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164章 風向有變

趙泉恨恨地說道:「這事說來話長,項青你還記得當初柳市無線電廠那檔子事吧?」
「啊!」鄭項青傻了眼,急急問道:「趙局,你幫我分析分析,書記這最後一句,到底是什麼意思?」
趙泉想了想,振奮精神說道:「既然袁書記說可以做,那咱們就做,只不過操作的時候注意點,不要弄出太大動靜就好,來,項青,咱們現在就來商量一下,你怎麼個併購的方法。」
「那我就放心了。」聽到了這最後一句以及話筒中傳來的「嘟嘟」聲,趙泉握著話筒在原地發了半天的愣,直到在一邊急不可耐的鄭項青連續喚了幾次才回過神來放下電話。
鄭項青又想了想,下定了決心:「好,我就要這個廠了,下午我就去找袁書記,趙局你費心了,走,咱們中午找個地方隨便吃點工作餐去。」
你轉告他,事情可以辦,但要以國家信譽和利益優先,既然已經和米國人簽訂了合同,那我們一定要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那傢伙倒也老實,剛進去就全撂了,還供出了他長期從塑料二廠購買大批塑料顆粒倒手獲利的事情,這下就捅了簍子,市裡立刻派工作組進駐塑料二廠開始查賬審計,這一查就查出了問題,原來,二廠已經有一年多沒有開工生產了,全靠倒賣計劃內原材料到計劃外賺取利潤維持工廠,工人們領著基本工和_圖_書資不用上班,倒也沒鬧出什麼大事,大家都稀里糊塗混了一年多,直到這次東窗事發。
趙泉想了想,說道:「我估計,上面對待經濟層面的政策,可能有調整,但是你這邊能為國家創造大筆的外匯收入,而且前期的整理工作做得不錯,應該不會涉及到你,別的人就不好說了。但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做人做事要小心,工商、稅務、物資供應都不要有什麼出格的事情,不要給人抓住了什麼把柄,那樣不但是你,我和袁書記都可能收到牽連。」
想到這裏,他問道:「趙局,這個塑料二廠我是知道的,不過我聽說他們的日子過得還行啊?怎麼就虧損了?」
「二廠原先的規模比不上一廠,有70多名職工,現在管事的都在接受審查,暫時沒有領導坐鎮,只有一名工會主席現在還在崗兼著管理日常事務的活,本來我還打算再找找謝廠長乾脆把這個廠也兼并了算了,反正原來的業務性質都差不多,不過,要是你能說動袁書記的話,這個廠倒是可以給你,建築、人員都是現成的,而且沒有原先的領導班子礙事,也方便你整合,不過,可能工人們的能力和你的新產品生產有些差距,需要你自己解決。」
當天下午,鄭項青就找到了市委求見袁書記。
話筒那頭的袁書記聲音聽起來有些疲憊:「趙和*圖*書副局長,他確實剛才來找了我,正好我有個會議需要參加,就沒和他說幾句。
對了,眼前的這位趙泉趙局長,在其中扮演的可是一位為民請命的國家好乾部的光輝形象。
鄭項青喜道:「那不就行了,咱們趕緊開始,時間不等人,米國佬那邊急著呢。」
就在二人在屋子裡冥思苦想踹度上意的時候,屋裡的電話鈴響了。
看見這個名字,鄭項青不禁一陣恍惚。
不過既然查出了問題也捅了窟窿,計委那邊當場就停了他們的物資供應,拿那些計劃頂了一部分老謝的缺,現在他們廠連想倒賣材料都沒了來源。沒有生產任務,可廠里幾十號人還要養家糊口,還有老職工的退休金、大家有個頭痛腦熱的醫藥費都要開支,這不就立刻虧損了嗎?」
趙泉渾身一震,預想的事情果然變成了現實,他回答道:「是的,袁書記,我知道了,請放心,我一定會處理得妥妥噹噹的。」
電話那頭稍稍沉默了一下,傳來了袁書記低沉的聲音:「事情可以辦,但是千萬不要搞出太大的動靜,還有你告訴他,最近低調一些,明白了嗎?」
快年底了,袁書記非常忙,大會小會一個接著一個,不過聽說鄭項青找他,還是抽空見了他一面。在簡單聽完了鄭項青的計劃以後,沉嚀半晌也沒發表什麼意見,只是讓他回去等www.hetubook.com.com消息就打發他走了,不過,在臨走的時候,卻又拉著他的手,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小鄭同志,最近天氣比較涼,要注意身體。」
這才過去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塑料二廠就已經虧損到發不出工資了嗎?記得當初肖昆說他們倒賣生產資料的利潤不低啊?
趙泉也覺得非常棘手,如果真是如他猜測的那樣,他自己恐怕也要有麻煩!
鄭項青這一驚非同小可,若果如此,那自己這一系列的計劃,豈不是都要泡湯?那跟米國人簽的這個合同怎麼辦?跟王教授的電池合作項目怎麼辦?譚振華今後的一些列布置怎麼辦?鄭項青頓時覺得自己的腦子都亂了。
趙泉再次見到鄭項青,聽他說起找袁書記的經過,皺著眉頭琢磨了半天,才猶豫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難道是,這政策要變?」
趙泉長吁一口氣道:「好的,袁書記,我這就去安排,爭取儘快解決,一定要讓這500萬美元的項目在咱們聞州落戶。」
「要說本來也查不到聞州塑料二廠頭上,畢竟他也沒報過虧損,賬面上看一直是基本持平,談不上吃飽穿暖但至少還能維持。可事有湊巧,公安局那邊追查無線電廠的案子,除了廠里原先那幾個領導被抓以外,還逮到了一個專門倒賣生產資料和設備的犯罪份子,也就是幫劉星那伙人銷贓的傢伙。https://www.hetubook.com.com
趙泉回答道:「書記說,事情可以辦。」
鄭項青默然點頭,心裏不可遏制地想起了譚振華曾經跟他講過的那一段關於政策走向的話,在感嘆他先見之明的同時,也暗暗后怕,如果不是自己當初當機立斷聽了譚振華的勸告,執行了他的計劃,恐怕這一波風潮是無論如何也躲不過去的。
這可是我國的高科技產品首次出口米國,千萬不能出任何差錯,給國家抹黑,我們市裡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他要的場地和人員,我剛才想了一下,你看看手頭上有什麼合適的虧損企業,跟他談談兼并的事情,不過,老職工的安置工作一定要做好,國有資產也得保證不流失。」
趙泉接著道:「書記又說,讓你最近低調一點。」
聽到了話筒中傳來的聲音后,他看了鄭項青一眼,說道:「是的,袁書記,他找過我,不過我對這個事情沒把握,感覺自己吃不準政策,所以沒敢輕易做決定,正準備整理下材料向市領導彙報,怎麼,他又去找您了?」
趙泉見鄭項青點頭,便接著說:「出了這檔子事情,局裡和市裡都覺得臉上無光,又覺得領導班子的變質可能是這些國營企業虧損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市裡和局裡就下決心,挑了些企業重點檢查,要看看這是個普遍情況還是個例。」
鄭項青點點頭,這事在整個聞州傳得大街小巷和_圖_書婦孺皆知,出場人物包括貪婪邪惡的貪污和縱火犯、斷案如神的公安局長、嫉惡如仇的市委書記當然還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花邊桃色插曲,故事曲折離奇堪比小說,再經過老百姓口口相傳市井裡添油加醋,很是在聞州街頭火了一陣,他鄭項青好歹也算半個當事人,對此事怎能不知?
趙泉看了鄭項青一眼,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然後走過去,拿起了電話說道:「我是趙泉,哪位?」
他還記得,當初他第一次從寧都回來,表叔張宏帶他去聞州塑料一廠見肖昆肖科長談開模的業務,那天中午三人在廠門口的小飯店吃飯,肖昆曾經提到過,說這個塑料二廠根本不願意自己生產,只是把計劃內的原料倒賣換錢了事,也就是在那天,他第一次見到了謝廣豐。
鄭項青感覺沒頭沒腦,百思不得其解,實在琢磨不透袁書記的真實意思,只好又回過頭來找趙泉。
現在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原來的廠領導有貪污的嫌疑,但是至少倒賣生產資料這一條已經坐實,會不會進去幾個現在還說不好,這廠領導是肯定不用幹了。
鄭項青聽完,盤算了一會兒問道:「那廠里還有多少人?現在管事的是誰?」
他沉默片刻,試探地問道:「那,趙局,這個聞州塑料二廠的事情,怎麼辦?」
鄭項青見趙泉回了魂,連忙問道:「趙局,怎麼樣,袁書記說什麼了嗎?」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