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廢太子風波

李世民低頭看向懷中的髮妻,絕美的臉龐上已不知何時起爬滿了病容,不禁動容道:「觀音婢,朕答應你,你也要答應朕,絕不先朕而去,好嗎?」
李世民面露陰鬱道:「這麼說,你也是過來替承乾求情的嗎?」
陸德明乃當世大儒,如何受得他人譏諷,當即一臉慷慨道:「只要陛下答應廢黜太子,我陸德明願以死謝罪!」
「陛下,您當真要廢了太子嗎?」
陛下可曾想過,若此時廢了承乾的太子之位,承乾日後又該以何種身份自居,而後任者又會如何對他?
長孫皇后一展笑顏道:「聽說承乾惹二郎生氣了,我這個做娘的自然得過來問問。」
可讓他下定決心去廢李承乾這個太子,他又有些狠不下這個心。
「陛下,臣以為,李承乾身為東宮太子,國之儲君,理當嚴於律己,給其餘皇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正如孔穎達所說,一旦將李承乾廢黜,他將以何種身份自居,而後任太子又會如何對待他這和_圖_書個廢太子。
……
「也不是。」
長孫皇後走后,李世民先是盯著殿外的風景好一陣出神,然後才吩咐道:「黃玉,宣長亭侯楊晨進宮見朕。」
李世民權衡再三,始終無法拿出決斷,平日里那個殺伐果斷的他,今日卻變得異常的揪心。
「少爺,宮裡又來人了!」
杜如晦道:「陸德明,陛下自太子五歲起就將他託付於你,如今太子失德,你身為太子詹事,是不是也該治你一個瀆職之罪?」
見大噴子表態,御史台那些小噴子自然也紛紛附和。
長孫伏在李世民的胸口,柔聲道:「承乾是咱們的孩子,他犯了錯,該怎麼處置,自然是由你這個當爹的說了算,所以,二郎無論做什麼決定,妾身都會鼎力支持。」
兩儀殿,朝會。
一時間,朝堂上,廢黜太子李承乾的聲勢,竟漸漸佔據了上風。
李世民睜眼道:「觀音婢也真是的,她想見朕又何須通稟,快快讓她進來。」
六月飛火和_圖_書,長安城以及三輔之地的氣溫卻已漸漸攀升。
孔穎達又道:「臣自太子五歲起,便被陛下委以教導太子的重任,臣深知太子本性不壞,之所以會淪落到今天這種地步,全然是因為腿疾所致,並非無可救藥。
說話的老儒名叫孔穎達,是孔子的第三十一代嫡孫,也是東宮的太子太傅,李承乾的老師之一。
有人維護李承乾,自然也有人落井下石。
楊晨此時正躺在自家院內的樹下納涼,一個足有人頭大小的西瓜,已被他用勺子刨的只剩瓜皮。
「二郎,妾身的身子如今已是一天不如一天,妾身只希望,待到妾身走後,二郎還能記住,承乾、青雀、稚奴,都是妾身與二郎的骨血。
妾身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不願見他們兄弟相殘。
李世民自己也經歷過皇位的爭奪,所以他深知皇位對於一眾皇子的誘惑到底有多大。
李世民有些糊塗,便問:「那觀音婢此來,到底所為何事?」
李世民的話語突和-圖-書然凝住,臉上寫滿了對於妻子的愛戀。
可如今,李承乾非但目無君父,而且藐視祖宗禮法,竟敢說出要立伶人為後這等有違倫理之事。
當天下午,李世民在承恩殿打了李承乾一個耳光的消息便不脛而走,李世民要廢李承乾太子之位的消息更是傳得滿城風雨。
甘露殿內,李世民靠坐在龍椅上,享受著黃玉的按摩,李承乾這件事著實讓他有些身心俱疲。
長孫皇后剛一進殿,李世民便強擠出一絲笑容道:「觀音婢,你怎麼有空來了?」
長孫笑道:「傻二郎,你如今乃是萬乘之軀,怎能說這種傻話,大唐沒了長孫皇后,還是那個大唐。
「少爺,來得不是別人,是皇上身邊的黃公公。」
「難道觀音婢是來讓朕廢掉承乾?」
陸德明與孔穎達同為李承乾的啟蒙老師,但對於李承乾的態度,二者卻有著天差地別。
陸德明這句話,便好似點燃柴堆的那一點火苗,將朝堂上的氣氛一下子給引爆。
李世民見局和圖書勢漸漸失控,只得怒道:「退朝,此事明日再議。」
李世民也深知廢太子可能招致的後果,但如今的大唐江山是他冒著遺臭萬年的危險殺兄囚父搶來的,是他夜以繼日、宵衣旰食,苦心經營得來的。
長孫搖搖頭道:「不是。」
李世民經不住孔穎達再三詢問,只得如實答道:「朕確實有這個想法。」
再者,陛下若此時廢除太子,其餘皇子定然會因為爭奪皇位而互相攻訐,若真如此,實非我大唐之福,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皇後娘娘求見」,黃玉輕聲道。
杜如晦也出列說道:「孔太傅所言,臣甚以為然,太子雖有不是,但念在其是受奸人所惑的份上,倒也不是不可饒恕,還請陛下三思。」
魏徵也出列道:「臣附議。」
「觀音婢,朕……」
孔穎達立馬跪倒在地,說道:「陛下,東宮太子乃國之根本,太子若廢,朝堂定會因此人心惶惶,朝堂若是浮動,便是我大唐之禍呀!」
楊晨抬了抬眼皮,沒好氣道:www.hetubook.com.com「福伯,我和你說過多少遍了,午時到未時是少爺的午休時間,就算是閻王爺來了,你也得讓他等一等。
二郎,答應我,日後不管承乾犯了什麼樣的錯,你都要饒他一命,可以嗎?」
現在倒好,好不容易睡著了,結果又被你吵醒了,哎,真是掃興!」
可大唐若是沒了李世民,就不再是那個大唐了!」
即便這樣,楊晨還捨不得將西瓜皮扔掉,而是將其抱在懷中,想要吸盡這瓜皮上的最後一絲涼氣。
臣陸德明懇請陛下,廢黜李承乾太子之位,另立賢能。」
「什麼黃公公,綠公公的,就說少爺正在午睡,不見。」
正因來之不易,所以李世民才不敢賭,他不敢將這樣的大好河山交給李承乾這樣的太子。
「正因為太子乃國本,所以朕才想另立太子,我大唐若是根都爛了,又何談萬世長存?」
往年這個時候,百姓們定是不堪暑熱,但今年卻是因為楊晨所傳授的硝石製冰的方法,而使貞觀四年的這個夏天不再那麼酷熱難當。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