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沙鳴
第765章 萌萌噠魔改版

譚振華點頭,宋文華接著說道:「既然能給這架飛機裝上大雷達,那半主動引導的空空導彈也就可以考慮適配了,這就帶來了另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更多的掛架。」
「哦?說說看。」
「宋老師,能改?」
宋文華沒好氣地懟了他一句:「大人說話,小孩子別插嘴。」
賁放和譚振華幾乎在同時問出了相同的問題。
不過詹諾竹臉皮厚著呢,宋文華沒招呼他,他一點也沒有自覺地也跟著往前湊了湊,幾個腦袋擠在了一塊,一起來看宋文華的設計——
他沒招呼詹諾竹,因為在他認為這個瘸子是個不學無術的主,在他眼裡就跟個文盲也沒多大區別……
想到了深處的宋文華也做了個和譚振華、賁放一模一樣的舉動——他扯過了幾張餐巾紙,掏出筆開始寫寫畫畫。
賁放立刻道:「如果能到600毫米,那雷達的性能至少能提高一倍,而且還不用閹割功能,不過,這點還得你有足夠的電給我。」
他頓了頓,手指滑向了那個嘟著的嘴道:「我把進氣道移到了這裏,看上去好像有點不協調,不過有個最大的好處,這種設計使得該機可以保留原來的前機身大部分結構,甚至連前起落架都可以不必修改或只做小改,只要對前機身下半https://www.hetubook.com.com部進行修改即可,改裝代價非常小。」
「我也是這麼想的。」宋文華道:「不過這樣一來,掛載重量增加了,勢必要求飛機能提供更大的升力,也就是說,機翼有可能需要重新設計,而發動機的推力也會要求增加,否則,飛行性能有可能下降得厲害。」
好吧這飛機就是一架魔改版的「殲七」,而且被改成了一副萌萌噠的模樣。
「嗯,你說。」
譚振華問道:「那宋老師,這樣改,會不會對飛機的飛行性能有什麼影響?」
譚振華一看這草圖中的飛機就覺得似曾相識,再細一回想,立刻將其與記憶中的某個畫面產生了重合——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殲七FS」么?
然而,迎接他的卻是兩道怒目而視的目光,譚振華和賁放異口同聲地低聲喝道:「閉嘴!」
宋文華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才道:「當然是「殲七」,只不過我剛剛才想到了一個改進的方案。」
「老宋,怎麼樣?有想法?」
它完全突破了「殲七」飛機原本設計的局限,將機頭進氣改為下頜進氣,探索出了一條代價很小、但卻能賦予整個「殲7」以及「米格21」家族超視距作戰能力的道路,同時www•hetubook.com.com不必付出性能下降的代價。
而它的設計草圖現在就出現在了自己面前,只能說明,這個方案在宋文華的心中其實早有醞釀,在各種機緣巧合之下,它提前出世了。
詹諾竹撇著嘴嘀咕道:「今天都是怎麼了?一個個都跟餐巾紙較上勁了。」
說到這裏他嘆了口氣道:「這架飛機太小,載油係數有限,所以在執行任務的時候,一般都會帶上兩個副油箱升空,但這樣一來,原本的4個掛架就不夠用了,因為兩枚近距空空格鬥彈必然佔據兩個掛架,再加上兩個副油箱,我沒地方掛半主動中距空空彈,而不掛這個導彈,這架飛機還是不能說具備超視距作戰能力。」
唯一遺憾的是,它出現得實在太晚了,在譚振華的前世,這架試驗機要到1998年6月8日才飛上了藍天,而彼時,大多數的「殲7」和「米格-21」機群也到了壽命的晚期,再花太大的代價對其進行改裝,在經濟上就顯得不夠划算,而這,也是在譚振華看來,這種改裝方案最後未能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而且,」他接著說道:「這樣做的結果是飛機肯定會變得更重,要想保持其原本機動靈活的能力,就勢必要放寬其靜不穩定,這就帶來了一https://m.hetubook.com.com些列的問題——我們可能不得不為其增加電傳操控系統,否則,飛行員駕駛這架飛機會太過吃力。」
詹諾竹:「……」
如果這個方案經過驗證后可行,別的不說,就華夏當前裝備的數量巨大的「殲七」機群,就可以因此而獲得全天候、超視距的作戰能力,這對於一個國家的空軍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戰力提升!
宋文華,那可是自家將軍老爸的好朋友呢。
譚振華想了想道:「宋老師,我有一個建議。」
他指著這張草圖開始講解:「原來的「殲七」系列戰鬥機的機載雷達只能裝在直徑狹小的進氣口激波錐內,雷達掃描天線的大小受到激波錐體積的嚴格限制,因為激波錐太大會造成進氣量減小,這樣無法滿足發動機的正常工作要求,所以僅能裝備小功率的測距雷達,就算換成了老賁答應我的小PD雷達,40公里的探測距離也是頂天了,還很可能達不到,這對戰機的作戰性能有極大的制約。而我這樣改,就給了機頭雷達極大的空間,據我剛才的計算,機頭這個雷達艙允許的天線尺寸可以放大到600毫米。」
宋文華道:「是的,能改,但是動靜很大,不亞於搞一個全新的型號。」
用了和賁放差不多的時間,宋文華的演和圖書算才終於告一段落,他抬起頭,長長舒了一口氣道:「應該能行。」
宋文華道:「電的事情等下再說,先繼續說這個機頭。」
譚振華憋著笑道:「宋老師,我看,機翼下面要考慮強度,增加起來恐怕有點麻煩,不過可以增加在機腹下啊?」
這是好事。
詹諾竹是飛行員,雖然自己沒開過「殲七」,但這個飛機還是認識的,他橫看豎看了半天才疑惑地問道:「老宋啊,你這是「殲七」?我怎麼瞅著不像啊?」
「我覺得,我們可以把這一件事分成兩件來做,用兩條腿走路,這樣事情就會簡單很多,也清晰很多。」
詹諾竹愣頭愣頭愣腦地問道:「增加一個掛架那麼難嗎?」
宋文華答道:「肯定會有一點點影響,但我剛才算過了,應該不大,不過剛才只是粗略計算,具體情況還需要回國后做個模型吹吹風洞才知道」。
話說,以宋文華和詹老將軍的交情,他這話倒也說得,可問題是詹大處長今年已經三十好幾了……
做為一名前世的非專業軍迷,對流傳在各大軍事論壇中的「殲七FS」可是耳熟能詳的,因為這架機身編號為「139」的實驗機,實在是所有「殲七」乃至「米格21」各種改裝升級方案中的異類。
詹大處長頓時嚇得一縮脖,譚振華他自然和-圖-書是不怕的,但對於賁放,他還是從內心深處存了三分敬畏,而且他也知道,在這種時候最好不要打斷宋文華的思路,否則,有他的好果子吃。
「首先,我們可以把目標客戶分成兩大類情況,這兩類情況分別是:老用戶的升級、新用戶的開發,然後針對這兩種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應對方案。」
餐巾紙上,畫了一架飛機的草圖,不過,這架飛機的外形比較獨特,說它是「殲七」吧,可標誌性的機頭進氣道卻不見了,換成了一個圓錐形的大腦袋,機頭側面的空速管也移到了正前方,宛如刺入蒼穹的一根長矛,再仔細看,進氣道移到了下頜部,乍看上去就像嘟著一張嘴,還是滿臉笑容地嘟著嘴,讓人沒法將其和「殲七」聯繫到一起;可你要說它不是「殲七」吧,那修長的身材和中單三角形機翼加后掠尾翼的氣動布局,又說明了它與「殲七」之間必然的血緣關係。
宋文華點點頭,將手中的最後一張餐巾紙往兩人面前推了推同時招呼道:「老賁,振華,你們一起來看看。」
「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改進計劃。」賁放雖然不是搞航空的,但最近一直跟搞航空的人混在一起,自己也在鑽研機載雷達,所以宋文華說的這些,他也能夠理解,並立即從自己的經驗中推導出了結論。
上一頁