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潮起
第478章 小別離

斯坦福新學年秋季開學的時間一般都在每年8月下旬,今年當然也不例外,考慮到路上的時間,以及開學跨洋大搬家所必然面對的一大堆亂七八糟的事情,這畢竟是要到一個人地兩生的地方長期生活,還有些語言障礙需要儘早適應,譚振華覺得還是提前幾天過去比較好。
嗯,這個便宜學生收的實在太值了,雖說自己好像也沒教他什麼正經東西。
開玩笑,這本筆記一出世,肯定會引起江湖上的一片腥風血雨,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好漢將為了爭奪這本秘籍而勾心鬥角明搶暗奪,因為,只要參透了其中的功夫,這華夏雷達界當世第一人的稱號將非其莫屬,從此千秋萬載,一統江湖……咳咳。
譚二公子大筆一揮就給了郭蓉瑋每年150萬的預研課題經費,並同意持續撥付5年時間,直到譚振華「刷刷刷」地寫完支票,並將其雙手奉給郭蓉瑋的時候,他才徹底相信,原來,這小子說的,竟然都是真的,以至於譚振華後來又向他坦白,還準備投資西航廠的「斯貝」民用版航發項目以及3603所的「飛豹」戰機項目的時候,他竟然覺得有些理所當然。
擺平了郭蓉瑋這和-圖-書頭,譚振華終於也找到機會和鄰居大神賁放見了一面聊了聊,話里話外暗示他的這位老師,等小譚譚出了國,到了那邊,一定會注意幫他搜集最新的雷達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論文,從而給他那本精心撰寫的《譚振華筆記》的面世打下了伏筆。
與所有的鄰居們道完別,在一眾父輩的祝福和一眾同輩羡慕的眼神中,譚振華離開了寧都,踏上了孤身前往米國的行程,他沒有要父母和兄長相送,而且這也不是他第一次「出國」了,前段時間他不時的「失蹤」讓家人對他這次的遠行竟然有些習以為常,相互間的告別顯得平淡如水。
實話實說,在衛星通訊技術尚未大規模普及、小型化計算機系統尚在襁褓之中的情況下,這款無人機的研製難度其實是相當大的,不過,譚振華也不是急於見到成品,這隻不過是一個預研課題,所需要解決的是這架飛機的整體規劃,將各個分系統應當具備的能力性能有機結合起來並提出具體的任務書,當然,製造一台能實際飛起來的樣機並驗證實驗室環境下各主要分系統的工作狀態,也是必須完成的一項任務。
和_圖_書個驚喜當然就是他要求與寧航也簽署一份課題預研合同,指定由郭蓉瑋擔綱主持,發動寧航組織專門的力量,開發一款大型無人機,採用成熟的活塞發動機為動力系統,電傳——液壓操控,要求飛行控制半徑達到200公里,續航時間超過10小時,同時擁有攜帶100公斤以上的任務掛載能力。
嘿嘿黑,小錢錢,真心甜啊!
望著機翼下漸漸縮小的壯美山河,他輕聲呢喃道:「這隻是一次短暫的小別離,再見,我的華夏,我的根,且待我攪動這世間的風雲,勝利歸來,這裏,定是雲霞燦爛!」
六爺、吳老,你們一定要成啊!
做完了這些,王集山就應該可以集中精力向鋰離子電池這座高峰發起衝擊了吧?那才是譚振華的終極目標。
他還又抽空去了趟寧航,與郭蓉瑋再次進行了一番深談,同時告訴了郭教授對於「BAC」計劃的打算和目前的進度,同時也坦率地向這位一直無私對他進行幫助的郭教授承認,其實他就是這個「BAC」計劃的幕後黑手兼主要投資人。
有了這筆錢撐腰,郭蓉瑋頓時覺得自己的腰杆子都粗了起來,別的不說,就hetubook•com•com這5年,想必他在學校里是可以橫著走的……
但從譚銘的沉默和徐芸的叮囑中,還是能讀出他們的不舍,至於老大譚振國,嗯,這位卻是雀躍異常,並且信誓旦旦許下了2年後米國見面的豪言壯志。
譚振華這樣想著,登上了飛往米國西海岸舊金山市的航班。
郭蓉瑋實在無法相信,面前這個穿著普通,與他校園裡大多數的孩子們幾乎沒什麼差別的大男孩,這個他已經認識了快一年的便宜學生身家居然如此豐厚,直到譚振華掏出了支票本給這位華夏無人機事業的開創者和元老一個驚喜。
四台巨大的引擎依次啟動起來,推動著波音747-200龐大的身軀沿著長長的跑道越滑越快,並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昂起了機頭,直插藍天。
不列顛那邊的談判也不知道進程如何,儘管自己已經編寫了劇本安排好了演員,不管是吳達觀還是邵六爺都是「老戲骨」但是,那裡即將或者正在發生的一切,還是讓他牽腸掛肚,也讓在西京、在魔都、在京城、在香江等候消息的一大幫人牽腸掛肚。
劉梅與譚振華又深談了一次,並下定了按照譚振華制定的「三步走」的步驟,hetubook•com•com對所勞動服務公司進行徹底改革的決心,當然,前兩步走的步子可以大一點,至於這第三步么,則要仔細看看風頭再做決定。
譚振華遙遙地為這位年過70的老爺子打著氣。
至於那位遠在蓉城的宋老師么,紙箱里的那兩件玩具,就是送給他最好的禮物了,雖然不知道能發揮多大的作用,但是,拿來哄哄小孫子也是極好的……咳咳咳,也不知道自己這位宋老師有了小孫子沒?
該是離別的時候了啊,譚振華感嘆著,一邊收拾整理著自己的行裝。
還有與風雲廠「合作」的那個項目,算是自己向華夏軍方設備供應渠道邁進去了試探性的一隻腳,王集山正在日以繼夜地攻關,其實那個東西在現有的技術狀態下已經沒什麼難度可言了,王集山要做的,只不過是讓這款專門的電池能更加穩妥地通過各種極端氣候及環境下的測試罷了,想必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完成。
而郭宜城和李偉那邊的情況卻還是讓譚振華捏著一把汗,儘管已經最大限度地調動了魯大現有的科研力量,可是,對於一種全新的材料來說,完全搞明白各種成份配比和製備流程下形成的參數,並獲得性能最佳的選www.hetubook.com.com擇,實在是一件費時費力費錢的工作,他上次去魯大的時候已經為此追加了50萬美元的資金,但是,依然心下踹踹,畢竟這個項目可是他所有項目中,時間最緊迫的一個。
還有一年,郭宜城教授、李偉,加油,你們可以的!
王集山那邊不用自己操心,那老頭可是主動的很,與鄭項青配合的也算默契,新鎳鎘電池的投產一切順利,出口巴鐵的這批無人機能夠圓滿完成就是明證,現在標準的1、2、5、7號鎳鎘可充電電池的規模化生產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想來在今年秋季的廣交會上便可以大放異彩,這個東西別看小,卻是家家必備的玩意,賣上個幾百萬隻一點難度也沒有,哪怕一支只要1美元,那也是爽爽的好生意。
至於將這些分系統具現化,並使其功能具備實用價值,那就需要做非常多的工程實踐了,而且還需要等待相當多的基礎技術全面突破才有可能完成。
從聞州回來的這幾天里,劉梅和潘水生這兩口子又找了他一次,不出意外的,劉梅最終還是接過了所領導交給她的重擔,出任了所勞動服務公司的總經理,不過因為暫時沒有合適的替代人選,磁性材料廠的廠長她還暫時兼著。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