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項青道:「倒是還順利,工人們聽說能到合資企業上班還是挺開心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都有疑慮,我也沒好辦法,想聽聽你的意見。」
對這個事情,譚振華也很無奈,聞言只能安慰鄭項青:「項青,我還是那句話,咱們做事,但求對得起天地良心,問心無愧,至於那幾位,也是他們自己做事情不小心,又貪圖小便宜,這次吃點虧,也讓他們長點記性,不過據我所知,袁書記可是堅定的改開派,有他在,聞州不至於從此一蹶不振,咱們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要緊。」
鄭項青想了想,說道:「好吧,你是大老闆,你說了算。」
「我們可以建立一個企業內的互助金制度,具體的來說,就是我們企業出一部分錢,職工自己也出一部分錢,單獨建立兩個賬戶,分別是醫療賬戶和養老賬戶以對應職工最關心的這兩方面的問題。
「那你可以這樣啊,當眾宣布給每個員工上漲10%的工資,但是,其中的5%不發到他們個人手上,而是繳入這個互助金,企業再拿出10%,也繳入這個互助金,那樣的話,他們個人每個月都實際能增加5%的收入,不就沒人反對了?」
凡是在我們企業上班的員工,都必須加入這個互助金,將來他們的醫療和養老費用,也都從這個互助金里開支,這個錢決不允許挪用,它的管理許可權,也要讓職工自己選代表出來管理,我們企業只是協助監督,這樣,既可以安定人心,也可以解決實際問題。
可那些小國企呢?那些所謂的街道和_圖_書辦集體企業呢?還有近來隨著國家的大力招商而開始在國內建廠投資的三資企業呢?
譚振華答道:「項青,我們要把目光放長遠一些,在我看來,一家企業最重要的,既不是技術積累,也不是曾經的榮譽,而是人啊,是人的傳承,才是企業的根基。
想了想,他說道:「項青,這個問題,我一時也沒有太好的解決辦法,不過,我們可以嘗試著做點事情,安定大家的情緒,也順便解決些實際問題。」
譚振華笑道:「其實有個取巧的辦法,項青,你現在給他們發工資是怎麼發的?」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將企業單位現在承擔的大部分義務交還給社會承擔,既解放了個人,將個人從企業的無數制約和牽絆中解放出來,增加了人員流動的可能,也解放了企業單位,讓他們能擺脫無數的隱形開支而能集中精力在自己最應該關注的主要業務方向之上。
鄭項青聞言也是一嘆,他自己也知道,譚振華再妖孽,也不過是個17歲的少年,無權無勢,人微言輕,能在這股自上而下的風潮之中,機關算盡,勉強維持著自己這幾個親近的人馬不倒,已經是竭盡所能,再想要求更多,那實在是超出他能力範圍之外的。
譚振華道:「嗯,這是個好主意,咱們也不能讓老石的心血就這麼白流了,將來要是他想要,咱還把這個廠還給他。對了,你兼并塑料二廠的事情順利嗎?有什麼困難?」
「呃……這樣的確是不錯https://www.hetubook•com•com,可那我們的成本不就一下上升了很多?」
這個說法流傳很廣,雖然現在還沒有人當我的面說,但是我感覺對職工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我也沒有好的辦法,所以今天特地來問問你。」
他正想著,就聽譚振華問道:「老石怎麼樣?他還好吧?」
畢竟,隨著退休員工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們企業的包袱也會越來越大,從長期來看,有了這個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們的這個困境。但是,這個問題將來一定會發展成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真要徹底解決,還需要靠國家層面建立完整的社會保險體制,我們自己弄的,只能算權宜之計。」
鄭項青想了想答道:「你說的,算是個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這問題就來了,互助金交多少合適?其中個人多少?企業多少?還有,讓個人交錢,這個工作恐怕不大容易做通,因為從來沒有這個先例啊。」
「嗯,暫時還是沿用二廠原先定的級別工資標準發放的,沒做任何調整,這樣比較省事也不會引起太大的矛盾,不過企業一旦開始投產產生效益,我會給大伙兒加工資的。」
「嗯,和我預計的差不多,原先他們的工資發放標準我想不會太高吧?」
況且,我們的產品將來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好,創造的利潤也會越來越豐厚,讓每一名員工分享勞動的成果,也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將來,企業如果有了積累,除了給員工發放獎金之外,不妨每年提取一部分,也充實到這個互助金hetubook•com.com里,讓每一位退休員工都能分享一些,要讓他們感受到,即便是他們老了,退休了,做不動了,咱們企業也依然記得這些曾經為企業發展做過貢獻的老人們。」
鄭項青問道:「怎麼辦?」
「是的,平均下來,一個人一個月也就三四十元錢。」
鄭項青答道:「就是這些員工退休后的待遇問題。我們現在和市裡的協議是把所有的職工包括退休的都接收了,這麼處理當然暫時安定了人心,可是我聽說有的員工特別是那些已經快到退休年齡的老員工私下在傳言,說我們將來有可能不會管他們退休后的養老和醫療問題,他們還有一層擔心,就是我們這個畢竟是掛著香江合資企業的牌子,可不像那些國營企業一樣有國家兜底,這要萬一經營不善,他們將來退休以後就麻煩了。
鄭項青道:「他倒是沒有,不過原先廠里有些員工還是有的,所以,我打算過完年,就和趙局長商量併購這個柳市低壓電器廠的事情,要是能成,還把他請回來當這個廠長,畢竟他威望在那兒,說一句話比別人說十句都管用。」
兩人先是互相拜年,接著就轉入了正題。
然而,這是4014所,是有國家撥款的事業單位,有接近5000名正式職工,有能力做到這些。
可以說,自打一名正式員工加入4014所開始,他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就和企業緊緊地捆綁在了一起。
鄭項青首先說道:「振華,聞州這邊最近風向不太好,早幾天被公安局請去喝茶的那幾位春節都沒放回來,看來要有和_圖_書大麻煩。」
這樣影響深遠的政策法規,明顯屬於重要國策,絕不是現在剛剛17歲的高三學生譚振華有能力影響的。
在那些企業內工作的人,並沒有如4014所這樣的強大單位做為這些附屬服務的提供者,甚至,他們將來退休后最基本的養老醫療問題都還沒有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而這,將成為華夏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阻礙力量。
然而,現在才是1982年,面向所有華夏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要到十年之後,也就是1992年才開始推行,而真正全國強制執行,則要到1999年頒布的《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出台。
譚振華笑道:「那就好,我還擔心他有什麼想不通的。」
譚振華答道:「其實,要想推行這個辦法,也很簡單,我們首先明確下交多少錢合適,依我看,我們先把這個比例定在員工平均收入的15%試行,將來再調整。這個15%當中,5%用做醫療,10%用做養老;至於承擔比例么,員工個人承擔5%,我們企業承擔10%,這些都要向所有員工公示。」
我們今天做的這些,都是為了能把每一個願意和我們一起奮鬥的人留下來,這些人,才是我們企業將來成功的基石。
譚振華拿起電話一聽,是鄭項青。
然而,譚振華還是想要做點什麼,至少,他要讓自己的企業員工能安心地上班。
鄭項青問道:「一下讓所有員工拿出5%的工資參加這個互助金,這個工作恐怕不好做啊?」
鄭項青回答道:「他?他好著呢,現在捐了工廠,他反而是無事和圖書一身輕,繼續回去當他的街道主任,成天到處串門,比我們幾個勞碌命活得都滋潤。」
譚振華聞言一陣默然,鄭項青提出的是一家工廠內部的一個問題,但這其實是華夏當前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
譚振華問道:「什麼事情?」
送走了潘家兩兄弟,譚振國剛想接著問譚振華的小秘密,就聽電話鈴響,譚振華又跑去接電話,譚振國只好暗自撇嘴,心想自己這個弟弟現在真成大老闆了,全家就數他最忙。
譚振華聽見這句台詞就是一樂,心道自己至少讓這句經典語錄在華夏早出生了十年,也算是一種成就了。
就比如譚振華生活的這個4014所大院內,除了作為主體存在的所科研生產機構,還下設職工子弟幼兒園、小學、中學,有勞動服務公司安排職工子女就業並提供從澡堂到食堂,還有糧油鋪子、能源供應(自己生產家用蜂窩煤)、小賣部等等等等的各項服務,生了病直接到職工醫院看,只有得了大病才會轉去市裡的大醫院,退休了也從企業直接支取退休金,就算死了也有工會張羅一切事宜。
自新華夏立國以來,公有制和計劃經濟一直佔據了國民經濟的主體,在這個經濟體制下,個人幾乎是完全依附於企業的,企業也幾乎要承擔起安排員工個人工作和生活的全部職責。
譚振華清楚地知道,在他曾經經歷過一遍的華夏發展歷史上,有那麼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大量的國企因為經營不善而倒閉破產,而原先在這些國企內工作的員工形成了一股失業下崗潮,給華夏帶來了相當多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