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高麗王給我個面子

……
購買武器確實有利無弊,他擔憂的是自由通商政策。高麗王甚至直覺,購買武器是餌,自由通商才是大明的目的。只是他想不明白,大明的目的是什麼。
這是他們快離開北京的時候,曹國公派人傳回來的消息。
大概是為人師長太久,朱標立刻就進入老師狀態,給兩人剖析高麗的事。
朱標不由翻了個白眼:「他確實對亡妻有感情,但可不是為了亡妻才猶豫!」
高麗王立刻道:「此事當然!本王不僅不收他們關稅,商稅也不會收!」
雖因朱標年幼,外人還未對朱標冠以「大儒」的稱呼。但這一位學生遍布官場的「校長」,「大儒」的稱呼隨著他年歲的增長,會自然而然落在他的身上。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麗的文臣們彷彿看到朱異整個人散發著大文人的文氣之光。
「四將被殺和興王寺之變后,王顓親信幾乎全部被殺。此時王后又難產而死,王顓便藉此事頹廢了。」
「王上!臣請先定下購買武器一事!」一個武將打扮的高麗隨行官員趕緊道。
「好。那就先做生意。大明貨幣和你們不一致,你們用糧食和布匹以物易物便行。具體的……」朱標指著朱異道,「他叫朱異,是大明大儒朱升先生的長子。」
「他們自己貪婪,就因為人人貪婪。我們知省的高德大義,他們懂個屁!」
高麗王繼續猶豫。
高麗王劃分了一個有淡水、地勢較高、適合居住的島嶼給明軍駐紮,並要趕走島上的百姓。
元朝打敗高麗后,高麗雖為藩屬國,但基本王位更替和重大內政都由元朝決定。
朱異:「知省我錯了!」立跪!
你要說他們倆感情好不好?那肯定還是有感情。但王顓在至正十六年殺親元大臣奇轍,恢復高麗舊制國號的時候,可沒想過王后該如何自處。所以王顓不是什麼戀愛腦。和*圖*書
但只咬餌,不上鉤,大明會同意嗎?
晚上,四位大商人聚在一起商量如何抱團經商,一邊嘲笑高麗人。
他們又想起傳聞,朱標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教導大明勛貴子弟,現在大儒季仁壽和大儒朱升雖掌管官學,但官學「校長」這一從應天小學校而沿襲來的新職位,一直由朱標坐著。官學所有勛貴官宦子弟,仍舊尊稱朱標為「校長」和「先生」。
朱標又招了招手,護衛將四位面相一團和氣的大商人帶了過來。
朱異也點頭:「還有那大元皇帝……我相信燕王肯定能獲勝,但就算仗還沒打完,大元皇帝也確實是病死了。」
「笨,知省不收,但我們可以自己施粥施藥,出錢安置流民做工。」
什麼好感不好感,利益不利益,對他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幫助一個好官。
再過十幾年,恐怕這位朱標的學生要遍布整個大明官場。
高麗王決定試探一番:「只是買賣一事,小王可以做決定。只是關係商稅政策,小王需要朝議決定。天使,你看如何?」
他忍不住對朱標作揖:「先生高德。」
「雖然最新的東西不能給你們,但你們以後的軍隊也是大明的軍隊,東西太寒酸了就丟我們大明的臉。以後你們可以向大明採購武器。」朱標笑道,「不僅如此,高麗既然已經是大明的領土,自然雙方免除關稅,以後你們的商人和大明的商人一樣自由貿易。你們再也不愁地狹物少了。如何?我大明聖上夠不夠仁善?」
「說得對!唉,知省把這些事都做了,我都忘記以前我們每年對百姓生出惻隱之心時會做的事了。」
嗯,就是這樣。
高麗王和其他大臣立刻心領神會。
「他們配當燕雀嗎?就是一群井底之蛙而已。」
新鮮的食物自然是吃了。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朱標全部交給和-圖-書四位商人。
廖永忠:「啊?」
廖永忠無語極了。朱異這傢伙真的能和高麗談好販賣廢舊武器的生意嗎?
不僅高麗王以高麗的名義送來了物資,高麗官宦們也以自己名義送來不少好東西。新鮮的蔬菜瓜果肉類等食物不提,金銀珠寶綾羅綢緞也不少。
「他們還以為我們是來幫知省賺錢呢。」
現在的高麗王王顓在元朝當了十年質子,在當質子期間娶了元朝宗室女當妻子。
「原來標兒你和他們說了這些啊。」廖永忠感嘆,「真沒想到這麼容易。」
朱升原本只在本地有些名聲,不如季仁壽、宋濂、王褘等大儒。但他跟隨朱元璋,又和季仁壽主管教育之後,名聲立刻響徹南北海外。現在誰不知道大明最德高望重的大儒就是季仁壽和朱升?
高麗王本以為朱標會生氣,沒想到此刻的朱標異常好說話。
這一位居然朱升家的大公子!
朱標又揮揮手,讓這四個商人退下去:「現在能談的事都談完了。你們這裏無人的島嶼挺多,先給我們一處作為營地。我們在營地里等你們的消息。你們購買武器之後,也可以派人過來學習武器的使用方法。唉,我倒是想去高麗國岸上看看,但你們會緊張,對吧?」
朱標立刻拱手:「高麗王爽快人。本官長官北直隸,以後與高麗王交流肯定很多。以後高麗王要多派使臣交流。」
「於是王顓再反元朝並且成功打退元朝一萬騎兵。之後他又打退紅巾軍,再次躊躇滿志,卻因為親信讒言屠戮四大將領,還遭遇政變。」
朱標非常善良地阻止了高麗王遷走百姓的好意:「我們是來施恩的,不是來擾民的。若我這麼做,回去后聖上就要埋怨我了。不過是十幾戶漁民而已,遷到島嶼另一邊居住就好。他們可能沒錢蓋新房子,我們大明可以暫時雇傭他們。正和-圖-書好,我們也需要當地人幫忙採買物品。」
「只允許你們拿兩成,剩下的我要分給將士們。此次出航,他們立下了大功勞,不能讓他們空手而歸。」朱標半開玩笑道,「這個就不收你們稅了。但你們購買高麗的貨物,回大明銷售的時候,可不要忘記交稅。」
高麗君臣皆震驚無比。
朱標又道:「而且別看達成這個目標用時很短,一點都不容易!」
「是啊,就算我們願意分給知省部分錢財,知省也不要,只叮囑我們繳稅。唉,知省為大明、為百姓之心,燕雀安能知之?」
廖永忠慚愧:「我確實對高麗並無太深了解。」
「大明給高麗的武器資助,自然是官員來負責。我想你們也不想讓這個政策充滿銅臭味。所以此事由儒生來負責,你們可別欺負他。」朱標開玩笑道,「不過我本是個商人,挺喜歡銅臭味。我想你們中也有許多人喜歡。」
四位大商人立刻連連道「知曉」。
雖然被朱標揭穿了很不好意思,但朱標如此善解人意,他們再次被感動。
朱標喝完溫水,潤了潤喉嚨,繼續道:「不過他也就頹廢一陣子而已。大家世族親元,儒士新秀抱團,他誰也不信,就任用了賤民僧侶辛旽為國師,重啟改革,自己以情傷為名退隱幕後。辛旽乾的不錯,但權勢俱增,兩者又起了衝突,恐怕辛旽也快死了。對了,辛旽就是之前那個在我和高麗王說話的時候插嘴,被我用燧發槍嚇了一跳的人。」
「知省對我們這麼好,回去之後除了繳稅,我們也該做點其他事。再者,知省仁德,也喜歡仁德之人。諸位意見如何?」
朱標再次非常好脾氣地笑著點頭,好像高麗王接受了大明的冊封,就完全變成了自己人似的。
「我不是文臣,我只是個商人。」朱異理直氣壯。
許多高麗文臣眼中都開始布靈布靈閃光。和*圖*書
接下來的聊天和飯局,高麗君臣和大明使臣相談甚歡。
朱標扶起高麗王,微笑道:「這是聖人和聖上教導我的美德,我不過照做而已。」
他理解地笑道:「當然。高麗是我禮儀之邦的一部分,重大決策肯定要經過文武百官朝議才能決定。」
原因無他,朱標的學識過分淵博。一個有能耐的讀書人,總會讓人心生嚮往。
朱標無奈:「要總結出這三點,我花了多少人力物力去打探消息,又花了多少精力梳理錯綜複雜的關係?別看我不到兩個時辰定乾坤。這和唱戲一樣,台上一刻鐘,台下十年功啊。你們二人也是有名的文臣武將,怎麼會說出如此幼稚之話?更讓我驚訝的是,你們出使高麗,居然一點準備都沒有,全靠我來說嗎?!」
「王顓對元朝並不親近。他趁著紅巾軍起義,想要脫離元朝。但之後他遭遇國內大旱、紅巾軍進攻高麗、國內大地主大豪強反撲后,對改革心灰意冷,重新回歸元朝。」
這位頗具傳奇色彩少年是個商人,他來高麗除了完成大明皇帝給予的任務,也有自己的打算。這四個商人顯然是為朱標賺錢的人。
後生可畏。
當朱標和高麗君臣說完正事,開始談論詩詞歌賦經史子集時,他們心中對朱標的好感度就更高了。
高麗王對朱標警惕了許久,此刻真的開始對朱標十分敬佩了。
元朝皇帝多次決定將高麗廢藩立省,但因為高麗往元朝皇帝後宮送去了許多美人吹枕頭風,再加上收買朝臣,以及元朝皇帝想勵精圖治者皆短命,高麗國王之位才得以保全。
「我當然沒意見。只是我們的供奉捐贈,知省不收啊。」
「但他決定叛元時處死的大臣奇轍是奇皇后的兄長。他殺了奇皇后的兄長,滅了奇皇后的家族,在奇皇后的枕邊風下,元朝皇帝要罷黜他,立德興君為高麗王。」
https://m.hetubook•com.com這是大明北直隸最誠信、最慈善的大商人。每年冬季和青黃不接的時候,他們都會救濟百姓。」朱標微笑道,「雖然朝議未定,但之後民間通商肯定會恢復。我先帶他們四個過來,給民間傳遞一個經商恢復的消息。你們的宗族中肯定也有經商的人,可以與他們交流。他們帶來了你們最愛的絲綢和瓷器,想交換你們昂貴的藥材。當然,金銀珠寶他們也不拒絕。他們只是想要賺錢的商人。」
朱標:「我回去就和朱老先生告狀。」
於是此事定下,高麗王將島嶼上十幾戶漁民送給明軍幹活。另外,高麗王也命令人帶來許多物資幫明軍安營紮寨。
高麗王猶豫了許久,硬著頭皮道:「天使,可容小王回去與百官討論一番嗎?」
一位真正的程朱理學門儒士!
商人們感慨,決定回去就看怎麼自發幫襯知省。
廖永忠再次感慨:「沒想到高麗王還是個痴情種。完成了對亡妻的承諾,他才願意投靠大明。」
「高麗王,給本官一個面子如何?在本官回大明前,你們的商人和這四個商人定下的生意,大明和高麗雙方都不收關稅?」朱標溫和道,「只是這一次。」
朱標最初的言行舉止傲慢又強硬,但一旦認為他們是大明自己人,朱標給人的感覺立刻從狂風驟雨變成春風細雨,熨帖無比,讓人不由對他心生好感。
「這才是好官啊。」
「這個人啊,雄心壯志他都有,但怯懦多疑、志大才疏,讓他成為不了雄主。我先用明軍火力嚇唬他,然後告訴他奇皇后的兒子要當殘元的新皇帝,最後給了他台階下。這三點,缺一不可。」
朱標有點口渴,廖永忠和朱異趕緊為他倒水,兩人差點撞一塊兒去。
高麗君臣紛紛賠笑,不敢接話。這麼可怕的軍隊,他們當然會緊張。
仁善?太仁善了。但大明給這麼多好處,他們不敢接,怕有毒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