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明知是借刀又如何?寧王的終極兵器!

而是陸成安在臨死前若是沒有抓出秦要愚的蛛絲馬跡,在他死後,秦要愚的職務越來越高,那到時候情況才是真正的一發不可收拾。
【蘇為溯一概不願受理,但秦要愚在殿前毅然死諫,使得蘇為溯勃然大怒下令杖打此人。】
這種有能力的,明顯是擁有著更高級的政治抱負。
原因倒是很簡單。
他是通過再正常不過的情況得以升遷。
陸成安第一次做出判斷的時候,自然是根據信息的提示,默認秦要愚的底細不幹凈。
因為陸成安也是屬於漢王的。
【秦要愚發起了高達二百餘眾的隊伍在門前死諫,集體跪在了東華門外,哀嚎聲、呼喊聲震天。】
「迫於群臣威懾,我那寬仁的兒子必然是寧事息人,授與虛職,送我頤養天年。」
他在查案的過程中,當地的官員有沒有配合,有沒有從中阻撓。
最可怕的一種可能性,就是秦要愚想要引發陸成安與朝堂上群臣的進一步矛盾,和地方鄉紳上的衝突。
輕瞥了一眼,陸成安再度將此案延伸下去,盧天象、陳泰升都沒這個資格來吃掉欽差大臣。
在陸成安的立場里,他也是鋤奸懲惡的忠臣。
除非陸成安直接控制了錦麟衛,還慘無人道實施了群臣監管模式,極大力度地壓縮群臣的空間。
而秦要愚這個名字。
畢竟地方鄉紳做大,皇帝看不下去。
到了現在這個格局,陸成安堪堪是知道了這樁事情的真相是什麼。
試圖來一個兩敗俱傷。
可未曾想到正英十年,秦勤就病故了,不久之後秦勤的兒子秦要愚就在漢王黨的名下出仕。
【你了解到多地糧倉都有嚴重的虧空,甚至於賬目上的內容根本無法知道詳細的流動。】
「他之前是江南主政的,這次俞士敏查的就是這裏,保不齊就能找到攻訐他的罪證。」陸成安微微一頓,「他現在是戶部尚書,仕途一片開明,這是斷然不能讓俞士敏繼續查下去的。」
「死結便出在了這裏。」
先前的他只注重務實。
漢王的臉色微微一沉。
【端康六https://m.hetubook.com.com年八月,陸成安在江南強迫當地推行一條鞭法,在他的嚴格督查下,一條鞭法有序進行了下去。】
你是很難察覺到這人的真實意圖。
可忠於她漢王的,未必是忠於陸成安的。
事實情況是秦要愚為官期間並無不法之事,相反還政績斐然,這才令他的仕途蒸蒸日上。
反正醒來她就看結果,如果沒錯的話,等來的一定是幾個好消息。
然而最可怕的事情還不是這個。
【認為陸成安的舉措、要政動搖了國家的根基,破壞了大晟王朝的穩定。】
死了一批又能出現新的一批。
以這種堅決的立場,陳泰升也最多只能算是個中間人。
陸成安和漢王所生的大女兒蘇徽益。
現在陸成安已經清楚了秦要愚是想要借刀殺人,還是雙重的借刀殺人。
如果料想不錯的話,削藩這步棋,蘇徽益想要真正成為女帝的話,是一定會走的。
所以在群臣的心裏,陸成安不是賢臣、也不是良臣、而是一個實打實的權臣,一個野心勃勃的權臣。
因為在他們的眼裡,除掉專權的陸黨才是政治正確。
陸成安的視角里,他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過錯。
重新更新了后大晟時代的臣卡配置。
而最終他們只需要丟掉自己的馬前卒。
但現在想想。
俞士敏為朝廷辦事而死,漢王痛心疾首,可她怎麼也想不到,殺死俞士敏的官員之中竟然有漢王黨的身影。
【很多糧倉的支出,都將糧食的去向認定為出糧賑災,將倉內的物資支援到了其他地方的災區。】
【端康六年十月,朝堂上聯名上書的人越來越多,有些立場中立的人最終也加入了秦要愚的行列。】
沒有對錯,只有立場。
這是需要一個非常龐大的利益集團在互相照應的情況下才能做出完美的案子。
「殺了俞士敏,激起我與鄉紳的矛盾,我動靜一旦鬧大,朝堂上就有萬般的理由去攻訐我。」
【端康十年三月,你長眠于老家杭州,離世之餘,情難和圖書自抑,悲切悵惘,悵然如失。】
【亦是秦淮南都漢王黨的立場者。】
陸成安以為秦要愚已經是本次模擬推演的意外之「喜」。
【整個沉舟案,牽扯官員85人,牽連者高達上萬人。】
【端康六年七月,陸成安將沉舟欽差案做大,將大量的官吏捲入其中,引發了世人皆驚的沉舟案。】
一方面在他的認知裏面,覺得這些東西並沒有什麼用處,反而是會禁錮思想。
說句難聽的,俞士敏的死,根本不可能憑藉一個人,一隻手的力量就能解決。
諸葛亮作為後漢的鼎盛人物,他的影響力空前巨大,可在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餘,季漢的政治環境並沒有因為諸葛亮的死而變得清廉。
到底你是皇帝,還是蘇為溯是皇帝。
【你沉睡在了你早早準備好的墓中。】
但是陸成安在朝堂上的地位又足夠穩,想要壓低陸成安的影響力,除非出現重大的決策錯誤,陸成安才有倒台的可能性。
在她模擬結束以後,她鎖定的視角便是陸成安的視角,故此陸成安看到的信息,漢王是可以直接共享的。
寧王挺期待肥婆、小八滿頭大汗地面對咱這個終極全能兵器的畫面。
俞士敏的死,甚至可能存在著更深的意義。
沒錯。
也絕非公正。
【端康六年十一月,陸成安進京請罪,以年事甚高為由告老還鄉。】
是有人想要下掉陸成安的權。
相較之下,由於老張是那種浪漫主義的文人雅客,而不是傳統的政治家、世家子弟,反而是培養出了張瑞、張珣這樣的優秀人才。
可在劉禪旁邊的黃皓除不掉,朝中的貪官污吏反而在諸葛亮死後越發猖狂。
疏忽了對輿論、對言行、對文化、對信仰方面的關注。
【很多堅決不願意執行一條鞭法的地主,都被陸成安鎮壓了下去。】
「這些年我兢兢業業,那可是得罪了不少人,他們平日里極為忍讓,可他們聯合起來,一起爆發的力量不可小覷,再有秦要愚的反水,以漢王黨的出身一起圍攻。」
其實,這一點陸成安都疏https://www•hetubook•com•com忽了關注。
【陸成安婉拒了此事。】
【端康六年六月,很多線索都指向了一個人——戶部尚書秦要愚。】
如果盧天象是那個暴露俞士敏行蹤,並且實施跟蹤、追殺、沉舟的驛站官員。
【他將先前流傳於世的四句名言再度傳頌于朝堂之上,希望各位群臣做一個有功于社稷,對得起自己的人。】
【蘇為溯殺心頓起,將來不及退去的上百人當場逮捕,七十三人待罪。】
陸成安這樣的權臣做大,朝堂看不下去。
因為貪官污吏只是最低級的存在,是屬於那種隨便都可以刷的小怪。
最終釀成面有菜色的慘狀,卻全部歸結于姜維連年征戰的罪過上。
【端康八年九月,在經過沉舟案一事的江南繁華更勝當年,在陸成安強迫執行一條鞭法的江南已經陷入了一片欣欣尚榮的狀況。】
【而他的父親秦勤,曾經與你在杭州有過一面之緣。】
這著實是令人想不到其中竟然還有如此的反轉。
遲來的正義絕非正義。
她心滿意足地關閉模擬,準備等待明天醒來以後的消息。
【他是堅定支持漢王上位的大臣。】
【隨性簡陋的鋪設下,留下了你生前龍飛鳳舞地寫著這麼一行字——「墓有重開之日,人無再少之顏。」】
此刻的寧王露出了笑容。
至於漢王黨之中的臣卡為什麼不是共用的。
你俞士敏是個好官員怎麼了?
是憑藉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他的位置上。
一心都想著怎麼改造大晟王朝。
現在想想。
一個是借江南鄉紳、官紳結合的集團壓迫陸成安手上的權力。
從理論上而言,人確實是他殺的。
陸成安看到模擬出來的結果,立刻就知道自己的思路判斷是沒有錯的。
正英八年就投奔了漢王。
而她也清楚俞士敏在陸成安這邊雖然不屬於最頂尖的那一類臣卡,但絕對是中流砥柱,哪裡有事就往哪裡趕的實用人才。
他的行蹤如何暴露的,是不是和驛站的官員有關,是不是有人在他離開的時候暗中跟蹤。
賬也該記在此人頭和-圖-書上。
【他們曾經私下煽動百姓暴動,並且告訴農戶們這是朝廷為了剝削他們而提出來的新法,使得實施新政的各地百姓對此都頗有微詞,民心大減。】
就彷彿是一個瞬間的功夫,蘇為溯旁邊的人就成了蘇徽益的人。
為了這一幕,陸成安打算燃盡最後的燭火,就當是陸成安為蘇為溯更好的統治斬棘,做出最後通牒。
誰能料到伺服器之中還藏著一個真正未曾出面的高手。
即便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活著,人人都欽佩、致敬他的父親。
否則陸成安是怎麼都想不到帷幕之下還有敵人。
將其軟禁在南苑裡,將蘇為溯的皇后和幾個嬪妃丟了過去。
【端康六年九月,群臣彈劾陸成安在江南的大動干戈,上百位京官聯名上書請命。】
你們繼續熬吧!
而平日里,陸成安說什麼話,秦要愚也是緊隨其後,一幅支持陸成安的模樣。
當時漢王看在他是輔佐五皇姨的舊臣,還有改革變法的履歷檔案,加上數值也是紫色品質的優秀人物,便錄用了此人。
權力終歸是要給回蘇為溯的。
可是在其他群臣的眼裡,陸成安就是囂張跋扈,獨斷專行,不問蘇為溯為政的意見,自作主張。
【通過走訪,你了解到了江南各地的鄉紳都對一條鞭法的施行而感到不滿。】
這種情況才是最可怕的。
剛剛結束模擬畫面的陸成安瞪大眼睛。
【而在你離世后不久,朝廷就爆發了驚世駭俗的半日宮變。】
養蠱十余年。
什麼?還有高手?
畢竟秦要愚確實是漢王黨的老人,也是漢王在正英十年就開始效力的故臣。
這些士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信仰全部是由他的家族賦予的。
尤其對方還帶著友軍的旗幟潛伏。
【端康六年十二月,陸成安立言著書,結合了前人古事,編撰了新的經典。】
單純只用殺威棒震懾是沒有用的。
我殺一個亂臣,有什麼錯么?
【在蘇為溯的注視下,他最終同意了陸成安的請求,並在宮中鑄造了一個新的行宮,供養陸成安居住。】
所謂的黨爭就是這麼來和圖書的。
【經過你對賬目的細心觀察,發現很多的賬目都是通過偽造的方式做舊而成。】
還得在思維上掌握優勢。
各地的政策,都是按照陸成安制定的律法來。
你是陸黨的人!那就是亂臣!
那想必一定非常精彩。
漢王看他有個藍色品質的基礎水準,就把他丟江南放養了。
【以秦要愚為首的高級官員站在同一立場對陸成安口誅筆伐。】
另外一方面,是陸成安認為這種東西是沒必要存在的。
陸成安識破了,但沒有選擇鳴金收兵。
但從中指使者豈可成為法外狂徒?
在他們的立場里,自己才是忠臣。
陸成安同樣記住了。
更何況秦要愚在朝中向來都是支持陸成安的主張,一個從來都支持你,甚至絲毫都不曾有過異動的人。
那這些忠君愛國之人,又怎麼會憐惜俞士敏這樣助紂為虐的官員呢?
而被結束皇帝生涯的蘇為溯,陸成安的這個女兒倒也沒有痛下殺手,她還是給了自家這個弟弟一個情面。
而秦勤投靠漢王的時間非常早。
【你似乎在感慨些什麼,亦留下了些遺憾。】
總的來說,漢王黨裏面也是有派系之分,有陸成安體系的人,固然也有其他體系的。
【端康六年五月,你調遣大軍入駐應天府,並且著手繼續調查俞士敏的案情。】
【長公主殿下蘇徽益發動了一場宮廷政變事件。】
「俞士敏為人板正,真查到什麼情況,定然是如實上報。」
萬萬想不到到了他兒子繼位的時候,此人翻身一變入京成了戶部尚書。
可是令陸成安更加毛骨悚然的是……這秦要愚的底細查出來,竟然非常乾淨。
因為在這次模擬推演里,他的年齡也已經足夠大了,根本支撐不到一手繼續包辦的時局。
小妖女終於養成出師咯!
一個是借陸成安的手安頓江南鄉紳的利益集團。
而且最令人恐懼的是,蘇徽益推翻蘇為溯的統治根本不費周折,甚至不清楚蘇徽益到底運營了這些人多久的時間。
忠於陸成安的,一定是屬於漢王黨的。
而就算是倒台了,也同樣有蘇為溯撐腰。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