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潮起
第435章 臣妾做不到啊

投資人的意見當然需要認真傾聽,陳義堅掏出了筆記本和鋼筆開始記錄譚振華的意見。
譚振華聽見這個數字,微微點了點頭,陳義堅果然是搞軍工科研出身,所以做起生意來也就和他畫圖紙一般,精確老實,不摻水分。
見著第一條就被對面的小財主用支票本打了回來,陳義堅不由得心中一動,繼續說道:
譚振華說的話的確有道理,實際上,陳義堅自己也知道這種狀況,遠的不說,就說他最近進行過方案推銷的客戶,比如「兩伊」,不也就是在「研究研究」之後沒了下文?那兩貨最近掐的可熱鬧,到老宋那邊買起「殲7」來可是一個團一個團的連眼皮都不眨一下!
他說到這裏說不下去了,因為他忽然想起來,這位可不是像他曾經接待過的那些軍工採購代表團,是代表一個國家來的,這位可是單槍匹馬的,而且他還是個華夏人!
譚振華看著陳義堅那滿臉「臣妾做不到啊」的表情,不禁失笑問道:「為什麼?」
他只好咽下到了嘴邊的話,悶頭繼續記錄。
於是他打斷道:「如果又有錢又有時間的話,海軍那邊會願意改為採用第三方案嗎?還有,花錢能不能買到時間?」
要搞出這麼一個雙發的大傢伙來,花上十億真心不能算多,當然,得是1982年這時候的貨幣購買力。
聽到這第一條,陳義www•hetubook.com.com堅手裡握著的鋼筆就不由得一抖,他剛想說點什麼,卻發現譚振華衝著他擺擺手道:「先讓我說完,陳所長再一起問。」
想想進入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當華夏已經成長為藍星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製成品生產及輸出國;當華夏的能源、原材料採購以及商品輸出越來越依賴海運;當華夏的整體戰略從陸上防禦徹底轉向了海洋,暴富的海軍是以什麼樣的速度在建造著自己的艦隊啊。
原來,傳說中的第三方案竟然真的存在。
「第一,當然就是時間進度,我需要在1987年之前獲得至少一個大隊,也就是12架可用的飛機,我不管你有沒有通過驗收,總之,這個時間節點必須要遵守,而我要的是可用。」
就聽譚振華接著說道:「第二,這個氣動外形要大改,你現在採用的這個還是典型的二代機氣動外形,我需要改成三代機的,中央升力體再加上邊條翼,以有效利用渦流的升力,改善飛機的操控性;而且這個座艙也不好,我想改成那種水泡式的,這樣兩個飛行員的視野都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他咬了咬牙,下定了決心!
陳義堅搖搖頭道:「小譚總,我們一條條來說吧。」
譚振華見陳義堅點頭,笑了笑,接著輕聲說道:「而且和*圖*書,我有幾個條件。」
陳義堅猶豫了片刻,在心裏緊張地盤算了一會兒才開口道:「銷售權當然能給,可這獨家……」
當他想著這些的時候,陳義堅也在觀察著譚振華的反應,不知道這位宋文華的學生、腰纏萬貫的小財主、自己的希望在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到底會做出什麼反應。他見譚振華默不作聲,不由得心頭忐忑,小聲地又補充了一句道:「其實,緊著點花,8個億勉強也夠……」
譚振華暗暗想著,在軍迷論壇中一度流傳過一個傳說,當年華夏的「飛豹」戰機,其實最優的設計方案是被忍痛放棄的第三方案,而第三方案的構型,非常接近於後來華夏引進的俄制「蘇27」戰機,但是,要採用這種方案的話,面臨的風險非常大,畢竟,一架飛機的氣動外形可是非常講究的,稍有差池,便可能帶來不測的後果,所以最後綜合考慮下來,海軍還是確定了採用第四方案,也就是後來的「飛豹」戰機的構型,畢竟,這種后掠翼的「二代半」氣動外形,華夏的技術儲備更加充分一些,也更加的保險,當然,研製過程中也更加的省錢。
陳義堅聞言頓時心頭一松,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早與海軍商量過的方案:「我們55開,研發完成,通過驗收之後,投資方可以以最優惠的價格購買這架飛機,如果投資方需要,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們還可以在投資方境內幫助建立一條整機的生產線……」
「第一條暫且略過,我們最後說,先從第二條開始。」
譚振華笑著再次打斷了陳義堅道:「陳所,你既然知道我出身4014所,為什麼還要提出這一條做不到?你不要老是把眼睛盯著系統內么,說實話,在我的觀念里,你們航空系統還是老老實實研究好飛機就行,至於這個機載雷達么,這樣好了,我把要求給你,你拿著上一趟寧都4014,去找一個人,保證你藥到病除。」
這個,操作起來到底算怎麼回事?他不由得躊躇起來。
「第四,我要能掛上「天空閃光」。」
「第三,機載雷達別再給我3607那個弱爆了的單脈衝,我要PD,也就是脈衝多普勒的!」
譚振華還清晰地記得當年論壇里流傳的一張照片,那是大聯船廠的衛星照,就在這一個船廠里,停著的在建船隻包括:1艘航空母艦、2艘055導彈驅逐艦、4艘052D導彈驅逐艦,還有好幾艘的054護衛艦,好吧,這開出去妥妥一支滅國艦隊,足以秒殺藍星上五常以外的所有國家!
譚振華笑道:「陳所長,你看這條不是沒問題了么?您請繼續。」
而在譚振華看來,恐怕這最後一條原因,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這個……我想,海軍應該會願意的吧?誰和-圖-書都希望獲得的產品性能更好,而單從理論上來說,第三方案可能達成的性能,將大大優於目前你看到的第四方案,而且,說到時間,花錢的話的確也能節省出來一些,吹風洞的時間不能省,但是計算結果的計算機機時也許可以花錢買到。」陳義堅艱難地答道。
譚振華打斷了他的話,輕輕問了一句:「十個億就十個億,怎麼分?」
彷彿看出了他的為難,譚振華笑了笑,輕聲道:「55開就55開,給我這架飛機的獨家外貿銷售權。」
花上十億就能讓這頭豹子在藍天之上咆哮,可是,在他的前世,這十個億,華夏海軍整整攢了十五年,才勉強支撐到了它的誕生。
他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事實上,1998年,在定型當年就上了「朱海航展」進行推銷的「飛豹」,最終在國際市場上是顆粒無收。
陳義堅再次艱難地點點頭道:「這個,也許可以通融吧?如果真能給錢的話。」
譚振華點頭道:「那就行了,吹風的時間應該也是能省的,其實據我所知,你們吹這種大型風洞應該都是要排隊的吧?給錢看能不能插個隊不就行了?」
「啥?你說真的?我去找誰?」
見譚振華很長時間沒再開口,陳義堅才抬起頭,「咕咚」咽了一口口水才艱難地開口說道:「小譚總,你的這些要求,我恐怕一個也做不到。」
「這第三條么,關於機載和圖書雷達,小譚總既然是4014所子弟,應該對我們國家的機載雷達現狀也有所耳聞,在我們航空系統內,唯一的一家雷達研究所就是位於江南省吳錫市的3607所,他們家目前最好的機載雷達就是「208」,可「208」是為「殲八」配套的,沒有下視下射能力,所以他們正在此基礎上研發「232」型,但是這個研製進度並不十分樂觀,而且就算是「232」也還依然是單脈衝的,至於你說的那個多普勒,我可沒地方給你找去……」
「你要的三代機氣動外形,也就是你剛才說的中央升力體和邊條翼,我們不是沒有做過預先研究,我也不瞞你,實際上當初我們在做這架飛機初步設計的時候,一共提出過4個方案,你現在看到的這架模型是最後海軍和我們共同確定的第四方案,而其中的第三方案就是中央升力體加邊條翼的造型,但是其中的困難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所對這種氣動構型的技術儲備不足,如果要真用在這架飛機上,必須先進行大量的風洞實驗和計算,在獲得實驗數據后不斷地修改完善,而風洞實驗,這可是既花時間,又花錢的事兒……」
譚振華道:「陳所長,相信我,沒我的資金支持,你要搞出這架飛機還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到了那個時候,你現在看著先進的設計恐怕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你還能不能賣得出去還兩說。」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