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1981年9月開始,他多次拿著空頭支票到好友張明添創立的海外信託銀行貼現,由於支票過戶所產生的時間差,使他能以第二張支票貼現所得的款項存入賬戶,並使得第一張支票得以兌現。
而這些,當然不是結束。
可惜,他的這些投機活動無一不是以巨額虧損而告終,深陷賭桌不能自己的他只好將「支票輪」越滾越大,為此,他甚至買通了海外信託銀行的現任主席黃長贊和他一起做假賬以應付銀行的審計。
就在人們還將信將疑的時候,一樁爆炸性的新聞突然傳來,嘉華銀行的實際控制人,星加坡商人劉燦松兄弟,畏罪潛逃!
尤德爵士採取的措施不能說不及時,但是,這次風暴的規模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
一切都結束了。
無可奈何之下,尤德爵士只好故技重施,只好再次命令政府接管了恆隆銀行。
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已經被他掏空了家底的海外信託銀行。
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已經被推倒,那麼,整個帝
https://www•hetubook.com.com國的崩潰也就在頃刻之間。
他差一點就成功了。
可是海外信託銀行只是一家小銀行,那點家底很快就被他掏空,無奈之下,為了維持「支票輪」的正常運轉,他將目光投向了另一家與他關係不錯的銀行——恆隆銀行。
1980年,嘉華銀行在香江上市,隨即開始了瘋狂擴張的步伐。
大火不但燒毀了公司的所有資料,也讓葉樁齡的死增添了許多離奇的色彩,一時間,香江市面上流傳起了各種傳奇的版本,有說他是自殺的,有說他是被自殺的,也有說他是因為逃生無路又不願烈焰焚身才選擇了這種慘烈方式的……
嘉華銀行,創立與1922年,單論歷史,絕對算得上是一家老牌銀行,在創始人林子豐博士經營的時期,一直業績良好、信譽卓著。
未曾掐滅的煙頭已經引燃了辦公室的地毯,熊熊的火苗燃燒起來,他忽然想要放聲大笑。
在接下來的審計中https://www•hetubook•com.com,恆隆銀行也暴露了和海外信託銀行一樣的問題,高達3.36億元的實際虧損被長期隱瞞,已經倒閉的大來財務公司居然還欠恆隆銀行8億港元,恆隆銀行的董事及關聯機構在極少甚至沒有抵押的情況下,從銀行「借」走了2.66億港元……
恆隆銀行為他開設了賬戶,提供了支票的貼現服務,並且為他開據了新的支票,只要這張開往渣打銀行的支票能夠兌付,那麼他的「支票輪」就還能繼續下去。
當有人陸續拿著多米尼加財務公司的支票來到海外信託銀行要求貼現的時候,黃長贊知道事情再也瞞不下去了,他找到了張明添,承認了這一切,在把張明添氣得差點中風的同時,也只好無可奈何地向香江政府如實彙報了此事,因為此時,他已經無路可走。
然而這又有什麼關係?
而渣打銀行對恆隆銀行的支票拒付事件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很快曝光。
然而,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已經無關緊要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重要的是隨著他的死,所有的一切都浮上了水面。
可惜,林子豐已於1975年仙逝,而他的後代無心經營,將銀行賣給了星加坡商人劉燦松兄弟。
可是,隨著香江金融市場的活躍,他漸漸不滿足於從這些服務中掙到的一點點小錢,他想要賺到更多,就像香江那些成名的大亨一樣。
葉樁齡墜亡的消息頓時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連鎖反應,而在他死前引燃的那場大火更讓整件事情變得撲朔迷離。
他最後說出了這一句,彷彿想要和整個世界告別,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縱身躍出了窗外。
他走到了辦公室的窗邊,打開了它,窗外,是香江被海風吹拂過,一望無際的藍天。
當這些數字見諸報端的時候,儘管政府已經宣布對海外信託銀行進行全面的接管並承諾將與所有債權人展開債務償還談判,但海外信託銀行的股價,還是以一種高台跳水的慘烈姿勢不斷下跌。
這一動作,讓平時並沒有吸煙習慣的他劇烈地咳嗽起來,甚至嗆出了眼淚。
https://m.hetubook.com.com葉樁齡站在自己位於中環大廈32層的辦公室中央狠狠地抽了最後一口煙,咽入肺中,再緩緩吐出,最後感受了一次肺部被燒灼的感覺,然後隨意地將煙頭扔在地上,甚至都沒看那被未曾熄滅的煙頭漸漸引燃的奢華羊毛地毯一眼。
失去了最後一個靠山的恆隆銀行,很快就在再次爆發的擠兌風暴中倒下,舊傷未愈的它這次甚至都沒能挺過半天時間。
「失敗者沒有資格活著!」
多米諾骨牌的第二張已經倒下。
葉樁齡創辦多米尼加財務公司的初衷,本來是看上了日益增長的香江人移民活動中所需要的各種金融衍生服務。
幾個月前的那場金融風暴餘波未了,而那場風暴的起因,就是源自「謝利源」金鋪的一場龐氏騙局,而現在,在這個要命的時間點上,居然又爆出了一樁!
可渣打竟然拒付了!
香江總督尤德爵士看到這份報告的時候,當場就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所有人都記憶猶新,正是渣打銀行對恆隆銀行不遺餘力的支持,才讓恆隆銀行勉強挺過了上次https://m.hetubook.com.com的風潮,可是,這次,非常明顯的,渣打銀行將不會再為恆隆銀行背書。
而這種擴張,卻是建立在用種種金融工具構建的欺詐之上。
嘉華銀行一向與海外信託銀行關係密切,這點世人皆知,所以當海外信託銀行出事的當天,市面上就開始盛傳嘉華銀行也有大量的壞賬難以兌現,甚至可能也參与了多宗金融欺詐案件。
所以,一切都結束了啊!
在他的指示下,香江政府迅速採取了行動,在市場尚未反應過來的情況下,海外信託銀行突然宣布「因無法償還債務」而停業兩天,政府隨即接管了該銀行,而之後進行的審計表明,海外信託銀行的暗虧,絕不僅僅是陷入葉樁齡的「支票輪」所帶來的將近7000萬美元的損失,包含這筆在內,整個海外信託銀行的虧損,達到了31億港元!
隨著海外信託銀行的問題暴露,人們很自然地將視線投向了在上一波金融風暴中僥倖逃生的恆隆銀行。
這樣,他就永遠可以有一張支票的款項在手,而這些錢,被他用來從事了金融市場上的高風險投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