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大明主導絲綢之路

「看什麼呢,過來吃飯了!」馬秀英高聲道。
朱標恭維洪武皇帝,朱元璋得意地大笑。朱標看著自家爹的笑容,自己也忍不住跟著笑。
朱標從桌子上拿起一個圖釘,釘在了高麗的地圖上。
未濂嘆氣:「標兒的身體....…."
洪武六年來了,按照虛歲,朱標已經十八歲。
反正都是兄弟,嘲笑誰湯和都開心。
今天,周德興再次遭遇了嘲笑。
葉琛道:「只要不公布標兒是太子,標兒肯定無事。「
周德興:「……」你們常拋開我來,你們牛叉,你們了不起!
後世人都說朱元璋是忌憚、敲打和排擠湯和。
是啊,只需要和平地做生意,就能很有錢,所以朱標不明白為什麼近現代史上的那些國家非要血腥擴張。
湯和這次沒有喝酒誤事,自然第一批封國公。周德興的天賦和勤奮都比兩人差很多,功勞小許多,所以只是封侯。
這句炫耀,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聽一次,聽膩了。
朱標看爹,就像是看寒暑假回家的兒子一樣。前幾天他還稀罕得緊,現在就煩了。
工業化是為了讓百姓過得更好,血腥野蠻的擴張不可取。這不符合我們華夏的傳統。
朱元璋雙手攏在袖子中,肩膀還縮著,就像是畏寒的老農:「明年一定是個豐收年。」
「主公也是,—報還一報了。」
朱標和弟弟們忙碌的時候,周德興嘴裏叼著瓜肉,道:「老大,你不去幫忙?」
「標兒不掩飾,主公卻絲毫未察覺。」
只要在標兒身邊,他肯定不缺事做。
正史中不知道朱元璋是個什麼動機,但如果換做是現在的湯和,大概會當面嘀咕,「老大真啰嗦」吧。
朱標領著弟弟們親自充當工匠,在地上呯呯砰砰敲打,將後世社區那些什麼「太空漫步」「方向盤」等健身器械安裝到院子中,又在健身器械上搭了個棚子,遮風擋雨。
兩個老人你扣我,我削你,滿場子亂跑,打得殺氣四溢。
「以文英的消息,今年他可能要和大越打起來。你兩個哥哥都要去南邊,北方你選什麼人一起守?」朱元璋雖然心裏已經定了名單,還是要先問過朱標。
湯和看了徐達一眼,然後不顧手上還有西瓜汁,拍著大腿哈哈大笑:「對,只有你兒子不是標兒手把手教導的第一批弟子!」
朱標終於選了一個人,朱元璋才滿意。
明明大家都可以一起繁榮。
廖永安放下暖手爐,試著抽打陀螺,怎麼抽都失敗。
朱元璋道:「你是個能打的文臣,可以給標兒當護衛。」
徐達:「……」你信不信我他媽真的反了你!
朱標抬頭看著牆上掛著的地圖:「通過南洋,向西方的門戶也打開了。我們的市場很大很大,只需要認認真真和和平平地做生意,就能賺得很多。」
知道自己是太子后,朱標做事就特別放得開了。
https://www•hetubook.com•com爹,你怎麼還在北京,還不回去?」朱標嫌棄道。
周德興冷哼:「前十?你兒子是我兒子的手下敗將。年紀小?你兒子是我們三人中唯一沒有火焰袍的人,孤立他!」
朱元璋這個傢伙,在終於封湯和國公的時候,把這件事刻在了湯和的免死金牌上。
從漢朝時,我們的西域絲綢之路都是大家都有得賺,大家都一起賺。
朱元璋皺眉:「真的不多選一個?」
朱標那麼聰慧的人,朱元璋那樣錯漏百出的隱瞞,居然能隱瞞到朱標十七歲。
湯和把腦袋埋在瓜里呼哧呼哧,一邊吃一邊含糊不清道:「他不知道。他不常來。」
北方正好缺人,朱標便繼續帶著這群學生搞建設,只讓幾個特別出色的人去別人手下。
徐達道:「我打仗也比你厲害。」
「我就說就該來標兒這裏過冬!」朱元璋吃著大棚種出來的西瓜,滿嘴流著西瓜汁炫耀道。
朱標領著抱著木箱子的弟弟們從院門口魚貫而入,道:「打羽毛球太累,要不要試試這個?」
「標兒真是一點都不掩飾啊。」
大明開國皇帝居然如此和開國功臣開這種大玩笑,這個玩笑還通過了開國一眾大臣的審核,沒有人撞柱子死諫,這個大明絕對有問題。
可憐的徐叔叔,自家爹弄個「朱國瑞開國功臣第一」,真的不是因為自家爹想欺負徐叔叔嗎?他可是記得,自家爹曾信誓旦旦,絕對不讓徐叔叔進功臣前三。
之後朱標會賣機器,指導他們改革工廠,並且逼迫他們加入紡織協會,制定最低薪資和最高工作時間等業內規則,將工業化第一步的秩序定下來。
朱標在推行井田制的時候就租了許多田地種棉花,後來朱元璋又左手倒右手,賞賜了朱國瑞許多田地。
劉基大冬天的搖著扇子道:「很明顯。」
高麗王選長相俊秀的貴族子弟入宮伺候,名義上是培養心腹,實際上是滿足需求。
他們懼怕高麗王的懲罰,居然行刺高麗王。
以前朱標當然不支持發行紙幣。
眾所周知,當紡織業進入機械時代之後,有大批依靠土法織布的小手工業者失業,造成社會問題。
直到馬秀英和李貞一邊說話,一邊帶著扛著羊的李文忠和朱文正進來,他們才停止了吵鬧,準備吃晚餐。
但跟隨標兒,花雲還是很高興的。
經過工匠們的琢磨,和紡織女工們的摸索,朱標得到了新的織布和紡紗工具。他不知道這些工具比起歷史中的珍妮紡紗機和飛梭是好是壞,但織布的效率已經提高了五倍左右。經過近一步摸索和改良,織布的效率可以高達十倍。
他接下來,要推廣紡織機,將紡織工坊改成紡織廠。
羽毛球場上,劉基和李善長因為一個球算不算分數也吵了起來。宋濂和葉琛正在勸架。和*圖*書
如果兒子再稍稍努力一點,大明開國三代人就能保百年盛世,這麼厚的家底,足以讓後世人摸索一條正確的道路了吧?
朱標道:「不是已經定了讓徐叔叔來幫襯我嗎?大明開國功臣第二第四都在北京坐鎮,我還有什麼不滿意?」
朱元璋用屁股挪動椅子,後退一步:「你叫老大也沒用,規矩就是規矩。」
季仁壽咳了幾聲,笑道:「我看他們不怕。」
湯和原本和徐達一起嘲笑周德興,現在也和周德興一起嘲笑徐達。
朱標想,現在這個大航海時代是大明開啟和主導。他希望新的絲綢之路,仍舊和以前一樣,是一條共同繁榮昌盛之路。
朱標站起來,手放在眉前仰望天空:「今年北京的雪居然也來得這麼早,好兆頭啊。」
若幾十年後,□□廣一帶,恐怕就有許多豪富的良田變成經濟作物,但現在,各地都在種糧食,工坊並未多興盛。
事後,他們擠進了一輛馬車,假稱要一起去哪座酒樓約個飯。
朱元璋十分得意。
朱元璋捧著瓜走過去:「標兒,這個怎麼弄,爹來!」
朱元璋不僅讓燕乾回到朱標身邊,還把花雲也派了來。
北方有自己坐鎮,南方有自家爹看著,才能鎮住這劇烈變化下的大明江山。
紡織機械的改良一直在進行。華夏以前有過水力織布機,只是沒有普及。
朱元璋顯然也知道這一點,他只是抱怨而已。
朱元璋時不時煽風點火,就差沒喊「打起來打起來,我要看血流成河」。
朱標以前一直壓抑著織布紡紗的產能,怕激起南方利益相關人的反撲。
六七十年,已經足以讓大明的生產力水平飛躍到近現代。就算從他兒子開始大明皇室就成了廢物,他們父子二人給華夏積攢的老底,也足以支撐華夏社會順利轉型,不被外國列強侵犯。
宋朝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養活了沿途的一批小國家。
朱元璋和朱標恐怕是這世界上最聰明的父子,他們在面對彼此的時候,卻都有些傻乎乎的,好像腦子被什麼糊住了似的。
箱子里放著陀螺、彈跳球等後世公園老人們常用的健身玩具,還有一些看不懂的金屬器件。
朱標笑道:「不用擔心,我們大明內部市場還是很有潛力的。趁著現在百姓們都在種糧食,給他們賣便宜的布,讓他們習慣了買布,這市場就確定了下來。我們還有高麗和倭國的市場,南洋的市場等大越國騷亂平定,也會向我們敞開。」
現在朱標發現他爹是朱元璋,哦,那沒事了,我爹肯定次次聽我的。等我當了皇帝,我自己也聽我自己的。
北直隸是標兒的地盤,得選能配合標兒的人。
我們倆都是國公爺,就你一個人是侯爵,國公牛叉,排擠你,嘲笑你!
李貞聽著朱標的期望,先露出嚮往,然後道:「但許多國家都很短視,m.hetubook.com.com他們恐怕不想和別人一起繁盛。」
徐達和湯和異口同聲道:「我的官職和爵位都比你高。」
朱標揮手:「爹,你休息去,我和弟弟幹活就成。」
等規則定下,朱標就會給爹上摺子,讓爹通過相關法律,進一步約束工業化的弊端。
他帶出的第一批學生雖然大部分畢業,但畢業后很多人都選擇留在北方受他調遣。
周德興扳回一城,肆意嘲笑徐達。
葉琛和宋濂在一旁竊竊私語,等著場上誰輸了,自己就上場替換。
朱元璋的心腹們不斷用眼神交流。
幾人沉默了一會兒,繼續聊。
他現在就要用機器擠垮南方的紡織工坊,收割南方經過多次遷徙,仍舊剪不斷理還亂的當地豪強勢力,讓他們破產。
未來大明的戰場基本都在海上,這群學生將是大明第一批受過新式教育的海軍將領。
沒有橡膠底,可以用動物骨和魚骨熬膠;沒有特殊鋼絲,馬尾毛和蠶絲能用來做琴弦,自然也能用來做球拍;再加上一個木框,球和拍都準備好了。
花雲滿臉疑惑:「陛下,我去幹什麼?」
朱元璋道:「他們倆雖然厲害,但年紀大了,不一定好使喚。」
歷史中,湯和因為好酒,導致和陳友諒作戰的時候貽誤軍機,差點大敗。這件事放在其他將領身上都得砍了,湯和只是開國的時候沒能第一批封國公,並且每年都會被朱元璋嘮叨。
秩序和理念,都在大明海軍的航程範圍內。
用一點點發展速度,去換得良心和道德的安寧,換得更高的精神需求,難道不好嗎?
「弱冠」的預言是看虛歲。朱元璋滿意地看著自家的兒子,離兒子歸位的時間越來越近了。
朱標道:「你隨意。不過現在最好別搬,因為南方還不安穩。」
再加上燒火炕,這個莊園在冬日甚至可以種大棚蔬菜。
比如已經南下回到南方建造海軍基地的湯和,手下就被塞了不少人。
季仁壽和朱升站在正在敲東西的朱標身旁,好奇地詢問這些器材的作用。
洪武五年結束了。
「哦。」朱元璋捧著瓜又走回來,對周德興道,「標兒說不用。」
朱標背著雙手,看著牆上地圖上廣袤的地圖,平靜道:「我擴建大明的海軍,就是為了和他們講道理。我相信有大明的海軍在,他們一定會認可大明制定的秩序,一定會認可大明共同富裕的理念。」
現在他不怕了。有本事就反撲一個啊。
徐達、湯和和周德興三人呼哧呼哧啃瓜,都懶得和朱元璋說話。
花雲:「……」我不是文臣,我真的不是文臣!
朱元璋道:「常葳成績一直保持前五,標兒的學生們一起向標兒請願為常葳發袍子。陳理和明升身份特殊。張士誠的兒子們將來也有袍子。你要不先去叛個國,然後投個降?」
高麗一眾大臣噤如寒蟬。
或許他們的腦子確實被糊住hetubook.com.com了,被他們父子間深刻的感情和信任糊住了。
「這麼多布,我們能賣得出去嗎?」李貞有點擔心。
在庭院里,朱標把剛收穫了瓜果的土地平了,立了張大網,做成了羽毛球場。
他立刻道:「老大!」
至於周歲,他才十六,洪武六年十二月的時候才滿十七。
雖然沒法量產,但做成奢侈品的羽毛球,已經變成皇商的「陳記店鋪」靠著這個大賺了一筆。現在羽毛球已經成了貴族常見的娛樂。
朱標可不會放哥哥們一輩子在戰場廝殺,大明也沒有那麼多仗打。
這時候朱標推廣紡織機械,將紡織業推入機器時代,不會影響到普通百姓的利益,反而會讓他們收益。
此刻,一個大臣牽出一個孩子,說是高麗王的私生子。
「嗯。」
平時老杵著拐杖的李善長正擼起了袖子,露出鼓鼓的光膀子,和劉基打羽毛球。
這些田地除了普通種糧食和交稅充盈國庫之外,大部分都種上了經濟作物。現在還有小部分田地成為新糧種的試驗田。
朱標無奈極了:「要不,你讓燕叔叔過來幫我?」
元末明初,亂世剛過。百姓們雖然已經開始努力屯田,但五年的時間,不夠他們生出一代人,大明仍舊是地廣人稀,許多地方仍舊千里無雞鳴。
徐達把瓜皮丟進簍里,用手背抹了一把嘴,笑道:「來標兒這就是享福的。標兒想讓咱們做事會直說,標兒沒說,就不用管。」
朱標這裏確實不缺事做,但能讓花雲做的事挺少。
周德興抹了抹嘴,冷笑:「我確實比不過你們,但我兒子強啊。你們呢?湯和你的兒子湯鼎呢?徐達你的兒子徐輝祖呢?」
李貞參觀完海軍基地之後,非常認可這件事。
季仁壽搖頭:「屋外也暖和,我這咳嗽又不是吹了風。讓我多看看。」
徐達和湯和表示,我們演技好,我們就是了不起。不像某個人,標兒都長大了,你的演技才能讓你來蹭飯。
弟弟們把木箱子放到地上,朱標把箱子打開。
路上,李善長最先道:「標兒是不是已經知道了?」
徐達臉一下子都黑了。
洪武六年春,高麗王殺主持國內改革的權臣辛旽,國內改革派勢力衰落,保守派勢力上升,朝堂一片混亂。
……
朱元璋仍舊有些擔心:「他們和你配合少,不如文正和文忠貼心。要不讓文正或者文忠留下來一個?」
徐達道:「常葳、陳理、明升三人怎麼就可以算作第一屆!」
「來了!」
冬日,他帶著全家和叔叔伯伯們都搬到了紡織廠附近的莊園住。
父子二人抬頭看了一會兒飄不下來的雪,然後相視一笑。
朱升皺眉:「你身體不好,回房坐著,在這裏吹什麼風?」
徐達快被自己晚婚晚育氣死了。我以前為什麼就不想結婚呢!
眾人都笑出了聲。
廖永忠冷笑:「你說是就是?證據呢?」
後來這群貴和_圖_書族子弟惑亂後宮,弄出了人命。
高麗王崩,沒有正統繼承人。
朱標搖頭:「他們都想立功,我怎麼能約束他們?趁著他們還能打,就多瀟洒一下。將來他們打不動了,還是要來幫我幹活的。」
沒有系統的經濟學知識,管不住手和貪念,紙幣就只是從百姓手中掠奪錢財的工具。
湯和道:「我治民也比你厲害。」
湯和:「……我兒子也名列前十!」
朱標他爹在歷史中出了名的超長待機,朱標自己從小到大幾乎沒怎麼生過病,他確信自己有健康外掛的人。兩人加起來,維持六七十年的統治,問題應該不大。
……
天空中飄來了陰雲,小雪紛紛揚揚落下,還未到地面,就被院子中的熱氣蒸騰。
誠然,他自己或許能避開這些陷阱。但洪武皇帝能聽他一次,還能次次聽他的?
「之前主公掩飾的水平很差,標兒不也絲毫沒察覺嗎?」
雖然後幾屆的學生也有袍子,但標兒手下第一批學生穿的袍子和後面人的袍子能一樣嗎!能一樣嗎!
徐達和湯和三天兩頭就嘲笑周德興,就像是十幾年前嘲笑周德興不能來標兒這裏蹭飯一樣。
「哈哈哈哈,那是因為標兒信任主公。」
傍晚的時候,烤羊的篝火燃了起來。
廖永安披著大氅,捧著暖手爐,看著場上兩個光膀子文人,轉頭問季仁壽道:「他們不怕冷嗎?」
現在正好是推廣紡織業的時機。
「首先,解決這裏的問題。」
相信其他國家也會認可。
北方還沒怎麼開發,南京的位置算是在中線上,適合南北調度。
朱元璋心思縝密到多疑,朱標的隱瞞幾乎等於沒隱瞞,他卻絲毫沒有發現。
朱元璋不信,徐達也不信。所以朱元璋繼續吃瓜,徐達氣得想揍人。
朱標哭笑不得:「李叔叔就罷了,徐叔叔年紀還不大吧?好啦,有徐叔叔就夠了。小將我這裏又不缺。」
因為現在他們剛能不餓死,沒有田種桑麻織布。如果能有非常便宜的布匹出現,他們就能放心大胆地種糧食,不用考慮為了不凍死,分幾畝田地去種桑麻棉。
徐達:「……我兒子年紀小!」
朱元璋皺眉:「回去又有太多事。唉,乾脆上奏陛下,讓陛下把都城搬到北京來。」
冬雪兆豐年。冬季有了這一場雪,就能凍死害蟲,緩解春旱。
周德興:「……」好敷衍。
就算是正哥,朱標也會逼著他幹活,一個都別想逃。
李貞微愣,然後失笑:「標兒說得對。他們一定會認可。」
處理棉紗和絲綢都需要開水,水蒸氣和廢水通過管道會流過這個莊園,成為低配版暖氣。
朱標目前紡紗織布的原材料是足夠的。
百姓們都忙著種地果腹,豪強們正在被拆分,大部分人都忙於生計,物資還未充裕到小手工業者興盛的時候。
兄弟,咱們是老大最親近的小弟,你居然連個國公都沒混上,你得多廢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