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百一十六章 深入的交流

想要測出這種10的23次方級別的超超超級天文數字,對於大部分實驗物理學家來說都不是容易事。
崔郵差接觸過不少西方信件,對歐洲的地理有初步認識。
趙謙每天都會去一趟大清郵局,這是李諭給他的一項日常小任務,沒辦法,如今這是最快捷的方式。
李諭說的都是一些很基本的內容,但對於愛因斯坦來說,物理思想更為重要,所以說的已經足夠。
小王對近代的科學非常感興趣,倒是樂得學習。
「所以它的確可以當作一種數量單位,甚至對於物理思想來說,它的具體數額並不重要,只需要知道是個很小很小的正數就足夠。
雖然中國早就有手套,不過並不流行。
小左翔哼了一聲:「你當這個破郵差能掙幾個錢?只要給我們辦成一件對你來說輕而易舉的小事,就有大把銀子。」
就像後世一樣,過年的時候很多業務都會停止。
——實際上李諭心中知道具體數值。
小左翔提高音量,說道:「這有什麼難的?」
趙謙問道:「法郎是啥。」
「我……」崔郵差說,「我和李家老爺畢竟無冤無仇……」
是的,到這時候,科學界尚且無法完全相信分子存在;或者說有人相信,卻無法證明此事。
崔郵差哈了哈手說:「以後我也給上頭念叨念叨,給我們配上手套。」
而關於光電效應的論文,就要好好回一封信了。
「我們之間存在著萬里之遙神聖一般的沉默,這是時間與空間下的絕對距離。如果用無足輕重的話語來打破它,我想會是一種褻瀆。
小左翔看了一眼趙謙遠去的方向,說道:「不僅銀子,你想不想也有那樣的手套、棉襖子?他只是一個小小的奴僕,就比你混得還好,你看得下去?」
愛因斯坦獲得博士,確實靠的是這篇論文,李諭沒想到還能幫這個忙。
來到裡屋,小左翔問道:「大日本帝國對你很看重,希望你不要讓我們失望。」
https://www.hetubook.com.com竟這個常數的確很關鍵也很有用。
按照學校的規劃,他至少要讀滿三年,然後考慮下一步去向。
趙謙亮出手,得意道:「不僅有棉襖子,我們家老爺還給我們發了手套!」
「而隨著糖的增加,咖啡會越來越甜。
崔郵差說:「具體是啥我不知道,不過一般從英國發過來的信件都要差不多接近3英鎊,我想瑞士或許差不多。」
竟然喝個咖啡,就想到了如何證明分子存在。
崔郵差說:「看您說的,小的肯定不敢。」
愛因斯坦還另外附加了一封信:
清朝時手部禦寒的方式一般是把手揣在兩側袖子里,或者專門的「揣手」里。
但大家現在一看西洋人有頭有臉的都喜歡戴手套,就有了跟風。
或許這也是咱們一直不重視手套的原因。
李諭在京城,比較近便,不然這封信還要拖接近一個月。
小左翔繼續問道:「我們托你辦的事考慮得怎麼樣?」
小左翔哈哈笑道:「這才對嗎!識時務者為俊傑!過段時間我就會再來找你。」
李諭府中,他拿到愛因斯坦的信件時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厚,打開一看,竟然有兩篇論文。
朝廷各大部門甚至「封印」,防止有人偷偷內卷加班(以前的確有人這麼干,所以才把部門大印封起來,讓工作狂有勁沒處使)。
崔郵差說:「不用,這個叫做矮,矮個斯坦的瑞士人已經付過,就是70法郎的郵票。」
從清太宗皇太極開始,這一動作被定為官員朝拜的規制,叫作「放哇哈」。「哇哈」就是滿語里對馬蹄袖的稱呼。
反正此時手套絕對是稀罕的洋物件。
他剛一走,一個少年就閃身出來,竟然是近衛昭雪帶來的小左翔。
小左翔說:「你和他自然無冤無仇,但我們卻能夠有恩於你。」
崔郵差囁嚅道:「我並不是郵局的頭頭,有些事操作起來實在不方便。」
崔郵差說和圖書:「我……」
人們發現歐洲不管是神職人員還是軍官,都喜歡戴手套。
「關於你所說的普朗克常數,我想可以這麼理解。
「承蒙你的信任!我已經完成了論文的修訂,它們很快就會搭乘上駛往歐洲的客輪。
李諭馬上猜到他應該遇到了一些數學上的困難以及試驗困難。
「第二篇論文是關於一種光電效應的論證,最為關鍵的地方便是普朗克先生的量子理論。我知道這與學界的物理系統『能量無窮可分性假說』相互矛盾,不過我發現它能夠最完美地解釋萊納德先生的光電試驗結果。
趙謙收好信件,然後問道:「需不需要再付銀子?」
一直到晚清,手套才隨著洋人的到來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矮個斯坦?」趙謙納悶道。
「尊敬的愛因斯坦先生。
「手套?」崔郵差抬起頭,果然看到趙謙手上戴著一副稀奇的玩意。
「然後我便想到如果可以計算出滲透壓,就能夠推算出準確的阿伏伽德羅常數,從而論證分子是真實存在的。」
「愛因斯坦,寫于瑞士伯爾尼。」
過了幾分鐘,他終於找出一份挺厚的信件。信件用精緻的信封包裹,封印處蓋著厚厚的火漆,一看就是典型的西洋信件。
阿伏伽德羅常數可以嘗試去計算得到,但這篇論文涉及到的是熱力學領域,所以必須要通過試驗得到才有說服力。
愛因斯坦由於當了兩年專利員,數學上多少有些生疏,但他的物理天賦真的強到不可理喻。
「你曾經用深奧的數學完美論證了普朗克先生的理論,因此我想你也可以是最合適的審稿人。
崔郵差嘆了口氣:「小的知道了。」
第一篇關於證明分子存在的其實並不難處理,雖然阿伏伽德羅常數目前無法通過試驗獲得準確數值,不過且可以暫使用數學方法估算出大體的數值。
曾經的榮府是真的大,所以王伯把自己的兒子也接了回來過年。
「英鎊可厲害了!」趙謙和*圖*書對自家老爺同樣很自豪,感覺自己臉上也很有面,「我們老爺可是能和洋大人作高級交流的。」
大家一定看過清宮戲,官員在給皇帝叩拜前,往往要分別拍打兩邊的袖子,實際上就是在撣落馬蹄袖。
趙謙知道外國來的信件肯定一堆奇怪外國文字,別說外語了,連中文他都認不全,於是問道:「真是老爺的?」
——
平時馬蹄袖被挽至手腕之上;冬季外出時放下,為手掌保暖禦寒的同時不影響指頭的靈活,從這個作用就能看出最初的設計有戰鬥需要。
「有你的名字,物理學雜誌也會樂於發表我的論文。
愛因斯坦這種級別的大腦,根本不用說多少廢話,他只不過是太超前時代,自己難免有些猶豫,並且時代也在抗拒他的思想。
「所以我想液體中如若同樣如此,豈不就像一顆奇妙的方糖在咖啡中溶解,水分子包圍葡萄糖分子,把它從糖的晶體中分離。
現在不是他能理解的,趙謙收好信件,返回宅邸。
「……
另外清代一些服飾會有一種叫做馬蹄袖的設計,也是為了手部禦寒。
趙謙說:「外國人起名字真是怪,矮個?哪有叫這個的!」
後來這種設計到了日常服飾中,在清朝的社會生活中,給尊長行禮請安時,撣落馬蹄袖一直是重要環節。
李諭讀到這,算是明白為什麼愛因斯坦是實至名歸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物理學家,他的思想實驗簡直強得離譜,出發點竟然如此簡單,道理卻如此深刻!
「應該就是這份了,還挺厚,我看看郵票,70……法郎?」
李諭花了一整天時間一直在仔細閱讀並且修改論文,然後寫出了一封電文先發過去:
找信的功夫,崔郵差和趙謙閑聊道:「才多久不見,你就穿上了這麼好的棉襖子。」
第一篇比較薄,名字叫做《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這一篇名氣可能小一些,不過也屬於愛因斯坦奇迹年中的一篇,這一篇論文實際上算是分析並hetubook•com•com證明了分子的存在。
「正如數學中任何一個周期函數都可以使用傅里葉級數分解成正弦波,正弦波的頻率只能取ω,2ω,3ω等分立值(ω與周期T有關)。
愛因斯坦的論文完成度其實已經非常高,只不過數學上還有一些小小的疏漏。
一般的棉衣也要半兩銀子,趙謙這種質地好的,最少一兩銀子。
李諭翻到愛因斯坦信件的第二頁:
「第一篇論文,是關於我最近的一個思想實驗。我此前讀到1901年雅各布斯·范托夫先生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論文,他提到溶液中的粒子與氣體中的相似。
「你一定明白,如何解釋普朗克先生提出的那個神秘的普朗克常數是問題關鍵,因為我的公式正好用到了它。但普朗克先生卻認為此常數單純只是數學上使用的一個方法,並沒有物理意義。不過我想我發現了隱藏在它後面的真相。
崔郵差笑道:「那可不,李老爺畢竟是當朝帝師。」
「而且這篇論文事關我能不能獲得蘇黎世大學的博士學位。」
數學上李諭就有點辦法了。
崔郵差說:「錯不了,從國外寄過來指名道姓要找國人的,只有你們老爺。你等等,我找一下。」
李諭合上信件,然後翻開兩份論文。
崔郵差看到后確實挺羡慕,此時正是數九寒天,他的手伸出來找了一會兒信件就凍得不得了。
「鑒於此前我們充滿奇思妙想又洞察宇宙真理般的溝通,我寫出了如下的論文——當然,不僅於此。
崔郵差咽了口吐沫,終於說:「我想要。」
王伯對李諭相當佩服,不住囑咐小王要努力學習西學。
但有些東西沒法停,郵遞業務就沒有中止,確切說是國際郵寄業務沒有停,因為還有一些外國人需要郵寄信件。
論文中的錯誤並不是特別嚴重,稍作修改就好。
「……」
崔郵差說:「你不知道嗎,外國有很多人叫什麼什麼斯坦。」
「尊敬且親愛的李諭先生。
好在其中涉及和_圖_書的數學內容在李諭的能力範圍之內。
正好現在府上有學生以及虞和欽這種人在,閑著沒事時晚上還能給小王補補功課。
李諭展開信件,繼續讀下去:
愛因斯坦的信漂洋過海終於到達了李諭手中。
郵局有很多信箱,國際郵件會分類在不同的國家盒子里,比較多的是英法俄日等,瑞士之類的國家還真很少。
「因為這並不會影響你對光電效應的解釋。
當年差點被送進小刀劉凈身手術室的小王,如今在丁韙良的北京崇實學校已經讀了一年多的書。
「普朗克常數在意思上與此十分相似,將普朗克教授的黑體輻射公式進行展開后,頻率v的能量只能取hv,2hv,3hv等分立值,h(h就是普朗克常數)可認為是將黑體輻射函數展開后的展開係數。
小左翔拍了拍他的肩膀:「給大日本帝國做事,天皇不會忘記你的好處。」
「李諭先生,你知道的,現在相信分子或者原子假說的人沒有多少。我曾經聯繫過很多大學教授,但他們都不願意接納或者審核我的論文。而我記得你多次使用過玻爾茲曼教授的理論,所以我知道你是相信原子以及分子存在的。並且數學上你的成就宛如千年的古樹一般高大,因此我希望你可以幫助我修訂一些數學上的錯誤。
第二篇比較厚,名稱是《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啟發性觀點》。也就是關於利用光量子假說解釋光電效應的文章。愛因斯坦唯一一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靠的就是這篇論文。
小左翔和崔郵差遞了個眼神,崔郵差探出身看了看外面,然後說:「進裏面說話。」
崔郵差問道:「你們真的說到做到?」
崔郵差看到趙謙,立刻對他說:「有一封你們老爺的信,從瑞士寄過來。」
這與晚清富貴人士的生活習慣不太相同,清末的有錢人都喜歡戴各種扳指或者玉戒指之類,彰顯身份。
李諭也沒有辦法,只能寄希望於法國巴黎大學的讓·佩蘭加快進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