就會讓他們輸在起跑線上。
李貞寫信向朱元璋報備后,陳家文藝團從應天出發,將「常將軍」相關文藝作品和演出帶到了朱元璋麾下所有城池。
應天小學是陳標的一言堂,即使其他教職員工不理解,陳標說上什麼課就上什麼課,無人阻止他。
常遇春獻策,拿出自己在和-圖-書衢州和池州的經驗,奏請朱元璋在佔領的城池都立刻推行井田制。
圖片上是一群人在開開心心耕地,對著豐收的糧食堆歡呼。
常遇春還把自己的經歷拿出來激勵將士們。
馬秀英笑得花枝亂顫:「對對對,把我當你娘,讓娘看看。」
常將軍這些舉措,和《三字經》《千字文》中那些小故事有區別嗎?沒區別。這關鍵不是讓孩子們聽懂常將軍做的這些舉措有什麼深刻含義,而是讓孩子們懂得常將軍的一片仁義向善之心呢!
他當即讓人編寫了「常將軍教育戰俘系列戲劇話劇評書」,讓陳家文藝團籌備演出。
朱元璋佔領的所有城池的經濟全部要靠陳家周轉盤活。朱元璋十分信任陳標,他現在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打仗上,經濟方面的事就沒有多操心。因此陳標比朱元璋還先知道衢州和池州的細節。
常遇春在對待戰俘的時候總是理智到血腥。當他認為無法短時間收服戰俘,又養不起的時候,就會果斷下令殺俘。
朱元璋追擊陳友諒潰軍,一路勢如破竹。
即使小孩子懵懂,從小耳濡目染,長大后就會無意識將自己攝入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能力。
我兒子,牛逼!
朱元璋道:「去吧去吧,把口罩戴好。」
陳標心中十分感慨。
當朱元璋在看常遇春的工作總結的時候,陳標正好也在講常遇春在衢州和池州干下的事。
與常遇春性格相反的是徐達。徐達厭惡殺俘,會盡全力安撫俘虜,儘可能從牙縫裡擠出糧食給戰俘用。
他這次把在揚州發光發熱的戲曲團隊找了過來,給陳友諒的兵卒們演了好幾處徐壽輝對陳友諒掏心掏肺,陳友諒卻背叛舊主的戲曲。
朱元璋拍著常遇春的肩膀道:「我萬萬沒想到,你的才能居然不在打仗上,而在治理上!伯仁,你居然是濟世救民的王佐之才啊!」
常遇春道:「總能抽出時間。馬背上、紮營后,都有空。我兒子上學后,我看他的識字卡片挺有意思,就自己也複製了一本,畫得更大了一些,平時就豎在馬背上,騎馬的時候就能看。」
常遇春在這次陳友諒來犯時又立下很大功勞。
說完這句話后,他短暫沉默,十分認真仔細地看常遇春這一份詳盡的獻策。
他甚至讓表現良好的普通戰俘去管理那些表現不好的降將,甚至讓普通戰俘懲罰那些表現不好的降將。
花雲還邀請陳標給軍中的將領將士講課,把常遇春「想好當個好人」的精神傳播給駐紮在應天的朱家軍。
什麼「以前沒得選現在我要當個好人」?!我他媽沒說過!!
朱元璋道:「那就說是你出的主意,給你記一功。」
小學生們紛紛嚎著要向常將軍學習,不但自己要當個好人,也要幫助更多人當好人。他們當調解員當得更賣力,並人手一本常將軍連環畫,用常將軍教育戰俘的事例來教育雙方向善。
馬秀英繼續罵道:「如果不是你孩子還小,該讓你媳婦跟著你。我看你還敢不敢亂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