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幽冥稱尊
第一百零三章 眉心生眼做王侯

眾多陰魂並不因受了禁制而心生怨憤,反而覺得與有榮焉,一起躬身下拜:「我等定當一心為公,不敢作惡!」
張牧之心中一慌,眉心金紋裂開,一道電光激射而出!
陰間也能立廟,百姓也燒香拜神,於是但凡正位軍佔領之處,從上到下,無論大城還是鄉野,軍民都開始祭拜三隻眼的報應王神像。
張牧之忍不住搖頭:「休要賣弄口舌,錦瑟公主發往軍中任職的陰魂都是有才幹的,你不可心存輕視。」
「我今便定王號曰:報應王,閻羅王不能使善惡報應落到實處,便由我正位軍以報應王的名號替眾生做主。」
關元帥更放出「王府只許進不許出!」和「一兵出城,便斬閻王」的話,更是讓都城內諸多鬼兵不敢輕舉妄動。
「我主……真乃天人也!不對,縱使天人臨凡,恐怕也沒有這等隻言片語便收攏民心的手段。」劉猛忍不住出聲感慨。
「都督也見到了,那些號稱鬼王的亂兵一個個的都不成氣候,為了點香火彼此爭鬥。」
「故而每座大城裡面,有那麼幾千兵馬能應付那些來搶劫的賊兵就行,最大的作用還是配合各地官府管束治下鬼民,維持秩序,徵收賦稅什麼的。」
張牧之趕緊止住趙強啰嗦:「好了好了!說正事!你這次前來總不會是為了找我耍貧嘴吧!」
趙強心中激動,忍不住提醒:「主公可定個威風些的,也能壓住那鳥閻王!」
「好!這隻眼添的好!你自己去果報司衙門報功,讓錦瑟公主給你發賞錢!」
徐仁達連忙拱手還禮:「陽間人力有窮,受限於山川地勢之隔,大軍往來不便,故而需在要緊之地設置雄關,駐兵守衛國土。」
初始時張牧之聽了心中確實舒爽,過了會兒見趙強再沒什麼事兒了,便將他趕出小院。
王生心中志得意滿,踱著官步走回果報司衙門裡去辦公。
夏鶯手捧書冊連連點頭,覺得春燕姐說得對,駙馬爺就是個甩手掌柜。
總而言之,只要有才便能重用,不像陽間有什麼高低貴賤之說。
眾陰魂都再次躬身:「拜別王大判!」
短短時日內,軍營中新兵的心性轉變簡直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縱使劉猛這等生前經歷過靖難之役的將軍,或是徐仁達這等積年老鬼都沒見過這等情景。
趙強念了兩遍,忍不住讚歎:「對!主公這名號厲害!閻王爺作了惡事,主公便給他個報應,正是報應王!」
趙強點頭記下,又說:「徐軍師讓我來請主公為自家定個名號!」
趙強連忙點頭:「可不是嘛!人死後這陰魂不去陽間墳地里居住,選擇留在陰間,本來是想著陰壽長久,也算是多活些時日。」
錦瑟公主一邊翻著一本「拾珠冊」,一邊忍不住感慨。
這些陰魂在往閻羅王的領地上任之前,都會到「果報司」前的廣場上叩拜城主大人的神像。
然而經歷了幾次之後,諸多新兵的態度都開始轉變了,幾乎是爭著搶著對那些「害民惡賊」動手。
https://m.hetubook•com.com無論是人是鬼,其實心性都有共通之處,剛開始是讓這些新兵處置那些閻王麾下的貪官,畏懼者有之,抗拒者有之,大多都是不情願,被火銃軍拿火器指著不得不去。
趙強也跟著哈哈大笑,開始換著花樣拍馬屁。
「想不到這閻王麾下各級官府已經糜爛到這種地步了!」張牧之忍不住搖頭嘆息。
「老朽正是想著城主大人興正義之師,賞善罰惡,救陰陽兩界眾生與水火,便多畫了這一隻眼睛,此眼乃神眼,能辨別善惡,有無上威嚴!」
張牧之無奈扶額:「你是想說簞食壺漿吧?」
如此過了兩個月,閻羅王統治的糾綸國疆域便被正位軍佔領了四分之一。
小院里,趙強正嬉皮笑臉地向張牧之彙報最近的戰況。
待考弊司廣場上空了下來,有兩個跟著趙強從前線來的士兵抬著一張桌子過來,隨後又有一個擅長丹青的老年陰魂在桌上展開紙張,持筆描繪張牧之的畫像。
趙強嘿嘿笑道:「對!就是這個!那些從枉死城發往軍中的秀才就是這麼說的,還是主公有學問,老趙我是個粗人,哪裡曉得這些!」
劉猛依舊想不明白:「糾綸國疆域廣大,緣何只派這點兵力守衛邊境?」
接下來就簡單了,派兵接管當地官府,把衙門裡大小官員都一網打盡,搜羅罪證,開討罪大會。
正位軍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四座大城拿下一座。
「本官也不隱瞞你等,那道紅光既是護身法光,亦是一種禁制,爾等為官之後若是作惡,便要受那烈焰焚身之刑!」
正位軍的名聲又再次衝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這邊境之地「有了冤屈就找正位軍」漸漸成了風氣。
讓那些受了欺辱和壓迫的窮困鬼民,在眾目睽睽之下控訴富貴之鬼的罪行,講明自家所受冤屈,而後再將罪犯公開處刑。
張牧之想了想:「十殿閻羅都是為彰顯因果報應而設,旨在懲惡揚善,昭示天理輪迴,然而第五殿閻羅王貪婪無度,使報應之說無法落到實處。」
冊子里記載著各類英才魂魄,善於理政的,善於軍事的,善於刑偵的,善於數算的,甚至是善詩詞、樂器的,可謂是各行各業皆有。
神像由一種產自陰間的白石製成,頭戴道冠,端坐蓮台,面目也雕刻的栩栩如生,手中拖著一盞青銅蓮花燈盞。
老畫師連忙點頭:「軍爺放心!放心!我們枉死城中的鬼民都受城主大恩,在下定當仔細描畫!」
錦瑟公主卻不惱怒,反而笑的十分開心:「你們兩個懂什麼?他勤于修鍊才是正途!神明治世不比凡人,無論下面兵將怎麼打生打死,上位者的法力神通才是決勝的根本!」
「各地鬼民百姓往日被欺壓得很了,我軍一到,居然有無數百姓踴躍參軍,要跟著我們推翻暴政……」
第五殿閻羅王所治鬼國名為「糾綸國」,邊境處有夜明城、夜安城、無歸城、無常城四座大城,聯合管轄附近數www.hetubook.com.com萬里疆域。
張牧之瞬間便領會了徐仁達的深意,忍不住贊道:「徐先生果有大才,名正則言順,我軍治下百姓越來越多,總該知曉是誰在帶領他們同閻王爭鬥。」
「哪料到這閻王爺帶著大小官員壓榨的太狠,諸多陰魂活的苦不堪言,有那些實在受不了想搬到陽間去的,發現已經回不去了……」
「進城要開門錢,在路上走要過路錢,做買賣要收錢,有事兒找衙門,要報官錢,升堂錢,差役辛苦錢……」
「陽間有改朝換代,山河革鼎之說,陰間十殿君王都是酆都大帝任命,而且神明壽元無窮,這造反也沒用啊!」
某日,張牧之正在蓮台上運功,突然感覺額頭髮癢,忍不住伸手一模,感覺眉心多了一條縫隙。
於是正位軍再也沒什麼顧忌,光明正大地朝著糾綸國邊境而來。
如此一來,枉死城中諸多等待投胎的冤魂便多了一條出路,歸入城主座下謀生,也算是另類的「成神」了。
城中幾千鬼兵畏懼正位軍之威,自然不肯輕易冒頭。
張牧之目光直直盯著趙強也不說話,趙強一愣,隨即反應了過來:「主公恕罪,扯遠了……大哥的意思是讓主公畫條線,我軍達到這數目后便不在招兵。」
比如不拘泥形式的用才之策:善於軍事的交給劉猛任命,善於政事的便打發去新占的地盤當官,善數算及各行業人才便打發去協助鬼民百姓經營生計……
錦瑟公主手下的得力幹將王生戴著紗帽,穿著官服,大聲對眾多陰魂囑咐。
「城主雖然請關元帥壓住了閻王爺,但若自己修為不夠,這基業也守不住,而且他也並非毫無作為,每每出言便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身後春燕忍不住嘀咕:「這也要公主慧眼識珠才行,不像城主大人,只知道閉關修鍊,都不來看看公主……」
自來陰間后長明仙子第一次現身而出,仔細看了看,發現張牧之額頭多了一道金色紋路,驚疑道:「還真長出了第三隻眼睛?」
新兵當著百姓的面處決了害民的官吏,那便是斷了後路,從此改邪歸正,融入了正位軍的大家庭。
不過此人心性豁達,在枉死城中熬了那麼些年,胸中也沒生出什麼怨氣、戾氣,反而「鬼老成精」,混成了陰間「百事通」。
張牧之之所以能成事,一是因為自家不必為養軍的香火發愁,二是秦廣王、轉輪王等地府君王願意出兵幫他牽制閻王爺的兵馬。
「十殿君王都是各司其職,治下十大鬼國之間也不會相互攻閥。」
王生點頭,揮手道:「都去上任吧!」
自地府十殿設立以來無數年月,這陰間眾生哪裡見過這等陣仗?
每小隊正位軍少則幾百,多則近千,根據云隱衛打探的消息,先捉拿那些壓榨窮鬼的富戶,抄家之後將香火財物分給諸多窮鬼。
大軍之中,都督劉猛一邊騎著駿馬趕路,一邊聽手下幕僚彙報雲隱衛打探的消息。
趙強笑道:「也不是不許,和-圖-書就是要錢……說是早已在陰間登記造冊了,再返回陽間需要改戶籍,要交香火錢!」
「啊!?三隻眼?」
於是幾百雲隱衛偽裝之後,給守門的士兵交了金銀混入城中,到了夜間持兵器摸入城門下,殺了守門兵,然後放火製造混亂,打開城門……
劉猛知曉此人確有才智,於是笑道:「正要徐先生解惑!」
張牧之確實不親自掌軍,也不怎麼理政,然而卻以來自後世的眼光指點軍、政的走勢。
沒錢賄賂陸判,也就輪不上投胎轉世,他就一直在枉死城中待到現在。
「許多交不起錢的陰魂只能苦挨,陽間一天,陰間一年,一年陰壽就是三百六十五年,有的熬呢!」
再加上正位軍派出些口才好的說書人,到鬼民之中宣講張牧之寫的幾項規矩,而且編成了朗朗上口的歌謠四處傳唱。
趙強也點頭道:「正是如此,我正位軍如今不似剛來陰間時那樣力量薄弱,大哥把參軍標準提高了許多,要生前練過武藝,或是身高力大的陰魂才能應徵入伍。」
鬼國都城內大小官員都生出危機感,但閻王爺被囚禁在王府之中,不能同外界傳遞消息,眾臣也就無法可想。
後來更是全家都被元軍抓去做壯丁,因此陽間也沒有了香火供奉。
劉猛聽了徐仁達的講解,忍不住哈哈大笑:「如今閻王爺被關元帥囚禁,想必那都城中的大軍也不敢妄動,這正是上天助我等成事。」
枉死城中,錦瑟公主頒布的招賢榜效用更加明顯,城中越來越多的冤魂前來應聘。
正位軍深得民心,報應王果然給那些貪官污吏降下了報應,於是陰間報應王的神廟就遍地開花,更有無數鬼民將三眼神像請回家中供奉。
趙強一拍大腿:「誰說不是呢!百姓慘啊!所以我正位軍每到一處,那百姓都是夾道歡迎啊,那是什麼,單……什麼壺……迎王師。」
張牧之搖頭:「快十萬了……增員太快了啊,劉都督是什麼意思呢?」
這些閻王麾下士兵無數年來只懂得欺壓百姓,出城剿匪也是順風順水慣了,哪裡見過這等人間爭霸奪城時慣用的套路?
孫悍帶著雲隱衛喬裝之後打探軍情:「閻王麾下果然是貪腐成風,正需要我軍整頓風紀!」
趙強於是收了嬉笑之態,正色稟告:「我軍又佔了幾座大城,並把周邊所屬郡縣、鄉鎮內大小官吏都清理了個乾淨,換成了我們枉死城裡出去的有才之士。」
四城地位大致等同於陽間州府,外側有諸多郡縣拱衛。
趙強帶著自家親軍志得意滿地朝果報司門前走去,口中大喊道:「將主公神像畫完了么?畫完我好拿去前線,讓閻王爺治下的百姓都來拜一拜!」
「陽間有『天妒英才』之說,我原本以為只是虛言,現在從這些往死的魂魄中尋得許多有才之士,才有點明白這句話的含義。」
「描繪的威嚴一些!這畫像要帶到前線去讓我正位軍所有士兵瞻仰,同時也讓那些百姓看看城主大人是何等風采!」一個hetubook.com.com赤甲兵忍不住開口叮囑。
更有許多新兵面對鬼民百姓的感激拜謝,回想自己之前為了香火錢搜刮百姓的行為,忍不住生出悔過之心,痛哭流涕懇求能戴罪立功。
「我雖不在乎什麼陰間位份,但龍蛇無頭不行,我既承負天命,便來做這個開路者吧!」
那老畫師剛描繪完,正在低頭欣賞,聽了趙強催促的聲音,持筆的手不小心一抖,一滴墨汁便落在畫像眉心處,然後快速地滲入紙中。
「就算這樣依然有許多鬼民報名,目前我軍總額已逼近九萬之數。」
「雖然主公說過無需為了地盤同大軍硬碰,但是現在他城中無兵,我軍也就順勢把城池佔下了!頂多他們出動大軍的時候我等再退走就是了。」
「大哥也覺得太快了,閻王爺的軍隊都窩在都城裡不出來,我軍攻城略地幾乎沒遇到過什麼阻礙,最近甚至還出現了許多主動獻城的,這全賴主公威風啊……」
這個原本命定的駙馬渾然不知自己錯過了天大的福緣,反而對現在的生活十分滿意,從未有過再返回陽間的念頭。
張牧之一愣,隨後笑道:「你如此解讀倒也不錯,這陰司之中無論大神小神,判官陰差,哪個敢戕害百姓,我便給他個報應!」
徐仁達出生於元末亂世,胸懷大志,熟讀兵法典籍,準備追隨明主建功立業,豈料剛出家門就遭遇了亂軍,落得個埋屍荒野的下場。
「糟糕!「畫師心中驚恐,抬頭看趙強帶兵已經走到了百步之外,連忙提筆輕輕勾了兩筆,而後才答應:「回趙將軍的話!已經繪製好了!」
而後根據「飛蝗軍」趙將軍的建議,聚集鬼眾舉行審判,共同聲討這些害民之鬼的罪過!
「陰間鬼神治世,大軍往來如風,即便相隔萬里亦可朝發夕至,故而便無需在邊境處屯兵了,大軍都在鬼國都城裡歸閻王爺掌管。」
然後再確保每個俘虜士兵都將「三大鐵律」背誦熟練,編入「新兵營」。
孫悍麾下「雲隱衛」或零或整,喬裝打扮成行商、鏢局、農夫、獵戶等各種職業的鬼民,混入鬼國之內打探四座城池的兵力分佈和百姓多寡情況。
要是換成孫悍、劉猛,說不定就得讓畫師重新繪製,只有趙強這貨善於拍馬屁,心思也多,自然覺得這畫像嘛,當然是怎麼威風怎麼來了!
趙強來到近前剛欲開口讚歎,突然愣住:「嗯?主公眉心怎麼多了一隻眼睛?」
「那便以十萬大軍為限,真正決定大局的還是三個月後的十殿閻君集會,到時候應該不會出現大軍拼殺的局面。」
接下來就輪到趙強的表演了,他帶著火銃軍,領著這些「新兵」,把當地官府中的貪官污吏都綁在一起,讓新兵來行刑。
劉猛將剩下的軍隊分成四批,把軍營扎在四座鬼城不遠處的空曠之地,每日排演軍陣,喊殺聲隨風飄出數里之外。
那些陰魂祭拜之後,蓮花燈盞便會發出一道道紅光,飛入眾陰魂的眉心之中。
「士兵也慣於欺上瞞下,我軍就在城外,估計將和-圖-書領也下了命令要緊閉城門,奈何守門的士兵只要給錢就能進去……,這城池我軍要不取了,那可真是天理不容了。」
再加上軍中「宣講員」的教育,這些新兵心中便生出對正位軍崇高使命的信仰,發誓效忠城主大人,立志追隨城主一起鼎革三界之弊,為三界眾生的福祉奮鬥……
至邊境后先不攻城,而是將大軍呈撒網式散開,分成無數小支隊伍進入村墎、城鎮、郡縣等鄉野之地。
「四座鬼城兵馬加起來居然不足一萬?消息準確否?」劉猛忍不住心生疑惑。
徐仁達同樣在心中生出無限敬仰,感覺自己生前未盡的抱負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都督,小生覺得我們只靠這些新兵,就能再拿下一座城了……」
張牧之聽到此處又忍不住感慨:「陰間不興改朝換代之說,鬼民無論苦熬多久,最終總是要投胎的,故而無數年月以來都是默默忍受。」
他在陽間受悍妻凌|辱,生活鬱郁不得志,在這裏卻能為官一方,一展平生所學,心中快活得很。
「不瞞將軍,如城主大人這等英傑,自十殿閻羅設立以來無窮年月也沒見過一個,短短數月之間就成就這般氣象。」
老畫師聽到趙強口中「報應王」的稱號,於是借坡下驢,用這話來掩飾自家的過錯。
「爾等接受了城主大人的賜福,上任之後當牢記城主大人的教誨,秉持公正為民之心,多行仁善之事,造福陰陽兩界。」
幕僚是個從枉死城招募的書生,名叫徐仁達,在馬上答道:「不瞞將軍,這消息應該是真實無虛的。」
張牧之嘆道:「這些想返回墳丘的陰魂,都是抱著早早投胎的打算,結果卻不放行,這幾乎等於求死而不能了。」
「我正位軍的出現讓他們看到了新的希望,所以才有鬼民放棄了投胎轉世的機會,願意跟著我們同那些欺壓他們的神明拼個死活!」
張牧之好奇:「怎麼回不去?墳丘陰宅算是這些生靈最後的歸宿了,早早熬完陰壽也好投胎,他們連這也不許?」
四萬正位軍分兵兩處,其中周壯率領一萬鬼軍守衛枉死城及附近地域,劉猛、趙強率領其餘兵力浩浩蕩蕩往糾綸國開拔。
趙強連忙保證:「主公放心吧!我老趙最是聽勸!不瞞您說,那些讀過書的,心裏壞點子多著呢……老趙跟他們學的一套一套的……」
老畫師連忙跪地請罪,還未開口便聽趙強贊道:「好!好!主公雖然長得俊俏,但是面相太柔和了些,多這一隻眼睛,反倒是平添了許多威嚴!正好稱為報應王!」
大軍一動,斥候先行。
沒有高大堂皇的衙門,沒有上下打點私相授受,一切都公正嚴明,叫諸多鬼民心服口服。
徐仁達笑著解釋:「都督跟隨城主大人自陽間而來,不明白這陰間情形才會有這等疑問。」
先把敵方將領都殺了,普通士兵都繳了軍械,接受幾天正位軍的教育,讓他們知道我軍是仁義之師,行正義之事。
於是在極短的時間內,正位軍的仁義之名就在鬼國之中傳開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