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拷打寧王,秦王的王道女帝之路!

這是先自廢一臂,再跑來和其他人爭奪皇位。
大致都會知道陸成安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至少在節操上,陸成安是最靠得住的人。
畢竟模擬推演里的死又不是真的死。
而且,秦王還有非常主觀上的一個因素。
經過種種思考。
因為景高祖的存檔里,寧王身為帝后,已經摸索清楚陸成安的脾性。
秦王將這個機會放在了【寧王】的手上,自己的同胞妹妹。
而王道稱帝,這也是秦王追求到至今都沒改變的初衷。
如果奪嫡沒成,就是遺臭萬年的事兒。
反觀皇室為了控制這些功勛,不要心生篡逆之心,給予他們的教育都是享樂為主。
唯二的兩次成為女帝,一次是早期的天下大亂,五胡亂晟,那時候大家的水平都很低,被碾了。
因為秦王聯合世家權貴,往後走就是弒姐殺妹的道路。
為什麼不看看熱鬧呢?
這些區域里,大晟王朝沒辦法插手任何一個人,就連斥候都沒法進來,一旦有外鄉人進來,秦王第一時間就能掌握消息。
比起自己,秦王的才識遠勝於她。
但還是那句老話,秦王知道這個人能用、好用,可她更注重自身能力的增長。
成為一尊憑著自己本事登頂,得位最正,最名副其實的女帝!
只要每一任女帝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陸成安無論在誰的手上,都將會成為大晟王朝手上的一把利劍。
不老實,真不老實。
在沒有模擬推演前,整個皇室之中,最優秀的皇女就是秦王。
他想篡國,是有前置條件的。
【北京保衛戰】中,保護了整個大明江山的于謙,就是因為皇權交替的合法性問題,被叫門天子朱祁鎮給殺了。
看完了上面全部的信息,寧王大概明白是什麼意思了。
而你既然已經打算謀反了,卻還要在戰爭中力保其他皇室的安全,你這樣去做事,根本是把皇權鬥爭當成了兒戲,在這裏過家家。
【經過虛妄之眼的判定,她說的是真話。】
【「不喜歡,討厭死了,成天就和肥婆黏著,這次既然他選擇和肥婆在一起,我就不湊熱鬧,不嫁給他了。」】
【請你如實回答秦王提出來的三個問題,無論真話還是謊話,你回答的答案,都將影響到後續模擬推演的發展,故此,請謹慎回答。】
有時候,寧王也想看看秦王和大家徹底翻臉以後,什麼都不顧,就和世家權貴聯手打壓其他親王的和*圖*書模樣。
而且每次其他姐妹成為女帝的時候,秦王也都願意做這個錦上添花的人,除此以外就沒有多餘的動作。
她比任何一位親王都渴望成為大晟王朝歷代以來最出色的皇帝,渴望成為那種文可提筆畫江山,武可上馬定社稷的神君。
與此同時,在大晟王朝內部,還有192位在職的官員和自己有密切的聯繫。
秦王曾經也考慮過要不要藉助世家權貴的支持,再通過謀反的方式獲得天下,成為女帝。
秦王問陸成安三個問題的收益,甚至不如問自己舅父長孫明三個問題的收益。
一條不同於其他皇室的女帝之路!
她不是能力不行,而是一旦走上那條道路,秦王的眼前一片黑暗,將再無退路可言。
一旦將其收復在麾下,就是一張鐵到不能再鐵的忠臣卡。
她秦王還是想用自己的能力開闢出一條屬於她的道路!
無論這條路走得有多累,有多困難,有多少人的不理解、唾棄甚至是謾罵。
現在就是提純的環節,看看寧王到底是真心實意幫自己的,還是有自己的小心機。
但【女帝成長計劃】所要培養的女帝,秦王從來不認為它是來培養那種只為了一己私慾而禍亂天下的女帝。
寧王知道秦王暫時解鎖了一個天賦詞條,上面也寫了一些大致的效果,但是寧王不知道在這個問答環節之中,【虛妄之眼】還有測謊的功能。
秦王有自己的底線,當然做不出那麼沒品的事情。
【「江山和成安,你會選擇哪一個?」】
先前寧王試探性地想要讓秦王利用醫術,探查疫情區域百姓的病情,秦王也沒有拒絕,反而本著以百姓為本的想法去瘟疫的密集區尋找施救之法。
漢王、晉王都不可能給她接觸到陸成安的機會。
【此亦是謊言。】
更慘的是,其他被迫捲入戰爭的人,卻把你的過家家當成了自己的生死之戰。
身處秦王這個位置,才是真正的尷尬,真正的進退兩難。
為了一己私慾爭奪皇位,枉顧百姓民生,還要把自己的姐妹們殺個一乾二淨。
看來咱這個妹妹,是鐵了心想要和陸成安成一對了。
問陸成安,你是為了大晟王朝好,還是為了天下蒼生好。
但是從開始到結束,秦王都是和長孫明一路剛到底的。
那會兒的秦王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較為局限,又找不到破局的點。
【「你是真心喜歡陸和_圖_書成安,想要嫁他為妻的嗎?」】
最重要的,難道不是讓國家更富強,讓百姓更幸福嗎?
只能說這是對成功最膚淺的理解。
作為模擬推演最炙手可熱的臣卡,陸成安這個人本質上是沒有秘密可言的。
這張臣卡,基本上是秦王碰不到的存在。
其他人那就未必了。
她秦王如果選擇開戰,打擊的不光是晉王一系的皇室,間接還要殘害大量百姓。
換成任何一個人來,也未必能比秦王做得更好。
後來放棄了,因為她藉助這些人的力量,她是要還債的,會被這些人所制衡。
每次模擬推演,秦王只要一有機會,就會去給父皇看病,而且其他姐姐妹妹生病了,他都會照料一二。
而且最令寧王感到驚訝的是秦王在為人處世上的底線。
不如去問一個你很難猜中心思的人。
這直接是讓秦王把寧王的底褲看了一個乾乾淨淨。
如果沒有那次天下大亂,寧王不在陸成安這邊偷師的話,在能力上是不可能超越秦王的。
在長孫明被貶往南京府的時候,這就是長孫勢力可以歸附到秦王這邊的最佳時機。
很苛刻。
漢王靠皇權,晉王靠勛貴,燕王靠運勢,成王靠壽命。
換其他親王攤上這個位置,也都救不了世。
不管怎麼樣去發展,只要秦王沒有成為女帝。
同時秦王還要確保在戰爭中不把自己在皇室中的姐妹給誤傷了。
得大晟王朝亂起來,父皇駕崩了,並且還給了長孫明一個託孤大臣的地位,才能建立出這個條件。
而且像這種內戰,最苦的就是下面的老百姓,皇室爭的是權力,賣命的卻是底下的人,最慘的是,像這種戰役,本來是可以避免的。
與其拿這個機會,問一個不管怎麼回答,你心中大概都會有答案的人。
比起晉王,秦王更注重大局。
也是所有皇室中最沒有回頭路的選擇。
從收益上來說。
成為女帝,的確是贏家的一項條件。
或許寧王可以憑藉著同胞妹妹的身份,運氣好一些能夠活下來。
不過,對於秦王,寧王是從來都沒有輕視過的。
投靠漢王,連著跟漢王死了三回都不變初心,在【四世三賢】的存檔里,那是給晉王代使君權都沒有趁機篡位的存在。
這才出現了晉王和漢王兩家相爭的格局。
和世家完成權力上的融合。
說句難聽點的話,但凡秦王底線低一點,和長孫明聯手,晉和*圖*書王都不好對付。
因為漢王和晉王的珠玉在前,寧王再入場,太容易吃虧,受到傷害。
【「心裏其實很溫柔,卻一直被人誤解成自私自利的人。」】
勛貴是那些祖上為大晟王朝建功立業的特定人群,但世家門閥的範圍比勛貴要寬廣的多。
【「那個死鬼就想著晉王,不念著咱,你說我選哪個?那肯定是江山了!當女帝有什麼不好的,天天都能吃喝玩樂。」】
從始至終,秦王都沒有徹底重用世家子弟、權貴階級。
這種要求真的很高。
秦王是唯一一個,自己棄用致勝點的人。
不要以為門閥世家就沒有武夫,將門子弟的將門,也是世家。
在有時候的立場上,是和陸成安完全一致的。
漢王黨的陳濟、張海京、張瑞、張珣也都是世家子弟,只不過是家教更好,道德水準相對高的一類人。
寧王嘟著嘴巴氣鼓鼓地說道。
之前解鎖有關於【大明】這個王朝的背景故事時。
秦王要看的是這個國家變得更好,這個大晟王朝能變得更好。
她秦王的王者之路。
你這有什麼好問的?
秦王沒有下限一些,她利用長孫明,吞噬長孫一系的影響力,再徹底與權貴門閥、世家子弟合流,這比勛貴一系的影響力還要強。
秦王以排行第二的皇女登位,在世家的角度,不說別的,漢王就是必死的。
社稷為重!民為貴!君為輕!
喜歡是要自己說出來的。
託管時期的自己,發育的很出色。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寧王陷入了沉思,但她知道秦王被點石成金以後,是多出來了一個名為【虛妄之眸】的天賦詞條。
年輕的她也不是沒有產生過搶人的念頭,可試著搶了幾次又發覺太費力了,而且還和自己一直以來所堅持的理念背道而馳,旋即就選擇了放棄,用另外一種方式來破局。
觀摩觀摩徹底黑化的秦王是什麼樣的。
至於她什麼時候當女帝?
遼東整個地區,都被秦王徹底掌控,地區控制率覆蓋了89%的區域。
【「請問,在你眼中,你的二姐秦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這難道不是一場天大的笑話嗎?
於是就出現了在模擬推演中,秦王的發揮不夠亮眼的情況。
這是一條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孤家寡人的道路。
秦王登位,就是其他人全滅的路線。
不過,當務之急,是在有限的自控時間內,解決眼下的多數問題。
www.hetubook•com.com秦王百分百肯定陸成安會說他不是為了大晟王朝,而是為了國家之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在寧王府上,隨時準備連夜殺到成王宮裡,把小八當場逮捕的寧王,忽然畫面跳轉到了另一種界面上。
一次是【終晟之時】的惡性效果,全國都造反,對手還一個比一個強,民心卻低的要死。
那就等到什麼時候有最正統,最恰當,最好的機會,她自己會想辦法爭取。
【此乃謊言。】
能盡量活捉就活捉,她秦王才能有一條皇室都能活下來的奪嫡之路。
但絕不是現在,絕不是在別人已經繼承皇位以後,還要讓天下為之震動、混亂!
這事兒,成了,還好說。
而在大晟王朝,如果非要選一個絕對安全的人,那就一定是陸成安。
唯有成為女帝,陸成安才有概率會作為她手下的臣卡出場。
這個時候的長孫明,想著的肯定不是顛覆大晟王朝,而是考慮怎麼自保。
現在看來,咱這個妹妹已經入情太深。
之前秦王心裏還是有些不怎麼情願去支持寧王嫁給陸成安的。
如果成為女帝,就算成功的話。
而正是寧王和秦王所處的位置相仿,所以寧王是最能了解到秦王所做出來的犧牲到底有多大的。
底線和道德是有差異的,底線是做人有原則,哪些事情不能碰,那就死都不碰。
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致勝法寶,這點是不用多說的。
他們背後都有強勁的家族勢力作為底蘊,而這個也是秦王在遼東割據謀反的重大助力,她造反成功中的主要勝算來源之一。
秦王只是一秒鐘的功夫,就放棄了將這個至關重要的問答機會交給陸成安。
秦王小嘴微微一頓。
這次寧王大老遠跑過來,怕的就是被強制託管,疑似進入黑化狀態的秦王,喪失了人性和理想,和大晟王朝拼個你死我活,從而轉變成一場沒意義的內戰。
種種跡象都能看出陸成安的價值所在。
秦王拋棄底線,丟掉成見,聯合長孫明,她的威脅甚至要高於晉王。
她走不出這麼狠的路,又不想讓世家權貴好過,只能放棄皇位,用盡全力去壓制住這些人。
她秦王還沒有泯滅人性到這種程度。
秦王實在是做不出這種將別人的生死當做玩笑的惡劣行為。
而這,才是陸成安精神的最正解!
一直以來,秦王都承受著世家一方的壓力,拿著自己全部的力量壓制長孫明,和對方強勢和*圖*書一換一,不允許長孫一家有任何影響到大晟王朝江山社稷的機會。
誰當女帝不是當?
多少輪的模擬推演,秦王都是在默默貢獻自己身為皇室的力量,然而皇室之中的其他人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
比起漢王,秦王更有手段。
這才是她一直以來所奮鬥的一切支柱!
勢大的時候,長孫舅父是一個明面的野心家,會想著顛覆大晟王朝。
只不過下一秒秦王的問題,讓寧王忍不住小臉微微發紅。
有一次模擬推演的存檔,陸成安因為護駕死了,晉王到處南征北戰,而蘇為英和父皇,都是由秦王來照顧的。
因為世家門閥出身的人才,為了維繫家族的傳承,都是嚴格教育為主。
秦王要是想成為女帝,還不用殺掉其他的皇室姐妹,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她建立的功績足夠高,所有的戰爭都是她一個人打贏的,這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話語權,讓支持她的世家權貴有所忌憚。
被秦王的天賦詞條這樣去問,寧王多少就有些氣惱了。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
寧王也是秦王多次模擬推演下來,找到的一個為數不多可以藉助的力量。
不是道德高的那種,死活不肯使用比較陰險的手段,就要用較為正面的道義擊潰你。
因為這樣算的話,那當了兩次皇帝的朱祁鎮,他也是成功的。
何況唯一一次秦王想要用陸成安一次,卻因為三王共薦的事情,把陸成安給害慘了。
世家權貴是諸多支持勢力中,最沒有人性的存在,他們為了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保住自己奪嫡的合法性,助力秦王成功以後,其他皇室是不可能有活下來的可能性。
【「較真、可愛、護著妹妹、有點固執己見,但又很有自己個人看法的人。」】
到時候,這幫人為了以絕後患,提議把其他皇室給處理掉,秦王沒有能控制得住這些人的能量,就很容易釀成慘劇。
勢小的時候,長孫舅父就是一個可以利用的人,利用他剩下的影響力,是可以讓秦王取得方方面面的成果。
但寧王又是真怕她這個講究底線的姐姐在黑化以後,成為了不近人情,為了權力墮落黑暗之中,最終變成了像長孫舅父那樣的惡龍。
【秦王對你使用了虛妄之眼。】
她打算和晉王來個裡應外合,把這些依附在大晟王朝表面的米蟲先清清乾淨。
在質量上就比勛貴要高。
許多的問題,其實已經不需要去問陸成安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