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巴赫說:「我們會在公司等候先生。」
李諭說:「是我,請問三位是?」
邁巴赫說:「這是個非常偉大的專利,正因如此,我們才會親自到訪。我們的汽車產品是面向貴族與紳士,如果能夠優雅地啟動汽車,吸引力將大大提高。」
保羅·戴姆勒激動道:「那麼能不能邀請先生參与到我的四驅設計來?我們如果使用先生的專利一定會付予費用。」
而且還是發表在了德國物理界最重量級的《物理年鑒》上,——後來愛因斯坦的幾篇超級炸裂內容,比如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都是發在這本雜誌上。
李諭微微一笑:「放心,我有把握。」
「我明白,」邁巴赫說,然後看向一旁的保羅·戴姆勒和耶利內克,對他們說,「價格上應當會高一些,但如果應用上,完全可以提高公司的銷量。」
李諭說:「汽車確實方便,我也非常喜歡。」
李諭說:「可以是可以,不過目前需要從美國供貨,我的公司現在底特律。」
「請問是李諭先生的實驗室嗎?」
試驗剛開始的時候,卡爾·西門子就已經在雜誌上登出李諭到達德國,並且成立了一家新實驗室的事情。
邁巴赫激動道:「先生可否為我們供貨?我們的車輛也亟需這樣優秀的產品!」
「當然可以。」李諭拿出紙筆給他們三人開始講述其中的一些技術原理。
蘇黎世與慕尼黑二者相距不過兩三百公里。
算起來也就一百來年,此時的中華大地上,連鐵路都沒有多少,幾乎所有人還頂著大辮子,讀書人甚至連1234和abcd都不知道。
只不過歷史上一些商業的原因,「戴姆勒」這個品牌多次易主,如今只有捷豹能夠生產「戴姆勒牌」車輛。
到了後世,更是嚴格控制「內卷」,中日韓都是非常勤奮東亞人,去了歐洲要是加班還會被批評:「你們要是加班,別人怎麼辦?這種不良風氣必須得改!」
耶利內克說:「車技不錯?有和圖書機會的話咱們還可以一起參加賽車比賽!」
耶利內克是個商人,而邁巴赫和保羅·戴姆勒則是技術出身。
保羅·戴姆勒說:「我們有的是時間,先生忙完手頭的工作,隨時找我們即可。」
後世賓士銷售的汽車,凡是帶著「4MATIC」字樣的,便說明有四驅系統,在SUV上更加常見。
尤其邁巴赫,當年他還很年輕時便一直與老戴姆勒一同工作。
過來的是三個西裝革履戴著紳士帽的中年人。
賓士公司的全名叫做「梅賽德斯·賓士」,而其母公司就叫戴姆勒公司。
戴姆勒公司如今已經有了好幾個分部,不僅在德國,也包括奧地利。
東歐、南歐的山地更多。所以對目前的歐洲而言,在硬化路面仍舊不多的時代,四驅系統幾乎是個剛需。
李諭說:「等我的試驗忙完后,就可與各位進行相關研發。」
在做實驗的過程中,普朗克還動不動對李諭說:「每天工作八小時就夠,剩下的時間抓緊寫星戰前傳!」
而保羅·戴姆勒則是創始人戈特利布·戴姆勒的兒子。戈特利布在三年前過世,把戴姆勒公司交給了自己兩位兒子,以及這位耶利內克共同打理。
關鍵還有《星球大戰》這種頂級暢銷書,搞得李諭現在宛如一個頂級流量明星。
如今德國還有不少電動車,天生自帶電池,所以部分車型也有車燈,只是集成度有些低。
李諭說:「當然可以。」
李諭說:「一步錯步步錯,現在中國人在歐洲的地位可不高,即便是我,也沒有太多試錯的機會。」
「令人驚嘆!」邁巴赫說,「先生能不能具體為我講解一下?」
這天傍晚,就有人登門造訪。
李諭連忙說:「三位請進!」
呂碧城輕嘆一聲:「到了洋人的國家,我才知道差距有多大,雖然我不懂什麼科學技術,但我能夠實際看到眼前是什麼樣子。社長曾經說要救亡圖存,比肩列強。但只有身在國外,www.hetubook•com.com看到此情此景才知道有多麼困難。」
李諭道:「這項專利我已經投入工廠生產,並且將會交付美國凱迪拉克等公司裝車使用。」
耶利內克作為一個富豪,也是個汽車發燒友、賽車愛好者。
呂碧城問:「朝廷會願意嗎?」
保羅·邁巴赫也說道:「差點忘了此事,雖然我們財力上不如西門子公司,但贊助先生一台汽車還是可以做到的。」
此前邁巴赫曾短暫離開過戴姆勒公司,不過如今已經回來,並且仍舊是公司的總設計師。
李諭也就入鄉隨俗,晚上沒事的時候寫寫星戰前傳內容。
耶利內克對初期的戴姆勒公司堪稱金主。
他環視了一圈說:「李諭先生不愧是英國皇家學會外籍院士,能夠使用如此精密複雜的實驗儀器。」
呂碧城說:「我看哪個都不是等閑人,什麼事都沒法疏忽。」
邁巴赫知道這也是個非常優秀又實用性極大的專利,「先生的設計能力讓我刮目相看,這種系統的設計想必難度不低。」
李諭看她眉頭微皺,立刻放鬆道:「他們都不是簡單人物,給他們做設計馬虎不得。」
保羅·戴姆勒笑道:「先生說得有道理!」
李諭說:「其實也沒有太複雜。」
李諭說:「肯定不會,當然是乘坐。」
保羅·戴姆勒說:「軍方已經向我們發出了供貨請求,但同時提出了一些技術要求。考慮到複雜的環境,四驅系統以及懸挂系統都是難點,要是先生能夠為我們解決這個難題,至少我們在資金上不會讓先生失望。」
「哦?」邁巴赫訝道,「竟然已經可以實際裝車?」
只不過他在看到晚清的情況后,同樣感嘆發展是一件多麼崎嶇的事,實在無法想象幾代先輩是怎麼熬過來的。
李諭說:「沒有問題,紫禁城裡太后都有一輛。」
自從《物理年鑒》發表了報道,沒多久,媒體便全都報道了李諭的消息。
「我明白,」保羅·戴姆勒說,「m•hetubook•com•com我也在研發四驅系統,不過還有諸多困難。」
也就是專利使用費了。
李諭笑道:「邁巴赫先生言重了,不算特別難,比不上我另外一個關於四驅系統的專利。」
這時候的賽車比賽沒那麼專業,很多比賽就是各種有錢人開著玩。
李諭想不到呂碧城都生出家國情懷了,好在他可是個穿越者,他所在的時代已經走上復興之路,蒸蒸日上。
李諭說:「是的,但四驅是個偏向系統層面的設計,對於具體車型需要一些對應的調整,無法像電子打火系統一樣迅速供貨。」
呂碧城還不知道這事:「太后也會開汽車?」
德國人對工作時間那是相當嚴格,後來打起仗來都不加班。
呂碧城說:「真是一天都不清閑。」
老戴姆勒在一定程度上提拔了邁巴赫,因為邁巴赫的設計能力太出色。
最前的一人說:「我叫埃米爾·耶利內克,是一名商人。這兩位是威廉·邁巴赫以及保羅·戴姆勒先生。」
他在物理學和數學上均舉世矚目,再加上天文學的重大發現,早就讓他在科學界如同超新星一般耀眼。
耶利內克是個有錢的大金主,為表誠意說道:「我們可以先贊助先生一台最新生產的梅賽德斯牌汽車。」
而且幾乎什麼車都可以參加,外形沒有限制。
邁巴赫說:「我還聽說你的車技不錯。」
李諭說:「是啊,所以很難,只能謹慎行事。」
但目前大家貌似對什麼「單光子」並不感興趣,主要是李諭本人的名頭確實在歐洲很響亮。
此刻他是戴姆勒公司董事會的主席。
李諭說:「用處肯定很大,因為我現在也能夠集成進車燈系統。」
邁巴赫和保羅·戴姆勒都是搞技術的,很快就明白的確可行。
然後招呼呂碧城:「給幾位貴客倒點茶水。」
李諭說:「此事不著急,等電子打火系統與四驅系統安置好也不遲。」
總之李諭的心態還是比較樂觀的,起碼他知道有個美好的已經實現的和*圖*書未來。
後世大名鼎鼎的賓士公司,一共有三位創始人:卡爾·本茨、戴姆勒以及邁巴赫。
德國的道路條件比美國要差很多,美國平原非常廣闊,而德國則有許多山巒和丘陵。
李諭不想繼續這個有些沉重的話題,說道:「等電子啟動系統和四驅系統安置好后,我們也定製一台汽車,運到京城。這可是京城街頭上的第一台車,想想就拉風。」
李諭的設計先進性沒問題,只不過需要根據戴姆勒公司的具體情況做深度的溝通。
邁巴赫是總設計師,保羅·戴姆勒和耶利內克是戴姆勒公司的實際擁有者,但他們對邁巴赫相當重視,於是二人說道:「美國並不遠,藉由海運不會讓價格過於離譜,能夠接受。」
玩耍一下放鬆放鬆蠻不錯,關鍵就自己那水平,也就現在趁著賽車沒有職業化能玩玩。
軍隊要走的路則更爛,少不了野外作業,所以一直到一戰前,歐洲軍隊還是離不開馬拉車。
不過人家畢竟懂商業,對戴姆勒公司的貢獻也很大。
送走幾位汽車界大佬,李諭吁了一口氣。
呂碧城有些心疼道:「這樣不僅身體累,精神上豈不更累?」
但瑞士北邊的城市如蘇黎世位置確實不錯,離著德國特別近,恰好德國的工業重鎮慕尼黑也在德國的南邊。
李諭說:「這個就在我的專利之中。」
耶利內克確實沒多少人聽過,但他女兒的名字你們一定知道:梅賽德斯。
但現在戴姆勒顯然還是在創始團隊手中。
呂碧城想想說:「還是開車有趣。」
瑞士幾個大城市都在北邊一小條土地上,因為它南邊大部分都是高山,——高大的阿爾卑斯山脈。
——也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敢這麼和呂碧城說話了。
李諭笑道:「有錢人都喜歡雇個司機。」
「四驅系統?」這回說話的是保羅·戴姆勒,「先生還懂得四驅技術?」
經過十多年,邁巴赫已成為歐洲一等一的工業設計以及工業繪圖專家。
後世有一些笑話,說某個m•hetubook•com•com
人敗家,一個人就能養活某某公司。但耶利內克真是幾乎一個人養活了剛創立的戴姆勒公司。
他在美國能夠順利拿下專利,就是靠的攻克了四驅系統中一些關鍵技術設計。
歐洲有貴族傳統,汽車早年價格昂貴,面向的恰恰就是這個群體。
「要是時間合適,未嘗不可。」李諭說。
「在原型車上非常成功,」李諭說,「我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汽車的集成度問題,所以很容易便可以配合到汽車的組裝之中。」
呂碧城說:「人哪有不犯錯的?」
保羅·戴姆勒道:「正是!」
他買了好多輛戴姆勒公司的汽車,導致很長時間里戴姆勒公司似乎就是為他一人服務。
其實這就是後世賓士四驅系統的雛形。
當年耶利內克與戴姆勒達成協議,公司生產出的成車汽車品牌以他的小女兒梅賽德斯的名字命名,從此一直沿用下來。
這些實驗儀器和後世的相比,精度差了好多個數量級。
要不當年愛因斯坦也不會跑到瑞士的蘇黎世去讀大學。
可以說如果沒有邁巴赫,戴姆勒不會造出第一輛四輪汽車。
將來李諭可以在歐洲搞個生產基地,就放在德國或者旁邊緊挨著的瑞士。
所以大家似乎對他能發表新東西一點都不意外,反而也是像普朗克一樣更加關注《星球大戰》。
李諭說:「沒錯,這樣可以省掉搖桿啟動的動作。」
李諭道:「那可說不定。」
好嘛,邁巴赫本人。
呂碧城說:「這麼好玩的東西,要是不能開只是坐,也太無趣。再說了,我也不是什麼大富大貴之人。」
軍方的要求里穩定性肯定是第一位,不然即便動力再強,熄火了還不如一匹馬可靠。
李諭明白個中要害:「是萬向節吧?」
「先生果然謙虛,」邁巴赫說,「昨天耶利內克先生聽帝國物理技術研究所主任所說,先生在汽車設計方面同樣出色,已經在美國獲得專利,能夠實現汽車電子啟動,我對此非常感興趣。」
但此時的局中人就真的迷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