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陸成安回到京城,仍然是盡心儘力地為國效力,是將東南地區的情況如實交代,彙報了地方官員貪污的現狀,並且整合出了全部的線索。
乾清宮內。
再怎麼被迫!
他正英帝和陸成安,可以說是聯手把這些氣焰囂張的文臣高官給猛打了下去,將他們這些人的脊樑都給戳折了!
有時候,經常能提出一些讓人為難的問題,如果提出來了,她能解決,正英帝也很欣慰,偏偏漢王只能提出問題,卻不能幫他解決掉問題。
而自己,因此也越來越重用陸成安。
陸成安金口頻出。
隨後,贈送了一幅名為【萬民疏】的奏疏,以寄送墨寶的形式,交在了他正英帝的手上。
感情極其真摯,其中的話語令正英帝此時都有股意氣難平的愧疚之情。
便是因為她的性子,太討人喜歡了。
正英帝的胸膛上下伏動,可見情緒上的憤怒已經是影響到了判斷,那些栩栩如生的記憶,很難不讓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觸。
批閱完奏摺的正英帝,很早就已經躺在龍榻上歇息,國事繁多,親政以後,更是沒有什麼安生的日子。
因為畫眉而憐愛妻室的陸成安,甚至遭到了青州知府穆闕的彈劾。
他正在消化這一段,對於他來說有些不可思議的記憶,他彷彿是穿越了時間,看到了很久很久以後所發生的事情。
那一場大案,他通過全面打壓南方士子,剝奪了他們的成績,收攏了北方士子的民心,獲得了北方世家的支持,但也讓長孫明在北方望族之中更加地如魚得水。
為此,他也將這件事情公之於眾,和這https://m.hetubook.com.com些群臣拼了一個正面,趁勢除掉了幾個為虎作倀的世家文臣。
他還提到了海患邊亂的倭寇,可能是由南方世族、沿海百姓和商人一同為了這個沿海的營生而捲入了此案之中。
正英帝何其心痛。
難不成,以後的自己,是有了其他的考慮?
一點都沒說錯!
也是諸多皇女之中,正英帝最喜歡的一位孩子。
問了一句,他正英帝與陸成安孰美。
以「天」為名,論「天」之道。
朕要看到……血!流!成!河!
一方面是為了風水這一說,另外一方面就是避免皇帝沉迷於女色之中,而像這種床,兩個人睡一張床上,是很不舒服的。
記憶看到這裏。
這不禁讓正英帝想起了之前提出【改土歸流】的陸成安,為什麼在這個記憶中,自己是沒有把陸成安摘出來,反而是放任了陸成安一同被廢除了科舉的成績?
正英帝猛然睜開了自己的眼睛,他的面容,從一開始因為微微痛楚而稍顯皺眉的神色,逐漸變得肅穆莊重了起來。
尤其偏好於書法。
正英帝深吸一口氣。
無論怎麼說!
記憶中這樣的畫面,頓時是讓正英帝有些忍俊不禁,為什麼他很寵溺自己這位三女兒。
真就沒有把朕的命令,把朕說的話聽在心裏,一幫混賬,都該殺!
作為堂堂一個欽差大臣,在自己休息的驛站之中,能遇到失火的事情。
要是漢王能改掉這個毛病,其實正英帝也挺欣賞這個仁厚待民的長女。
而陸成安的這個【萬民疏】用詞慷慨激昂,整個www.hetubook.com.com進言的奏疏,樸素簡明,直達胸臆,其中言辭懇切,義正辭嚴,針對時弊,句句鑒心。
江騏寧呢?!
江騏寧呢!
還未深思,他的腦海一點一滴再次的浮現出一些記憶,來到了皇家宴席之上,自己打趣了在宴席上,受邀而來的美郎君陸成安。
這東南地方的官員,到底是何等的猖狂!
本身,他也只是想要傳宗接代,有個男嗣繼承大晟王朝的大統罷了。
該殺!
加封陸成安為內閣大學士,以正二品工部尚書領欽差大臣,享巡察專權、派遣陸成安到東南沿海地區審查倭亂真相。
正如正英帝所想的那樣,腦海中,他命令江騏寧前去查案,而不知道多久以後,死裡逃生的陸成安終於是回到了京城。
記憶裡頭,他似乎還挺關注陸成安的,調查過陸成安在那個縣城中的政績,這小子,做得還挺不錯的,為官清正廉明,賞罰分明。
正英帝這些日子,精力越來越不夠用,成天都盯著奏疏翻閱,自然對女色再難有什麼興趣。
能說事卻不能做事,這是漢王這個長女讓正英帝非常討厭的地方。
還是那個令人頭痛的南北榜案,被長孫明趁勢用以排除異己,打壓南方士族的案子。
一句鏗鏘有力的「當今天子姓蘇,天亦姓蘇」,使得看到這處記憶的正英帝,也是氣血上涌,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替他做事的陸成安,在作為欽差大臣的情況下,都能遇到這樣的險境,這些人,真的有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嗎?
正英七年的九月份。
一幫亂臣賊子!
正英帝已https://www.hetubook.com.com經是給陸成安標記了兩個字——忠臣。
從他們拿起刀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朕的子民!
是賊寇!
他們這些人都敢做出這樣出格的事情,棄皇室的尊嚴於不顧!
可這三年的時間,陸成安的所作所為,對得起那「明光大正」那四個字!
忽然。
長孫明就跟他算是通過這些東西作為媒介,慢慢結識的。
在緊隨其後的記憶中,正英帝的腦海里閃爍出了自己掌管大權,和朝野群臣爭奪權力的畫面。
人人都目無王法,那麼國將不國!
陸成安的位置不斷因此水漲船高。
這所謂的「倭寇」甚至其中一部分是沿海的漁民,因為沒有生計而被迫當上倭寇的。
而記憶畫面上的片段再次動了起來。
陸成安在正英九年的時候,重新回到了京城之中,在西郊坐而論道,談及四書五經之中的精義,開敞私書,廣結寒門士子,同時不斷地走訪各地,探訪百姓的生活。
然而,下一秒,正英帝的臉色就變得嚴肅了起來。
本身這些年,都在和群臣博弈,他的皇權象徵在這些群臣的圍攻下,岌岌可危,陸成安的這一句話,如同一道曙光出現在了天際。
定要殺個乾淨!殺個乾淨!!!
而皇帝的床榻,並沒有想象中的寬敞。
被派遣出去的陸成安,竟然會淪落到生死不明的情況!
多半是擋了什麼路吧,正英帝心中冷笑,對這個青州知府穆闕的感觀一再下降。
也正是政務的操勞,讓正英帝如今的睡眠質量也是漸漸下滑,稍有一些動靜,就極易被驚醒起夜。
嬪妃們,是很難有這個機會和皇帝同床和-圖-書
共枕的,只有冊立的皇后,才能同皇帝一起過夜。
緩緩倚靠在龍榻旁邊,正英帝輕扶著自己的額頭。
直到正英八年的時候,青州一個叫陸成安的知縣,政績驚人,正英帝才反應過來,在皇家宴席過後,陸成安是離開了京城。
正英帝點了點頭。
怕的就是這隨後記憶中的陸成安,會因為位高權重而逐漸背棄了先前的信仰,不再是最初的那個意氣風發,一心為國做事的少年。
結果,令正英帝極其憤怒的事情發生了。
對!
一股難以形容的記憶畫面,從他的腦海之中不斷地湧現出來。
正英帝現在怕的是什麼?
長孫明常常在政見上,與他為敵。
正英帝的眉頭微微一皺,不滿在心中緩緩積攢。
粗略一看,又窄又長,外觀上是「瘦長」形的模樣,反過來就是長壽的意思。
《內閣制》、《考成法》、《曲轅犁》,各種層出不窮的東西,在陸成安的手上出現。
他正英帝的確是有這些愛好的,在年輕的時候,他是極其喜歡吟詩作畫的。
這國,怎能一日無法!
正英帝閉上了眼睛。
我定要讓他查個清楚,查個明白,查個水落石出!
全是賊寇!
看到這裏的時候,正英帝是越想越覺得悲憤。
從陸成安遇險再到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匯聚在一起,他的怒意值已經是來到了頂點!
陸成安,也在青州,和一個名字叫秦道秀的女子結婚,還鬧出了一個叫【陸公畫眉】的故事。
結果自己那位三女兒晉王卻來了一句「兒臣甚美,君父、陸生何能及吾也。」
他們也當了賊!也殺了那些不願意從賊的百姓!
這是朕的天和圖書下,而不是這些群臣,這些世家子弟的天下。
左都御史盧真和陸成安展開了一場激烈無比的口誅筆伐。
而陸成安不知道為什麼,忽然消失在了京城之中,所有的記憶片段里,都再也沒能找到陸成安。
他不想容忍,也不能容忍!
心中更是惋泣萬分。
記憶畫面中的他,為了保護陸成安,直接是公開了《萬民疏》,並且將陸成安打進地牢,替他蓄養清望。
正英帝就頗為詫異了,這些私事,不知道為什麼這些個官員能如此上綱上線,他就從來不關注這些官員的私事,只要有能力,能為朝廷辦事,做事,誰會在意那麼多的其他事情。
通過《內閣制度》分化了以長孫明為首的相權派系,利用《考成法》,讓官員們賣力做事,勤勉工作,而《曲轅犁》加強了百姓的農業,讓百姓們有了更省力的辦法耕種。
而更加精彩的事情還在後頭,他將此前關押在天牢中的陸成安請到殿前和這幫群臣對峙。
他的那位長女漢王,愚忠法禮,通曉儒學,所以多顯腐儒的迂腐,做什麼事情都喜歡講究仁義道德,常常在國事上面,有她的長篇大論。
畫面上,自己說出去的那句話才是我皇室應有的脊骨!
沒錯!
正英帝不由被鬱火給氣得輕咳了一聲。
正英帝感覺腦海之中有些脹痛,一股天旋地轉的暈眩感隨之而來。
然而,令正英帝頭疼的東南沿海地區又來了,又是該死的倭亂,為了調查這個問題,他是把陸成安給派遣了出去。
尤其陸成安是這麼一個公正廉潔的忠臣,這麼一個位高權重的忠臣!
看著陸成安骨瘦如柴,滿臉憔悴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