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男兒到死心如鐵,親試手,補天裂
第七十六章 襄陽與南京(十七)

將所有的將領都安頓好了之後,張軒大手一揮,讓這些將領統統去休息。
這也是張軒個人的一點習慣了,每逢大事需要有靜氣。不管是真靜氣,還是假靜氣,都要給下面人裝出一個胸有成竹出來。故而每逢大戰之前,張軒自己就要好好睡上一覺。
張軒一擺手,手輕輕向下一壓,所有人都感受到身上一沉,不敢說話了,一時間鴉雀無聲。
張軒一想起臨潁城之中,滿城的屍首,一股怒氣幾乎要絕冠而出。語氣之中,也多了幾分堅硬。
於是同時這個消息也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
「末將願意。」兩個聲音幾乎同時說出來。
在尼堪的協助之下,濟爾哈朗清軍各個軍隊都在準備這一件事情。幾乎到了毫不在意保密的地步。
這一次大舉南征,與傾國之戰,也差不多了。而今的後方,除卻北京,與遼東留守軍隊,還是有九邊防範蒙古的漢軍之外,幾乎沒有一兵一卒了。幾乎空城了。
濟爾哈朗其實並沒有看著城下的夏軍士卒收拾殘局的樣子。
「好。」濟爾哈朗說道:「就按你說的辦。三日之後,我們大舉撤退,我到要看看,這些賊人,到底有幾分能www.hetubook•com.com量。」
濟爾哈朗說道:「我大清一統天下的大敵,是鄭氏,而是張軒。所以我才想引張軒頓兵於此。好牽制他的兵力,讓他什麼也做不了。」
就這樣,好像樊城戰場一時間變得和平之極,甚至大炮都不亂用了。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等待著數日之後的交手的時候,一個消息遠遠的傳來,幾乎是前後腳的傳到了兩人的耳朵之中,就是南京的消息。
許都與鄧和對視一眼,許都眉毛一挑,大聲說道:「多謝殿下恩准。」
諸英違逆老奴,被處死。故而尼堪雖然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但是卻沒有一絲傲氣,就好像是一尋常老將軍一樣,躬身說道:「如何,才能牽制張軒的兵力,在於樊城嗎?不,在於王叔。」
這固然有許都的能力遠遠在鄧和之上,即便是有張軒的培養,鄧和的能力也比不過許都。有些人就是天資問題。讓人不由的帶著幾分感嘆來。而且許都雖然是張軒的親信,但是比起其他人,還是隔了一層。
「故而,那麼不佔據樊城,只要王叔所部主力在此,張軒就不得不引大軍在此。與王叔鎮守南陽https://m.hetubook.com•com,還是鎮守樊城其實並沒有太大關係。所以王叔最應該做的是,保全大軍,而不是限大軍于危局之中。」
這樣的事情,他已經看多了。
濟爾哈朗也是打老仗的人了。自然不會不知道,在這個道理。只是此刻他卻毫不在意。
「而今南蠻已經圍三缺一,而一旦樊城被包圍,王爺覺得,後方可有能有多少援軍?」
「與東虜一戰,從來都是惡戰。」張軒說道:「誰願意為大軍之先,先破東虜。」
濟爾哈朗轉過頭來,說道:「尼堪啊?叫我王叔吧。」
尼堪說道:「王叔,我們在野戰之上,我們從上到下,他們都不是我們的對手。既然如此何懼之有。到時候在戰場之上,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這兩個人,一個是鄧和,一個是許都。
張軒聽了之後,首先是不大相信。倒不是覺得這東西不對,而是覺得有一些蹊蹺。這樣的軍事行動,在張軒的印象之中一般都是嚴格保密的。不到最後一刻,都解開謎團。
濟爾哈朗在擔心多鐸。也擔心,撤走之後,張軒就能順流而下,影響江南戰局。
「示威?」張軒心中暗道:「是遙戰?和_圖_書還是陷阱?」
「哦——」濟爾哈朗看著尼堪,說道:「差在哪裡?」
「不管是什麼,我都不能坐視不管。」張軒心中暗道。
「你是來勸我退兵的?」濟爾哈朗說道。
尼堪說道:「多謝王叔。」
隨即張軒開始安排各軍的任務。
「末將願意跟隨殿下,建功立業。讓東虜片馬不的回軍。」鄧和說道。
「喳。」尼堪先答應一聲,隨即說道:「樊城不過一彈丸之城,一小城而已。」
張軒目光掃過來兩人,說道:「既然如此,就讓許都來吧。」
「既然如此,王叔更應該保重身體。只要王叔大軍在此。張軒之軍,決計不敢擅自撤離。也能達到王叔牽制賊人的目的。」尼堪說道:「還請王叔三思之。」
濟爾哈朗嘆息一聲說道:「我撤容易,但是張軒卻騰出手來了,江南的局勢會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濟爾哈朗沉吟了一會兒,覺得尼堪所的對。他轉過頭來說:「好。只是南蠻虎視眈眈,我們能輕易撤走嗎?」
尼堪說道:「王叔英明。不過以侄兒之見,王叔想到有一些差了。」
尼堪聽了,低聲說道:「王叔英明,今日之戰,僅僅是一個開始,繼續下去也和_圖_書不是一個了局,還請王叔早下決斷。」
濟爾哈朗聽了之後,苦笑說道:「大概是沒有吧。」
他只不過是思慮太多,想出來透透氣而已。他忽然聽到身後有腳步聲傳來。一個將領上前,在濟爾哈朗身後躬身說道:「王爺。」
鄧和這話一出,所有人都大吃一驚。其他人紛紛跟隨,一個個紛紛表態。
這一封情報,就好像一塊石頭砸進湖水之中,掀起了軒然大|波。
他們自然是知道,當先鋒,戰功是最多的。但是也是最危險的,如果本事不濟的話。這個任務,即便是接到手裡,也完不成,不過是徒勞送死而已。
張軒此言一出,讓會場有一絲絲平靜。很多人的眼觀鼻,鼻觀口,似乎在用肢體動作拚命說一句話,那就是:「不要選我,不要選我。」
如果不是多爾袞之前已經大規模殺戮一遍。民間不敢對抗官府了。否則北方局勢不會如此穩定。
張軒在鄧和與許都之間,稍稍權衡一下,就決定了許都。
尼堪是諸英的兒子,按愛新覺羅家族之中的輩分,也該叫濟爾哈朗一聲叔叔。不要看他們兩人年紀差不多,甚至看起來。尼堪比濟爾哈朗還嫌老幾分。
他思量片刻,立即召集諸將https://www.hetubook.com.com,將這個情況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說道:「清軍已經準備撤退了,只是我大夏的地方,是東虜說來就能來的,今日我要他來了去不得。」
只是不同的消息,在不同的人那邊有不同的認知。而不同的認知,又帶來不同的決定,不同的決定衍生出不同的變化。
但是即便再穩定,也不能遮掩,清軍的兵力運用到了極限,即便濟爾哈朗被困在此,後方大概率也不會有人來救的。
濟爾哈朗聽了,尼堪的話,心中好像突然一亮,只是這種光亮,好像蒙了一層窗戶紙。一時間看不真切到底是什麼,他不動聲色,不置可否的說道:「說下去。」
尼堪說道:「王叔多慮了,且不說十王征戰多年,經驗豐富,而今的局面他自己能應付下來。鄭家小兒,雖然來勢洶洶,在我看來,虛的很,不過一戰就能平定下來。」
如果可以,許都死了,張軒固然覺得損失不小,但是這種損失,還是可以排除的。但是如果鄧和一命嗚呼了,對張軒來說,不僅僅是少了一個故人而已。
倒不是多爾袞太過偏向多鐸,而且清軍兵力十分緊張。
「能有什麼用?而今之所以牽制住南蠻大軍,並非樊城之功,而是王叔在此。」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