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陸成安那個存檔,更親近漢王,而不是親近正英帝,導致聖眷不在其身,更多的是事功學說的興起,權勢加身後的結果。
針對的不是單一的一個對象。
清楚地告訴了所有大臣,他們身上的權力都取自於皇帝。
後面發生的一系列突變。
之前弄我的,一個都別想跑了。
「不是,我那個天天想著被人吹捧的老爹有那麼厲害嗎?」晉王多多少少也是有了幾十年記憶的人了。
目前陸成安都已經是進諫《萬民疏》的人了。
熟悉國家禮儀,就是為入內閣做準備。
這都是什麼神仙啊?
工部就有些不同了,他就是純打工來的。
可偏偏陸成安辯過了群臣。
朝堂上的蛋糕就那麼大,多一個人出來,就是多分一塊蛋糕來,其他文臣都是既得利益者,又怎麼能容忍本就權柄頗大的皇帝,再插手一個人來分他們的蛋糕。
正英帝立威在先,群臣就有了芥蒂和敬畏之心,這一震懾,陸成安再上來對峙,就有了一個很好的空間。
【你已成功加入皇權派系。】
陸成安享受到了正英帝的庇佑保護,得到了快速升遷的法門,就得面對這樣的壓力奮力前進。
加入皇權派系,得到的好處和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
王氏和長孫氏的盟友關係並不牢靠,大家都是從龍之臣,不過長https://m•hetubook•com•com
孫氏順勢給正英帝的後宮塞了一個人進去。
工部尚書為這些項目的最大長官。
畢竟其他五部的地位權能都要比工部要重要的多。
有了公開而罪證齊全的卷宗,王氏就得成為被開刀的對象。
當回過神來的時候,王氏已經被快刀斬亂麻,這一手處理,極其血腥。
比起之前那個存檔,推出內閣制度,陸成安都要唯唯諾諾,只能用牽引的方式,慢慢引出。
因此禮部尚書又有「儲相」之稱。
打得是所有文臣集團的臉。
陸成安能這麼猛,晉王殿下還是能理解的。
晉王殿下已經陷入了沉思之中。
其中,禮部相較於吏部和戶部差一些,但禮部尚書是一個清貴的官職,明代時期,很多皇帝親近的大臣都是以禮部尚書作為一個起步。
父皇拿王氏開刀,長孫明必然不可能為了一個曾經的敵手而死保對方。
而陸成安得到了父皇的信任,這一手天辯將群臣辯無可辯,不僅成功地接收到了《萬民疏》所帶來的民意聲望,讓清望步步高升,更是實質性地獲得了朝堂中的實權地位。
之前跟長孫明不對付的吏部尚書陳禹斐都摒棄前嫌,互相合作了。
如果他辯不過這些群臣,陸成安也是討不到半點好處的。
一個想要晉陞的和*圖*書
工部尚書,肯定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天天想著怎麼從肥缺上撈銀子。
更用天辯的形式,指出了「天亦姓蘇」的說法,這一下子就得到了父皇的信任。
何況陸成安要這個銀子來幹什麼?
陸成安的存在,是對於他們整個集體的迫害。
六部在實權上的老大哥——吏部尚書,這是主管官員的升遷,政績評定,這個對絕大部分官員而言,都很關鍵,以至於讓很多人都是巴結吏部尚書,如果當吏部尚書的這位官員還有一定能力的話,就會像和珅當吏部尚書時一樣,吃得那是滿嘴是油。
陸成安冷笑。
就你叫長孫明啊?
她當然看得清楚正英帝、文臣集團、陸成安三家之間進行的博弈。
壞處就是,陸成安以這樣的方式入局,以後會被其他文臣集團瘋狂攻擊。
工部就跟政斗一點都不搭邊,就是皇帝忠實的打工仔。
正英帝立威在先,陸成安天辯在後。
【聖眷加身:你得到了當朝皇帝的重視,你的所作所為都會受到保護,即便你做出過火的事情,正英帝依然會對你保持充分的信任。】
正英帝將陸成安的位置抬得很高,看著群臣在殿中下跪乞求而不去管束,天子之威,更勝一籌。
而正英帝給陸成安升遷的職務——工部尚書。
陸成安也不可能為了貪墨銀子,斷https://www•hetubook.com•com送了自己的前程。
有了那麼一層皇室親家的關係。
其他部門,能裝清高的裝,能順勢斂財的斂財,都有一定的權能。
記仇!
不過,工部尚書這個位置,確實有些尷尬。
好處就是,升遷速度真的是比按部就班的入朝為仕要快上百倍,當然,很大程度依賴於正英帝也是一個不守舊禮,遷就著自己性子來的人。
也是有爭權斗利的過往。
當然,陸成安的發揮,也很重要。
不尊朕者,如天京王氏,盡數誅滅。
而氣勢洶洶的文臣集團,被陸成安和正英帝聯手打了一個團滅。
成為真正能接觸到天下大事,可以接管朝政的大臣。
正英帝更是用了「深得我心」來表示自己的態度。
畢竟這是她的相公,可是潛質上能做到封狼居胥的猛|男,雖然現在是一個文臣。
在施行內閣制度的明代。
這種自述上的轉變,同樣也是正英帝變相的態度體現,威懾住了群臣,讓其他人不敢在今天的朝會上繼續圍攻陸成安。
【恭喜你獲得增益BUFF:聖眷加身。】
最重要的是,正英帝的調子起得很高,是藉著《萬民疏》一事開始的,這個基調一出來,事情就不可能壓下去。
只能往上爬,不斷往上爬,一旦有了鬆懈,就可能要被人落井下石。
因為禮部尚書的職www.hetubook.com•com務中飽含了很多禮節上的職位,還掌管教育。
之前的遺憾,讓陸成安現在忍不住露出笑容。
不過在六部之中,以吏、戶、禮、兵、刑、工的排序,工部其實是排在六部之末。
願從朕者,可如陸成安,可居高位。
而此時此刻。
王氏和長孫氏早期為了瓜分朝堂上的權力。
禮部尚書是入閣時重要的一塊敲門磚。
怎麼有點不真實了?
這點可以從正英帝對陸成安表現的高度滿意,說到「當今天子姓蘇,天亦姓蘇」時,都沒有用「朕」這個展示皇威的自述來彰顯威儀上,可以看出來正英帝的興高采烈。
陸成安就差一點點,就能真正做到事功學說的弟子們昂首盈朝,一人權傾朝野,錦衣首輔,一人之下的歷史級成就。
而且,陸成安現在擺明著就是以一個「孤臣」的形象進場,這不就是架在他們脖子上的一把刀嗎?
辦的事情多,而且不少事情是那種臟活累活的勞苦貨,雖然其中亦有不少的肥缺,但因為實際的行政權力比較小,工匠的地位不高,就常常被人瞧不起,皇家做建設啊,運河治理等都屬於工部的職能範圍。
機會又來了。
走這麼一條道。
我爹有那麼猛嗎?
這就導致,正英帝大權初握,親政朝野的時候。
陸成安龍場悟道那個存檔,他是給大晟朝改制,推進了內閣hetubook.com.com制度,並且已經是做到禮部尚書,其實那個階段,他距離入閣只是半步之遙。
不是說陳禹斐投靠了長孫明,也不是說長孫明放了陳禹斐一馬,而是此時此刻他們已經不是政治上的敵人,是文臣體系內的盟友。
事實清晰可見。
其雅稱為大司空,掌管全國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官辦工業等。
正英帝現在是直接把陸成安的位置抬到工部尚書,又有增益BUFF的狀態欄在那擺著,很明顯這把的陸成安已經是金身在手,只要他的攻擊性拉滿,在能力上又沒有讓正英帝失望的話,那就是無堅不摧的狀態。
正英帝隨時都有這個能力給他們收回去。
自己的父皇先是立威,彰顯了自己的皇權勢力代表錦麟衛指揮使江騏寧,暗示了群臣,他也是有耳目的人,隨後以最快的速度拿出卷宗罪狀,拿下了長孫明的外圍黨羽工部尚書王卓盛。
一般情況下能擔任禮部尚書的,要麼是聖眷深厚、要麼是官聲斐然、或者是實力雄厚或者兼而有之的幫派大佬,當然也存在著德高望重的一類人。
但是……
這個檔的陸成安,甚至可以當著面,把這個制度告之正英帝而不受猜忌,而這就是聖眷在身的好處。
兩個人的一唱一和,把整個殘局收攏得妥妥噹噹,最後的勝利果實,自然由正英帝和陸成安兩人攜手再下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