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明白,陸成安同樣也不想了。
但是這次的科舉讓他的長子有些處境尷尬。
王侍節還要再說些什麼的時候。
「本府心中萬般蕩漾,真是恨不得同賢侄共赴沙場,也叫那些東瀛鼠輩無膽再犯我大晟之土!」張海京伸手摸了摸陸成安的肩膀,顯得很是親熱。
王侍節也不浪費時間,上來仔細清點。
張海京的想法很簡單,他乾脆就報一場大捷,表明陸成安斬首倭寇一千餘眾。
不光是武力上的超高增幅,齊王看著整個東南地區的防線以及地圖,包括幾個倭寇常駐的地區,她利用【陸謙己】在統率上、軍事上的遠見卓識,進行了非常縝密的排兵布陣。
陸成安也不明白為什麼張大人的燕國地圖能短小到這種地步,圖窮匕見的速度如此之快,連個鋪墊都不做準備。
「平倭大軍的右路參將李健陽已經向本府為你表功。」張海京把事情談到了正事之上。
「斬首八百人,那就取捨一下,斬首一千人,這不好聽嗎?」
而張海京的到來,更是給王侍節一個大大的震撼。
自上虞縣這塊地方開始,十幾個縣城遭遇倭寇進攻,這些人全都沒守住不說,還死傷慘重。
畢竟可能還要在地方吃個飯什麼的。
「運過去的時候,大抵都爛掉了,所以在各地州府清點以後,就算結了。」
「吾兒張瑞與賢侄交情甚好,本府呢……有一個小女,年輕貌美,你我結成親家,這親上加親,豈不美哉?」
張海京看到這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目光,也絲毫不尷尬。
王侍節憤憤不平了。
而一個陛下完全可以頂得上無數個親王。
陸成安怎麼能想到,自己就是出去一趟的功夫,回來就感覺整個杭州像是變天了一樣。
領導讓做什麼,那就做什麼,聽領導的安排做事,那就准沒有錯。
陸成安原先也是讀書人,這個身份給了他一定的優待,於是他是用這種方式拉攏這些縣官,以便真出了什麼事情,這些人還能幫忙擋一下。
再者,做官是要看本事的。
拿下徐起昌以後,坐鎮平倭大軍的齊王怎麼可能會浪費這一個時辰的戰神體驗模式。
這幾句有點肉麻,但張海京心裏的門路比王侍節要https://m.hetubook•com•com
清楚的多,再加上他現在已經是漢王麾下的人。
而現在的陸成安想了想,實在是忍不住問道:「無功不受祿,我怎麼就成了杭州府的守備?」
「在長興一帶發現你和倭寇正面交手的戰場,他親自確認了現場的箭支出自白鹿縣,餘下兩百多顆人頭沒有割去。」
可張海京作為杭州府的知府親自來白鹿縣接待陸成安,這實在是太卑微了。
陸成安跟他同為漢王麾下的嫡系,漢王又叮囑他要多多照顧,此時此刻,陸成安立下大功,他張海京自降一格,給個面子未嘗不可。
「你立下軍功,對於當地的州府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好嗎?」
王侍節這會兒心裏其實還有些幸災樂禍了,越是這種反差強烈的局勢,越意味著其他人要倒霉了。
那麼接下來該怎麼做,王侍節覺得絕大部分官員都能做好這道題。
這事兒,說出去也不好聽。
「張大人,我是和張兄關係不錯,但是……招我為婿這件事,我覺得大人您還是太草率了。」陸成安也不好太不給面子,想了想還是給了一個台階下。
那無疑是大晟王朝的聖天子正英皇帝了。
武祥和王侍節是徹底震驚了。
如今看到杭州府的知府親駕至此,武祥也笑不出來了,連忙走過來問候道:「張大人親駕白鹿縣,下官有失遠迎,還望擔待。」
報一場大捷,既能穩定軍心,又能把正英帝捧舒坦了。
皇權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就愛搞這種文武對立。
所以張海京能如此毫無保留地信任陸成安,甚至產生了招婿的想法,但陸成安拒絕了,可惜是可惜了點,可張海京仔細想想還能接受。
當今天下,誰最大?
硬著頭皮對著干,往後,那就不是跪不跪的問題了。
東南地區更沒有那麼多沒背景的倭寇可以拿來殺頭。
你們懂什麼?
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你王侍節是我陸成安的心腹呢。
遠方的塵土飛揚,只見一面「晟」旗高高掛起,沒多時,一個身著緋袍的成熟老男人捋著美須,在旁人的護佑下,緩緩下馬。
哪怕你有機會跪,人家也未必賞你這個臉,給https://www•hetubook•com•com你面子。
畢竟東南地區的軍防都爛成這樣了,陛下無疑是要問責的,他王侍節都已經官降一級了,反而不一定容易再被牽連進去。
而陸成安和張瑞又是同鄉還是同窗。
「嗯?本王為何不驅使陸成安來坐鎮中軍?」
王侍節甚至都對自己的見風使舵、牆頭草的本質產生了懷疑。
既然陸成安問了,他就得如實回答。
「再算上這些人頭,這次賢侄平寇戰功斐然,是迄今為止平倭以來最大的捷報。」
我白鹿縣的官軍,有那麼能打嗎?
陸成安很是嚴肅地說道:「軍功這種事情,如實彙報就好了,要是聖上嚴查此事,誰都討不得好。」
使君一般是尊稱奉天子之命,出使四方的使者,其次也能說是對長官的尊稱。
陸成安聽到這裏,想到了某武宗。
這次,張海京選擇無條件支持陸成安,還有一個隱藏的原因。
對於這種燒腦的事情,王侍節決定從心。
一個親王的鼎力支持,能讓張海京傾注三分之一的信任,兩個親王的鼎力支持,他張海京能傾注一半的信任,如今不光是兩個親王的鼎力支持,就連陛下都無比地看重陸成安。
你作為堂堂杭州府的知府,要點臉好嗎?
張海京感嘆了一聲,撫掌又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賢侄今年也二十有三了吧。」
「陸使君啊,在下數過了,這一共有三百多顆倭寇的腦袋。」王侍節頗為冷靜地說道:「你看,咱們是如實彙報,還是報軍功上千首級。」
關係上靠得住。
「至於陸成安,本王在模擬裏面摸摸就好了,現實里還饞侄女和秀娘的男人,那孤未免也太不知廉恥了。」
你這和跪舔有什麼區別?
鎮海平倭軍帳內。
「使君,您在嘆息什麼?」王侍節問道。
拿靴子踩我一腳,我還得給您舔乾淨是吧?
這值當嗎?
可陸成安怎麼都沒有想到,王侍節就在他的面前直說虛報軍功這種事情。
王侍節又不是那種撞破南牆都要別人辯到底的人,最起碼在這官場上,不犟嘴是一個優秀的品德。
媽的。
張海京搖了搖手,「不必如此多禮。」
現在只有陸成安。
其實,一開始陸www•hetubook•com.com成安帶著兵馬出去,王侍節的腦海里就一個想法,這個人要麼是想要出出風頭,引起陛下的注意,要麼就是感覺倭寇勢大,有擅離職守的逃跑嫌疑。
「只是有些感嘆世風日下。」陸成安沉吟片刻,又問道:「聽你這口吻,虛報戰功在江浙一帶,並不少見?」
畢竟大晟王朝也需要一場東南地區的平倭捷報來穩定地方的局勢,而且張海京太懂正英帝這個陛下了。
但是,看到這兩個人近乎崩壞的表情,甚至有可能在質疑他這個杭州知府形象的神色,張海京最終還是拾起來面子,順著台階走了下來,「那委實是有些可惜了。」
……
畢竟殺良冒功這種事情還是很忌諱的。
可邏輯上,王侍節又感覺說不通,因為陸成安在還沒有立功之前就已經受功封賞了。
「他的處境也會好上許多。」
比起徐起昌的不作為,齊王心裏是希望大晟王朝能變得更加好的,所以暫時有節制平倭大軍的機會,齊王自然不會錯過掌握大權的機會。
壞了,這下是遇到真高手了。
「這些個首級就不用帶回杭州府了,本府見了晦氣,你們就地掩埋了吧。」張海京輕輕笑道。
「就這麼說吧,這些人頭,大人您要怎麼運到朝廷去?」
而這些人頭,是這些縣官的救命符,加上文臣本身就跟武職呈現對立面。
然而陸成安一時半會兒有些推敲不出來正英帝的心意。
千總和知府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這種情況下,陸成安能見到張海京一面,已經是非常難得了,畢竟級別就擺在這裏。
「本府已經清點過首級,到時候會向朝廷如實彙報。」
深思片刻,張海京看準了陸成安的上升通道會暢通無阻,他想了想,決定當一把推手。
陸成安仰天長嘆。
他作為一個老父親,為了長子今後的仕途,這時候也只能拉下臉來了。
又有誰能猜中正英帝的小心思?
攀龍附鳳!沒品兒!
陸成安一路回到白鹿縣,為了避免出事,還在沿途的幾個縣城裡丟了幾顆倭寇腦袋,也當是自己駐紮在當地所贈的人情。
給有背景的上司干好了事,以後還不是有機會官複原職,現在變成了一個小小千總,未嘗不是一件https://m.hetubook•com•com好事。
陸大人讓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
「聖旨上說的是……陸大人您積極響應討寇的行動,在整個東南都在收縮防線的時候,你驍勇應敵,如此英武之舉,值得褒獎……」王侍節開口說道。
大人已經挺舔的了,使君就是更高規模的舔。
而且陸成安萬萬沒想到王侍節能舔得那麼毫無底線。
那就是齊王。
放他到杭州府白鹿縣這個偏遠地方當千總的人是他,現在又不斷加大封賞的籌碼,如此反覆無常,舉棋不定的態度。
還真是路上遇到了幾百個倭寇,給人家正面擊碎了是吧?
所以平倭的時候,很難看到巨額數目的斬首捷報。
王侍節已經很好地調整了自己的定位和心態。
這幾乎可以是確定真寇的身份無疑。
出來混是要懂得看清局勢的。
因為他的那個女兒,也就四、五歲的年齡。
「賢侄,果真是人中龍鳳。」張海京哈哈大笑地走了過來,「長興、廣安、建平三縣的捷報傳來。」
當然齊王深知自己這麼做,弄不好會遭到皇兄的「忌憚」與「懷疑」,但這個時候,她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幹了五天,雙方就死了幾十個人。
問了沒必要,只要認準一個死邏輯,去想辦法確定陸成安到底是不是陛下眼裡的紅人。
以他從戎二十多年的經驗來看,如果是真寇的話,領著幾百個人斬首個幾十個,就算是有一定份量的捷報了,真寇不光是瘋,主要是特別能跑。
讀書人講究一個體面,他王侍節又不是讀書人,這日子總歸是要過下去的,這會兒不跪個明白,改天就要天牢里跪著了。
他這分明是一腔熱血,為國為民。
想到這裏,張海京的老臉還是微紅了一下,像這種事情,其實他也是第一次操作,畢竟他張海京還是有些文人風骨的,搞這些小花招,放以前肯定要義憤填膺地痛斥幾句。
白鹿縣的知縣武祥早就想看王侍節的笑話了,他和王侍節並不對付,一份奏摺,王侍節和陸成安的官職兩極反轉,這件事情讓武祥笑了許久。
王侍節是真想哭了。
真讓皇兄把這個國家當成玩具一樣把玩。
真特么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啊!
該出手時就出手,這種很有政治前途的年輕人,早投https://www.hetubook.com•com資准沒錯。
他的眼裡沒有其他人。
王侍節感嘆道:「陸使君果真是國士之風,如此高風亮節,我輩羞愧啊。」
只要確定了這一點。
那真就要淪落到亡國滅種的地步了。
王侍節一開始以為就十幾個人頭,然而放眼望去,幾乎每個將士的身旁都別著一個腦袋,而且可以佐證軍功的倭刀眾多。
這種史料上都能弄虛作假,虛報戰功似乎也不算什麼了。
「孤這一切的用心良苦都是為了謙己啊。」
正英帝非常渴望自己是中興大晟王朝的一代君主,也特別喜好群臣高呼他「賢明」的調調,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捷,才能哄高興正英皇帝。
「到時候若是真怕被皇兄忌憚,直接把功勞甩給他不就好了?」齊王心中暗道:「這樣一來,陸成安的份量在皇兄心裏重上一籌。」
齊王有些傲嬌地想道。
讓其他人把這些倭寇的首級埋了,就是想不透明化,方便能暗箱操作一下。
眼下,陸成安帶著倭寇的人頭回來,後者的可能性已經排除,那大概就是陸成安想出個風頭,使得陛下對他有所關注。
如今陛下的態度都那麼明顯了。
原本王侍節還挺鬱悶自己什麼事情都沒做,就是打了一個小報告便被官降一級了,現在一想到其他人也要因為失職降級,甚至問斬,他就非常的高興。
「你先把這些倭刀收攏一下,還有將這些人頭替我清點好。」陸成安霸氣地揮了揮手。
你就是有這個想法,節奏也不該那麼快啊。
陸成安前些時候,從白鹿縣去杭州府,同張海京張大人說事兒,這種是下級和上級之間的來往,其實陸成安這邊還是有越級嫌疑的。
江浙一代的官軍又怕傷亡,更喜歡用遠射的方式來對付別人,所以真寇存心想跑是攔不住的,除非械鬥是把對方的人纏住了。
王侍節有些詫異,「當然不少見了,朝廷又不查這些軍功的詳細,只要報的不要太過頭,便不會深查。」
您問我,我問誰去啊?
他就像是成了神話中的神明祥瑞一樣,誰都想湊過來見識見識。
「只要陸成安不死,謙己便可安然無虞。」
應州大捷,明軍參戰兵力有五萬餘人,蒙古小王子參戰的兵力也有四五萬人,雙方的兵力加起來,至少有十來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