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對大晟王朝有威脅的是五王的親衛。
經濟是自己的,政治是自己的,兵權也不受控于朝廷。
陸成安的商稅政策,也是極有講究的,對於小商小販的商稅仍然是偏低的,這是為了保證小攤販百姓的生存,對於那種出海能經商的大商隊,便是一刀砍在大動脈,就是多收20%的商稅。
陸成安並不意外。
不過,現在朝廷的局面確實很微妙。
而漢王看到這些慢慢漲起來的稅收,她同樣是看獃滯了,雖然底下的各路商人義憤填膺,各種埋怨,但是這銀子是實打實地多了不少。
當時的清朝對於外界發生的一切變化,他們是什麼都知道的,第二時間就能玩到全部的新貨,但是他們不曾想過進行改變,因為他們要通過愚民來保證他們千秋萬代的江山。
所以在藩王的控制上,正英帝是比起漢王要強的多,除了早就蓄意謀反的魏王以外,其他藩王都不敢有太多的念頭。
最起碼陸成安在後宮,你每天還有點事情做,甚至能過上酒池肉林的奢靡生活。
滿天下,到處都是偷腥貓。
農稅都比它這個商業稅要高。
抑商這點,其實是沒問題,畢竟商人太多了,容易出現新的問題,但是商稅上面不宰商人一刀,那可就說不過去了。
【是/否繼續訓練您的屬臣?】
就是因為清朝統治者不是蠢,他們就是單純的壞。
而且在商稅上,大晟更是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商稅體系,商務稅率比起農稅還要低,整個稅收幾乎全盤由農業支撐的。
其實,也不是虧損,就是原本一個月能盈利五、六萬兩銀子,陸成安這種如豺狼般的兇猛收稅,讓她每次讓旗下的商隊出海,回來都要交一定份額的商稅。
這可不像大晟王朝的藩王,至少大晟王朝的藩王,各自領地之中,名義上駐紮在當地的府衛兵,是需要通過皇帝的旨意才能差遣。
一般新舊交替的過程中,新的帝皇沒有立下很高的威儀,威信不足的情和*圖*書況下,所屬的藩王執政出色,能力比較卓越的情況下,這些府衛兵才有可能出現問題。
目視著稅收的不斷上漲,晉王也不曾忘記練兵,她就想著在三年之內,這經濟慢慢騰飛的大晟王朝能具備對外開戰的能力。
掙得那麼多,給國家吐出一點邊角料,那也無可厚非吧?
一個晉王,要她命。
人口多,要麼想辦法對外戰爭消耗人口,要麼就想辦法滿足人口需求的糧食。
開海政策,為什麼皇室不願意支持,還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開海這門生意,從始至終都是大晟皇室的生意。
等到模擬結束,拿到記憶,眼睛一閉一睜,看到的全是自己起早貪黑地在宮廷之中敲玉璽。
打蒙古帝國,從閩地一路走過來,走著走著,就湊了十萬多的鄉勇,是那種實際數值上的十萬,不是對外宣稱的十萬之眾,而後面這個人數是越來越多,鬼嵬軍兩萬,大晟騎兵一萬,各種亂七八糟的兵放一塊兒,若是各地藩鎮駐紮的府衛兵都趕過來,愣是湊個二十萬大軍是沒有問題的。
尤其是陸成安力主開海,加高商稅的情況下,每年朝廷的稅收都是日益上漲。
一個寧王,逗她玩。
想到這裏,畫面彈出新的內容。
陸成安逮到了,肯定要猛薅這幫出海商人的羊毛了。
現在,她晉王正在不斷地收服宗親的信賴,甚至獲得了成王的效忠。
因為陸成安發現大晟王朝同樣是採取了重農抑商的政策,根本沒有怎麼對商人徵稅。
而晉商本身走水路經商的人就少,所以這個額外出海稅,對晉王不受影響,看到秦王每天跑船苦哈哈,一月收益掉個一萬八,都給晉王整樂了。
但,沒有出色的軍隊作為支柱,這些烏合之眾被晉王干爆很正常。
反正他支持不支持開海的政策,沿海的商戶該偷偷下海的還是偷偷下海,給了他們一個名義上同意下海經商的正統,還能把原本被這些商人悄悄黑掉甚至https://m.hetubook.com.com是避掉的商稅連本帶利地還回來,你要是不想交這個稅,那就別行商。
沒有外敵的情況下,只要發育的政策沒有走歪,種田搞基建的速度還是很快的。
可謂是最容易鍛鍊出自己軍事才能的地方。
碰瓷也沒他們這麼碰的。
漢朝初年,由於天下剛剛穩定下來,所以皇帝令各個諸侯王自行撫慰百姓,不做過多的干涉,當時的諸侯王面對封地自己有自己的政策,自己的封地又有一套行政的政治集團。
所以想要避免開海帶來的技術外流等等問題,只能想辦法在這些商人經商期間,海關加強對商人交易內容的控制,此外陸成安也需要這些商人繳納的商稅作為新的收入來源。
陸成安連著很長一段的時間,都在漢王的旁邊猛吹朝堂風,上朝下朝一直在說這些事情。
但是,陸成安也需要外來物種。
漢王雖然在軍政這方面一竅不通,但是現在至少在團結自己人,排擠異己這套上,已經是爐火純青。
反正是模擬,累不死就死里練。
只能訓練到御下的能力,內政什麼的基本都是文臣在管,軍政什麼的,也沒辦法自己輕裝上陣,一打仗,唯一能做的便是在旁遠程觀看。
打這些個藩王作亂,晉王感覺對自己的提升已經是微乎其微了。
你秦王手段再多,奇門八術,自覺才智無雙,算了,你連長孫明都擺不平,到時候給你倆一起射死得了。
故此,在晉王看來,模擬中的女帝位置,就是一個囚牢。
怎麼自己的姐姐一個比一個能來事呢?
高額的出海稅,那簡直是要了人命。
於是乎,陸成安同意了明面上的開海,但也是加大了對商人的商稅。
【每天拔刀一千下,射靶五百次,長跑五公里。】
這裡是屬於武夫的世界,沒有花俏艷麗的政治對決、沒有言辭尖銳的才識比拼,有的,僅僅是衍生到巔峰的鐵血戰陣!
主要是,陸成安發現大晟王朝的商m.hetubook.com.com人還挺能掙錢的,也不知道是誰帶的頭,開海政策一經推廣,十幾艘、十幾艘的大型商船,瘋了一樣地出海,在那裡貪婪地竊取金幣。
到時候拿到記憶的時候,痛苦是痛苦了點,但也只是短暫的痛苦,而一旦痛苦的記憶過去以後,便是長久的快樂。
賺了那麼多銀子,到最後手上既沒兵也沒人,到時候這私藏的銀子,漢王不是說給你拿走就給你拿走了?
皇室靠海外貿易賺錢,這裏所賺取到的錢,全部放在內帑之中,而不是放在國庫裡頭,賺的是私家錢。
陸成安不在後宮,那可就慘了。
練的是我的人物卡,所以往死里玩我的命?
一個國家,有銀子才能發展,沒銀子,那就都是一堆空話。
這裏的強度適中,既沒有藩王和土司那麼好解決,又因為佔據地形優勢,不比游牧民族容易對付。
大晟王朝之前的商稅,就跟開玩笑一樣,50取1,也就是說只收2%的商稅,這2%的商稅,跟撓癢有什麼區別?
而且漢王還把之前他解鎖的策卡,全部用了出來,在沒有戰事發生的情況下,這些策卡生效,整個國家都開始進入了蒸蒸日上的發展時期。
這五王的封地位置都比較接近,一口氣組建聯軍,舉起反帝的旗號,可招募過來的士卒,本質上就是一群土農民,從這一點上,就形不成什麼有效戰鬥力,想要讓這些農民變成訓練有素的士兵,是需要一個漫長的訓練時間。
她目前是做不到和全盛時期的草原對抗,但是對付這些綿軟無力的藩王作亂、土司叛變已經是綽綽有餘了。
畢竟一碰就碎的叛軍,已經不多見了。
無論是提高人口流動性的官道,還是其他建築,都是需要銀子來組建的。
但親衛的人數是有限的,晉王起勢,三個月平定五王之亂並非太難的事情。
也不知道這個秦王圖個啥。
你漢王內政再好,你打不過我經營出來的軍事集團,你還不是白搭。
這是何等的https://m.hetubook.com•com
折磨啊!!!
晉王也不知道這個訓練量多不多,強度高不高。
晉王的商業版圖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的波及和影響,但是她老早就在商業上被秦王打得一塌糊塗了,只剩下晉商這一處大型商會聯盟。
整個人都虧麻了。
雖然大晟王朝的藩王地位也很高,但是西漢的諸侯王比之大晟王朝這些藩王的權力還要驚人。
晉王的想法最純粹也最簡單,她最清楚的是自己擅長的在哪裡,將自己最擅長的先做到極致,再去考慮其他的。
她又是一個耙耳朵,陸成安勸說,晉王該聽的時候還是會聽的。
漢王這次對於朝廷的控制權是比前面幾局都要穩固,陸成安能看出來,整個朝廷是被漢王提純過的。
陸成安這套鬼嵬軍和將領體系,你這種級別的叛亂真別過來湊熱鬧了,單純就是給人來刷業績的。
政策施行了三個月。
種田最基本的一個守則就是要有錢。
晉王平定五王的速度那麼快。
這樣做,是加強了一個朝廷對於政策的推動力,當然還得看這些政策,有沒有破壞別人的利益。
到頭來,這開海還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事實上,陸成安也應該保持閉關鎖國的政策,畢竟現在大晟王朝的科技是領先的,他這邊開海,搞不好會做出技術外流的現象。
這晉王,每天要她去長跑五公里,不把妹妹的命當命了是吧?
開海,對於中原王朝的最大問題,就是加強了文化交流。
虧我還把你當成實在人了!
而皇宮中的成王皮笑肉不笑地看著晉王布置下來的每日訓練。
如今的商稅,相當於出海掙了十萬兩銀子,回來得給朝廷上供兩萬兩銀子,你這商稅的收法,你怎麼不去搶錢啊?
西漢的周亞夫平定七王之亂,面對諸侯的起義,拿出漢朝的軍隊剿滅叛軍,同樣也就用了三個月。
這次,這些藩王造反,也是看在大晟王朝剛打完了一場戰役,漢王的聲望和威儀不足以讓這些藩王信服,才促成了一場藩王之亂。www.hetubook.com.com
甚至某吃糠喝稀的康熙大帝,那是什麼都知道,還自學了很多技術,他自己就是天文、數學、甚至西方醫學的受益者。
這次五王之亂,遠比七王之亂要好對付的多。
漢王固然有一些顧慮的地方,但是這是模擬,試一試也無妨,大胆地同意開海,並且加大了對商人的商稅。
那就專精武藝與統率!
而解決人口問題,只剩下外來農作物的產量來拯救。
而且,最起碼的裝備也沒有。
種田都需要銀子來支撐,那就更別提戰爭了。
在後宮沒有拿到陸成安這個妃子卡的情況下,當女帝就是最痛苦的事情。
【您的指令是?】
晉王看著眼前出現的訓練日常,很快地進行了下一步操作。
既然才識淺薄、政治短淺。
大晟王朝有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人口越來越臃腫,糧食越來越不夠吃,他現在有的是人口。
她在模擬之中,幾乎每次模擬都不忘看兵書、練箭法、訓練身體提高武力,偷師陸成安的本事。
這幾次甘願給漢王打工,晉王也是想到她一旦當上女帝,那是不方便御駕親征的,而且陸成安會為了保護她的安全,是會盡量避免她到處亂跑。
大家一起靠海商賺錢,那麼皇家就永遠不是賺大頭的那一個,一定程度上還會滋生一些新勢力,影響大晟王朝的統治。
而乾隆和同時期法國國王是親密筆友,常有書信往來,外界的火器發展成什麼樣了,他都瞭然于胸,這幫皇帝對世界局勢那是門清兒,人家單純裝蠢罷了。
【是。】
有些人不能說是忠於大晟王朝,但是他必然忠於漢王殿下。
為什麼清朝採取了明朝延續下來的閉關鎖國政策,會比明朝挨到更大的罵聲。
所以,晉王很迫切地想要去打一打高句麗。
秦王出現了大量虧損。
你寧王才識再聰明,成了什麼一代才女,還不是被我近身肉搏瞬間制服的臭妹妹。
正英帝在位期間,藩王們是動都不敢動的,因為岳父不僅掌權時間長,整個府衛兵體系也是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