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曹宗瑜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
在取得勝利之後,狠狠的打擊了鄭氏的囂張氣焰。莫敬完另一個擔心,就生出來。大夏到底想要什麼?
張軒笑道:「武將軍快快請起。」
鴻基煤礦所在地,與廣西相去不遠。
現在還沒有找到。
不管怎麼說,自立一方,都比做別人臣子舒服多了。
只是是時勢變遷之下,與當初的仇敵莫氏交好,共同反對鄭氏。
但是有一件事情,張軒卻放不下來。那就是張軒規劃之中的鋼鐵聯合體。
張軒而今已經是位極人臣。
反正吃虧的是莫氏,又不是朝廷。
雖然不知道這重炮是不是來自澳門炮廠。
張軒決定讓曹宗瑜留下來,鎮守兩廣,並將這一攤子事情擔待起來。
「外臣拜見大將軍。」一個黑瘦老漢說道。
曹宗瑜雖然說明白了,但是張軒還是有些不放心,說道:「這樣吧,明日弭兵之會,你就跟我一起去,也讓這些人認識一下你,將來你少不了與他們打交道了。」
而留中不發,也算是一種態度。
張軒估計,即便不論技術上進步,單單建立起,鴻基港,海口港,珠江口三角運輸體系,大量產出生鐵,都需要一段時間
和圖書,至於讓冶鐵業在大規模冶鐵之中,技術提升。更是不知道何年何月的事情。
這個好像老漢一個人,卻是宣光鎮一鎮之主,也算安南四個割據政權之中,最沒有存在感的那一個了。
羅玉龍雖然在政事之上對張軒多有限制,但是軍事之上,卻對張軒多有支持,對這一件事情,沒有做任何評價,不過對彈劾張軒的奏摺,全部留中不發。
「末將明白。」曹宗瑜說道。
張軒淡淡一笑說道:「過獎了。」
武家割據的宣光鎮的時間已經很久了,就在當初莫氏篡位的時候,武家祖上是反對莫氏的一員,那個時候就割據宣光鎮了。不過比起莫氏,鄭氏,阮氏的實力,武氏一直在宣光一地。
張軒覺得曹宗瑜財堪大用,即便將來不封一個郡王,最少弄一個國公吧。
而這一次莫氏能東征勝利,佔據鴻基一帶。就有武氏在西方牽制鄭氏軍隊的功勞。
三來,張軒即便入京,張軒派系也是需要維護的,張軒在京中照顧不少,張軒想讓曹宗瑜繼承他在兩廣的影響力。
張軒覺得自己回京之後,估計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不可能出兵放馬了。曹宗hetubook.com.com
瑜跟著他入京,也沒有什麼用處,說不定一併蹉跎了。曹宗瑜與張軒不同。
對於鄭氏來說,並非是要害之地。
對於這一件事情,張軒很是坦然。
張軒送走他們之後,對曹宗瑜說道:「安南局勢決計要在外面的控制之中,不過鴻基煤礦一定不容有失,甚至不惜派兵駐守。」
他自忖他即便是什麼也不做,只要熬年齡,大抵將來天下一統的時候,羅玉龍也少不了給張軒封一個王爺噹噹。在京師主持大局也好,閑居也好,沒有問題。
張軒目光掃過武少淵與莫敬完兩人,對他們兩人目的自然是很清楚了。他們想藉助大夏的勢力,奪取更多的地盤。但是張軒卻不允許這樣的事情。
就在張軒本人也覺得,在鴻基煤礦到手之後。張軒對現在安南,一點興趣都沒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張軒的心情與鄭氏家主鄭梉有一點相同的地方,那就是只要邊境安穩,鴻基煤礦到手,即便是吃點虧,也沒什麼?
「謝大將軍。」曹宗瑜自然不會拒絕。
他甚至懷疑這一次,羅玉龍御駕親征平定四川之時,就是張軒解除兵權入京主政樞密院之日。張軒征南大將軍府和圖書在南方抵定之後,撤銷本就在情理之中,從羅玉龍默許文官斬斷張軒向地方上伸手的行為,就看得出來。
是默許,還是保留意見,就要看各人看法了。
「多謝大將軍恩德,莫氏上下唯大將軍馬首是瞻。」莫敬完一點已經都沒有,立即答應下來。
沒有什麼發展。
而武氏在這樣的事情上,並沒有發言權,不過是一個陪客而已。
張軒卻不知道,他小看這個莫朝皇帝。
證明了這一點,鴻基煤礦的啟用,可以代替大量的木炭。
莫敬完說道:「大將軍,此戰大勝鄭主,都是大將軍餘威所至,卻不知道大將軍而今有何章程?」
一來是因為曹宗瑜跟隨張軒時間最長,對張軒的心思了解的最透。張軒留下曹宗瑜,也不擔心下面的人不能立即張軒的本意將事情做偏了。
讓他在外將兵,對曹宗瑜來說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個態度讓張軒有一點點小小的意外。
所以這一次來的,就是武氏的家主武少淵。
這一件事情如今才算開了一個頭,張軒特別要求製造局研究的焦炭煉鐵實驗已經出來,他們證明將煤處理成焦炭之後,用來煉鐵。與木炭的效果相差不大。甚至更好一點https://www.hetubook.com.com。
最後大夏作為莫氏的後台不輕易出手,而莫氏在大夏支援之下,一點一點的將鄭氏給打敗。
但是這就說明一件事情,安南雖然弱,但是軍備實力,不容小窺。
「打鐵還要自身強,朝廷不可能一直扶持你們,只要你們自己能發展起來,才算是真正的強大,而今見好就收吧。不過我也保證,各自息兵之後,鄭氏決計不敢北上。」張軒說道:「既然朝廷主持弭兵之會,那麼鄭氏敢越雷池一步,朝廷定然出兵擊之。」
二來,就是為了曹宗瑜的前程。
冼子靖也準備,聽從張軒的號令,將製造局在海邊建立分局。用鐵冶鍊。這個分局所在地,很可能是珠江口一帶,至於具體什麼地方,還沒有定下來。唯一讓張軒有些失望的是石碌鐵礦的探查進度。
鄭氏忌憚朝廷不敢大大出手,但是如果讓鄭氏確定,朝廷有滅絕鄭氏之心,鄭氏爆發出來的力量就不容小窺了,要知道在數年之前,鄭氏與阮氏的交戰之中,就出現了葡萄牙人的重炮。
遲早有這麼一天。
莫氏只剩下高平四城的時候,想這些問題,毫無意義,只要能保證莫氏傳承不絕。莫敬完內附的心思都有了。但是而今莫氏和_圖_書威名重新樹立起來之後,他心中難免有別的念頭。
如果大夏大舉進攻安南,莫氏必須跟隨,這也是沒有辦法事情,但是對莫氏來說,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如果在生死存亡之際,鄭氏說不定願意與阮氏聯合,再加上安南百姓分離中原太久了。已經有了自己的民族意思,即便擊敗了鄭主,未必能安堵安南百姓。在中原勝負未定之時,在安南重開戰場,本就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實際上已經有人在朝中彈劾張軒,擅開邊釁。
張軒知道他不能在廣西久留了。
張軒以為莫氏想借大夏之勢繼續打下去,卻不知道莫敬完內心也不想打下去了。
而張軒的選擇,從某種意義上,是符合莫氏的利益的,吞了一片遠超高平四城的地方,莫氏可不是要好好消化,暫時罷兵對莫氏有利無害。
原因很簡單,他此刻擔心的並不是鄭氏,而是大夏朝廷。
畢竟莫氏搭上張軒之後,立即變得闊起來的樣子,實在讓人羡慕。
這一次弭兵之會,武氏也過來了。不過他主要的目的,不是弭兵,而是與大夏撘上線。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謝大將軍。」武少淵起身說道:「今日能見大將軍天顏,外臣真是三生有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