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三百二十章 難以招架

魚肉本身比較嫩,其他東西不太適合刺身,要是來個大腸刺身,日本人估計也受不了。
無線電和汽車零部件則比較麻煩,需要從國外運過來設備,由工人們進行組裝調試。
李諭道:「那他們最少得登報道歉。」
「咔嚓!」
這一部故事比較慘烈,主角全部死光光,但補充了不少設定,可以為後續寫星戰後傳三部曲打點基礎。
兩女目光一齊看向李諭,李諭瞬間感覺猶如萬劍指向自己。
呂碧城說:「這是人家給你的。」
李諭一愣:「傻貝子?」
真的臭!甚至臭到辣口腔。
袁克定卻欣喜若狂:「真的是本來味道?」
秋瑾莞爾一笑:「那我收下了。」然後問道:「對了,你去過好多國家,有什麼女子留學日本國的途徑?」
小左翔不屑道:「你應該感謝的是天皇。」
咽下去后直接受不了,李諭連忙吃了四五瓣大蒜才壓下去那股噁心的臭味。
知道呂碧城要徹底住下,鳳鈴可高興壞了,但看到她還是搬去了專門給她設置的一進小院子,說:「老爺還真是懂得曲徑通幽,一點不著急。」
並且不僅臭,而且非常咸,咸加腥臭,十分噁心。
「感謝天皇!」崔郵差接著說,「大人千萬不要供出小人。」
李諭說:「登報后看情況再說吧。」
她終究沒好意思說是便便味道。
鳳鈴已經舉起蒼蠅拍,李諭問道:「你幹嗎?」
袁克定端過鯡魚罐頭,眼睛幾乎放出光芒,但想了想還是對李諭說:「師傅先!」
她進門后一眼看到了近衛昭雪。
小左翔又過來找到了崔郵差,兩人到了一個僻靜地方,小左翔問道:「準備得怎麼樣了?」
袁克定不敢相信:「這麼簡單?」
李諭尷尬道:「鯡魚罐頭本來就是這個味道。」
李諭贊道:「好茶!好茶!」
她們兩個竟然客氣起來了。
李諭眼睛都快掉下來,豎起大拇指:「勇士!」
不過從他們發回來的和圖書電報看,一些高端的設備的確買不到。
——
載濤覺得有點難度:「讓日本人道歉可不容易。」
卡爾·西門子答應得很爽快。
李諭連忙擺擺手:「你吃就行。」
——
大清郵局。
李諭做夢也想不到,他被收買竟然只是這麼簡單。感覺就像越獄里,那個少年被獄警的一個漢堡就收買一樣。
李諭說:「不過是普通的懷錶,來自瑞典國,並非瑞士產。」
李諭再一問,他擅長的是中國象棋,這方面中國就太強了。
李諭笑道:「我已經喝過了,你再嘗嘗。」
李諭哈了一口大蒜味,好在她們兩人都捂著鼻子,然後說:「真是狗看了都搖頭。」
袁克定很高興,拿起筷子,一口一條,轉瞬就把三條都吃掉,甚至把湯汁都喝了。
對此時的學生來說,這句話幾乎相當於「頂配顯卡+4k屏幕+最新處理器」配置,誘惑力很大。
味道直接上頭,彷彿直擊靈魂深處,濃烈而且悠長。
李諭頓時感覺非常棘手,不知道該喝哪邊。
李諭說:「其實……我不渴……」
載濤說:「原來是比圍棋?那我再去找找。」
載濤哈哈笑道:「對的,因為他是一名宗室,但除了下棋,啥都不會,就像個傻子。」
秋瑾說:「太貴重了吧。」
她心裏可是高興壞了。
秋瑾道:「可是無功不受祿……」
宋代能發展起來,真的是因為宋代的確有錢。
唯獨的意外就是憑空多了一個李諭,很多人現在揪著他的論文不斷研究:
現在李諭府上的飲食絕對是「京城一怪」:有新奇的西紅柿炒雞蛋、咖喱雞塊、辣椒炒肉,還有剛剛研製成功的方便麵……
普朗克卻繼續強調要讓李諭趕緊寫出來星戰系列後續作品。
但也正是由於情況特殊,所以需要有一個專門的「公關部門」,也就是和朝廷打交道的。
味精、肥皂、方便麵的產線由於比較容易,已經分在三個廠和圖書房中建立。
鳳鈴看大家吃得開心,又取出了李諭珍藏已久的罐頭。
李諭說:「那你可以嘗嘗先。」
很正常,因為日本現在的物理研究是在搞歐洲玩剩下的。
袁克定卻執意道:「家父說過,要尊敬師長。」
崔郵差說:「我已經仿造了數封信,有俄國人的,也有革命黨的。」
「先生,這次的味道有所不同。」
李諭正和袁克定喝了一口小酒,側目看到鳳鈴打開罐頭的時候已經來不及阻止:「不要!」
時間彷彿靜止。
李諭更不知道她們到底怎麼想的。
袁克文拍手道:「發酵?妙哉妙哉!比我曾經吃過的臭豆腐還要臭十倍百倍!」
反而清廷不少次派親王出去給別國道歉。
近衛昭雪旋即笑道:「好吧,我正好要去看看生產文件。」
罐頭打開,頓時一股奇異的臭味瀰漫開來。
雖然後世已經是家常便飯,不過在這時候還真絕無僅有。
第二天,載濤帶著一名棋手來找李諭,並且商量著登報和日本人約一下戰。
李諭對袁克定說:「都是你的了。」
反而茶道這種非常複雜繁瑣的東西,與日本人的習慣大相徑庭。
而鯡魚罐頭吃到嘴裏后就更臭了。
小左翔說:「此後的事情用不著你出手,放心就是。」
——還是從瑞典帶回來的那幾塊表。
呂碧城說:「當然,全京城恐怕都沒多少。」
近衛昭雪立刻道:「我可以再加熱,先品嘗碧螺春更好。」
李諭遵照承諾,把一塊懷錶給了她:「希望你今後可以盡職盡責。」
鳳鈴說:「您沒看見已經有蒼蠅飛進來了嗎?」
呂碧城被逗樂,然後喝了一口抹茶:「好濃!簡直是吃茶。」
飯後,由於時間比較晚,李諭開著車與呂碧城一起把秋瑾送了回去,末了李諭還送了她一塊懷錶。
實際上此時基礎研究方面,全世界都是玩歐洲剩下的,包括美國。
因為中日在飲食上區別挺大。
和*圖*書李諭問道:「還有人要吃嗎?」
李諭選的是胡嘉言,這小子挺有官商頭腦,聰明伶俐也很能幹。
李諭說:「是的,所以實際上我更喜歡泡茶。日本人現在一直自稱繼承了茶道,但比起宋朝時期還差得遠。」
第一名的竟然還是近衛昭雪,這姑娘倒真的用功。
李諭幾乎快成了多學科的執牛耳者。
正好從京師大學堂丁韙良處要來了一些習題集,抽出一部分組成了試卷。
李諭道:「簡單得很,我可以教給你做,回去你也能給制台大人做。」
李諭說:「郡王,還有沒有圍棋高手?」
李諭現在的實驗器材還是太少,正好現在何育傑和馮祖荀已經去了日本,可以讓他們幫著採買一些實驗器材。
載濤覺得有點麻煩:「要我說,智力就不用比了,有你在,他們有什麼好囂張的!」
李諭說:「最多半小時,包教包會!」
袁克定說:「師傅見笑了。」
李諭立即回電報,滿口答應,普朗克才心滿意足同意幫他尋找並郵寄。
呂碧城首先打破沉默:「你還是喝抹茶吧,這可是當年貴公子才能喝到的,涼了就不好了。」
當呂碧城和秋瑾收好行李后,李諭和趙謙各開了一輛汽車,幫著拉了回來。
李諭好整以暇在一旁監考,然後收卷閱卷。
茶道和日本的飲食文化其實挺衝突,懂的人一看就是外來物。
現在手錶根本沒有什麼市場,應該說這個形勢都很少見,大家基本都是用懷錶。且懷錶儼然是上層社會社交利器。
呂碧城、秋瑾幾乎是皺著眉頭看李諭在吃,問道:「你,你真的吃……那啥嗎?」
額,刺身主要是魚哈,所以說「水」嘛。
李諭強裝鎮定:「沒錯。鯡魚罐頭在瑞典國已經有超過200年的歷史,它是發酵的魚,而不是腐爛的魚。」
崔郵差臉上不知道是失望還是高興,只得道:「小人知道了。」
好吧!果然是鯡魚罐頭。
曾經有個和*圖*書米其林大廚說過一句非常高度凝練的話概括中餐和日餐區別:
天文台在重複他的重大發現、物理實驗室在重複他的X射線衍射實驗、數學研究所則在完善證明他的混沌理論和博弈論,還有通信實驗室更是以李諭的產品及技術為尖端學習對象……
小左翔看了看說:「很好,沒有讓我失望。」
李諭說:「我會幫你打聽一下,問題不大。」
秋瑾吃了后感覺非常好吃又奇特。
李諭其實在過年期間,已經寫出來了一本星戰外傳,也就是《俠盜一號》,有甄子丹的那一部。
李諭說:「不用著急,還不知道日本人能不能來。」
她走後,李諭吁了一口氣,端起碧螺春喝了一口:「確實清新。」
她剛放下,呂碧城竟然也端來了一個茶壺:「今天剛好有蘇州上好的碧螺春……」
崔郵差哈了口氣:「那個……」
鳳鈴把罐頭放在桌上,捂著鼻子說:「先生,您不是說罐頭放十多年都不會壞嗎,還是從瑞典國買回來的好東西,怎麼就臭了?」
大家身體一起後仰,堅定道:「不要!」
要知道袁世凱可是非常講究吃的,不比慈禧差多少。
「中餐用火,日餐用水」!
李諭沒辦法,只得拿起筷子顫巍巍夾了一點點,放到嘴裏。
秋瑾道:「如此多謝先生。」
小左翔拿出一件棉襖和一副手套扔給他:「是你的了,事成之後,還會有賞銀。」
李諭對他們說:「能夠拿到第一的,不僅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還會得到一塊歐洲懷錶。」
所以李諭不僅讓何育傑和馮祖荀從日本比較近便地購買一些實驗器材,也苦口婆心發去電報,請求卡爾·西門子和普朗克寄過來一些實驗器材。
崔郵差戴上手套,道:「謝大人。」
袁克定說:「師傅還有沒有?以後我要帶回去給家父一起品嘗一下。」
載濤介紹他:「這位是京城棋王,傻貝子。」
他吃了一口,聞了味道,感覺已經足和圖書夠,這輩子不會再吃第二口。
雖然日本那些戰國人物都很喜歡茶道,不過和宋代真沒法比。因為日本戰國時期分成那麼多小國,又連年征戰,太貧瘠,壓根沒法發展真正的茶道。
袁克定和袁克文兄弟最近幾天也住在李諭府上,尤其袁克定,跟著袁世凱吃過不少山珍海味,但從來沒見過這些新奇菜品。
李諭尷尬道:「袁公子好這一口?」
人家臭豆腐是聞起來臭,吃起來不臭。
呂碧城不太想喝,李諭繼續說:「放心,沒有鯡魚罐頭那麼臭。」
近衛昭雪握著懷錶高興道:「一定不負先生所託。」
——
國內情況與美國很不同,所以企業是由李諭完全持股掌控。
也就是說中餐對廚師的功夫要求非常高,需要進行烹飪,即用到火,然後加入各種調料,把握量的同時又要把握火候。
然後拿給她日式抹茶:「你嘗嘗這個。」
次日,近衛昭雪見鳳鈴給李諭送去電報,於是又端著一碗日式抹茶來找李諭。
而日餐則基本是各種天然刺身,很少用到烹飪技巧,直接就切好端上來。當然也不是茹毛飲血,長久以來算髮展出了其獨特的刺身文化。
年前回家的學生們基本已經回來,李諭準備搞個小測驗,探探底。
袁克定說:「果然是師傅!」
李諭說:「你功勞太大了。」
秋瑾同樣捂著鼻子,聽到李諭說本來就是這個味道,於是放下手,湊近聞了一下,差點吐出來,說道:「這……這簡直是……」
李諭說:「好好好,你都拿走也可以。」
他現在想要搞點更高科技的發現,需要的器材只能從歐洲或者美國進口,如果說最好的,還得是從德國買。
袁克定又吃了一口西紅柿炒雞蛋,讚歎道:「家父最愛吃雞蛋,甚至一頓飯能吃六七個白煮雞蛋,他要是知道雞蛋還有這種吃法,一定欣喜若狂。」
當晚李諭留下秋瑾一起在家中吃飯。
載濤走後,李諭專門又去看了看工廠進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