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去找母后,母后疼我,必定會幫我,李治去突厥,那我也要去突厥,就算我去不了,我也不能讓他去!」
房玄齡面色嚴肅,出列道:「臣以為唐國公適合,但是也應當派遣別人一道過去,不管怎麼說,一人之力尚且不足以將偌大的突厥全部掌控,更何況突厥邊境也時長有其他小國騷擾,這不單單是教化,還需要有領兵打仗之才,這一點上,唐國公尚且有所欠缺……」
但是……
沒錯,他指的就是冒名科考還上榜那件事。
長孫無忌卻隱隱激動起來。
「殿下,你不可以這個樣子出去,就算要去,也只能去母後宮中,她畢竟是你的親生母親,不會不疼你的,倒是父皇那邊,萬萬去不得,不然觸怒龍顏,便是萬劫不復了!」
「但是卻並未歷練過,皇室子弟個個肩上擔子都很沉重,晉王需要一個歷練的機會,而唐國公是晉王恩師,若是跟隨前往,想來無論學識還是兵法民策上皆會有所長進。」
他正跟章蒙在屋子裡高談闊論討和圖書論漢武帝治國之策,劈頭蓋臉就來個消息,然後他就要去突厥了?
長孫無忌早已打好腹稿:「陛下,晉王年幼,如今雖學有所成……」
這在朝中,簡直就是典範!
章蒙倒是很淡定,只是想著李治要走,那他肯定也是要走的,走就走吧,反正是跟著校長的,不過他得抽空回家跟母親道別,安置好母親才能安心離開。
李世民幾乎沒怎麼想太多,便一口應下了。
李靖反問,殿內三人便想起來高句麗的光景,當初滿長安都以為高句麗教化是個棘手的事情,卻不想實際上,高句麗百姓對大唐的認可度非常之高,以至於派人出去教化,時到今日都沒有出現問題。
李治下巴還沒閉上,章蒙就告退回家去見母親了。
倒是李治驚得下巴都掉了。
「臣以為唐國公楊晨或可堪當重任,陛下還曾記得高句麗?」
李靖被嚇到了。
「若是去了,時日可不短,那小子能願意?」
如此一想,彷彿讓楊晨去是個好主意,但是……hetubook.com.com
算了,好像已經沒有退路了。
李靖提了楊晨,倒是讓他想起來一件事。
一想到此舉意在讓李治立功露臉,李泰恨得咬牙切齒,哐當哐當抄起長劍把門都砍爛了,一聲咆哮后丟下長劍便準備衝出府去,要不是身邊王妃眼疾手快將他攔住,他已經頭腦發昏去找李世民了。
李治剛被封了晉王,還給了他章蒙這個狀元為心腹之臣,眼看水漲船高,但是還有一個李泰虎視眈眈。如果能跟在楊晨身邊去突厥歷練,同時掙一些民心和功績回來,到時候封為東宮更是順理成章。
另一頭得到消息的李泰卻是氣的嘴唇都抖了。
打定主意,李泰便冷靜下來,回屋梳洗一番后便去找長孫皇后了。
李世民原本還想著必定是楊晨胡攪蠻纏去找李靖來說情,但是現在想想,好像他還有些本事,從他在高句麗的所作所為中,李世民看得出來楊晨對百姓人心的收攏手段,這手段不能說如何的厲害,但是至少是有分量的,大唐能輕易在高hetubook.com•com句麗推行教化,和楊晨脫不開關係。
他之所以把楊晨說出來,只是因為還沒來得及說程處亮,原本他還打算說完楊晨再說程處亮,然後讓陛下仔細挑挑,畢竟程處亮領兵打仗是有祖傳基因的,節度使又要有調兵遣將的能力,所以選程處亮為節度使的可能性比較大,而楊晨,不過是要去突厥而已。
這消息太突然,以至於他半天沒回過神。
程處亮倒是完全沒計較名目的事情,陛下下旨讓他跟楊晨一起去,基本上就是同等地位,只是礙於節度使只有一個罷了,反正他去了,也是辦實事,掙名聲的。
李世民沉默半晌,卻是鬆開了眉眼,頗有種下定決心的意思,但是在場還有房玄齡。
眼見李靖塞人成功,長孫無忌拱手一擺:「陛下,臣以為,不如讓晉王也一同前往。」
夫余圖被以行刺之名抓了起來,他想法子拿著證據卻求見,卻被敷衍幾句,後知後覺才反應過來這事是個圈套,他嚇得幾天不敢出門,生怕被查到他跟夫余圖勾結一事m.hetubook.com•com
,沒幾天就聽到下旨要出兵百濟的事情,而夫余圖也沒幾天能活了。
這話讓李世民有撥開雲霧見天明的興奮感。
君臣幾個都十分滿意,眉開眼笑的各自散去了。
長孫無忌越想越覺得是個好機會,當下便出列道:「陛下,臣也以為唐國公甚好,不如陛下下一道恩旨,須得在突厥教化成功后才可返回,到時候唐國公必定全心全意投入,不會有絲毫懈怠,以唐國公的見識和手腕……」長孫無忌不是很想承認楊晨有兩把刷子,但是高句麗的例子擺在那裡,至今為止高句麗都還能聽到感恩楊公爺的消息,「臣以為或許不出一年便能將突厥百姓教化,與我大唐同心同德!」
他原本還在擔心治兒沒有經驗,就算他有心,以後也未必能治理好天下,但若是讓他去突厥試試水,長進是肯定會有的,也不失為一個好機會。
長孫無忌這不會是在捧殺吧!
硬著頭皮,李靖說了句長孫大人高見。
李世民一聽,約莫猜到了是誰,但是沒拆穿,問道:「何人?」
「和-圖-書房卿,你以為如何?」
李泰如同被雷劈了一下,靈台瞬間清明起來。
李世民聽完微微頷首:「不錯。」
這一下,一開始還沒人選,幾句話下來卻塞了滿滿一大車出來。
而高句麗便是楊晨的傑作。
「治兒?」李世民眼神閃了閃,皺眉道,「他去做什麼?」
這讓李靖抓住機會,面不改色的道:「房相言之有理,突厥民風彪悍,如今頡利被活捉,其他大小單于才不得不臣服,依臣陋見,不如讓忠勇侯隨同前往,他與唐國公情同手足,二人互相信任相輔相成,定能妥善處置諸多事務。」
很快,消息便傳了出去,楊晨沒想到自己會落個節度使的名頭,更沒想到李世民會給他設置一個業績考核標準,不達到標準不允許回來,這讓他有點淡淡憂傷。
李泰這幾天精神緊繃,就怕什麼時候自己被拉出去,落得跟李承乾一樣被廢的下場。
「臣,倒是有人舉薦。」
等了好幾天,也不見宮中對他有所發作,剛鬆了口氣就聽到李治被封王,如今又讓他跟著楊晨一起去突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