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老蘇家的後人有那麼變態的嗎?

用不著少年天子。
他是真開!
有意思的,寧王在這時卻站出來回懟了,認為陸成安父儀天下,所做之事,並無逾界之處,若有再議者,廷杖伺候。
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他這個老頭子的身體逐漸是一天不如一天,開始為下一任的皇帝感到頭疼。
哪怕是在性子上顯得放蕩不羈,但是他從小就對其他人的情緒很是在意。
也就是在正英帝駕崩以後。
在三年的啟蒙伴讀時間結束,蘇靈然還主動寫詩作詞給王瑄文。
而燕王更是以自己和陸成安的溫馨生活,創作出了一個名為——【燕府記】的小說故事。
漢王在東宮崩殂,卷白綾于宮中自盡,在東宮之中,漢王留下一封絕筆信《予父疏》。
到你燕王手上倒好了。
因此,他的母親燕王獲得了代管朝政,為子監國的權力,這樣也方便能傳位於蘇靈然,令他親政。
而且蘇靈然還非常的孝順,陸成安和燕王批閱奏疏累的時候,會來主動端茶送水,還會給父母營造一個兩人默默相處的私人空間。
正英帝看到了今生最為逆天的畫面。
加之身份是駙馬的原因,這段記憶給正英帝的幫助有限。
歲月回到了蘇靈然的人生齒輪上。
十幾年難遇的自然災害,在一個小小的高句麗,一個小地方裏面爆發了大大小小的十幾余次。
饒是情商較高,不畏懼外人風言風語的蘇靈然看到這段內容,也是汗流浹背。
他的運勢確實不是普通人。
這兩個女兒非常不一般。
於是乎……正英帝就立刻下令,要求寧王把燕王和陸成安從江南帶回來。
她點出了正英帝疏忽了對秦、寧兩位親王的照顧,過於厚愛自己,為妹妹打抱不平。
「如果皇爺爺有所關注的話,你應該能發現在孫兒出生以後,整個大晟王朝就沒有怎麼遇到過自然災害了。」
這樣去刷存在感,蘇靈然其實真的很卑微,他只是想要一次降生的機會,他又能有什麼錯!
這讓正英帝怒極反笑。
這還能不證明蘇靈然這個天選之子身上所存在著的問題嗎?
天選之子?
這種畫面的出現,就連正英帝都給看愣了。
可讓正英帝稍感意外的是,哪怕燕王消極怠工,哪怕燕王表露出了極度抗拒批閱奏疏的表現。
怪物!
不是蘇靈然要為自己爭一口氣,是蘇靈然再不出現,燕王一脈的榮光將難以重現。
懶政、怠政確實是不好。
而今,【武勝賢君·蘇和_圖_書靈然】所帶來的記憶,所帶來的畫面,已經讓正英帝不得不相信這樣「玄幻」的事情了。
可燕王卻沒有出錯的地方,把大晟王朝的整個前進方向都掌握得很死。
批閱個奏疏,至於那麼難嗎?
看到晉王一脈大張旗鼓,連戰連捷,蘇靈然再不出手,別說吃肉了,喝湯都沒這個份。
「孫兒自明事理以後,就感覺自己氣運與常人不同。」
這很符合正英帝對燕王的第一印象。
由於正英帝拿到的視角是蘇靈然的第一視角,所以正英帝能看到蘇靈然對每一個宮女,每一個內臣的態度。
前者是為正英帝帶來了很重要的情報,掌握了整個朝廷上上下下的動向。
在寧王和晉王都高光的表現下,寧王徹底粉碎了丞相長孫明在朝廷中的遺留勢力,徹底驅逐了丞相黨在朝廷中的餘毒。
一想到高句麗,正英帝的心裏就滿腔怒意。
你想想看,連著二十余年沒有自然災害已經是極小概率的事件了,而和蘇靈然主動為敵的敵人卻遭遇到了高頻率的自然災害。
母憑子貴后,正英帝確定了蘇靈然在大晟王朝無法動搖的儲君位置,提醒燕王的這些姐姐們效仿古之先賢,竭力盡能來輔佐蘇靈然今後的執政之路。
這是什麼東西啊?
咱們老蘇家別的不缺,就是缺人,缺男丁。
由於性格問題,燕王是免去了早朝的朝會,又不喜偌大的乾清宮,選擇定居於皇宮中的西苑偏屋。
自蘇靈然出生以來,燕王接替皇位以後,大晟王朝接近二十余年沒有碰到過自然災害。
父母都健在。
你告訴我這是什麼東西啊?
陸成安【取義成仁】的記憶卡,能提供的信息是極為有限的,因為整體記憶的時間太短了,並且陸成安是死於救駕一事上,有很多信息上的偏差。
壞了,他的風流情史被這個記憶卡給曝光了!
從而引發激烈衝突。
最終的結果是,寧王在朝廷之中雖有話語權,有一定的比重,但正英帝還是沒讓寧王在權力上更進一步,將寧王的權力控制在了北鎮撫司這類的情報機構上。
導致正英帝在繼承人的選擇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
但是畫面直播帶給正英帝的衝擊力就太強了,這種記憶卡的加持,彷彿是讓正英帝身臨其境。
更是組建了一個以寧王為核心的文臣黨派。
而剛登基的常樂帝蘇鈺玖,也就是燕王,她在處理父皇積攢下來的政務和-圖-書,由於文案過多,奏疏過百,是時常消極怠工,將奏摺丟給寧王和陸成安來批閱。
畢竟這是正英帝在位時期丟的土地,今後論功過是非成敗,他正英帝搞不好就是大晟王朝最大的罪人。
而今,蘇靈然如此之努力,也是被蘇為英壓榨的生存空間所迫。
而燕王當上皇帝以後,這個朝會制度不再被沿用。
你是天選,還是唯一?
要知道正英帝是兩天一次朝會,早會,午會都要進行一次御前議事。
不過,正英帝卻一點都沒有對蘇靈然感到不滿,小小年紀就懂得合理提高皇室人口。
大晟王朝四十萬大軍集結成功,在百萬民夫的運輸線下,正式前往高句麗的第一陣線進行對峙。
這讓正英帝非常滿意這個孫兒。
不過,由於年齡的問題,是讓燕王先當這個儲君,蘇靈然先當的太子。
蘇靈然的聲音落下。
而漢王這麼一死,大晟王朝的繼承體系徹底崩盤,正英帝料想好的國本直接自我了斷。
非常的好啊!
如此震撼的畫面,就讓正英帝都看傻眼了。
敲詐了大量的牛羊牲畜過來。
而隨著【武勝賢君·蘇靈然】的記憶卡載入,正英帝的腦海之中,多出了很多不屬於他的記憶。
就畫面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況也太誇張了吧?
這女娃,得給咱們孫兒留著。
晉王在邊塞的駐守上,也是越戰越勇。
別人都是巴不得拿到皇位。
後來寧王告知了正英帝一個重要的消息,那就是燕王和陸成安誕下一子。
這些全部都是【武勝賢君·蘇靈然】的前言記憶,也就是前置的信息。
這是一個足夠和蘇為英同台競技的完美髮揮。
因為這種事情,居然還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畫面中的正英帝,也就是自己考慮到了繼承方面的種種問題,認為國君終究需要一個男人,才能讓天下人信服,讓文武百官所臣服。
而在正英十六年的六月,正英帝駕崩,在漢王葬于晟帝陵以後,正英帝也一同葬入帝陵之中。
他都有些急眼了。
這是蘇靈然的記憶,也是晟明帝,大晟憲宗皇帝的記憶碎片!
不過蘇靈然小小年紀就在皇室的教育下,有知書達理,通曉百書的學識。
而這天下,還是需要一個新的共主。
結果,戰事還沒有開打,高句麗就遭遇到了蝗災,導致糧草補給出現了空前的風波,軍隊和高句麗國王產生了分歧。
而寧王和晉王在各自的使命上,https://m.hetubook•com•com都還算做的不錯。
在現實之中,這幫子蠻夷之輩,趁著大晟王朝兵力空虛之時,大軍壓境,趁虛而入,搶奪了遼東這片土地。
比起晉王和寧王,自個兒還是更重視漢王的正統性。
到了這個時候,蘇靈然的年紀也才剛剛到九歲。
蘇靈然這個記憶卡,好說歹說都是一個皇帝,都是一代天子,從信息面上,它能給正英帝帶來的東西更多。
由於正英帝和蘇靈然是共享記憶進度的,所以正英帝看到什麼階段,蘇靈然也是跟隨到什麼階段的。
母上到現在還沒有意識到……大晟王朝目前最能左右別人的關鍵人物,不是其他人,正是正英帝。
不帶玩笑的那種!
於是燕王為了給自己減負,大力推廣了內閣制度,挑選出了幾個大臣組建了內閣來幫忙批閱奏疏,給她一個休息的空間。
最終敲定了以漢王為班底,組建全新的東宮體系、未來的皇帝班底。
如果女兒們能生下孫兒,正英帝隔代傳位就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正英帝首先看到的是他為燕王和陸成安賜下了一場御婚,兩人因此結緣。
正英帝看著畫面里,從蘇靈然年幼的目光視角中,燕王時不時偷偷摸摸地摸魚,不想批閱奏疏的表現。
這倒也不能責怪蘇靈然。
同時,考慮到兒子的教育問題,燕王是讓寧王和陸成安一同去教導蘇靈然的成才,畢竟燕王自己是懶得管的。
蘇靈然卻是大晟王朝當時的唯一一個直系血脈的男嗣。
就這種面對臣下的態度,將心比心而言,他們也更願意為這樣的皇子效力。
後面乾脆還請來寧王幫忙一同批閱奏疏。
而【武勝賢君·蘇靈然】的記憶,到了現在,還都處於一個兒女情長的階段。
任誰都想不到,漢王這邊會出問題。
極端的消極怠工。
你這樣的態度,正英帝反而非常喜歡。
於是正英帝當場記住了王階這個臣子,他女兒是自己孫兒的婚配對象。
皇帝這個位置,就跟麻煩似的,讓你避猶不及!
誰讓正英帝所看到的畫面太炸裂了,整個高句麗的土地上,全都是洪水滔天般的自然災害。
「皇爺爺。」蘇靈然看著沉浸式進入狀態的正英帝,是直截了當地說出了自己從小到大都存在著的天生異象。
晉王在邊塞的表現更是了不得。
得虧是寧王力挺燕王,死撐著局面,正反手都在護著燕王,這才讓燕王繼續維持了統治。
和*圖*書難怪說蘇靈然這小子能為他祈雨。
所以正英帝極其痛恨高句麗人。
之前正英帝還不怎麼相信蘇靈然能夠向上天祈雨的事情。
而且正英帝細數回想之下。
然而正英帝也發現,在寧王和晉王都在全力出擊,重拳發揮的時候,燕王卻在悄然之中從皇城之中跑掉,去往江南隱居。
於是言官當場彈劾陸成安涉政過深,應該由宣平、王階等大臣來輔政,而非陸成安與陛下共治天下。
而相比起之前的記憶,蘇靈然提供的【武勝賢君·蘇靈然】的價值和意義,反而對正英帝的影響更大。
而因為燕王懶政的現象嚴重,朝廷處於不早朝的狀態,致使大量需要早朝上奏的政務,堆積至西苑辦公。
正英帝留有了傳位給蘇靈然的念頭。
可是,令正英帝無奈的事情還是發生了,之前正英帝就猜想過燕王的性格不太適合當皇帝。
有的時候,燕王還裝模作樣地假裝批閱奏疏,實際上疑神疑鬼地朝著附近偷偷看了幾眼,然後悄悄拿出一塊糕點,翻閱一些雜書來養生。
【武勝賢君·蘇靈然】是蘇靈然最成功的一次皇帝生涯,也是他最拿得出手的一次皇帝生涯。
文字描述的衝擊力不夠強。
【武勝賢君·蘇靈然】也算是正式上線了。
而看著記憶中的表述,他正英帝還是最大的太子黨,也就是漢王黨。
【晟滅高句麗之戰】,他正英帝怎麼感覺大晟王朝都沒怎麼出力,這高句麗就已經自生自滅,自己就快要不行了啊?
看到這樣的記憶內容,正英帝頭疼欲裂。
到你這裏,畫面直接就玄幻了是吧!
燕王為蘇靈然做啟蒙教學的時候,還讓許多大臣派遣子嗣入宮進學,參与皇學。
僅僅是因為少幾個鮮卑族的舞|女,晉王就主動出兵攻打鮮卑族,向鮮卑族的王族發起了索取的請求。
就連成親這門事,沒有正英帝的點頭,都很難落實到位。
不過,在這段記憶中,蘇靈然是常常能抓住燕王摸魚的畫面。
這兩個人都有很明顯的進取之心。
而隨著記憶的載入,蘇靈然在旁幽幽道:「在我軍和高句麗作戰的時候,我也感到是如有神助。」
沒辦法。
告訴了正英帝,蘇靈然這個皇位是為何而來,是怎麼到手的前因後果。
最離譜的是燕王剛當上了三個月的皇帝,就想把皇位讓給秦王來當,要不就傳位給尚且年幼的蘇靈然,嫌棄皇位的表現一展無遺。
正英帝腦海中的記憶畫面已經和-圖-書來到了大晟王朝征伐高句麗的內容。
這兩個位置,一個特務頭子,一個邊軍將領,都是屬於皇室流放的位置,算不得政治核心。
沒有給到寧王在正式的文臣體繫上取得較高的地位,而他更是把晉王給趕去邊塞,戍衛邊疆。
別人當皇帝,都是兢兢業業的正常畫風,不是通過個人能力當一個聖明天子,就是用超強的武力當一個馬背天子。
可世事難料。
其中,王階的女兒王瑄文在入學以後,和蘇靈然成為了青梅竹馬。
這無疑佐證了蘇靈然所說之話的真實性。
時間開始回溯。
但燕王所批閱下來的奏摺,大多都沒有出錯,反而都是往好的方向前進。
太怪物了!
甚至為了避開批閱奏疏的事情,燕王還想著使用裝病的方式躲開工作。
我老蘇家的後人,有那麼變態的嗎?
這小子,是真有問題的啊!
接著,高句麗的土地上就爆發了一種不明瘟疫,各種自然災害層出不窮的接連降臨高句麗。
但正英帝能察覺出來,這次記憶之中的寧王和晉王都不是那種安分守己的主兒。
是蘇靈然繼承皇位的方式還是比較循序漸進的正統繼承法。
正英帝面對這種說法,也是完全能接受的,因為捫心自問,他是肯定不放心把國家交給自己的女兒的。
不過正英帝更關注的是這次記憶中,寧王和晉王的動作。
在正英帝賜下了這場御婚以後,陸成安和燕王就過上了相對美滿的夫妻生活。
果不其然,在這段記憶中,燕王所表現出來的怠政是史無前例的。
不過隨著現實生活中將這些記憶中的信息一一對照得出了最真實、最準確的結論以後,正英帝就越發重視這樣的記憶了。
耍那麼多小心眼,非他所願!
前者表現出了自己相當高的政治手段,迎合了正英帝的心思,強勢打壓了宰相派系作福作威的一干人等。
先前的正英帝面對這些記憶,都是有些手足無措的,甚至對記憶中的很多內容都將信將疑。
這回,又被載入記憶卡的正英帝,也是駕輕就熟,沒有像之前接受記憶時的迷惘。
命運的齒輪也就此轉動。
說到此處。
也就是正英帝上位以後,保持著的高強度勤政政策,直接被燕王給廢棄。
整個內廷之中,就沒有人不喜歡蘇靈然這個皇子的,很多人都願意照顧他。
從記憶中所知,自從寧王擔任了這種情報部門的一把手,正英帝在和大臣的對峙中,就沒有一次處於下風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