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養育真龍
第三百六十八章 東皇太一!去死吧!

張牧之刻意放慢了速度往上飛,百里高的距離已經過了一小半,那不知在何處藏身的鯤鵬連個影子都沒看到。
東側只有東皇太一的九龍車和二十幾位古神,除了龍車儀仗的幾千名天兵力士外再沒有別的兵將。
應龍氏見對方回應,瞬間更來了精神:「要我說!白澤你還是和我到軒轅那裡去!軒轅那人你還不知道?為人仗義,說話又好聽……」
兩方人馬數量相差極大,但卻呈現出一種勢均力敵的氣勢。
「嘿!你個小烏鴉!老娘連你爹也不放在眼裡,你換身衣裳就在我面前拿大?你下來,咱們過過手!」
在前方極高極遠處有個綠豆大的黑點兒,仔細看依稀是一隻鵬鳥的形狀。
相比應龍氏的激動,北極四聖和鄧元帥等人依舊覺得打起來的可能性不大,不過也都將兵器拿了出來,準備隨時動手。
張牧之點了點頭:「所以這些古神若不管不顧直接動手,或許還有幾分勝機,偏偏他們一個個惜命的很,想要搞些陰謀算計,如此豈能成事?」
應龍氏一愣:「也是!」然後又換了目標:「白澤!你怎跑他們那邊去了?還穿個丞相的官袍?他們就那幾個棺材瓤子,你這丞相能管什麼用?」
鄧元帥將自家生死置之度外,獨身阻攔一眾古神,急怒之下終於將陰陽雷法融會貫通!
張牧之放聲大笑,看也不看東皇太一一眼,從容不迫地經過九龍車輦,順著金橋往下方走去。
有坐騎的上了坐騎,沒坐騎的腳踏浮雲,一個個都拼了命的往四面八方逃去,僅過了十幾個呼吸就走得乾乾淨淨。
「諸天氣蕩蕩!吾道日昌隆!哈哈哈哈!」
燭龍氏臉上白須亂抖:「應龍!你個瘋婆娘!少在這裏大放厥詞!我等君臣一心,豈會受你挑撥?老夫遲早要和你見個生死!」
「道兄乃先天境界,法力神通無量,不知可否助我勸阻一二?免得雙方斗到最後不可收場。」
「……不是,這小道士在幹什麼?莫不是被嚇傻了?」
天猷、翊聖也曉得形勢,於是也開口勸阻,四人好說歹說,總算把應龍氏安撫了下來。
「真是折煞晚輩了!」張牧之順勢起身:「晚輩雖掌雷部,修行卻未圓滿,日後還望帝君不吝指點。」
東華帝君思索片刻,點頭答應下來:「帝俊不曾助古神鎮壓人族,按理我也不能助人族對付古神,不過若只是讓雙方罷斗,倒也無妨礙。」
下方那馱著瀛洲島的金鰲抬起巨大的龍頭,朝左右望了幾眼,似乎察覺到危險,乾脆把頭縮進龜殼裡去了。
「還有那龍車上的小金烏,你以為穿上帝袍就能稱皇了?皇者需得臣民共尊!讓屬下甘心效死!你問問他們幾個哪個肯為你去死?」
「不是……東華帝君剛剛那麼禮遇那神霄玉清真王,不惜以先天大神之尊https://m•hetubook•com.com親自來迎,這會兒就將他孤零零扔在外面?」
真武大帝手中提著斬魔劍,也往下看了一眼,搖頭道:「不是!他在下面打架利索的很!今天莫非是在盤算什麼計策?」
「晚輩追問這是什麼意思,南華真人也不願說……」
張牧之在下界縱橫無敵,又能施展滅殺一切的混沌神雷,此時也沒絲毫把握面對這些古神的圍攻。
東華帝君也站起來,笑著還禮道:「此小事爾,道友無需放在心上。」
東皇太一氣的滿面通紅,身上帝袍冠帶上隱有太陽真火升騰。
「是南華真人將西王母勸住,並把自家桃兒賜給了我,讓我給玉清真王帶句話。」
片刻后,只聽青童峰上傳來一聲鐘響,然後整個東華帝宮華光大放。
直到張牧之祭起混沌鍾,垂下道道寶光守護周身,墨麒麟才感覺踏實一些。
「縱使一息后我就要重傷失了反抗之力,但誰也不願死的那個是自己不是?」
燭龍氏的大笑聲也順著風傳了過來,北極四聖、鄧元帥等聽了頓時大驚失色。
他們一個個低頭看著那正慢慢悠悠往上飛的張牧之,臉上都是十分玩味的表情,似乎在等待突然出現什麼天罰將那小道士滅了。
這金光速度比雷遁、大鵬,甚至是比大羿的射日箭還要快,只一瞬間就越過了東皇太一的九龍車,朝鯤鵬飛走的方向追去。
東華帝君遣散了殿中仙娥、侍者,笑著喊道:「曼倩!你且來!將你探聽到的消息說給玉清真王知曉!」
「咔嚓!」巨大的雷聲響起,一道粗如山嶽的黑白雷光從雷鑽上飛出來,朝著東皇太一臉上打去。
東華帝君撫須附和:「道友所言甚是!一眾古神不明天機演化之玄妙,空有法力,不修心性,這也是他們註定要敗亡的緣由。」
「這些古神個個都是貪生怕死的鼠輩,縱有法力也成不了大事,今日合該我揚威三界!」
這一番變故將百里高空上的一眾仙神都驚呆了!
張牧之站起身來,躬身朝東華帝君道謝:「多謝道兄高義,貧道銘感五內!」
「我的選擇果然沒有錯,這小子有如此膽色,何愁大事不成?」
「天蓬道兄說的是,咱們今天是來迎玉清真王歸位,鬧將起來不太像話。」真武大帝也開口規勸。
「南華真人說了『北冥南冥,勿驚勿動』八字,讓晚輩轉告玉清真王。」
這是應龍氏自飛升上界以來第一次顯露真身。
「你有本事現在就來!看看死的是誰!老東西!賤骨頭!還有英招也是賤貨!陸吾!禺強!有本事你們一起上,看老娘怕不怕!」
應龍氏還要再說,東皇太一勃然大怒,猛地一拍龍車伏手,大喝:「應龍氏!安敢當著朕的面離間朕的丞相?!」
鄧元帥卻比他們還快,和圖書背後肉翅一展就越過了眾神,來到了東皇太一的龍車前面。
鐘聲、雷聲和眾人的應和聲混在一起,飛快地朝四面八方擴散開來。
「不知南華真人和這鯤鵬是什麼關係……不是,鯤鵬老兄你怎麼還不現身……再過一會兒我就要走到了……」
雙方不再多說,又閑談片刻,飲茶几盞,張牧之便起身告辭。
「北冥南冥,勿驚勿動,有意思,看來這鯤鵬是友非敵啊!這些古神要讓鯤鵬來對付我,真是打錯了算盤!」
大抵愛賣弄口舌之人,都喜歡別人的應和,東方朔聽張牧之問了一句,連臉上的笑意都濃了幾分:
這些古神都神情陰狠的看向張牧之,眼神之中殺機瀰漫。
張牧之又閉目推演良久,對東華帝君拱了拱手:「稍後我被鯤鵬擄去,應龍大神、北極四聖和雷部眾神勢必要和那些古神火拚。」
一眾古神見了這鍾,眼神都變換了一下,斷絕了出手的心思。
應龍氏顯然是個善罵的,被他點名的那幾個古神也曉得這婆娘不但嘴賤,打起架來也不要命,故而都當沒聽見。
「鯤鵬道兄!快將那小道士捉到太陽星上去!太陽星上設了大陣,能融了他的混沌鍾!」
張牧之在心裏誹謗了一句,然後笑著詢問:「南華真人讓你帶什麼話給我?」
「現在還未到決戰之時,那些古神為求自保也不會輕易動手。」
「鄧伯溫!你讓你雷部那個張什麼的元帥!對!就是抗旗子的那個去傳信!把大羿、刑天、力牧他們都叫來!今天要算總賬了!」
張牧之知曉上方所有仙神都在看著自己,今日要不要開打,就是他一句話的事兒。
「一旁還有應龍氏、北極四聖、鄧元帥,斷不會使我落入被圍攻的境地,張叔夜雖在九天雷城,真鬥起來也是瞬息就至……」
這些古神個個都修鍊了億萬年,法力如淵如海,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能橫掃四方八天的人物。
東華大帝身長十尺,著青色袞服,帶十二旒帝冠,面容方正白凈,長鬚眉毛皆如墨色,一直垂至腰腹之間,望之滿是縹緲仙意。
瀛洲島上空只剩下兩方人馬。
「這東方朔也是個嘴碎的,絮絮叨叨說半天還沒入正題……」
「呼啦!」兩軍外圍那圍觀的數萬仙人,就似那受驚的鳥兒一樣散開。
東方朔躬身朝張牧之見禮,隨後道:「前些時日晚輩去西崑崙閑逛,想要尋覓幾個桃兒吃吃,碰巧遇到了南華真人。」
「玉清真王明白就好!晚輩已經吃了南華真人賜下的仙桃,豈敢再要賞賜!」東方朔躬身退了出去。
東華帝君上前扶住張牧之,笑道:「今日神霄玉清真王歸位,自此雷部有主,三界安定有望,實是可喜可賀之事,朕來迎一迎也是應該的。」
「要開戰了嗎!?小道士磨磨蹭蹭什麼?還不上來!!」https://www.hetubook.com•com
「當然,若是應龍氏真把這東皇太一當眾打一頓,那些古神為了麵皮,不動手也不行了。」
「東皇太一!且休走!來和我兄弟見個高下!」
且說張牧之和東華帝君一起下到瀛洲島上,先賞玩了仙山景緻,又享用酒宴鮮果,觀看仙娥歌舞,良久之後方才盡興。
「白澤!是不是燭龍那些老東西強迫你!你不要怕!大胆說出來,我為你做主……」
張牧之也不再推辭,改口叫「道兄」,兩人一起大笑,又以同輩之禮相互見過,然後並肩往青童峰上帝宮中走去。
應龍氏話還未說完,就聽「轟隆!」一聲巨響從下方傳來,其聲勢之大,宛若世界崩塌了一樣。
應龍氏又開始嘚瑟起來,對著一眾古神開始嘲諷:「怎麼著?你們這些老不死的還想在這裏鬧事兒?剛才怎地不動手?」
張牧之亦躬身見禮,而後才道:「晚輩後學未進,僥倖得入仙門,怎當得帝君親自來迎。」
身旁北極四聖、鄧元帥、雷部眾天君、元帥和幾十萬天兵神將一起躬身讚頌:「諸天氣蕩蕩!吾道日昌隆!」
東皇太一站在龍車上,神情有些陰鬱:「東華帝君乃盤古神人苗裔,同我父皇一樣以後天生靈證得先天,卻對這小子如此禮遇……」
又一聲震破天地的鷹啼響起,眾人視野中又見了天光。
待東華帝君一行人走入宮殿,那數百里長的金橋又收了回去。
海面騰起的浪頭比那瀛洲島上最高的山峰還要高,激蕩的水流一直衝到了天上。
應龍氏、北極四聖、鄧元帥等雷部眾神和幾十萬天兵在西側,盤踞在一朵佔地幾十里的雷雲上,旌旗蔽空,聲勢浩大。
對峙的雙方都不再言語,一起等待張牧之從瀛洲島上出來。
有那原本居住在瀛洲島上的仙人在短暫的獃滯后都反應過來:
「你們攔住東皇太一!別讓他回太陽星發動大陣!我去追鯤鵬那鳥人!」
「一會兒我要打兩個!不!打三個!我選小金烏、燭龍老匹夫和英招那賤婦!你們都不許和我搶!」
「彼時南華真人正在桃園中和西王母手談,那西王母見了我,便賴我偷了她家的桃子,要遣力士來拿我。」
身後有一二十個赤袍、紫袍仙官簇擁,再后則是打扇提爐的美貌仙娥,這一行儀仗也就四五十人,籠罩在青雲霞光之中徐徐走來。
法力相差太大,他憑寶鍾和混沌神雷,一對一或許能取勝。
張牧之稍稍一思索,就明白了前因後果,笑道:「南華真人之意我已明白,還要多謝你傳話,只是我初登仙界,身無長物,卻無法賞你什麼了。」
但對方若是一擁而上,那混沌鍾發出的寶光堅持不了片刻就要被轟碎,他自己也要落得重傷的下場。
張牧之料定必有下文,也不開口詢問,只是點了點頭。
人族這方高手和-圖-書數量不佔優勢,縱使應龍氏和北極四聖幾個能以一敵二,敵三,但古神數量太多,真混戰起來勝算依舊不大。
應龍氏身上戰意熊熊,又把那奪自燭龍的火紅長刀取了出來,將刀刃對準龍車上的東皇太一比劃,似乎在想一會兒先砍哪裡。
若以帝王規制而論,這排場尚算是簡約樸素了些,但在場數萬仙人、神明卻無人敢輕視,盡皆躬身而拜:「見過東華紫府少陽帝君!」
殿外有人答應一聲,進來個身形瘦俏,蓄著短須的年輕道士,舉止頗有些跳脫之態,原來是漢時仙人東方朔。
應龍雙翅一震,身形就化成一道金光沖向天空。
直接無視了燭龍、英招等一眾古神,鄧元帥將雷錘、雷鑽對準車上的東皇太一:
白澤臊得滿臉通紅,抬起袖子遮住頭臉,不好再搭理應龍氏。
「這些人活了億萬年,個個都是眼光毒辣,看出混沌鍾所發神光在眾人圍攻下能堅持一息時間,夠我使混沌神雷滅殺一兩個了。」
東皇太一猛一抬頭,正看到鄧元帥那飽含煞氣的臉面:色如藍靛,鳳喙獠牙,三隻眼睛閃爍雷光,望之萬分猙獰可怖!
同人族這方陣營正好相反,東皇太一和一眾古神都冷靜的很,好像並沒有要動手的意思。
下方早已沒有了那個乘坐墨麒麟的小道士,一眾古神正簇擁著東皇太一的九龍車往太陽星飛去。
墨麒麟馱著張牧之緩緩走在那數百里長的金橋上,感覺一道道不懷好意的目光朝自己望來,頓時嚇得四蹄發軟。
應龍氏說著就要衝上去,一旁天蓬元帥連忙將她拉住:「大神!大神息怒!今天確實不是鬥氣的時候……」
上界可沒有什麼絕地天通大陣來壓制這些古神的法力。
「東華帝君這是什麼意思?是覺得那兩方人馬要打起來了,先將瀛洲島護住嗎?」
「還喊個屁,東華帝君還會再給你將結界打開不成?跑啊!等雷部和東皇太一他們打完了咱們再回來!」
應龍氏有點看不下去了,轉過頭來詢問真武大帝:「你在下界和他打過交道,這小子跟人打架時也這樣磨蹭?」
「帝君!我們還沒回去呢!您把島封了我們怎麼辦啊?」
張牧之在一眾仙官和天兵神將的禮送下出了瀛洲島,乘著墨麒麟踏雲往高空而來。
應龍氏大叫一聲,整個人飛快地變成了一條背生雙翅,身長千丈的五爪金龍。
張牧之連忙下了麒麟,在臉上堆起微笑,朝東華大帝而去。
東華帝君也笑:「此次開皇劫中人族現世較晚,故而法力神通都及不上那些古神,但若只論這演算天機之術,這些古神卻又差得遠了。」
「何況我這寶鍾堅固不壞,縱使寶光被轟碎,只要鍾體不損我便不死……怎麼算他們也是賠本的買賣……」
前方金橋上有金光一閃,東華大帝攜一眾仙官親自來迎:「哈哈!玉https://www.hetubook.com.com清真王好氣度!」
「跟這些棺材瓤子打架要什麼計策……」
「……我上去后說:『今兒不打了,咱們都回吧!』也不太好吧?畢竟氣氛都烘托到這兒了……」
東華帝君只微微點頭,面上笑得和煦,徑直朝張牧之而來。
「大神……要不咱先少說幾句吧……今天估計又打不起來……」真武大帝小聲嘀咕一句。
天蓬、真武、天猷、翊聖四位大神一起大吼,同時現了萬丈高的法身,手持兵器沖向東皇太一的車駕。
整個世界突然暗了下來,伸手不見五指,縱使在場都是仙神,運使了各種各樣的法眼神通也不能視物。
東皇太一龍車左側一個身穿紅袍,鬚髮花白的文雅老頭朝應龍氏微微拱了拱手,面上表情十分尷尬。
「《南華經》載: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不好!是鯤鵬!」黑暗中應龍氏高聲大叫。
張牧之念頭閃動,幾乎是瞬間就想明白了眼前的形勢,頭頂雲光中,那混沌鍾輕輕轉動,金鐵之聲更加悠揚。
三界之中但凡有點見識的都知曉人族和古神的矛盾,也能明白張牧之口中的「吾道」是什麼道。
「小金烏!你敢暗通鯤鵬加害雷祖!去死吧!!」
真武、天蓬等北極四聖也悄悄退後幾步,離得應龍氏遠了些,沒辦法,他們自覺還要點臉。
鄧元帥和辛元帥、張元帥對視一眼,彼此的眼神中都有些慎重:「這些古神被應龍氏如此羞辱也不退走,顯然是有所謀算……」
黑暗中又有呼嘯的風吹起,和下方衝上來的浪濤混合在一處,將雷部幾十萬天兵沖得七零八落。
但應龍氏哪裡管這個?若非真武和天蓬強按著,這廝早就要衝上九龍車去殺那東皇太一了!
張牧之思索片刻,朝東華帝君笑道:「東皇太一帶著這些古神前來,明知打不起來還不願退走,原來是打的這個主意。」
應龍氏看著前方金橋上的張牧之,眼中的欣賞之情幾乎隱藏不住:
東華帝君撫須大笑:「什麼前輩晚輩,你我都是求道之人,正該以道友相稱,如此才好相互扶持!」
一點青色的光明突然散開,只一瞬間就延伸到千萬里之外,形成一個巨大的光幕,將整個瀛洲島和那縮著脖子的金鰲都罩了個嚴實。
應龍氏和北極四聖連忙四處觀看。
東皇太一乘坐九龍之車,身旁燭龍、白澤、陸吾、英招、禺強等古神皆面容肅穆而立。
「我方人數雖少,卻也有三四分勝算……看這形勢肯定打不起來……」
海面上那金鰲馱著的瀛洲島和高空兩軍對壘、眾仙圍觀之處隔著幾百里的高度。
那些仙官和天兵送走張牧之後,似乎早得了什麼消息一樣,連一刻也未停留,轉過身就火急火燎地往下方仙宮裡飛去。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