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匯演成功

現如今不知道多少身強力壯的棒小伙兒都招不上工呢,更別說陳維民了,他根本就不符合條件。
「哎?老王,你們學校還缺不缺老師了?
可是維民那孩子,我覺得他不適合在學校里工作。」王俊生為難的嘆了口氣。
別的地方不敢說,但是在你嫂子的班級里,誰要是敢嘚瑟瞎胡說,不用別人,我們家老六就能揍的他滿地找牙。」
班級里但凡有人敢炸翅兒,盛希泰帶著一群小弟就給人家收拾了。
再一個,你得發揮你的特長啊,你得讓局裡甚至上面,知道你不是廢物。
原來,這一次陳維民給盛希平和周青嵐刻的戳兒,沒用楷體字,而是用的隸書。
回到家之後,周青嵐又跟盛希平提起了這件事兒。
「哥,嫂子,我今天過來,還有點兒事情想找你們商議。」
在陳維民的幫助下,五年級全班三十多個孩子,安排了一個大合唱《咱們工人有力量》,一段樣板戲《紅燈記》,一首由陳維民執筆寫出來的詩朗誦《伐木工人讚歌》。
他幫著忙活了小半個月呢,那個大合唱還有詩朗誦,都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
「來,坐下說。」盛希平將陳維民讓到東屋坐下。
徐秀香看著二兒子,語重心長的勸道。
「跟你哥說,去局裡找,他這種情況,局裡應該給個說法。」
我們班之所以能排練出這麼好的節目,主要是維民的功勞。
陳維民從兜里,掏出一個布包來,打開布包,裡頭是兩枚梨木的手戳兒。
作為校長,學校里那群熊孩子啥樣兒,王俊生最清楚不過了。
王家川也是忽然想起來這事兒了,就跟前川中小學的校長王俊生說道。
盛、陳兩家關係好,陳維民實在沒人商議了,才來找盛希平的。
所以,徐秀香才不等兒子開口,率先答應了盛希平夫妻的邀請。
上輩子,陳維民花了將近七年的時間各處去找,去碰壁,最終才有了個結果。
場里的領導,學校的校長主任,都誇周青嵐有才華,不光教學能力出眾,https://m.hetubook.com.com文藝方面也這麼有天賦。
被人誇獎了,陳維民也很開心,也有些不好意思。
提起陳維民,場里幾個領導都忍不住嘆氣,替陳維民惋惜。
那樣就不是幫忙,是幫倒忙了。
徐秀香看在眼裡,急在心裏,卻又不知道怎麼幫兒子。
周青嵐剛想問為啥沒那麼容易,卻忽然聽見外頭狗叫聲連成了片。
周青嵐看了眼盛希平,然後就把今天在山上,場里幾個領導的對話,說給陳維民聽了。
老二,你嫂子的事兒,你可得上點兒心啊。」不等陳維民回答,那邊徐秀香搶著說道。
可是沒啥用,沒有政策,誰也不敢開這個口子,給維民特殊待遇招工。
「維民?你是說老陳家那個二小子吧?
咱場咱局每年都有不少文藝活動,再說工會也有不少文字材料要整理啥的,維民一手好字兒呢,去工會更能發揮作用。」
作為母親,家裡每個孩子她都操心,但是對老二,徐秀香操心最多。
「王書記、鄭場長、校長,這個功勞我可不敢搶。
「你嫂子今天來,還有件事兒要找你幫忙。」
可陳維民缺的是右腿和右手,同一側,架拐根本不方便。
「大哥,不用你扶我,我自己走沒事兒。」陳維民笑笑,一條腿蹦著,就進了院子。
「學校不是要組織文藝匯演么?你嫂子心裏沒底,尋思著請你搭把手,幫著他們班排練一下節目。
學校里孩子多,陳維民就擔心,他去學校幫忙,那些孩子見他這個樣子故意不聽話,瞎胡鬧。
「哥,嫂子,這是我給你倆刻的手戳兒,我這手藝也就這水平了,你倆別嫌。」
主要是陳世良和陳維國都在山上幹活呢,徐秀香就是個家庭婦女也不了解這些。
周青嵐下午還得去學校上課呢,所以盛希平也沒廢話,直接表明了來意。
「嫂子,你看我這樣去學校好么?」陳維民似乎沒多少信心,猶豫的問道。
兄弟姐妹再親,結了婚之後都各顧各的日子,偶爾伸www.hetubook.com.com把手行,誰也不能天長日久的照看個殘疾人啊。
我對這個也不太明白,嫂子,你跟我詳細說說咋回事兒唄。」
陳維民一邊往屋裡蹦,一邊說道。
「有,他在家也沒啥事兒,有的是時間。
「我倒不是看不起人家,主要吧,是那些學生都淘氣,一個個調皮搗蛋的。
你看看有沒有時間,過去幫個忙?」
「那有啥不好的?
「那天,大哥不是說要讓我給刻倆手戳兒么?我給刻好了送來,順道,也跟嫂子打聽點兒事情。」
去找,必須去找,咱好好一個小夥子成這樣兒了,不找他們,出路在哪兒啊?」
可林業系統招工,首先一點就得是身體健康。
陳維民高中畢業之後,一直在家裡獃著。
大傢伙兒都這麼說,陳維民也不想成天呆在家裡無所事事,於是就點頭答應了。
你不是會寫么?那就去寫,不論是詩歌,還是小說,再不然劇本,你要寫出個名堂來才行。
盛希平接過手戳,仔細一看,喜歡的不得了。
他殘疾多年,聽過無數帶侮辱性質的言語,別人還給他起外號,叫他「半拉瓢」。
但是光找不行,最好你得想辦法,讓局裡出錢,給你去安了假肢。
等演出結束往回走的時候,周青嵐正好跟陳麗萍坐在一塊兒,就偷偷把幾位領導的談話,告訴了陳麗萍。
陳維民一聽就笑了,他就這麼點兒本事,人家能開口讓他幫忙,那是瞧得起他,覺得他行。
尤其是那首詩朗誦《伐木工人讚歌》,算是說到大傢伙兒心坎兒里去了,最終被評為優秀節目。
你的名頭越響亮,關注到你的人就越多,你找工作的事情,就越容易解決。」
徐秀香能看得出來,兒子一天比一天沉悶,眼見著沒了活力。
「這事兒,怕是沒那麼容易。」盛希平搖搖頭,嘆口氣說道。
「嫂子過講了,我就是閑著沒事兒瞎琢磨,照貓畫虎唄。」
盛希平一聽就笑了,他家老六在班級里,那就是扛把子的,班長都沒他好使。
https://www.hetubook.com.com陳維民過來,應該就是找他們兩口子,商議這個事兒的。
「我聽我們家老三回來說了嘴,說是嫂子讓我去局裡找人,打聽工作的事兒。
這件事,盛希平也幫不上太多忙。
維民這手也太巧了,你說你咋練出來的,我都寫不好隸書呢。」
你自己不出頭去找,誰知道前川林場還有你這樣一個人啊?」
工會那得是工人才能進,維民他這樣子,招不了工當不成工人,他咋進工會啊?」
倒是周青嵐懂這個,拿過去看了之後,直誇陳維民的字漂亮,深得隸書的真髓。
這些年,徐秀香最心疼的就是二兒子,如今兒子大了,徐秀香也愁著,不知道兒子將來的出路在哪裡。
校長當場就說,要給周青嵐評選先進,積極爭取給她轉正。
「這手戳拿出去用,誰見了不得誇啊,真好。
不行的話,把維民安排到學校教個美術或者寫字課啥的唄?那孩子又會寫又會畫的。」
「王書記,按說呢,我們學校確實人手不太夠用,安排個人過來沒問題。
唉,那孩子可惜了,他要是個健全的人,那絕對了不起。那孩子又精又靈的,啥都會,就是可惜了,唉。」
「行啊,只要哥和嫂子不嫌棄,等我刻完這個,就給你倆刻手戳兒。」
這種敏感又有些自卑的性格,加上身體的缺陷,真不適合教學生。
為了維民的事情,陳家人去局裡、省里,都找過了,還差點兒去了首都。
林場的孩子,哪怕是家長三令五申不許胡鬧,還是有人見了陳維民就笑話他。
這事兒他倒是知道一些,雖然上輩子這時候他在裏面蹲著呢,但是出來后,聽陳維國說起過。
正好盛希平兩口子來了,要請陳維民去幫忙,別說請不請的,只要能讓陳維民走出家門,融入人群,徐秀香就知足了。
盛希平嘆了口氣,「小民啊,我要是跟你說,你去找也沒啥用,你肯定不信。
王家川聽了趙向陽的話,忍不住搖頭嘆氣。
「老二,去給你嫂子幫幫忙吧,你這成天呆https://www•hetubook.com.com在家裡也不是回事兒,出去散散心也好。」
盛希平聽完,嘆了口氣。
「你等會兒啊,我去看看誰來了。」盛希平起身,推門出去,就看見陳維民站在盛家大門外呢。
這麼大個林業局,一兩萬職工,咋地還安頓不了一個孩子了?」
但是我說實話吧,這事兒真不容易辦,你得做好長期的打算。
他就希望,這輩子陳維民能少走點兒彎路,早點兒招工當工人。
林業局這麼大,類似陳維民的情況也有不少。
「小民,你怎麼來了?快,進屋。」盛希平快步走過去,伸手要扶陳維民。
得虧那時候懷了老四,這才打消了尋短見的念頭。
陳維民跟張淑珍還有周青嵐打過招呼后,坐在了炕沿上。
「是公家的小火車軋了你,才造成你現在的樣子,這事兒公家就得管。
之前,也有人試過給陳維民做個拐,架在胳膊下那種,尋思著架拐能方便點兒。
王校長看了眼前川林場工會主席趙向陽,說道。
對於陳維民來說,他缺的,恰恰就是別人的認可,所以陳維民二話不說,直接就答應了。
就比如那個在學校參加植樹造林被草爬子咬了的學生,因為得了森林腦炎傷了腦子,他們家人也是幾次三番去局裡找,都沒成。
於是就跟陳維民商議好了,下午上完兩節課之後,陳維民去學校,幫著排練節目啥的。
孩子,天生都有劣根性,他們不懂得那麼多,就圖自己樂呵兒。
你說要是維民在前面講課,底下那些學生胡說八道,或者有那淘氣的學維民走路、動作啥的,對維民不是也一種傷害么?」
其實不用陳維民說,盛希平也能猜到,肯定是陳麗萍聽了周青嵐的話,回家就跟她哥說了。
正好時間也到了,周青嵐得去學校上課。
當初陳家二小子是讓小火車給軋了,這事兒局裡有責任,就應該找局裡領導給解決。
「對,對,你嫂子說的在理,這事兒就得去找。」那邊,張淑珍也聽明白了,跟著附和道。
周青嵐一聲兒沒吭,靜靜地聽幾位領導議論和*圖*書
全局身體有殘缺的知識青年和待業青年,全部被招收為大集體工人。
所以陳維民從小就是一條腿蹦,這麼多年過來,他也習慣了,哪怕是大冬天,也不會摔倒。
這批人,一直到八二年底,林業企業為了解決長期積累遺留下來的後遺症,放寬了標準。
陳維民在學校念書的時候,王俊生見過他,也很了解他的性格。
當初陳維民出事,徐秀香差點兒就活不下去想要領著兒子去跳河自殺了。
東北沒有啥紫檀之類的木料,刻手戳多數用的是梨木。
盛希平雖然對這些懂的不多,但他就覺得這種字體,沒見過幾個人用在手戳上,挺獨特的,好看。
梨木質地軟硬適度又細膩,是上好的刻手戳材料。
找是必須的,你不找別人不知道你的情況,人家還以為你過的挺好呢。
「哥,你也覺得我應該去找么?」陳維民看了看盛希平,問道。
這假肢安上了,你就能兩條腿走路,形象上也比現在好,對招工也有利。
陳維民猶豫了下,最終還是開口說道。
你想啊,咱林業局這麼大,底下十多個林場,職工一兩萬。
趙向陽的話沒錯兒,工會是工人組織,要進工會,首先得是工人。
「要我說啊,你這事兒就得去找。
「唉,這事兒咱林場做不了主,要我說啊,就應該讓老陳家去局裡找。
一聽這話,滿屋子的人都跟著笑了起來。
別看只有三個節目,但每個節目都是精品,在周青嵐和陳維民的精心指導下,孩子們非常認真的學習排練。
面對領導們的誇獎,周青嵐並沒有貪功,而是把陳維民推了出來。
現在他們夫妻歲數還不算大,能養著老二,可是再過二三十年呢?等他們動彈不動了,老二可咋整?
最終,在十一月末的上山文藝匯演中,五年級的節目贏得了伐木工人的一致好評。
趙向陽一聽這話,不由得苦笑,「老王啊,你是真不懂還是裝不懂啊?
就這樣,畢業后一直在家獃著的陳維民,終於走出了家門。
「要我說,不如把維民那孩子安排到工會去得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