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228章 勢如破竹

而現在,謝力就站在距南坎鎮東面不到10公里的一處山丘之上舉起瞭望遠鏡觀察地形。
早幾年前緬共也曾組織力量進攻過這些據點,希望能打通這條路線,然而最終的結果頗為令人失望,緬軍依靠堅固工事以及背靠瑞麗江方便的補給,硬是頂住了緬共和果敢軍的兩面夾擊,牢牢控制著瑞麗江沿岸的幾個重要鎮子,宛如一柄尖刀,將緬共控制區一劈兩半。
李大明看著戰士們忙忙碌碌地將70-1式自行榴彈炮的炮衣褪去,黑洞洞的炮口搖起指向了前方,不禁乾咽了一口唾沫,今天,終於輪到他的炮連開葷了,他等這一天,可是等了好久!
他曾經多次逐字重讀那封電報,卻越來越覺得,這封電報擊中了他心中最大的執念,沒有什麼,能比民族和解更能打動現在的彭佳聲,他覺得自己心中久已熄滅的希望和激|情之火,又開始了熊熊的燃燒!
前出的偵察連不斷報來修正信息,李大明他們據此調整著射擊諸元,5分鐘時間,按照他們現在的訓練水平,平均每門炮可以打出15發炮彈,6門齊射,就是90發炮彈。這個炮裝備的是分裝式殺傷爆破榴彈,一枚炮彈的殺傷半徑就達到了25米,這90發炮彈打出去,落點附近方圓幾里之內恐怕留不下幾個活口。
那封電報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設想,也帶來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計劃。
謝力聽見戰果彙報的時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就打下來了?就開了5分鐘炮?咱們一個人都沒犧牲沒負傷?」
命令傳來,5分鐘炮火覆蓋集射,李大明振奮精神,大喝一聲:「預備~放!」
1968年,果敢內訌,陰謀奪權的老土司族弟楊振宗槍殺了他的好www.hetubook.com.com友李振武,他憤而暴起,為友報仇,擊斃了楊振宗,卻又因為被緬軍以及投降了緬軍的羅星漢部、仇人楊振宗的表兄楊振業部聯手追殺而惶惶然如喪家之犬,甚至一度退入華夏境內躲避。緬共在這個時候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加入了緬共,接受了他們的政治、軍事教育,同時又學習到華夏的先進經驗和理論,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值得奮鬥一生的人生目標,那一年他重新燃起了激|情,那一年他37歲。
彭佳聲頓覺胸口一窒,脫口罵到:「我日……」
謝力想了想,說道:「不等了,南坎駐軍也就兩個團的兵力,憑我們現在的實力,就是硬吃也吃得下他們。給彭副司令發電報,就說我軍準備馬上開始進攻南坎,讓他務必拖住孟維之敵24小時,必要的話,哪怕變佯為實也要為我爭取時間,南坎,我打下來送給他!」
這麼多年來,緬共、自己的果敢軍、緬軍在瑞麗江邊大大小小廝殺了數十場戰役,就是為了爭奪這一段江面的控制權,也是為了打通或者封鎖果敢與邦桑的聯繫,然而佔上風的一直都是緬軍,畢竟他們佔據了河道,有補給優勢,又兼人多勢眾,緬共和自己發起的多次戰役最後都是以失敗而告終。
負責匯總信息的參謀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資料,說道:「十分鐘前林連長發來的消息,南坎之敵只是加強了警戒,目前沒有出動的跡象。」
樹欲靜而風不止,幾年後,他的幾名舊部重新佔據了果敢並逐漸穩定了局勢,一再請求他出山主持大局,為了生他養他的果敢地區長期的安寧與和平,他勉為其難,重新出山執掌了大權,當時他https://m.hetubook.com.com想的,只是如何為果敢的百姓們謀一條安穩和平的出路,能夠不被欺壓,堂堂正正地行走在緬玉的每一寸土地之上。為此,他實施休養生息的政策,減少稅收,親自接見每一位上訪的百姓,愛護部下和平民百姓。歷經戰亂的果敢終於迎來了難得的社會安寧和人民的安居樂業,直到那天他接到了一封電報。
林銘賢接過參謀遞過來的戰場報告看了看,笑得嘴都合不攏了:「我們的炮正好轟在了敵指揮部所在,幾炮下去就給一鍋端了,敵人群龍無首,剩下的小魚小蝦沒見過這陣勢,都嚇傻了,直接投降。
南坎位於瑞麗江南岸,依山靠水,瑞麗江尤如巨大的銀蛇從城北蜿蜒擦過,背後是鬱郁蒼蒼的山巒,美麗的小城就優雅安閑地躺在萬畝良田之間。
這裏土地肥美,氣候宜人,物產豐富,風光旖旎,且與華夏瑞麗市弄島鎮隔江相望,是緬玉撣幫西北部的重鎮和門戶,也是整個緬北最重要的糧倉。
這貨居然控制不住自己,在電台里語無倫次地明碼喊道:「真特么的爽啊,都轟平了,讓咱們的步兵上來打掃戰場接收俘虜吧,緬軍那幫孫子都已經給轟傻了,白褲衩都挑出來了,他們也就剩下這點活了。」
1965年,緬軍在逮捕了土司楊振才等人後,進駐了果敢,結束了傳承數百年的土司政權,但是緬軍入駐果敢后並沒有帶來和平和安寧,反而大肆推行大緬族主義,歧視果敢民族,橫徵暴斂,導致社會混亂,匪盜橫行,他舉起了反抗的大旗,帶領30多名兄弟上山打了游擊,那一年他剛烈任俠,那一年他34歲。
這個地方原為華夏領土,1897年被不列顛強行https://www•hetubook.com•com「租借」;二戰期間又被倭寇佔領。華夏遠征軍光復后,被當時的舊華夏政府繼續「租借」給了不列顛,直至緬玉獨立、新華夏立國。
雙方於1960年經過協商,簽訂了《華緬邊界條約》,緬玉把片馬、古浪、崗房等地及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線」以西的轄區劃歸華夏;華夏則把包含南坎在內的勐卯三角地移交給緬玉,等於雙方進行了領土互換,從此南坎這顆瑞麗江上的明珠永久地告別了華夏。
他轉過身,對著面前幾位戎裝肅立良久的麾下眾將,沉聲命令道:「一切按照計劃,開始行動!」
特么的現在居然告訴我人少的一方不但主動進攻,還把人多的一方給全殲了,這可能嗎?這個團,難道他們都是天兵天將下凡來的?
已經51歲的彭佳聲一身戎裝,背著手站在屋內,他的對面是佔據了整面牆壁的大大軍用地圖,整個果敢地區的山川地貌一覽無餘,他彷彿是在凝神查看地圖,實際上的心神卻已經飄向了遠方。
彭佳聲大聲命令道:「給我發電去問問,那幫小兔崽子都是怎麼打的,怎麼會那麼快,如果謊報軍情,當心我老彭給他好果子吃!」
1977年,眼見著緬共陷入泥潭,對外作戰一再失利,內部山頭林立,高層不斷腐化墮落,再也不復當初那個自己加入時充滿理想和抱負的政黨,他無可奈何,掛印封金隱居賀島,不問世事,那一年他心灰意冷,那一年他46歲。
這是在開玩笑吧?一定是在拿自己開玩笑吧?
謝力放下瞭望遠鏡,對著站在身邊的通訊員命令道:「給彭副司令員發電報,就說我們已經抵達預定位置,請他按計劃行動!」
「我有六門122炮,炮彈管夠hetubook.com.com。」
5分鐘炮擊完成,儘管明知道緬軍不大可能有什麼有效的反擊手段,李大明他們還是按照操典的要求迅速進行了陣地轉移。待他們重新展開后,林雙喜發來了消息。
謝力搖搖頭哭笑不得地說道:「算這小子倒霉,給彭副司令發電報吧,就說我們已經全殲了南坎守軍,按計劃將在南坎休整一天,然後沿瑞麗江南下攻擊前進,預計三天後到達孟維附近,酌情發起孟維戰役。」
初看到的時候,他認為不過是鮑啟俠那個愣頭青一時的心血來潮,然而,最近不斷傳來的消息卻讓他認識到,鮑啟俠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真的為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行動。
謝力收到了彭佳聲部按計劃開始行動回電的同時,向下游前出查探的偵查班也發來了消息,彭佳聲部在迫擊炮和重機槍的掩護下,在孟維附近展開了大規模的渡江佯動,沿岸排開的木瓜船多達上百艘,緬軍反應激烈,調集了上下游的重兵正向孟維運動集結。
南坎,是撣語地名,即「金江」之意,因古人稱瑞麗江為大金沙江,故而得名。
彭佳聲目瞪口呆地看著手中的電報,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進攻之前還發電來要求自己務必拖住敵人24小時,還說什麼哪怕變虛為實也要做到,尼瑪這才過去多久?半小時有沒有?這就又來電說已經結束戰鬥全殲緬軍了——
不過也不能說我軍這次沒有損失,這兒還真有一個負傷的,一名炮彈裝填手倒霉蛋不小心扭了自己的腰——不過他不是裝炮彈的時候扭的,這小子是聽說打了勝仗后一開心直接從車上跳下來的時候摔的。」
豈不聞兵法有雲: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戰之,敵則能分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故小敵之堅,大https://www•hetubook•com•com敵之擒也。按這個說法,兵力弱於敵人,就應該避免作戰,而且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會成為強大敵人的俘虜……
不一會兒,參謀帶來了回電,只有短短几個字:
整齊的應答聲中,眾人魚貫而出,彭佳聲轉頭望向瑞麗江的方向,頃刻之間,那裡的雲霞就已經氤染了血色,炮聲隆隆,殺聲震天!
1949年,他參加了土司楊振才開辦的「果敢軍事學校」,教官是來自果黨殘部的張文華、趙國柱。這些人雖然在華夏內戰中失敗,但本身卻是黃埔軍校的科班出身,精通基本的軍事素質訓練和戰略戰術,他們行事正規,管理嚴格。他和羅星漢等24位同學雖然只接受了短短几個月的培訓,但卻開啟了他的眼光和胸襟,激發了他的霸氣。那一年他風華正茂,那一年他只有18歲。
「我命令……」
通訊員立正行禮,答應了一聲下去了,謝力則繼續舉起瞭望遠鏡望向南坎。
參謀答應一聲,下去擬定電文,謝力拿起了桌上的戰地電話,搖了搖,開口說道:
122毫米的炮彈在刺耳的轟鳴聲中帶著巨大的動能飛出了炮管,飛向遠處的緬軍據點。儘管落點已經完全超過了視距,但是李大明依然能夠想象炮彈落在敵人據點上方爆炸起火的樣子以及據點內緬軍驚慌失措的表情,他狠狠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自語道:「孫子們,你們也有今天,好好嘗嘗爺爺大水管的厲害吧!」
可是這個鮑啟俠派來小小一個團的兵力,面對緬軍兩個團的駐守,兵力相差一倍不說,居然還是人少的一方在進攻。
緬軍沿瑞麗江東岸自南坎至孟維布置了大量的永備防禦工事,封鎖了瑞麗江面,切斷了邦桑根據地和果敢地區的聯繫。
謝力皺眉問道:「南坎的駐軍有什麼動向?」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