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謙虛道:「六爺言重了,家曾祖在世的時候,小子年紀還小,再加上我與我父母一直住在寧都,也很少有機會回甬港看望他老人家,現在想來頗為遺憾。不過我聽說,當年六爺為了買這台「講話機器」可說是九死一生,所以,真正讓「天一影業」續存的大功臣其實正是您老人家,家曾祖若泉下有靈,看到老友今日的事業,想必也會為你開心祝福的。」
因為這少年可是他引薦進的「甬港會」,初來乍到就立下如此大功,會裡幾乎每個人這次都跟著賺了一大筆錢,贏得了所有人的交口稱讚,當然他老人家得個「慧眼識珠」的評價肯定算是實至名歸。
人家給自己面子,自己可不能蹬鼻子上臉,尤其是對老人家。
嗯,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等手頭這部大片拍完,就上這部戲!
更何況還有一個意外之喜?
進了門,譚振華當然得先恭恭敬敬向邵毅夫這位本群的群主以及包鈺剛、趙安中、李達善、曹游標等這幾位資深長老們請安問好,當然也得到了幾位老人家的交口稱讚。
邵毅和圖書夫接著說道:「正修先生長我幾歲,我一向是當成兄長看待的,當年我與自家幾位兄長在魔都經營一家「天一影業」,正修先生就經常去捧場。
到了六爺家裡,譚振華一看,發現又是一堆人在場。不但上次見過的「甬港會」那幾位都在,還多了「Twins」楚逍遙姐妹。
六爺都想好了,這麼大的事件,對香江可以說影響相當深遠,這連續劇就起名叫《大時代》好了。主角不能完全套譚振華,畢竟他是大陸來的,有些事比較敏感,嗯,就編個窮小子為家庭報仇的主線,這樣更吸引人,也有香江本土的感覺,至於大反派么,當然就是那謝家……
正好,肥肥他老公秋官拍完了《楚留香》正閑著呢,就讓他來演這個「丁蟹」,演一個帥帥的壞蛋,想想都帶感啊!
譚振華這話說的,真正是馬屁拍在了點子上,一時間讓邵六爺哈哈大笑,頓覺老懷大慰。
邵毅夫是越看譚振華越喜歡,連想認這位當孫子的心都有了,這可真不是罵人啊,想他邵六爺叱吒江湖許多年,如果www.hetubook.com.com哪天要放出話去說要認個干孫子,那到門口來排隊等著的,得從這兒一直排到維多利亞港去!
在商場上,可從來不看年紀,只論實力。
當初余鵬夏找到他,請他幫忙參与這件事的時候,可是答應了的,這故事的影視改編權要歸他,現在這事已經塵埃落定,改編成電視連續劇的計劃也就可以提上議事日程了,想來譚振華也不敢反悔。
這可是他此生第一等的得意事,沒想到這位振華小朋友竟然也知道。
我記得應該是1930年還是31年的時候,當時我們「天一影業」還在拍無聲電影,但是生意已經很不好了。就是正修先生對我說,應該嘗試下拍有聲電影,這才有了我去米國買回了「錄話機器」,並在廣南拍攝了華夏第一部有聲電影《白金龍》。
至於他獲得稱讚的原因么,那當然是因為由他導演的香江這一波金融風潮,也幫「甬港會」的幾位大當家賺了個盆滿缽滿。
譚振華知道這件事,那是理所當然的。想他前世的時候,只要回老家甬港探親,就免不m•hetubook.com•com得與以「邵毅夫」命名的各種事物發生點關係,從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從醫院到圖書館,從老年康復中心到教師活動中心、從學校獎學金到市政用車輛、從鄉鎮的公路到各處河上的橋樑……
六爺可不是拖泥帶水的性子,想到了什麼那是說干就干,當即咳嗽了一聲開口道:「振華,來,我跟你說個事。」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邵毅夫。
老爺子此刻心情正佳,便趁著興緻,問出了那個關鍵問題:「振華,我既與你祖上有舊,你這孩子又甚得我心,所以,我想倚老賣老一回,認你為孫,你可願意?」
這位熱心桑梓的毅夫先生簡直恨不得把整個甬港的公共事業都給包下來,當然,隨之而來的就是好些以「邵毅夫」命名的建筑前都豎立了一塊描述其生平事迹的紀念碑,譚振華看的多了,簡直都能背下來……
而且,小譚譚現在的身家更上層樓,與一個多月前只能用本幣勉強湊夠的億萬富翁不同,人家現在可是用美金計算的億萬富翁了,足夠資格與他們坐而論道。
不過這和-圖-書樣做的話好像奧門那邊不太好交代,這次搞得人家人財皆輸,再拍電視劇明目張胆地諷刺人家確實有點太過分了,回頭見面不好說話,不如這樣,反派的名字就叫「丁蟹」好了,「定是謝」啊,嘿嘿,就叫他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就他自己所知,1930年左右,正是電影業從默片時代走向有聲電影的轉折點,邵六爺這麼聰明的人,當然能夠看到這一點,去米國買機器也應該是早有決策,現在他把這番功勞套在了自家曾祖身上,那肯定是給自己這個故人之後臉上貼金來了。
邵毅夫享受著譚振華的服侍,頓生兒孫繞膝之感,心中那念頭不由得更盛,於是開口道:「振華,當年我在魔都的時候,你那曾祖正修先生與我有舊,這你想必已經知道了。」
賺錢是小事,六爺本來錢就已經多得花不完了,不過這人老了就特別在乎生前身後之名,所以,這個小同鄉給他掙了這麼大的臉面名聲,實在讓他越看越喜歡。
譚振華這才弄清楚了自家曾祖與這位邵六爺的一番淵源,不過,想來這話也就是邵六爺對自家www•hetubook.com.com曾祖的溢美之詞。
我到今天還記得,《白金龍》這部片子,當時我們可以算是孤擲一注地投資了1萬元,但是僅僅在廣南一地的放映收入就達到了60萬元,可以說,就是這部片子拯救了當時已經瀕臨破產的「天一影業」。
因為啊,當年他親赴米利堅購買這個「講話機器」,其實就是一套錄音設備加一台留聲機,返程的時候,所乘輪船觸礁沉沒,幸虧他福大命大,抱了一塊小船板,護著機器,在海上漂流了一晝夜,這才等來了救援的船隻,不但撿回了條命,還保住了得來不易的留聲機。
譚振華點頭應道:「是,小子原先不知,還是六爺在慈善晚會上提起的,小子才算知道了。」
老爺子開了金口,譚振華趕緊屁顛屁顛跑過來伺候著,一邊非常狗腿地給老人家敲著腿,一邊問道:「六爺,有什麼事,您儘管吩咐,小的一定照辦。」
可惜,他走的太早了。
譚振華算是看出來了,這位邵六爺就是個愛熱鬧的主,家裡總是烏泱泱那麼一大堆的人,也難怪得要個大房子。
所以,我到今天還記得正修先生對我的啟迪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