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劉文秀說道:「二哥如果想入主雲南,我們兩兄弟雙手贊成,但是投別人,卻是——」
他們怎麼看忽視這位二哥的能力,剛剛打的普安州之戰,就是他們望塵莫及的。
艾能奇打開一看,整個臉頓時黑了。說道:「好一個,楊畏知,好一個王夫之。」
兩人對此已經爭論了不只是一次了。
再加上明軍之中其他派系的人。
孫可望與李定國兩人的能力,在他們兩人之上,他們都是知道。
因為在亂世之中想活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追隨強者,而不是弱者。
「兩位兄弟。」李定國說道:「天下的局面已經很明顯了,我早就說過,非清即夏,非夏即清,當初我們如果能一統全蜀,或許還能天下之中分一杯羹。從成都撤退之後,我們已經失去了在天下棋盤上下棋的資格了。」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聽到外面有喧嘩之聲。還「傖啷」的抽刀之聲。
「我們跟著義父起兵,征戰天下,不敢自稱英雄,但絕非庸人,難道就要這一個下場嗎?」
「三弟,四弟,你們那一個跟我說,有稱孤道寡之心,二哥我二話不說,明日就帶兵離開曲靖。」
不過,即便上hetubook.com.com面說定了。但是下面的合流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
李定國心中一動,暗道:「天助我也。」問劉文秀與艾能奇兩個人,道:「三弟,四弟你們準備怎麼辦?」
劉文秀這麼問,就說明他們已經心動了。李定國說道:「三弟,我之前說過,非夏即清,非清即夏,只有這兩個選擇。你們忘記了義父之仇了嗎?」
艾能奇說道:「二哥,我信的過你,但卻信不過所謂大將軍,我老四隻會打仗,也沒有什麼非分之想,如果跟著二哥打仗,沒有問題。但是對於投夏,實在是有些擔心。」
可以說,孫可望一離開,整個雲南沒有一個可以震懾住所有人的強力人物。
「而今投夏,朝廷正在用人之際。到時候各列公侯,開國攻臣,世襲罔顧。」
這個消息就好像是壓死駱駝最後一個稻草。
劉文秀與艾能奇對視一眼,心中一沉。
而今他們之所以能壓制住李定國。就是在於他們精誠合作。
在永曆與李定國之間,他們寧可選擇李定國。
「縱然有千般手段,能支撐到幾時啊?」
劉文秀說道:「二哥,今後就拜託二哥照顧hetubook.com.com
了。」
畢竟這數年來,張軒聲名遠播天下。與此同時,張軒麾下的各個將領,名聲也傳了出來。
特別是李定國本部人馬實力不足以壓制其他各部。越是如此,越要小心的來。
艾能奇說道:「拜見二哥。」
楊畏知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擁永曆上台。
李定國心中一動,暗道:「好問題。」
孫可望與李定國的分歧就在這裏。
下面的人立即將書信奉上。
艾能奇心中一緊,說道:「拿上來。」
李定國目光如炬說道:「你們誰有這個心思?」
他們三人在這個說的很入巷,決計沒有鴻門宴的心思。李定國說道:「一起出去看看。」
對於這個心結,李定國一時間也沒有辦法化解。
如果後方安堵的話,兩人聯手再加上兵力優勢,壓制李定國還是有把握的。
「我等與清廷不共戴天,決計不可能投清的。而與清廷相爭的,也只有夏了。」
或許他們還有這個心思,卻不是能說出來的時候,不為別的,他們還都不是雲南之主,他們兩人不管是誰想成為雲南之主,最大的對手,就是對方。
別的不說,沒有孫可望,劉文秀與艾能奇之間,和圖書都有矛盾了。
「是,我就此撤走。你們兩人還保佑雲南,但是天下大定之後,誰能留你們。到時候又是一番征戰。」
劉文秀與艾能奇心中也是複雜之極。
曹宗瑜作為張軒的副手,也是一位決計不能忽略的將領。
三人頓時一愣,彼此對視一眼。
「罷罷罷。」劉文秀心中一點念頭也被放下來了,說道:「二哥,夏朝如今這局面,還能支撐下去嗎?」
聽說曹宗瑜來援,也讓他們心中一驚。
一旦有亂子的話,李定國說不定死無葬身之地。固然這一件事情著急不得。
事情尚沒有做完,但是請功的奏疏,主要是為劉文秀,與艾能奇,以及大西軍其他諸將的封賞事宜,這個事情萬萬不能拖的。將奏疏飛馬報給了張軒。由貴州到湖南,再轉湖北,不過三四日光景,就送武昌。
所謂寧為雞頭,不為馬尾。大多數都有這個心態,不管說大勢如何,他們不到萬不得已,都不想向人低頭。
「什麼?」劉文秀大罵道:「豎子敢耳!」
「大哥不肯放棄,一心要插一手。難道你們也不肯放棄嗎?」
但是現在的話,卻是有問題來了。
「而勢盡來投,不過是亡國餘孽,以愚兄之力,hetubook.com.com也不過保全你們的子嗣首級而已。」
劉文秀與艾能奇聽了,忍不住點頭,其實李定國說這樣的話,不是一日兩日了。
李定國見這樣,大喜過望,一把攙扶起兩人,說道:「好好好,今後我們兄弟在朝廷之中互相也有一個照應。」
艾能奇說道:「楊畏知聯合沐國公已經控制了昆明城,擁永曆臨朝。奪取大哥在昆明附近的所有基業。」
李定國與曹宗瑜的聯合,足以讓他們心驚。
任何話語權都建在實力之上,他們現在必須要做出一個妥協,要麼向永曆妥協,當永曆的臣子,擁護永曆親政。換取與後方的合作,有足夠的物資與李定國做戰,要麼與李定國妥協,回去平定昆明的亂子。
「大勢如此,雲南區區蠅頭小利,有什麼值得留戀的。為新朝柱石大臣,豈不是勝過雲南一土皇帝?」
劉文秀與艾能奇或許能受得了對孫可望,俯首稱臣,對李定國俯首稱臣。但是對彼此俯首稱臣卻不是滋味。
甚至孫可望遺留在雲南的一派,也不會輕易臣服於他們兩人之中任何一人。
劉文秀與艾能奇你紛紛點頭說道:「好。」
「雖然先帝戰死揚州,南京,江南紛紛淪陷,但是有大將軍在www.hetubook.com.com西京,提兵數十萬,有閩王在福建,戰船千艘。夏之國力,決計沒有到枯竭的地步。」
李定國說道:「你們可以試試你二哥的手段。是不是真有信心從我手中奪取曲靖。而且我已經給廣西曹將軍傳信了,想來要不了幾日,曹將軍就會大隊人馬從泗城州西進,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兵臨曲靖。到時候局面如何?再做計較不遲。」
與李定國相比,永曆是一個十足的弱者。劉文秀與艾能奇自然不想將自己的前程與安危,寄托在一個弱者身上。
如果承認有這個心思的話,就會說明他們兩人關係的破裂。
兩人如此決斷,讓大西軍各部再次合流為一,不過這一支大西軍的首領,由孫可望變成了李定國。而名字也從明軍換回了夏軍。
轉了幾個人手,就轉到了張軒的手中。
「而我信的過大將軍,大將軍不日要正位監國,大夏在大將軍手中,定然能驅逐韃虜。」
劉文秀與艾能奇一時間不說話了。
劉文秀與艾能奇從來沒有將永曆放在眼裡,不過是一個俘虜,一個招牌而已。此刻讓他翻出浪來了。
「怎麼了?」劉文秀問道。
三人聯袂出了茶鋪,看見外面有一個跪倒在地,說道:「四殿下,昆明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