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昇平署

張揚提前給寶友說好,免得等下對方問價,問得兩人都尷尬。
「因為我喜歡收藏,他忍痛割愛送給我的。」
張揚在研究完清代的五帝錢后,戰略性放棄了這類藏品。
相比之下,負責雜項鑒定的張揚,簡直就是在天堂。
寶友把這對席鎮收起來后,又從站在他身後的年輕小夥子手裡,接過了一個方形的黑盒子。
張揚傾向於前者,因為中年人身後那個托著盒子的人,都不敢湊上來看熱鬧。
可能兩個版別之間,只是多了個沙粒大小的點,價格就天差地別。
原來是因為,來找他鑒定的寶友,拿出來的藏品,一看就不是國寶。
鑲嵌用的青銅底座,被雕刻成了鹿的形態。
一種兩邊都是三叉戟的釵形器物。
「你拿來鎮紙,屬實有點大材小用了。」
不過也像一座橋,頂上打了個小孔,方便拴起來。
這次活動的時間點很湊巧,剛好盛海這邊的文物部門,在籌辦民間文物普查活動。
「得看碎成什麼樣,一般不是太嚴重的,都能修。」
「再說了,四萬隻是起拍的底價,萬一能拍一千萬呢?」
和二胡相關,那這個昇平,只能是康熙時期的南府,後來的昇平署。
這紅色的木頭,看紋路,好像是……黃花梨?
除了朋友送的魚幣和橋樑幣,寶友自己也收藏了三件西周的「棘幣」。
其實他也想過完整地學習華夏的錢幣知識,但最後還是淺嘗輒止。
寶友應該是懂「西漢」這個年份的厚重,沒有問價。
【線下鑒寶,張大師有點放不開啊,這會兒早該喊條子定位了】
「這件……」
比如眼前這個老大爺,拿了一件二胡過來,問張揚值不值兩千塊。
張揚也沒有在這上面多廢話。
尤其是大爺這件,底下有銘文,來歷非常清晰。
寶友皺著眉頭,似乎在思考什麼。
「看真假沒問題,但是估價的話,可能你得送去評級機構。」
因為這件東西實在是太黃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如果是青銅器里的和_圖_書日用器,就不能當古錢幣交易了】
從商代的貝幣,一直到在現在的紙幣,不光錢幣的種類多,每一種還都有不同的版本。
鞍韉上面的坐墊也是明黃色的綢緞。
「哦,那不錯啊。」寶友下意識的答道。
張揚把二胡接了過來,弓桿和弦是后配的,沒有鑒定的必要。
「怎麼我一整套賣,還倒虧一萬呀?」
「您先別急,價格要等我看完這件東西再說。」
張揚越看越心驚,這二胡的規格,好高啊。
作為一個直播開過筒子錢的主播,張揚勸寶友別慌。
【你知道的,我一直是京劇愛好者,八萬給我吧】
「……是橋樑幣,也是西周的東西。」
不過在魏晉之前,這類像鎮紙一樣的東西,往往是另一種華夏傳統文化里的重要器物——席鎮。
這是小弟,還是兒子啊?
「這件東西出土的時間應該不長。」
「好吧,謝謝老師。我是當古錢幣買的,應該是虧了。」
「老師,我這裏還有幾枚古錢幣,想請您幫忙看看真假。」
「不止一萬哦,拍賣還要交傭金的。」張揚耐心的解釋道:「主要還是你這件翡翠的質地,太差了,正常市場價,估計也就一百五十塊。」
【這東西應該是從玉璜演化來的】
琴桿上雕刻著白色的藤蔓花卉,不對,不是雕刻的,這是嵌螺鈿的工藝,白色的花朵是貝殼。
「沒錯,你這是一件典型的西漢銅鎏金的【嵌貝鹿形席鎮】。」
張揚當然沒想撿漏。
……
「這不是古錢幣啊。」張揚告訴寶友:「這東西應該是古人用來繞線用的叉子。」
「材質:青銅」
「張大師,如果,這個玉佩本來的木頭架子,因為某些意外的情況,裂開成了好幾個部分……現在用膠水粘起來,還值錢嗎?」
張揚看著眼前明晃晃的器物,第一反應是,這不會是皇帝的馬鞍吧?
兩件東西底座上的鹿,造型還不一樣,一隻躺倒在地,一隻低頭舔舐著自己的毛。
寶友這https://www.hetubook.com.com件,每個部位都透露出一種尊貴的氣息。
「馬鞍?」
「席鎮?是涼席的那個席嗎?」寶友問。
「看表面的銹色,和這枚魚幣,應該不是一個坑口出來的。」
「生產時間:公元前1026年」
有人拿著塑料碗來,硬逼著專家承認是漢代的玉碗;
「應該是鎮紙。」中年男人回答道:「就是古人寫字時,用來壓住宣紙用的。」
【主播還在等什麼,趕緊查查啊】
估計是被當成雜木,準備用來燒爐子吧?
「一百二真不貴,您這件東西要真拍賣出去的話,夠您看五百場的京劇了。」
「我不好下結論,目前只能確定,魚幣是生坑,這枚橋樑幣,是半生不熟的坑,應該已經盤過一段時間了。」
「老師你還不如說一個億呢,反正都是做夢。」
「如假包換!這絕對是西漢中晚期的陪葬席鎮。」張揚信誓旦旦的說道。
「我記得盛海博物館里就有這類藏品,你要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研究一下。」
「專家你還知道徽班?」
「這是我幾年前,在一家古玩店買的,當時和一堆銅鎮紙放在一起。」
寶友有些難受的呼了口氣,跟張揚道了聲謝后,雙眼無神的離開了現場。
張揚點點頭,把其中一塊拿起來,給直播間的寶友們展示了一下東西的底部,很平整,確實可以當鎮紙。
【我懷疑那個架子已經被當成廢木頭,砍成柴火了】
「真的嗎?」寶友趕忙問:「那配一套新的,是不是就能按完整的、磬的價格來賣了?」
「席鎮一般是古人用來壓住席子四個角的實用器,不過你這件比較厲害。」
「東西是晚清的,沒問題。」
「謝謝老師,我會好好保存的。」
「那些願意買磬架的人,人家買回去都是搭配十幾萬的寶貝,你這件當然比不了。」
【我覺得是纏蠶絲的】
「那您先幫我看看這件吧,這也是那位朋友送給我的。」
「專家,這個馬鞍,是我爸爸從以和-圖-書前一個阿哥的後人手裡買下來的。」
【我出七萬,大爺你賣給我吧】
「那是因為,不當成古錢幣,賣不出高價。」張揚非常內行的解釋道。
「朋友送的,收藏當然沒問題呀!」
「大爺,您這件是清朝皇家戲班用的樂器啊。祖上難道是四大徽班的傳承者?」
再說了,萬一真有問題,那也不是寶友自己的問題。
還有人空著手來,給專家看一堆照片,讓幫忙辨別真假,仔細一看,全是故宮同款……
【大爺快走啊,別給主播撿漏了】
「名稱:魚幣」
這件青銅錢幣的造型有點眼熟,像真正作為樂器的【磬】。
張揚看著寶友臉上的痛苦面具,知道他為什麼難受了。
送走大爺后,張揚正在看彈幕,突然感覺桌子震了一下。
【應該是紡織工人用來繞線的工具】
「確實是西周的魚幣啊。」張揚一臉認真的告訴寶友:「但肯定不是祖傳的。」
張揚想了想他在羊城時,了解到的文物修復技術,回答說:
沒辦法,版別實在是太多了。
往往是民俗文物,或者日用品偏多。
……
【感覺起碼是士大夫的墓,才能有這樣的寶貝】
「那這……到底能不能收藏啊?」
這是重器登場的感覺。
等他把翡翠裝進了包里,突然反應過來:
但是因為量太大,哪怕你挖出來價值百萬的稀有錢幣,也沒人會來管。
「那個阿哥,姓什麼你知道嗎?是姓溥,還是姓關?」
「不止兩千,起碼能賣六萬。」
不過和老爺子解釋拍賣的事兒,估計有些困難。
「寶友,你知道這兩塊東西是什麼嗎?」
有點像用青銅鑲嵌了一顆黃色的珍珠。
下午鑒定的時候,他刻意感受了一下,好像找到了原因。
再看看琴筒,這琴皮的紋路,怎麼那麼像,蟒蛇的皮?!
所以他們也沒有把東西賣幾個億的念頭。
【這東西當錢幣的話,和戈幣一樣扎人啊】
張揚確認,這確實是晚清皇室用的馬鞍。
【把懷疑兩個字去掉,說不定在寶和*圖*書友出門的時候,已經燒了】
「但是我看很多拍賣會都說這是棘幣啊。」寶友疑惑的問道。
他好奇的問寶友:
「那我這對東西,是真的漢代的嗎?」
「當然可以啊,比如你花五萬,拍一件磬架,加上這件翡翠魚磬后,起碼能賣四萬。」
他把整個二胡翻轉過來,想看看琴筒底部,有沒有什麼線索。
「那如果是用斧頭,劈成了一塊一塊的碎木頭呢?」
寶友介紹說:「這件是我一位做生意的朋友,家裡祖傳的寶貝。」
果然找到了陰刻的「昇平」兩個小字。
「這是盜墓賊的東西嗎?」寶友只關心這個問題。
馬鞍一般分為前後的鞍橋和中間的鞍韉。
「摔裂了嗎?那有點可惜啊。」
古錢幣,尤其是帶綠銹的,基本都是地里挖出來的。
【五萬塊的柴,燒不開一壺水,笑死我了】
「我特別喜歡聽京劇,可惜正宗徽班的門票太貴了,要120塊一張。」
「斧頭?」
【我在海昏侯墓博物館里見過這種東西,不過博物館里的貝殼都碎了】
但阿哥應該也不配用,起碼得是王爺吧?
長度大概十五厘米左右,有點像釣魚經常遇到的白條魚。
【橋樑幣不是古錢幣呀】
張揚看向對方手指的方向。
線上的觀眾已經在分析是什麼級別的漢墓了,現場的持寶人還在關心:
張揚拿在手裡仔細看了下,發現鹿頭上有些部位是金色的,應該是銅鎏金。
他把翡翠魚磬遞還給寶友:
【感覺有點像隨身攜帶的飾物,上面打孔的方式就不像錢幣】
以他這麼久鑒定青銅器的經驗來看,應該是出土文物的純天然綠銹,不是人工做舊。
「上面鑲嵌的圓圓的、帶黑點的東西,是虎斑貝。這東西在漢代,基本是鎮邪的寶貝,一般只會出現在大墓里。」
「五百場?看不了那麼多吧,這東西能賣個兩千我就滿足了。」
其他老師被國寶幫攪合的頭都大了。
「你別慌,有時候拍賣會上,也有單獨的磬架拍賣,你可以再買一件,和這塊翡https://www.hetubook.com.com翠湊個整。」
最顯眼的,是一條青銅魚。
寶友語氣有些無奈,把盒子蓋上后,帶著身後的小弟遺憾退場。
有人寧願承認自己偷了三星堆的博物館,也不願承認自己買到了假貨;
老人的眼中閃過一絲光,樂呵呵的和張揚說:
鞍橋是銅鎏金的,鏨刻著鏤空的紋飾,甚至還鑲了綠松石;
很巧,這次寶友盒子里裝的,基本是他不認識的古錢幣。
緊接著上來鑒寶的藏友,帶來的一對東西,造型非常奇特。
【可惜了,席鎮四件算一套,這裏只有半套】
只能讓工作人員陪著,到後台找拍賣行的負責人好好聊一下。
「你這麼分析,和真相差得不遠。」
【我是學生,兩千包郵可以嗎,不行的話我可以到付】
表面布滿了銅銹,它埋在地下的時候,應該兩面都接觸到了土壤。
【還得是直播間的粉絲啊,這活兒整得不錯】
午飯的時候和其他項目的專家們交流了一下,大家都說:這是他的錯覺。
東西是清道光八年(1828年)製作的,那時候拉二胡的這麼掙錢嗎?黃花梨、蟒蛇皮、嵌螺鈿都安排上了。
清代官署的樂器還是很有收藏價值的。
「老師你的意思是,這有可能是盜墓賊的東西?」
「這兩邊都是叉子,完全就是為繞線而生的,我甚至懷疑古代的釣魚佬,用這個東西纏魚線。」
所以現場是有工作人員,時刻關注著每個鑒定台的情況,等下自然會有專人跟進,登記這件珍稀的民間藏品的具體情況。
而那些鎏金缺失的地方,則顯示出青銅器獨有的綠銹色。
「詳細信息:魚幣是商周時期,居住在黃淮間的部族所創,是世界唯一的魚形錢幣」
寶友的表情有些糾結,直勾勾的看著張揚,希望他能給個說法。
整個上午,張揚明顯感受到,真品比贗品多。
「說是當時皇帝賞賜的,您能幫我看看,是真的嗎?」
就看這通體呈紅色的琴桿和像啞鈴的琴筒就行了。
「六萬?呵呵,你收嗎?」
還好只用幫忙確定真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