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鼎革三界
第三百八十三章 言語之間,改天換地

呂洞賓性好嬉遊,時時在四方八天中遊歷,交遊廣闊,法力也高,即使在諸多天界土著神仙中也有許多好友。
凡人也不可輕辱,若被修行之人欺凌,也會奮起而爭。
諸仙都躬身謝過,隨後西王母開口相請,眾人一起進入瑤池之中。
蓮座中央設玉案,擺放了火棗,交梨,雪菩提等種種仙果,無不甘美鮮香。
接著就見九道紅光衝天而起,直往昆崙山主峰北面飛去,紅孩兒和相柳連忙騰空跟了上去。
「難道我九個兄長未曾被殺,魂魄被雷祖大帝再次孕化而出了不成?」
「若我西天極樂世界再同天界相連,那上越重而下越輕,此方天地怕是距離崩滅之期不遠了。」
「今日西王母設宴,吾等都是客人,更不必講君臣之理,大家安然享樂便是!」
「我等也是天庭之神,迎接大帝乃理所應當,大帝何罪之有?」
張牧之放下酒杯,笑的滿臉和善:「你們幾個不在後面陪母妃,到這裏來作甚?」
「若佛門那些神通廣大的天王護法都歸天庭座下,那我所謀之事就更艱難了幾分……燭龍氏等一眾古神看來還有些用處……」
五帝入得仙島,張牧之離座相迎,雙方見了禮數,人族諸仙神,包括大羿、刑天等都來拜見五帝。
無量光佛無奈,只能雙手合十:「非是貧僧推脫,實是此舉干係重大,且容貧僧考慮一二。」
昔日的生死仇敵彷彿都放下了隔閡,宛若相交千萬年的好友一般。
無量光佛點頭笑道:「當年釋迦開闢西天極樂世界,雖得了阿彌陀佛,燃燈古佛相助,但仍比不得盤古神人。」
西王母、東王公知曉張牧之有話說,是以都靜坐不語。
無量光佛點頭不語,西王母見張牧之再無話說,才開口笑道:「我等在此言語,卻讓三界仙神等候,不如就開宴如何?」
空中又有花瓣,光雨撒落下來,蟠桃盛會正式開啟。
佛門斗戰勝佛、彌勒、觀音、文殊等諸菩薩似乎已經料到了結局,一起合掌讚歎:「善哉!善哉!」
東王公,張牧之,無量光佛都一起點頭:「大好!」,隨即默坐,不負多言。
張牧之見除了西王母、東王公這兩位之外,諸多先天神聖一個未來,心中漸漸明了:
他們身上法力氣息也極為強橫,頭頂都現了三花、慶雲,這些慶雲連在一起,發出陣陣清音悅耳,又同手中寶光交相呼應,更顯玄妙不凡。
片刻之後,天庭儀仗停在瑤池外,冠冕華貴的張牧之由鄧元帥攙扶著下了九龍車,來到東王公、西王母面前。
經過諸多儒家仙神的引導,孟子之學大行其道,「民為貴」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
昊天上帝的七位公主帶著一眾仙娥、天女,充任起迎接賓客的角色。
張牧之大笑:「朕乃後學未進,卻勞動兩位前輩親迎,真是折煞朕了!恕罪!恕罪!」
他們不似天仙之流形神俱妙,而是陽神圓滿后就棄了www.hetubook.com.com肉身,各憑機緣尋覓寶材,或是以水火鍊度之功重聚法體,走的是另外一條長生之路。
仙島上諸多仙神心中都各自盤算,又聽張牧之笑道:「朕並非逼迫佛祖,佛祖且在蟠桃會結束前給朕一個答覆便好。」
但五方天帝號稱統攝五行,其實並無什麼實權,只在天界五方開闢小世界居住,帶著各自麾下大能避世清修,宛若自囚一般。
「也不對,雖然是大日金烏,卻沒我家兄長的氣息……莫不是被雷祖施法掩蓋了去?」
張牧之轉頭對無量光佛笑道:「朕和佛祖卻是許久未見了。」
王母仙宮之中也有仙樂響起,西王母、東王公皆著盛裝,有仙官、仙娥簇擁著往瑤池外迎來。
而瑤池中最多的卻是那三十二層天界中得道的神仙。
東皇座下一眾古神也是遐想連篇,但佛門之事他們俱都插手不得,只能幹著急而已。
應龍氏倒是沒有隨眾人一起拜來拜去,只是坐在自家位子上嘿嘿直樂。
其間又有華蓋招搖,旌旗如林,護衛天兵如多如螞蟻,神龍、麒麟、天鳳等種種仙禽珍獸護衛儀仗,其威嚴華貴無以言表,聲勢浩大到了極點。
一進瑤池,只見一片碧波,無邊無際,池上遍布荷葉,數萬粉紅蓮花,朵朵大有半畝,定在瑤池仙水上。
無量光佛今日顯化為一位面容慈悲,雙耳垂肩的胖大佛陀:「貧僧和大帝自下界天師府一別,至今日已有五十三年了。」
「那六天洞淵大帝、六波天主帝君更是上一劫時的伏魔大神,同九昌帝君等有過交情,更是不方便來此了。」
修行之人雖有神通妙法,卻也有人道之神、天庭之神雙重節制,若作姦犯科依舊會被懲戒。
「師父真是厲害,這些仙界土著怕是有萬人,師父居然能認識大半……師父飛升后該不會將時間都花在遊玩上了吧……」
崑崙仙界,瑤池勝境頓時充斥著歡聲笑語,氣氛漸漸熱烈起來。
文始真人、赤腳大仙,希夷老祖、上洞八仙以及劉海蟾、丘處機這等自下界飛升上來的大羅天仙,約有二百來位,彼此來往談笑。
隨大帝儀仗而來的諸多天兵、力士則在瑤池外駐守,行拱衛瑤池之事。
漢鍾離搖了搖芭蕉扇:「不錯,上一劫人族早早掌了天庭,各種天材地寶任由他們取用,煉成法寶后再同自家元神合練,自能成就大法力。」
三十二位天帝謝過之後各歸其位,片刻后東皇太一攜一眾古神也到了島上。
至於瑤池水中那些蓮花座次,多為未曾擔任神職的大羅天仙,法力高深些的太乙仙人、神仙之流。
張牧之先笑著對西王母道:「這是朕同帝妃所生的幾位太子,帝妃乃太陽神體,故而他們都顯三足金烏之相。」
西天極樂世界和太乙救苦天尊開闢的東華長樂世界一般,都是以大法力開闢的法界,處在虛無縹緲之間,而非劈地和_圖_書火水風而成的真實世界。
酒過三巡,樂意正酣,瑤池外突然有幾道紅光飛來,落在島上化為九鳳童子和九個紅衣紅褲、粉雕玉琢的童子,圍著張牧之亂叫:「父皇!父皇!」
這些天帝都穿道服,戴道冠,作有道真仙模樣,一個個腳踏祥雲,大袖飄飄入了瑤池,手中或持拂塵,或捧如意,或托寶印、寶塔,各色寶光耀眼奪目。
不過細看之下,諸仙來往也是各有陣營,呈涇渭分明之相。
諸多早來的上仙、大神相互談笑著,穿過美玉雕琢成的牌坊,次第走入瑤池之中。
此刻他正帶著燕赤霞在瑤池中閑逛,兩人踏著一片蓮花瓣四處遊走,所過之處便有陣陣歡笑聲傳來。
無量光佛聞言,面上笑意轉為平靜:「此事貧僧不敢擅專,需迴轉西天請示阿彌陀佛和燃燈古佛后再來答覆大帝。」
「佛門修士同神明一樣,以香火之力精進法力,雖不如我道家天仙能入三清聖境躲避劫難,但一個個法力精進極快。」
三位大神寒暄幾句,文始真人又領著人族諸多天仙來拜:「吾等恭迎九天雷祖大帝!」
無量光佛輕輕搖頭:「大帝此計卻是不妥,如今天地本自不穩,下界地域狹小而上界寬廣,便如頭重腳輕,隱有崩潰之勢。」
甚至是大羿、刑天、應龍氏和燭龍等古神也相互敬酒,笑著彼此調侃,說些當年戰場上的舊事。
如今雷祖大帝橫空出世,壓得一眾古神不敢露頭,人族諸多先賢才紛紛入了天庭,五帝自然也無需自囚,受西王母所請來赴蟠桃盛會。
張牧之點頭,溫和笑道:「諸位都是我人族大賢,多年弘法傳道有功,且無需多禮。」
文始真人面色一肅:「此乃我人族大帝,吾等不可不迎!」
張牧之這才又笑了起來,摸了摸大太子的腦袋:「去吧!記得莫要跑遠,讓紅孩兒和相柳也跟著去!玩一會兒就回去陪你們母妃。」
張牧之收起笑意,對九個太子道:「你們平日未曾在外走動,今日在這裏玩一玩也可,只是不許在瑤池裡鬧,免得攪擾眾仙雅興!」
精精兒,空空兒等靠機緣得道的太乙仙人也在附近,偶爾也和大羅天仙言說幾句,氣氛倒也融洽。
此時還未開宴,仙島上座位大多空空,倒是池水中有許多仙人正在飲酒玩樂,或是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閑話。
張牧之擺了擺手:「是朕未言說清楚,我的意思是將極樂世界由虛化實,讓佛家所領四大部洲歸入人間,只須彌山同上界連為一體。」
換了一身紅袍仙官服飾的相柳猶豫了片刻,自覺不好跟著,於是就隨在張牧之身後進入瑤池。
五帝落座后不久,瑤池外又聽梵音大作,光雨飛灑,異香撲鼻,原是無量光佛帶著西天諸佛陀菩薩到了。
大日如來也在被邀請之列,只是座下明王卻一個未至,只有個小沙彌隨侍在側。
天光和煦,風朗氣清,西王母下令開放瑤池m•hetubook.com.com
或是覓得上等寶材練成了寶體,或是修行時間十分長久,法力神通也不下於大羅天仙之流。
「若要分別真假,還需取這幾隻金烏的羽毛或是精血驗證才好,只是雷祖如今神通已至不可思議的境界,滅殺我易如反掌,我該如何……」
張牧之心中有了計較,開口道:「佛教所辟極樂世界,處在虛實之間,尚比不得我道家天界靈機充沛。」
西王母心中暗自嘆息,然後笑著點頭:「大帝家教如此森嚴,幾位太子必然不會闖禍。」
「是九天雷祖大帝到了!這大帝果然如威嚴深重!」瑤池中的諸多仙神紛紛議論起來。
是以三界眾仙神莫不以能受邀參与蟠桃會為榮。
「不知佛祖所掌西天極樂世界還安定否?」
池水中有金龜、錦鯉馱御酒瓊漿,天空之上,白鶴、丹鳳往來,口中銜著芝草朱果待客。
又過了半個時辰,才不再有仙神進入瑤池。
東王公也道:「自當日在瀛洲島一別,大帝威嚴日盛,法力道行也進境極大,真是可喜可賀!」
諸多自人間飛升上來的仙人,無論是大羅天仙,三清正傳,還是太乙之流,都自蓮台上站起來,鄭重整理衣冠,由文始真人帶著往瑤池外走去。
三界仙、神,連西天極樂世界中那些佛陀菩薩一起算上,得享長生者不可計數,能被邀請來參与蟠桃盛宴的,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正在此時,只聽空中金鐘連響,仙樂齊鳴,且伴有陣陣獸吼龍吟之聲傳來。
在這位上古龍神、萬龍之祖看來,人族之盛便是龍族之盛,她有預感,距離那人人如龍的時代已經不遠了。
九位太子都是大喜,一起躬身:「多謝父皇!孩兒們去了!」
當然,數以萬計的天仙、神仙之中有一個例外,那便是上洞八仙之中的呂洞賓。
張牧之笑道:「朕明悟混沌之道,如今也能分陰陽,定四象,只是法力尚淺,行不得開天闢地之事。」
董雙成、百花仙子和天庭七位公主腳踏彩雲而來,捧出蟠桃、瓊漿到了小島上。
與之相反,人族五帝麾下諸多大能,以及張道陵、楊戩等都是樂見其成:「此事若成,我中央天庭越發強盛,重整天地之期已不遠矣!」
「不如佛祖稍稍助朕,由朕出手將你那西天極樂世界煉虛為實,同我道家天界煉成一體,你看如何?」
身後隨侍的妙行菩薩悄悄看了張牧之一眼:「他向來行事果斷,卻是少有這般猶疑的時候。」
這些神仙並不都是三十二位天帝的臣子,大多對中央天庭和四方八天的紛爭持觀望之態,只是和人間飛升上來的那些天仙來往不多。
無量光佛只好道:「大帝有事但說無妨。」
眾神見了禮數,又有白鶴長鳴,仙氣橫空,卻是九昌帝君領著三十一位天帝前來。
前些時日她曾下界去了一趟,見那人間雖然修行之風大盛,凡人卻並未淪為修行人的奴隸、僕從。
燕赤霞跟和-圖-書在呂洞賓身後,心中忍不住浮想聯翩。
瑤池地處昆崙山主峰南麓,雖名為「池」,其實闊有萬頃,宛若海洋一般,池水終年恆溫,靈機充沛。
故而極樂世界並不和天界相通,此次能被西王母邀請的,只有無量光佛、斗戰勝佛和觀音、彌勒等幾個在人間名聲響亮的大菩薩。
如今應龍氏又見五帝和諸多同袍復出,心中實是歡喜。
長明仙子和九位金烏太子被董雙成領入瑤池外王母仙宮之中招待,九鳳童子自然跟了去。
「朕知佛門雖言諸法皆空,卻也講慈悲度世,這關乎三界無量群生之計,佛祖還推脫怎地?」
「有此先例在前,三十二位天帝哪個敢出言反對,便是不識大體,坐看天地崩潰,這個大帽子扣下來,許多事就容易做了……」
其下乃是人族五帝,即五方上帝,三十二層天界之主,東皇太一等。
張牧之神情淡淡地點頭:「今日乃西王母設宴,不必講君臣之禮,爾等且落座便是。」
「豈料他先朝佛門下手,無量光佛是他的化身,他將極樂世界納入天地,便等若是朝自己所領世界下手。」
西王母率先開口笑道:「大帝主掌天庭甚是辛苦,屈尊前來赴我這小宴,著實令我瑤池蓬蓽生輝。」
下方東皇太子面上鎮定,心中卻已翻江倒海:「果是大日金烏!不多不少正是九個!」
那仙桃一個個大如海碗,色澤紅里透白,香甜仙氣飄飛,眾仙見了都是歡喜,一起謝過西王母。
大太子和其他幾位太子連忙保證:「父皇放心!我和弟弟們去後山無人處玩耍便是,必不敢四處搗亂!」
「盤古氏破混沌,分清濁,定地火水風才有此方世界,我佛門不善此道,只能效仿神明開闢靈境之道行事。」
西王母乃先天神聖,能以大神通感召三界,宴會所請何人都得了西王母首肯,萬無遺漏之理。
大太子上前扯著張牧之的衣袖:「孩兒見這仙宮景緻甚好,想要弟弟們四處玩耍一番,母妃卻不答應,只讓我們來求父皇!」
島上喧鬧的氣氛安靜了下來,眾仙神都看向九位太子,面上神情各不相同。
瑤池前方,臨近崑崙仙宮處有一座小島,瓊雪玉樹,奇花瑤草叢生,地面都以美玉靈石鋪就。
九昌帝君和眾天帝心中也是暗流涌動:「若佛家須彌山和上界合併,那佛門四大天王、諸部護法、八部天龍、億萬佛兵怕是都要服從天庭調遣。」
張牧之道:「兩位古佛早不理事,佛祖坐鎮大雷音寺,執掌西天極樂世界,佛門之事自能一言決斷。」
當年伐天之戰後人族立天庭,五帝被尊為五方天帝,位格極尊,僅在三清、六御之下。
兩旁又有仙女伺候,瑤池中央有太陰星君座下嫦娥起舞,其風姿動人自不必提。
一列列仙娥也魚貫而出,到了瑤池裡為諸仙奉桃。
文始真人和張道陵對視一眼:「果是劫前大羅天仙,得傳正法,修鍊了億萬年,非我等https://m.hetubook.com.com後來仙人可比。」
「下界本有七處大洲,南極之地常年被冰雪覆蓋,暫且不論,其他六洲都有無量生靈繁衍,再加上四大部洲之後,當能湊成十洲之數。」
瑤池中上萬仙神一起抬頭,但見東方有一團浩大的紫金祥雲飛來,其勢滾滾如波濤大河,連綿數十里。
張牧之也不再言說政事,仙島上眾人都愜意談笑。
「看來諸多先天神聖都已料到今日蟠桃盛會有些不睦,不願插手後天生靈紛爭。」
張牧之聞言點了點頭,面顯思索之色,卻不再說話。
瑤池中央那朵巨大的荷花上仙樂大作,幾十位嫦娥天女開始翩翩起舞。
「有勞大帝挂念,極樂世界自然是清凈祥和,只是諸佛多有在人間弘法者,如今顯得冷清了些。」
九昌帝君等先拜過西王母、東王公,又來拜見張牧之:「臣等拜見九天雷祖大帝。」
如今雷祖代掌天庭,他雖有心取而代之,卻還未宣之於眾,只能持臣子之禮。
這也是交戰雙方無奈的妥協而已,人、神都不再掌權,將神位留給後來飛升之人。
「朕每每思及上古帝俊之金烏十子,以及當年十日並出之禍,唯恐他們九個再四處搗亂,平日里就看管的嚴了些,只養在雷城不曾放出來。」
雷部諸位天君、張道陵等文職眾神,楊戩、哪吒等武職神仙,人族大羿、刑天、夸父等大能也到了仙島上,由仙娥引著各自落座。
唯有大日如來所化的光頭和尚面上有憂愁之色,坐在那裡嘆息一聲,然後閉目念經,手中佛珠轉動的極快。
「如此此方世界上重下輕之勢稍稍緩解,天地崩滅之期也能延後些時日,朕才能從容行那鼎革三界之事。」
上洞八仙也在暗自傳音,呂洞賓手撫長髯悄聲道:「這些仙人不僅法力高深,他們各自法寶也是不凡。」
應龍氏和北極四聖,大羿、刑天等人族大能,四大天師、楊戩等在天庭之中叫的上號的仙神,以及諸佛菩薩之位也在島上,只是稍稍偏遠一些。
九昌帝君和眾位天帝,大日如來、四大菩薩等聽聞此言,面色齊齊變動,心中各有猜測。
過得片刻,又有龍車帝攆從天外飛來,原來是五方天帝到了。
神仙之路,無論是法力還是神通都不及天仙之道,但被邀請來參与蟠桃宴的,自然都是有過人之處。
東華帝君提起酒杯飲了一口:「大日金烏血脈果然不凡,這幾個太子如今都有大羅天仙的法力,真是可惜了……」
人族五帝為東方青帝太昊(伏羲氏)、南方赤帝神農(魁隗氏)、中央黃帝軒轅(有熊氏)、西方白帝少昊(金天氏)、北方黑帝顓頊(高陽氏)。
島上設了數尊大位,一為東王木公,二為雷祖大帝,三為無量光佛,西王母之位與之並列,只是兩分主賓。
東王公、西王母對視一眼,心中都是感嘆:「此子果有容納天地的氣魄,我等早知他今日必有說辭,逼迫三十二位天帝同意重整天地之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