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就是漢王帶著人清君側,形同謀逆,父皇和漢王之前一定要死一個。
陸成安要積極爭取的三個群體,一個是貧民,一個是庶族,一個是寒門。
直到現在,陸成安驀然回頭,已經是敏銳地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的地方。
秦王手上因為免稅的問題而沒有銀子入國庫,如此一來,官府就養不起兵,那就徹底沒辦法形成軍事力量和對方抗衡。
【蒙古部落欣然應許,按兵不動。】
【長孫家的滅亡,其中的關係人脈牽連甚多,管氏也是其中一支。】
這個人是不是忠臣。
【而選擇向他們開刀,那麼在本就支持不多的情況下陷入更深的泥潭之中。】
【在寧王的視角來看待問題,大晟王朝所遇到的情況,已很難存在迴旋的餘地。】
但凡祖上沒個厲害的人物,都沒你這個人了,早幾百年那些人都不如狗的時代就斷根了。
寧王打探消息下來,已經知道晉王是跑去和陸成安平叛去了,也就是說外走的晉王,成為了這一次亂世之中的第三條線。
一口氣下來,天災人禍把人逼得沒有田沒有房,變成了最被人瞧不起的流民,換成誰,一時之間都沒法接受這種巨大的落差感,那不就乾脆反了,反正我已經是一無所有了。
陸清正。
這點讓寧王可悲的同時又感到深深的無奈。
桃源三傑就是為陸成安的內政結構打下了基本盤。
【藉著「起義」之由而造反的管氏豪強一瞬之間集結了三萬大軍,他們火速吞併著周邊防守空虛的土地。】
所以秦王非常的缺銀子。
如果大晟王朝做到了仁德愛民,政治清明,陸成安就是大晟王朝無可挑剔的帝國雙璧。
寧王的到來,是給陸成安帶來了原始的資本,也就是起步的條件。
而相比起之前滔滔不絕的猛烈攻勢,寧王沒有選擇和陸成安在關係上更進一步,反倒是慢慢地為陸成安規劃出了整個戰略計劃。
這時的陸成安一口氣得到了桃源三傑,還有寧王帶來的嫁妝,這意味著創業的啟動資金有了。
真不愧是你啊!
【引羌族入涼州的管氏,得到了五千羌族騎兵作為外援又招募了兩萬涼州鄉勇,其中更有三千涼州鐵騎,在涼州為官的管氏成員掌控著這支軍隊。】
因為謀逆是死罪,無論是什麼理由,為了什麼。
她先把內政穩住,再靠晉王拖住時間,九州之力對付一州之地的叛亂,還是有很大優勢的。
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商人們都不樂意賣,就是賣了,也和*圖*書沒有幾個百姓出得起錢買。
另一側,陸成安眼前的畫面信息和其他人是不同的。
當時的大晟王朝,只是內政上徹底崩盤,民生凋敝,一時疏忽,可能就要崩盤,但蘇為英的調整做得好,用了十年的時間富民,徹徹底底地翻了回來。
但一個人每次模擬推演都在為你著想,還能不證明其中的問題嗎?
只不過最終被推上去坐江山的人是陸成安。
漢王分了兩頭下注,一頭是中央朝廷的繼任者秦王,一頭是南下開闢的燕王。
【正英九年十一月,正英帝因太子被群臣定性為謀反一事而鬱鬱不樂,不久后,久慮成疾,秦王為正英帝治病,卻發現這是心病,難以根治。】
劉備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相較於曹操和袁紹的出身,他比之不如,在名門世家面前可以說得上是窮人,但他背後的家族有錢有權,是當地知名的豪族。
寧王想讓自己成為這麼一個始作俑者,這個反,不是陸成安造的,是她寧王帶頭造的反。
眼下,淮西二十四將的事件意味著南方的將士不缺,能打的將領產出較多。
秦王稍作思索,她決定給晉王開許可權,給她地位和權力來招兵買馬抗衡這支涼州割據力量。
這個情況,寧王分析來看,這是比蘇為英接手的大晟王朝要爛無數倍,晉王的確是胡作非為了一通,但其實陰差陽錯之下,晉王也是做了一些事情的。
【如今的天下,各地官軍都在鎮壓來勢洶洶的起義軍,固然罪己詔下來,臨時緩和了矛盾,讓朝廷有了招安這些起義軍的機會。】
而下一步,秦王調遣齊王的青州兵來勤王,以抵禦這個虎視眈眈的對手。
雖然臨時靠殺人立威的方式,鎮壓下來了這些大臣們的意見,讓秦王成功發出了自己的指令,可秦王也和這批群臣漸行漸遠了。
【在她看來,現在的大晟王朝已經是無藥可救。】
開海嘛,就更別想了,這會兒哪有倒賣糧食賺錢。
【在涼州的管氏歷來與羌族交好,聽聞朝中的動蕩,難免有了一絲野心。】
它都是死罪。
而且,寧王考慮得很清楚,要是讓陸成安做上皇帝這個位置,她這次無論如何都得去幫陸成安。
漢王不殺父皇的話,跟著漢王清君側的人都沒有這個安全感,怕父皇秋後算賬。
【大晟王朝各地的民心在秦王的罪己詔下得以緩和和平復,秦王當庭誅臣,皇威提升,但同時引起了朝堂動蕩,人心思動。】
過去的宗族和-圖-書體制,同樣一個門,其中包含了嫡系和旁支,一房二房三房四房,那麼多人,不可能每個人的生活都那麼好。
【浙江,一身喬裝打扮的寧王女扮男裝找到了當地教學的陸成安。】
而且涼州人驍勇特別能打。
而李徽年紀太小,世道又亂,寧王直接是用銀子向李徽的父母買下了他。
可現在的陸成安再意識不到寧王對他的態度,那未免就太遲鈍了。
即便是現在,陸成安也不知道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以至於寧王對他能那麼的死心塌地。
【你和陸成安詳談天下大事,以當下的局勢而憂慮,你欣賞對方的才識,決定帶著自己的嫁妝和屬臣加入了陸成安的陣營。】
晉王怎麼將整個孩子養大,怎麼不把孩子培養歪了,都是一個問題。
軍事這方面,秦王也想給自己鍛煉鍛煉的,但現在顯然不是一個鍛煉的時機。
【在朝會上,有大臣認為此舉不妥,秦王為了表露自己的決心,命人當場逮捕此人,搜查對方身上的罪證。】
這是觸發地區事件,不是獲得金色機遇。
遇到好的世道,家裡說不定還有機會讀書,他們比起貧民有一定閑暇的時間。
【但眼下的情況,人人都以自保而安,財富同樣是給他們安全感的東西。】
畫面微微推進。
畢竟貧民的田都是租來的,各類款項上的收租狀況,導致他們是沒辦法脫產的,一旦脫產就沒有生計,根本沒工夫來聽陸成安講學,偶爾抽個空聽個熱鬧,聽個響。
給陸成安生下一個姓陸的兒子,那不就是自動放棄了爭奪女帝的資格。
戰亂的情況下,有田有房也會變成沒田沒房,主要是杭州府這塊地方是大晟王朝的經濟區,所以仍然有一副安定祥和的模樣。
所以很難察覺到寧王對他的喜歡。
上次漢末三國的劇情模式,陸成安就得到了一個關鍵的信息,寧王的模擬目標是想要助他奪取天下。
寧王心裏是肯定的。
雖然說寒門是落魄的門第,但其實也不要太高看這個身份,覺得他們是沒落的貴族,小日子過得肯定比庶族好。
工商農,都是庶族的一種。
而在古代這種嚴密的等級制度下,最慘的是那種沒田沒房產的農民,那都是被蔑稱為「流氓」的。
倘若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以陸成安一身正氣的那個詞條,是斷然讓他做不到跟著大晟王朝一起繼續迫害百姓。
而在寧王的眼前驟然之間出現了一個令人震撼無比的畫面。
作為曾經拜師https://m.hetubook•com•com
在陸成安下,聆聽陸成安教誨的寧王,她太了解陸成安了。
【正英十年一月,秦王舉國辦喪,登基為帝后改號為安文,她向天下頒發罪己詔,並打算在災區嚴重的幾個州府宣布免稅。】
所以,寧王想押寶在陸成安的身上。
無地者為流,無房者為氓。
【管氏自稱此舉為順應天時,大晟朝執政不仁,天下人苦「晟」久矣。】
【「先帝駕崩,天下未定;民心浩蕩之際,爾等朝臣不思報效國家,安撫群民,竟然敢在這裏狺狺狂吠,該誅!」】
寧王,對他實在是太好了。
一個人對你好一次兩次,可能是對你有什麼圖謀,有什麼想法,想要從你的身上得到什麼。
【她將整個朝中錯綜複雜的關係告知了你,談明了皇室實際上已經很難將政策執行下去的困難局面。】
寧王對自己的基礎打得很好。
早在之前,寧王偷偷摸摸找到他,生下一個陸為邦的兒子,陸成安就隱隱覺得寧王對他的態度不一般。
而庶族呢,也是農民的一種,但是他們是農民中生活相對好一些的,有自己的田,有自己的房子。
百姓們也都在攢糧。
【皇室極難在他們手上拿到銀子。】
靠一個人打天下,顯然是不靠譜的。
她現在的銀子都是抄家得來的,可總不能全用抄家的方式來弄銀子吧?
涼州這地方的豪族,說反就反,而且因為武德充沛的緣故,一秒鐘就打下了涼州。
但憑藉陸成安在南方一定程度所造成的影響力,所以招募這些人的成功率,是要比其他人更高的。
先前想著拉民心的數值而免去賦稅,可轉眼就有人造反起事,還形成了那麼強大的軍事力量。
如今的局勢那麼混亂,就跟大批被迫成為流民的百姓背井離鄉有很大的關係。
寧王必須得給陸成安站台。
【同時管氏與草原上局面完成統一的蒙古發起了親善之舉,繳納出一定的銀兩,希望蒙古不要出手此事。】
【在罪證確鑿的情況下,秦王命人押送罪臣來到朝會的宮殿上,秦王當庭持太祖之劍斬殺此人。】
這地方失去控制權,秦王就丟失了一個養馬的好地方,缺少了訓練騎兵的重要戰略物資——戰馬。
立場下滑,說明這幫群臣有可能會背叛自己。
可是朝臣的一致反對讓秦王的壓力很大,秦王不得不用最堅決的方式表現出自己的態度。
至於像現在這種世道,庶族過的日子也一般。
寒門這種門閥中人不意味著是有錢有權和-圖-書的人,就算在那些高門大族裡也同樣有窮到揭不開鍋的存在。
寧王心心念念,想要讓陸成安當一次皇帝的破局點便就在於此。
【寧王跟你談論了許許多多的觀點,你驚訝地發現,她的想法居然有很多的不謀而合。】
陸成安和官府分道揚鑣,興許就是看穿了這一點,辦不到向無辜的平民抬起屠刀的事情。
【正英九年十二月,正英帝在內外百忙的各類憂患,又思慮太子漢王的冤案,種種壓力之下,病逝于深宮。】
【正英十年二月,你和寧王開始籌備農民起義,計劃為腐敗的基層政府敲響警鐘,還天下萬民一個朗朗乾坤。】
到時候逼急了,裏面的官員也反了,那就更難應付了。
【這讓你們的立場態度相接近。】
這無疑是雪中送炭。
這一次發生的事情,還有先前的線索,都是讓陸成安逐漸正視起來這個默默在他身後付出的小女人。
寒門的知識分子,是陸成安很需要的一類人。
而事實上,這次言傳身教,真正受益者是寒門庶族。
而寧王的內政同樣出色,這麼一個內政班子的齊全,能讓陸成安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這次天崩地裂的局面,寧王就算親眼看過蘇為英的履歷,從心態上來講,寧王認為蘇為英不是沒有扭轉局勢的能力,但即便是扭轉局勢,那對蘇為英而言,也是很棘手的一局。
有了淮西二十四將這個地區事件。
父皇面對謀逆的漢王不出手的話,那日後皇室人人都學漢王這樣清君側,那天下的法理不就亂了嗎?
白手起家的朱元璋,那也是靠著郭子興的賞識才有了一份自己的產業和部眾。
【涼州發動事變,管氏在涼州的多名官府官員發動了叛亂,有部分管氏族人引羌族入州,在短短時間內,原先聽從於大晟王朝的流官被殺。】
寧王和陸成安學的東西,輕而易舉就拿大道理說服了這兩個人。
而這類庶族則是古代佔據了大部分人口的群體。
【但對於出身豪強,手上又有大量族人的管氏而言,此時此刻,是最好的割據時間。】
畢竟年紀太小了,蘇為英就是現在出生了,他也需要一個成長期啊,幾歲就能上戰場,那不可能。
事實上,現代生活下來的每個人,可能血脈上都是貴族的血統,誰祖上沒個顯赫的人物啊?
這才是寧王深思熟慮后的想法。
而陸成安辭官,顯然是受到了這次農民起義的刺|激,那麼他陸成安就是第四條線。
她知道宣平、程和這兩個人追求的是什麼,宣平https://m.hetubook.com.com追求的是盛世之中的國泰民安,程和要的是吏治清明,百姓可以得到公正、不被壓迫的世道。
漢王為什麼只能死。
【恭喜你在南方長年累月地積攢聲望,在完善起義計劃以後,你觸發了一呼百應效果!】
高野心低道德說明這些人什麼事情都敢做,什麼事情都做的出來,而且還不帶半點猶豫的。
辭官隱居是陸成安最有可能做的事情。
至於免去賦稅則是提高民心的一種方式。
背井離鄉往往意味著要變成這一類人,所以在古時候,很多人都對背井離鄉有很強烈的抵觸心態。
我的陸大人。
同樣,這次模擬推演,無論陸成安用的什麼理由起事了,那都是推翻了大晟王朝的統治,哪怕本身就是大晟王朝出現了問題。
秦王清楚起義軍的誕生跟民心有關,所以頒布了罪己詔暫時緩和民心的下降。
【想要獲得財富,大晟王朝只能向著世家中人、皇室宗親伸手要銀子。】
秦王的動作快,但是其他人的動作也快。
寒門相較庶族,只是多出一條能讀書的渠道,可讀書沒讀出本事來,出仕做官做不上去,日子過得還不一定比商人好。
【如今的大晟王朝已喪失了免賦稅安民心的能力,一旦免稅,則國庫空缺,無以後繼。】
【齊王拒絕了你的調遣,她以青州人口流失嚴重,民生困頓,百姓面有菜色婉拒,境內尚有大量起義軍,急需官兵鎮壓,故此無力勤王。】
搞不好要被晉王玩夭折。
秦王只能在夾縫之中繼續去尋找機會,但是時機一點都不等待秦王一步又一步的計劃。
貧民和世家豪族是受影響比較小的群體。
因為很多時候都是模擬推演上的消息和文字,陸成安是很難感受到這種感覺的。
這個死局,漢王只能讓自己死。
但這個人,忠的不一定是大晟王朝。
哪怕是漢高祖劉邦,沒有呂氏集團的強勢入股,也很難真正意義上獲得天下。
而陸成安本身也不是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憑空就以為自己是人見人愛的存在。
保證了南方能湧現一批優秀的將領,但是陸成安能不能獲得這些人的投效,那還是兩說。
普通的涼州鄉勇就比其他地方的鄉勇戰鬥力要高出一截。
因為雙方的身份差距在當時還是很大的,寧王是皇室,是大晟王朝女帝的潛在候選人。
這次的惡性天命,讓秦王無法組建起自己的商隊,他們趨利性太重,不想和皇室合作,就想自己吃波大的,而且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商人都開始搗鼓販賣糧食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